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体病
衣原体病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02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7390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兽医导刊、福建畜牧兽医、青海畜牧兽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等;衣原体病的相关文献由696位作者贡献,包括邱昌庆、周继章、姜天童等。
衣原体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7390篇
占比:99.35%
总计:57767篇
衣原体病
-研究学者
- 邱昌庆
- 周继章
- 姜天童
- 杨宜生
- 段跃进
- 苏金武
- 李生福
- 钟卫东
- 李晓卉
- 程淑敏
- 高双娣
- 魏玉明
- 于维军
- 刘少蓉
- 张俊清
- 张明
- 方雨玲
- 李敏
- 李琼璋
- 杨秀环
- 马少丽
- 高强
- 万遂如
- 但琨
- 张小英
- 文心田
- 曹小安
- 李永琴
- 李秀萍
- 王敏
- 王文清
- 王琼秋
- 王纯拥
- 许立华
- 谢琴
- 郎利敏
- 韩欢
- 马利青
- 何启盖
- 何存利
- 何宏轩
- 何成基
- 何诚
- 侯自花
- 保善科
- 冉红志
- 刘东军
- 刘晓冬
- 刘艳红
- 初秀
-
-
张绍云
-
-
摘要:
猪衣原体病作为一种多症状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由衣原体引起,对仔猪和母猪的危害较为严重。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秋冬季节,往往呈慢性经过。确诊本病后要及时隔离病猪,猪场应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慎重引种,避免衣原体病传入本场。在做好猪衣原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猪衣原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分离并研制疫苗,能更好地防控猪衣原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
-
无
-
-
摘要:
该书覆盖感染性疾病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相关领域专业内容,以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涉及13种重要脏器及系统感染,埃博拉病毒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50余种病毒性疾病,霍乱、鼠疫等50余种细菌性疾病,40余种寄生虫病,5种深部真菌感染,20种衣原体病、支原体病、立克次体病及螺旋体病。另有感染病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预防接种流程,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消毒方法等4项附录内容。
-
-
-
王艾晶;
曹聚欣
-
-
摘要:
奶牛流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胎儿或母体异常而导致妊娠过程发生紊乱,或胎儿与母体正常关系受到破坏,使妊娠中断的临床病理现象。众所周知,奶牛流产后果很严重,可直接影响奶牛的繁殖效率、产奶量及养殖效益。引发奶牛流产的原因错综复杂,疫病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笔者对北京市延庆区牛场中奶牛流产常见的4种疫病(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新孢子虫病)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对养牛户有所帮助。
-
-
田薇薇
-
-
摘要:
猪衣原体病也叫做鸟疫或者鹦鹉热,主要是由于感染鹦鹉热衣原体而发生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各个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但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母猪感染后主要是发生繁殖障碍,如流产、产弱仔、死胎以及传染性不育等;仔猪感染后主要发生肠炎、肺炎、多关节炎、结膜角膜炎、脑脊髓炎、多浆膜炎、肝周炎。该病的发生和轻重程度与机体的健康状况、环境条件以及应激因素相关。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
-
周以超
-
-
摘要:
猪衣原体病是一种由于感染鹦鹉热衣原体而诱发的高接触性人畜共患病,不分年龄、品种以及性别的猪均为易感群体[1],其中妊娠期的母猪与仔猪的发病率较高.健康猪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后往往呈现隐性感染状态,当存在不利因素时才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呈现为高接触性传染,所以在暴发时通常呈现地区性流行,发病的主要病症为妊娠母猪流产或者出现死胎,病猪耐过后,其体内仍然长时间携带毒并向环境中排毒.
-
-
庞久龙
-
-
摘要:
猪衣原体病又被称为鹦鹉热,是由衣原体感染引发的一种发病频率低、死亡率高的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对妊娠母猪以及仔猪的危害最大,本文主要分析了猪衣原体病的病原学和临床症状,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料管理和治疗等防治措施.
-
-
田薇薇
-
-
摘要:
猪衣原体病也叫做鸟疫或者鹦鹉热,主要是由于感染鹦鹉热衣原体而发生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各个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但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母猪感染后主要是发生繁殖障碍,如流产、产弱仔、死胎以及传染性不育等;仔猪感染后主要发生肠炎、肺炎、多关节炎、结膜角膜炎、脑脊髓炎、多浆膜炎、肝周炎.该病的发生和轻重程度与机体的健康状况、环境条件以及应激因素相关.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
-
田磊
-
-
摘要:
所谓猪衣原体病,顾名思义就是由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死亡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对于养猪场的危害较大.基于此,本文围绕猪衣原体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介绍了该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该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
李秀萍;
简莹娜;
王戈平;
胡勇;
马利青;
王光华
-
-
摘要:
2020年采集青海省刚察县、门源县、乌兰县、海晏县部分地区流产母羊血液,分离血清进行了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的检测,结果显示,183份样品中,布氏杆菌病阳性6份,阳性率3.28%;衣原体阳性10份,阳性率5.46%;弓形虫阳性1份,阳性率0.55%.
-
-
-
肖成蕊;
王作友;
梁基;
王玉福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羊只的多种疾病--地方性流产,羔羊多发性关节炎,羔羊肺炎,结膜炎等.自1949年Stamp首先在苏格兰报道了羊衣原体病流行以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畜牧兽医工作者的普遍注意.而后相继在欧洲巴尔干各国以及亚洲,非洲,澳大利亚,美国,前苏联等20多个国家报道有此病发生,我国甘肃,青海,云南,西藏,内蒙,新疆等地均报道有此病发生,吉林省有无此病发生,还没见报道.为此我们采用补体结合实验对吉林省的农安,前旗,镇赉,龙井,柳河等8个市县2291只羊的血清样品进行了该病的检查,本文将调查情况进行了报道.
-
-
赵合平;
贾文孝;
赵光明;
冉红志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陕西省商洛市某养鸡户,900余只200日龄的蛋鸡发生一种以产蛋率低下,病鸡腹部膨胀,死亡率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2004年11月5日该养殖户送病鸡到省动物疫病诊断中心求治,病鸡腹部膨胀,触摸有波动感,输卵管积聚大量透明液体,采病鸡全血,并无菌分离血清,进行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呈阳性反应,经综合诊断确认为蛋鸡衣原体病.
-
-
万遂如
- 《第六次人畜共患病学术交流会》
| 2004年
-
摘要:
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多种疾病,动物以表现流产、肺炎、肠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及脑脊髓炎等多种病症为特征.人类的衣原体病以发热、头痛和肺炎为特征,并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关.本病给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3)将禽衣原体病和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定为B类动物传染病.
-
-
李永琴;
许立华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2013年秋季银川一些规模化奶牛场部分奶牛出现不同程度的屡配不孕、流产、早产等繁殖障碍症状,并伴有犊牛不同程度的肠炎、肺炎、关节炎等症状,给养殖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了探究出现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并为奶牛场的治疗和防控提出一定建议,本课题组从6个规模化牛场随机抽取244份血样,分别进行衣原体间接血凝(IHA)试验与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对采集的血清样品进行衣原体的血清学检测,抽检结果表明,在这244份血清中平均阳性率为25%,牛群最高阳性率为38.3%,最低为0。对采集的244份血清进行布鲁菌病的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有84份,平均阳性率为34.3%,牛群最高阳性率为66.6%,最低为12%。因为目前银川地区的养殖场普遍都进行针对布鲁菌病的弱毒疫苗接种,对布鲁菌病检出阳性者,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自然感染布鲁菌病的牛,另一种是接种过弱毒疫苗的牛。因为当前的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及试管凝集试验并不能对这两种可能进行判别。但对于检测结果出现的过多阴性,说明疫苗在牛群中的免疫保护力及保护期未到达预期效果。这样就使得牛群中存在着感染布鲁菌病的巨大隐患,所以此次银川地区规模化牛场出现的母畜繁殖障碍就有可能与布鲁菌的感染有关。因此为了防控此类疫情的发生,养殖场必须实行以加强检疫净化为主的综合性防御措施。
-
-
李永琴;
许立华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2013年秋季银川一些规模化奶牛场部分奶牛出现不同程度的屡配不孕、流产、早产等繁殖障碍症状,并伴有犊牛不同程度的肠炎、肺炎、关节炎等症状,给养殖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了探究出现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并为奶牛场的治疗和防控提出一定建议,本课题组从6个规模化牛场随机抽取244份血样,分别进行衣原体间接血凝(IHA)试验与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rn 对采集的244份血清进行布鲁菌病的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有84份,平均阳性率为34.3%,牛群最高阳性率为66.6%,最低为12%。因为目前银川地区的养殖场普遍都进行针对布鲁菌病的弱毒疫苗接种,对布鲁菌病检出阳性者,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自然感染布鲁菌病的牛,另一种是接种过弱毒疫苗的牛。因为当前的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及试管凝集试验并不能对这两种可能进行判别。但对于检测结果出现的过多阴性,说明疫苗在牛群中的免疫保护力及保护期未到达预期效果。这样就使得牛群中存在着感染布鲁菌病的巨大隐患,所以此次银川地区规模化牛场出现的母畜繁殖障碍就有可能与布鲁菌的感染有关。因此为了防控此类疫情的发生,养殖场必须实行以加强检疫净化为主的综合性防御措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