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癌性发热

癌性发热

癌性发热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9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1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26291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光明中医、江苏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6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第一届青年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等;癌性发热的相关文献由626位作者贡献,包括贾英杰、李小江、许翠萍等。

癌性发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1 占比:0.98%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6291 占比:98.94%

总计:26572篇

癌性发热—发文趋势图

癌性发热

-研究学者

  • 贾英杰
  • 李小江
  • 许翠萍
  • 张莹
  • 易丹
  • 苏静
  • 钱利民
  • 郑瑾
  • Yi Dan
  • 任秦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昊; 龚红卫; 李成银; 吴坚伟; 杨星; 曾悦
    • 摘要: 癌性发热是一种在恶性肿瘤进展期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是指由肿瘤疾病本身引起的与感染无关的发热。西医多对症处理,抗感染治疗一般无效。中医多辨证论治,其中阴虚发热型最为常见,青蒿鳖甲汤对于癌性发热的此类证型疗效颇佳。本文基于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知识,分析青蒿鳖甲汤的组方,探讨癌性发热清热与养阴并重的治疗思路。
    • 张畅; 牟睿宇; 李小江
    • 摘要: 贾英杰教授在肺癌癌性发热的临床诊疗中认为,在肺癌终末期,由于正气亏虚,热毒内蕴导致阴液耗伤,常常并发癌性发热,并从中焦出发论治正虚、热毒是肺癌癌性发热发病机制,总结清热养阴为治疗大法,在治疗的同时注重顾护脾胃,标本兼顾,留意患者大便情况,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文章详细介绍了贾英杰教授治疗肺癌癌性发热思路,以飨同道。
    • 李乐; 王雪; 赵鑫茹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结合大椎穴放血拔罐护理在白血病患者癌性发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70例白血病伴发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温方法,观察组采取中药口服结合大椎穴放血拔罐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热症状评分、发热的康复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发热症状评分为(2.49±0.39)分,低于对照组的(3.19±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控制白血病患者癌性发热的症状,效果较为理想。
    • 张则甫; 靳淑红; 李闪闪; 刘广超
    • 摘要: "和"法思想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少阳位于太阳、阳明之间,为调达机体内外的枢纽。少阳经循行于机体的两侧,处于半表半里的位置,具有促进气血津液运行、输布水液精微、调畅气机升降出入、调控气血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等作用。癌性发热的基本病机在于癌毒内蕴,损伤机体正气,导致气血阴阳失调。癌性发热多以低热为主,具有往来寒热的特点,与少阳经的病理特点相吻合,可采用和解少阳的方法治疗,能体现少阳为枢、和其不和的治疗思想。
    • 杨小兵; 甘紫胭; 龙顺钦; 吴万垠
    • 摘要: 癌性发热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合并症。吴万垠教授认为癌性发热的根本病因是癌毒内伏,病位在里或半表半里,发病阶段属于温病的气、营、血分,采用经方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本文对吴万垠教授用经方治疗癌性发热的经验进行阐述,并附医案,以供临床参考。
    • 摘要: (一)发热首发症状者占20%~30%。肺鳞癌所致的发热原因有2种:①炎性发热,多在38°C左右,很少有超过39°C的情况。抗菌药物治疗可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因分泌物引流不畅,常反复发作。②癌性发热,多由肿瘤坏死组织被机体吸收所致,此种发热抗炎药物治疗无效,激素类或吲哚类药物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二)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35%~75%。
    • 介睿峥; 刘怀民
    • 摘要: 癌性发热是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以发热、乏力、纳呆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迁延,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目前西医多以激素、抗生素对症处理,由于相关理化指标未见明显感染征象,因此效果不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癌性发热属中医学“内伤发热”范畴,恶性肿瘤引起的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正虚邪实所致少阳枢机不利是癌性发热的关键所在。少阳开阖枢转不利,壅遏不通,阳气闭阻,邪气不出,正邪交争,发为郁热,其中气虚阴虚为本,痰热毒瘀为标,总属本虚标实。因此,以少阳为枢为指导思想,治从少阳为法,采用柴胡类方加减,在外宣达枢机、和解少阳,在内调畅气血、予邪气以通路,可实现有效退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胡倩倩; 邹亮; 周莉涵
    • 摘要: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晚期或者进展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由肿瘤本身所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临床上主要以低热为主,西医治疗以抗感染及对症处理为主,但效果欠佳。中医进行辨证施治,发热可由湿热之邪郁阻膜原而致,用以达原饮加减求开达膜原、清热祛湿行气之效治疗湿热中阻型癌性发热。作者基于“邪伏膜原”的诊治理论,结合癌性发热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癌性发热探寻新的诊疗思路和治疗方法。
    • 韩松; 陈雪; 王俊涛; 王祥麒
    • 摘要: 王祥麒教授认为癌性发热起于虚,成于郁,其发热病机与脏腑因虚失能,气机失调有关。其中以脾、肝、肾三脏失养,阳气闭郁发热为主。故治疗上以甘温益气,健脾升阳,养血疏肝,开郁散火,补肾养精,引火归元为主要治法。临证视病机变化灵活加减,收到较好疗效。
    • 邬宇; 彭海燕
    • 摘要: 癌性发热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医学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中医学认为,癌性发热属“内伤发热”的范畴,是在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气滞、痰瘀、湿阻等病理因素与癌毒搏结为患,导致气机升降失司,火热郁遏于内无出越之路。根据《内经》提出的“火郁发之”为基本治则,结合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特点,采用升阳散火、解郁透火、化积消火和益阴清火等治法,临床疗效确切,以资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