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皮杜艺术中心
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1年内共计7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绘画、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专利文献108031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收藏.拍卖、新建筑、中国油画等;
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相关文献由74位作者贡献,包括肖连兵、陈婧、Barboza等。
蓬皮杜艺术中心—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8031篇
占比:99.93%
总计:108108篇
蓬皮杜艺术中心
-研究学者
- 肖连兵
- 陈婧
- Barboza
- Charlotte Lee(文/图)1
- David
- Mica
- Simon Menges(摄影)
- Zénon
- 万露贞
- 任梦璋
- 何为
- 何延海(摄影)
- 何映宇
- 余一
- 关明成
- 冯明
- 刘琦
- 刘芳
- 刘鹏
- 卢志刚
- 卢永毅
- 叶晓璐
- 向文
- 吕子健
- 天涯
- 姚瑶
- 崔岫闻
- 张宁远
- 张密
- 张康
- 张文竹
- 张晓宁
- 张瑞琪
- 张颖
- 彭治国
- 徐欣娴
- 戴航
- 曾广智
- 本刊编辑部
- 本刊资料库(图)
- 李元(摄影)
- 李冰
- 李婷婷
- 李梦瑶
- 林燕
- 树楠
- 江安
- 游萍
- 潘高洁
- 王东莉
-
-
-
-
摘要:
巴黎新艺术地标│近日,巴黎新艺术地标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收藏馆(Boursede Commerce-Pinault Collection)向公众开放,这座建筑坐落于“巴黎之腹”(Chatelet-Les Halles)街区,与卢浮宫博物馆和蓬皮杜艺术中心咫尺之隔,它是全球首座“正圆形”的美术馆。这栋建筑的前身是16世纪瓦卢瓦王朝国王亨利二世为妻子凯瑟琳·德·美第奇建造的宅院,于18世纪中期被毁,星象观测塔楼和美第奇柱,幸免于难。
-
-
鹿耀世
-
-
摘要:
在法国巴黎旧市场以东,西巴斯托夫大道尽头,闻名于世的蓬皮杜国际艺术中心就坐落在这里。1969年12月,乔治·蓬皮杜总统决定建造一座面向大众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不久,建筑师朗卓·皮亚诺诃与夏尔·罗杰斯的设计,从681件竞争作品中一举中标,并在1972年至1976年建造完成。这是一座未来主义风格的杰作,由纵横的玻璃管道、硕大的玻璃墙体和错综的钢架构成,酷似一座化工厂。由于所有管道设在外部,馆内空间可充分利用,能够进行大厅的单元分割,便于布置展览。
-
-
姚瑶
-
-
摘要: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20世纪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他出生于巴黎的艺术世家,自学成才。曾在纽约现代美术馆、威尼斯双年展、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威尼斯格拉西宫举办个展和回顾展,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巨匠"。一、时代背景与个人选择1.人格与影响巴尔蒂斯出生时现代主义运动正在巴黎蓬勃发展。
-
-
李冰
-
-
摘要:
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是世界建筑史的里程碑式经典之作,它回应了法国社会与文化变革时代的特殊需求,给法国的文化艺术和巴黎的城市街区带来巨大活力,所表达的机器技术美学对后世建筑思潮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回顾蓬皮杜艺术中心建设的时代背景,梳理这一建筑经典在构思、结构、设备等方面的思想脉络和演变历程,以反思和总结蓬皮杜艺术中心在社会、功能、空间、形式、技术及机器美学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
-
-
-
-
余一;
本刊资料库(图)
-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末,年轻的美国人罗伯特手持一张名单,游走于中国收藏影像作品,成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有影响的人士。2001年,来自法国文化部和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代表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希望收藏邵逸农和慕辰的《家谱》和晋永权的《三峡》,但中国摄影家却不知如何报价。今天的中国当代影像艺术,不仅在国际摄影文化占有了一席之地,还进入了国际摄影史和当代艺术研究的视野,国内的收藏和交易也基本完善,国家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画廊开启了影像艺术收藏的大门。市场上目前已有亿元级别的影像收藏基金,而百万元数量级的影像收藏基金也不在少数。但同时,当代影像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如影像艺术概念模糊、可复制性影响收藏热情、缺乏权威的属于中国自己的评判体系等。陈丹青曾说,影像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艺术门类,也是最有朝气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快餐文化"流行的网络时代,"匆匆快照"泛滥,影像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当代影像理论体系。
-
-
徐欣娴
-
-
摘要:
高技派建筑的兴起与发展强调建筑的结构与技术的视觉效果的重要性,而钢结构一直以来都是高技派建筑师情有独钟的一种结构形式,因为钢材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强建筑材料,钢结构也极具时代感.本文以高技派的代表作蓬皮杜艺术中心为例,探讨建筑钢结构与高技派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其对未来建筑的影响.
-
-
章嘉怡
-
-
摘要:
1900年,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建筑师维克多·拉卢(Victor Laloux)为法国设计了一栋建筑作为从巴黎到奥尔良的铁路终点站(奥赛车站)。1986年该火车站改建为奥赛博物馆(Musee d’Orsay)。她将原来存放在卢浮宫、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以及蓬皮杜艺术中心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内的部分展品集中到这里展出,主要陈列了1848年到1914年的西方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设计图纸等在内的精彩藏品。而在绘画作品中,印象派作品占了很大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