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冷却器
蒸发冷却器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97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建筑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3076695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甘肃科技、科技传播、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第6届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交流大会、2015年转炉除尘系统排放达标综合技术研讨会、2014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34届年会等;蒸发冷却器的相关文献由836位作者贡献,包括黄翔、汪超、夏青等。
蒸发冷却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76695篇
占比:99.99%
总计:3076857篇
蒸发冷却器
-研究学者
- 黄翔
- 汪超
- 夏青
- 孙铁柱
- 武俊梅
- 文力
- 毛秀明
- 吴生
- 周海东
- 于向阳
- 何叶从
- 吴志湘
- 宣永梅
- 狄育慧
- 白延斌
- 章立新
- 范坤
- 于博
- 任宇宙
- 刘俊杰
- 孔炯
- 张斌
- 张晓烽
- 曹璇
- 桑红生
- 殷清海
- 石尔
- 刘妮
- 刘小文
- 孙哲
- 张旭
- 欧阳新萍
- 涂淑平
- 王于曹
- 王玉刚
- 王芳
- 符宁
- 邢敏
- 郝航
- 金仁才
- A·D·吉兰
- R·W·吉尔伯特
- T·L·赫顿
- V·麦索特森科
- 任乐
- 任金涛
- 何伟光
- 倪志国
- 刘宏兵
- 吴秀程
-
-
吴林;
杨国华;
徐争光
-
-
摘要:
大多数船舶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都是采用蒸发冷却段和洗涤段不分区的一段式洗涤塔,导致了烟气冷却后相对湿度和蒸发量不高,进而除微粒效果不理想,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将用于蒸发的冷却液和用于脱硫的洗涤液区分开来的独立循环蒸发冷却系统。本研究运用Fluent软件对蒸发冷却器进行仿真数值模拟,并分析载荷改变对蒸发冷却器冷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载荷减少时,可将液气比从1L/Nm3提升至1.5L/Nm3来提高高温烟气出口的相对湿度,分析结果可为船舶废气中细微颗粒的脱除提供参考。
-
-
段之殷;
李军军;
康嘉伟;
刘星
-
-
摘要:
设计一种联动滚筒式蒸发冷却器,利用包覆纤维材料的多级联动滚筒将蓄水盒内的水从最下层滚筒传递到最上层滚筒,可在纤维材料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水膜。采用模拟方法,在进口空气参数一定的条件下,模拟蒸发冷却通道内空气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对影响因素(进口空气流速、进口空气干球温度、进口空气相对湿度、冷却通道结构)对蒸发冷却通道出口空气温降和空气压力降、蒸发冷却器湿球温度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
-
-
徐涛
-
-
摘要:
钢铁冶炼产生的烟气虽然对大气环境有污染作用,但是要是回收利用好转炉烟气中的燃气进行发电,也能产生不小的效益,所以要求环保设备越来越高。从最初的湿法除尘到现今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干法除尘,都是除尘工艺的技术革命。而作为最为先进的干法除尘与以前的湿法除尘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逐渐被许多国家采用,它不仅能够有效的净化转炉烟气中的灰尘,还能有效的回收转炉燃气进行利用。基于此,本文对转炉干法除尘蒸发冷却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
-
刘伟忠
-
-
摘要:
蒸发冷却器技术是实现炼钢转炉一次除尘系统烟尘减排节能新兴技术.本文分析了攀钢钒炼钢厂120 t半钢炼钢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中蒸发冷却器的工艺参数和生产条件,结合工艺技术路线、工厂物理结构、能源介质、半钢炼钢烟气特征等多重边界条件,采用CFD流体软件设计技术进行方案构建与比选,从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比选方案并工程化,创新地解决了蒸发冷却器"湿壁"的行业难题,实现了优于减排节能的技术经济指标,也为同类转炉一次除尘的技术升级提供了参考.
-
-
-
-
贾冬颖
-
-
摘要:
针对西昌钢钒公司转炉煤气回收热量偏低的问题,从降低转炉煤气含尘含水量、提高转炉煤气回收热量等方面,实施蒸发冷却器运行方式优化、电除尘器运行方式优化、煤气冷却器改造和运行方式优化,规范调度调节、回收参数优化等,转炉煤气回收热量明显提升,使得转炉煤气吨钢回收量从开始的71.8 m3/t上升至91.2 m3/t.
-
-
-
胡志君
-
-
摘要:
1系统概述梅钢二炼钢的一次除尘采用了德国GEA公司的干法除尘技术,其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蒸发冷却系统、静电除尘器系统、风机系统、煤气切换站、煤气冷却器、放射烟囱等。主要工作原理是:转炉炼钢生产中产生的大量高温煤气及烟尘,通过LT除尘的ID风机,经过汽化冷却锅炉后,约1000°C的高温烟气经干法除尘系统的蒸发冷却器冷却降温和粗除尘后,被控制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烟尘,离开蒸发冷却器出口,通过管道再进入下游的静电除尘器,进行再次除尘,实现炼钢生产除尘排放和煤气回收的功能。
-
-
徐光庆;
汤先岗;
邵国军
-
-
摘要:
转炉一次干法除尘蒸发冷却器的作用是对烟气进行降温、调质以及粗除尘,是整个干法除尘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尺寸、供水工艺控制的优劣对蒸发冷却器及其后续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以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二炼钢4号5号转炉一次除尘LT系统为例,除尘工艺设计及关键设备引进GEA公司.该系统于2012年4月陆续热试投产,至今出现了蒸发冷却器和静电除尘器入口分布板严重积灰的问题,对转炉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体效益.通过充分了解国内外蒸发冷却器先进的供水工艺控制技术,发现该一次除尘蒸发冷却器存在供水工艺控制模型落后、供水量超调严重、蒸发冷却器出口烟气温度波动较大等问题.并采用吹炼初期阶段阶梯供水模型对其进行优化.
-
-
-
王斌;
吉林忠
- 《2016发电企业三废治理技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采用直接空冷方式的火电机组,其辅机循环冷却水一般需要依赖于冷却塔或蒸发冷却器等换热设备带走热量而降温,对于闭式辅机冷却循环水(简称“闭式水”)采用蒸发冷却器换热降温系统而言,蒸发冷却器喷淋水的水质控制直接影响到了蒸发冷却器的换热性能及闭式水的水温,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大唐国际临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蒸发冷却器喷淋水系统改造成果为实例,从节水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喷淋水的水质洁净化控制,从水处理工艺方面着手,通过系统改造防止蒸发冷却器换热系统发生腐蚀、结垢等问题,大幅提升蒸发冷却器换热性能,确保盛夏高温季节重要辅机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
-
王玉刚;
裴秀英
- 《2015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建立了一种叉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系统,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一次空气流量为150m3/h以及1500m3/h两种情况下,其在我国不同气候条件下湿球效率、露点效率以及制冷量等冷却性能表现,确定了其在我国具有不同气候条件地区的适用性.
-
-
-
周青云
- 《2015年转炉除尘系统排放达标综合技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蒸发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和重要作用转炉冶炼时,含有大量CO的高温烟气冷却后才能满足干法除尘系统的运行条件.蒸发冷却器入口的煤气温度为850-1200°C,出口温度约为200°C才能满足静电除尘器正常工作的条件.为此,采用若干支双流体喷枪调节最佳水量来降温.双流体喷枪的喷水量可根据进入蒸发冷却器内煤气的热焓实时调节,保证出口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
-
隋磊
- 《2015年转炉除尘系统排放达标综合技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烟温高达1450~1600°C,首先由活动烟罩捕集,然后经过汽化冷却烟道在回收热能的同时对烟气进行初次降温.一般汽化冷却烟道出口温度约为800~1000°C.然后进入蒸发冷却器采用蒸发冷却的方式进行烟气的二次降温,同时捕集粗颗粒粉尘.本文分析了蒸发冷却器的结构设计,分别为设备本体、喷枪、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及控制系统五部分。指出了蒸发冷却器具有适应转炉冶炼周期的变化、耐热性能好、密封性高、处理的烟气含尘浓度高的特点。
-
-
王玉刚;
裴秀英
- 《第6届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技术交流大会》
| 2015年
-
摘要:
建立了一种叉流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系统,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一次空气流量为150,1500m3/h两种情况下,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湿球效率、露点效率以及制冷量等冷却性能,探讨其在我国不同气候条件地区的适用性.
-
-
伍芸宏;
吴鹏
- 《2015年转炉除尘系统排放达标综合技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针对鞍钢西昌钢钒公司炼钢厂提钒转炉初期吹炼干法除尘系统蒸发冷却器喷水模式设定不准确导致除尘效果差的现象,通过修改喷水模式设定方法,在喷水初期采用三段式喷水模式,有效减少提钒转炉因初期喷水量不匹配导致的提钒转炉氧枪提枪次数,同时降低了EC结垢量,减少了除尘灰水分含量.
-
-
王进轩;
王怀成;
梁冠华
- 《2015年转炉除尘系统排放达标综合技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转炉炼钢时在1500°C高温烟气下经气化冷却烟道冷却至850°C-l000°C后进入蒸发冷却器.蒸发冷却器的主要作用是冷却废气和收集粗颗粒粉尘,通过双流体空气雾化系统直接向待冷却的煤气喷洒定量的气水混合物颗粒,使高温烟气在瞬间冷却到相应的不饱和气体,煤气的热量被蒸发吸收.此外,蒸发冷却器在冷却降温的同时,也起到粗除尘的作用,即粉尘被凝结成较大的干颗粒沉降在灰斗内,没有水的二次污染问题和冷却管阻塞问题。rn 本文针对双流体空气雾化系统作简要介绍.分析了其系统特征及其控制系统的配置特征。转炉煤气回收采用干法除尘技术已经成熟,其提高炼钢生产率,除尘运行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已被大家所共识,我国的各大钢厂已经陆续采用干法除尘技术回收转炉炼钢产生的煤气。因此设计并使用好双流体空气雾化部分对于整个干法除尘系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
-
-
-
-
-
-
- 通用电气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7-10-10
-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蒸发冷却器的合成介质垫和用于蒸发冷却的方法,具体而言,合成介质垫(38,40,50,66,96)构造成布置在用于燃气涡轮机的蒸发冷却器(20)的堆叠(28)中,其中合成介质垫包括高密度介质垫(40)和低密度介质垫(38)。垫的前面和后面可具有表面图案,诸如槽(44,78)和脊(42,76),以给垫提供支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