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液报废

血液报废

血液报废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3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6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5682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基层医学论坛、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全国第八届输血医学学术年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前试验及输血治疗共识专题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一届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输血科医师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会议、全国第三届血液制品学术交流会、中国输血协会第六届输血大会等;血液报废的相关文献由712位作者贡献,包括于行燕、仇建周、刘玉珍等。

血液报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6 占比:1.21%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5682 占比:98.73%

总计:26013篇

血液报废—发文趋势图

血液报废

-研究学者

  • 于行燕
  • 仇建周
  • 刘玉珍
  • 李莉
  • 杨桂芳
  • 王洪
  • 荆梅
  • 蔡兰
  • 黄飞
  • 严书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津; 康美艳; 罗曼华
    • 摘要: 目的分析赣州市2017—2019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原因,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赣州市2017—2019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采集样本严格依照实验室操作程序进行,资料来源为赣州市中心血站献血者采集全血后的检测结果。统计2017—2019年各类血液产品报废情况,分析并统计各类血液产品报废原因。结果2017—2019年血液产品总报废率为2.14%,以血浆报废为主(1.32%),其次为红细胞类(0.82%),其他成分报废率较低。2017—2019年血液报废率呈减少趋势。乳糜血是非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乳糜血>保养液过多>采血不足量>色泽异常>渗漏。结论赣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与乳糜血、HBsAg等多种因素有关,掌握导致血液不合格的根本原因,加强献血的宣传教育和血站管理工作,全程实施质量管理,采取积极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血液的浪费。
    • 马俊凤; 金孟民; 呼娜; 齐先杰; 陈剑锋
    • 摘要: 目的了解山东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实验室检测不合格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无偿献血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省血液中心对献血人群检测不合格的资料,按模式不同分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分析不合格项目的数据。结果献血前快速检测312780人次,不合格率为5.67%(17736/312780);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率为1.35%(3942/291799),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与2018年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0.43%)、HBsAg(0.29%)、抗-TP(0.27%)、HIV/抗HIV(0.13%)、抗-HCV(0.11%)、异常终止(0.09%)和NAT(0.03%);ALT和异常终止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HBsAg和HIV/抗HIV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和核酸检测不合格率呈先升后降趋势,抗-HCV不合格率呈先降后升趋势。结论ALT、抗-TP和HBsAg不合格是导致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采前快检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
    • 于小棠; 韩瑜; 刘然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长春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及应对策略,以保障临床血液安全、充足供应。方法 收集长春市2015~2019年无偿献血血液报废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分析血液报废情况、检测原因报废情况及非检测原因报废情况。结果 2015~2019年血液总报废率分别为4.0%、3.8%、3.4%、2.9%、3.2%,各年度血液总报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年度血液报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报废血液中检测原因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 33.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30.6%)、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 12.9%)、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12.3%)、HIVAg/Ab(8.0%)、核酸检测(NAT, 3.1%)。报废血液中非检测原因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破损(52.2%)、其他(凝块、非标量、溶血等, 14.9%)、颜色异常(14.1%)、不规则抗体(7.8%)、乳糜血(6.7%)、蛋白析出/絮状物(4.3%)。结论 加强对无偿献血血液采、制、检、供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精准把控不合格血液的产生原因,对保护献血者的爱心、提高血液质量、保障临床血液供应充足具有重要意义。
    • 史蓉蓉; 曹维娟; 邱香
    • 摘要: 目的分析苏州市2016—2021年血站血液非正常报废原因,针对原因探寻相应的解决对策,以降低血液非正常报废率。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苏州市血站非正常报废血液8593袋,通过Excel表格分类和归纳血液非正常报废原因,计算各个非正常报废原因的构成比,针对非正常报废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2016—2021年采血总量为460086袋,非正常报废量为8593袋(全血256袋,红细胞43袋,血浆8294袋),非正常报废率为1.868%(全血0.056%、红细胞0.009%、血浆1.803%),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血液非正常报废率分别为1.259%、1.646%、2.068%、2.276%、2.113%、1.823%。血液非正常报废原因中,脂血占79.43%,血浆颜色异常占5.54%,破袋占3.29%,凝块占1.15%,溶血占0.07%,其他占0.52%。结论脂血、血浆颜色异常、破袋、凝块、溶血等是血液非正常报废的主要原因,对此必须加强宣传力度,注重采血前的咨询,注重采血袋的选择,同时要提高采血技术,全过程轻拿轻放,及时检查血液外观,加强血液制备过程的管理,以降低报废率。
    • 黄小敏; 何博; 车胡毓; 韩水娟
    •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非检测因素报废量及其主要原因。方法收集广州血液中心成分血制备部2020年1—6月在广州血液中心信息系统存储的非检测因素导致血液报废的数量、原因、制备量和采血量,统计分析每月成分血制备部全血类、血浆类、红细胞类报废量及其原因。结果全血类非检测因素报废量与月采集血量无相关性;报废原因中,外观质量异常报废量与月报废量无相关性,而渗漏、破损量均与月报废量呈正相关(r>0,P0,P0,P0,P<0.05)。结论成分血制备部的血液存在一定的报废率,需针对不同的报废原因制订预防方案和纠正措施,以降低血液非检测因素报废率,加强血液临床供应应急能力。
    • 郜玮
    •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血站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改进措施,以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结合2017年~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血液中心血站采供血过程中非检测因素所导致的血液报废数据(血液采集和制备等操作均严格按照血站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及时记录和分析血液报废情况及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结果血站2017年~2020年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总报废率、血浆、全血以及红细胞报废率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各年度血液总报废率、血浆及全血报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的脂肪血、破袋渗血、非标量血液、血浆颜色异常、凝块及其他原因报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非检测因素引发的血液报废原因为献血者自身因素、破袋渗血、非标量血液报废与血浆颜色异常、血浆偏红、凝块报废等。未来需要规范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献血者宣教,以此降低报废率。
    • 徐国芳; 刘有才; 彭芳; 付萍萍; 何军
    • 摘要: 目的探讨抚州某血液中心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方法收集抚州某血液中心2019年1月—2021年3月采集的所有血液,对其中存在的不合格血液进行隔离处理。根据血液的报废情况将其分为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与非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统计血液报废的总体情况、感染性不合格血液以及非感染性不合格血液的报废原因。结果采集的57000 U血液中共报废1148 U,总报废率为2.01%;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其报废量占总血液报废量的85.19%(978/1148),其中梅毒阳性所占的报废率最高,为0.40%(229/57000),其次为谷丙转氨酶不合格、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丙肝病毒抗体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非感染性不合格血液的报废量占总血液报废量的14.81%(170/1148),其中脂血所占的报废率最高,为0.08%(45/57000),其次为采血量不足、血袋破裂、过期血、血凝块与溶血。结论通过了解抚州某血液中心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血液报废情况,可对其非正常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用血安全。
    • 沈蓉; 施东平; 陆敏敏; 张利华
    • 摘要: 目的分析江苏省启东市近十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及血液报废情况,研究相应对策,为本地区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方法,从江苏省血液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该市2011-2020年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螺旋体(T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1-2020年血液检测项目平均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1.73%)、TP(0.65%)、HBsAg(0.27%)、抗HCV(0.18%)、HIV(0.09%)。近十年来,每年总报废率缓慢下降,2011-2020年血液检验不合格年报废率由2011年5.6%降至2020年0.9%。结论ALT是造成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TP次之,应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及献血前健康征询,从低危人群招募献血者,发展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确保安全用血,减少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对于提升启东地区血站的管理和建设水平、节约医疗资源,制定无偿献血工作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 曹鸿霖; 刘晋洪; 曾凌晓; 徐筠聘; 李庚娣; 郑瑶玲
    • 摘要: 目的 研究脂肪血浆是否可以作为制备冷沉淀的原料浆,提高血浆的利用率,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选取轻、中、重度脂肪血浆作为原料浆制备冷沉淀,测定其纤维蛋白原(Fib)及Ⅷ因子(FⅧ)水平,分别计算各组冷沉淀中的Ⅷ因子和Fib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判断其质量能否达到国标要求,外观是否符合国标要求,同时检测原料浆及冷沉淀中三酰甘油(T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轻、中、重度组脂肪血浆制备的冷沉淀FⅧ合格率分别为92%、6%、0,Fib合格率均为100%;轻度组脂肪血浆制备的冷沉淀FⅧ水平符合国标要求,中、重度组制备的冷沉淀FⅧ水平均不符合国标要求,Fib水平各组均达标;外观判定中、重度组制备的冷沉淀混有乳糜微粒不符合要求,轻度组符合要求;原料浆与制备后的冷沉淀中TG水平比较,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度脂肪血浆尚可作为制备冷沉淀的原料浆,中、重度脂肪血浆则不能.
    • 车胡毓
    • 摘要: 目的:分析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对策,旨在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 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事件进行统计,并分析其报废原因。结果:2019年, 血站共制备99061 U血液(包括冷沉淀类、红细胞类、血浆类),其中报废495 U,报废率为0.50%,其中红细胞类制 品报废率最高。而在报废原因中最常见的是溶血(57.37%)、乳糜血(30.10%)、蛋白质析出(0.40%)等。结论:血 站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与血样本脂血、溶血、蛋白质析出等密切相关,故需从加强献血者体检、做 好献血前指导、血液冷链管理、离心监测等工作入手,最大限度地确保血液成分制备的合格率,保证血液使用安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