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沙化
草原沙化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727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中国水土保持、内蒙古林业、当代畜禽养殖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等;草原沙化的相关文献由203位作者贡献,包括邢旗、罗新义、阿布都热西提·阿布都外力等。
草原沙化
-研究学者
- 邢旗
- 罗新义
- 阿布都热西提·阿布都外力
- 东水
- 乌云
- 乌亚罕
- 任彦梅
- 伊乐毕格
- 伊拉图
- 其龙巴图
- 冯建纲
- 单丽华
- 吉木色
- 吴新宏
- 夏日
- 姚凤军
- 姚国征
- 孟洁
- 宁鑫蕊
- 张弓
- 张春辉
- 张瑛
- 张艳忠
- 张贵花
- 徐斌
- 李金亚
- 李鹏
- 杜鹏
- 杨婷婷
- 杨秀春
- 武林
- 王保林
- 王秋菊
- 苏德高娃
- 贺达汉
- 赵冠华
- 郑丽娜
- 郝巴雅斯胡良
- 金云翔
- 陈曦
- 霍艳哲
- 马真
- 高娃
- 丁乾平
- 万景尉
- 丛日宏
- 于晓东
- 于海达
- 任凤丽
- 何东梅
-
-
-
-
摘要:
四川是全国仅有的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份,黄河上游四川段位于高海拔、高寒的川西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交通线长,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该区域草原沙化面积仍在扩张,局部湿地面积仍在减少,功能仍在退化;由于生产活动加剧,过度放牧、流域内采砂、旅游开发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
-
吴迪
-
-
摘要:
受多年气候干旱、超载过牧、滥垦乱采及科尔沁沙地侵蚀影响,辽西北草原沙化、退化、荒漠化情况严重,经济和生态功能下降,特别是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边界形成长约600千米、宽约70千米的风沙危害带,且每年以5米以上速度向南推进,成为辽宁省风沙肆虐的主要发源地。自2009年起,辽宁省委、省政府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在辽西北5市10县(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
-
-
赵永泉;
邹志和
-
-
摘要:
在草原沙化治理中,科学运用治理技术对提升治理质量和治理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确保草原沙化治理的有效性,有必要加强对几项重点治理技术运用的分析.本文通过有效阐述几项重点技术在草原沙化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几点治理技术实际运用,促使草原沙化治理工作得以高效开展,草原植被的覆盖率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草原的植被群质量也得以切实的保障,良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
-
-
-
-
-
马国君;
曾凡玉
-
-
摘要:
历史上,沙米是我国北方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粮食作物,分布面积十分广阔,曾经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粮食安全和沙地生态系统维护,做出过积极贡献.秦汉以降,在农、牧民族长期频繁的族际“拉锯战”中,固定农耕观念逐渐代替了畜牧思想,使得沙米退变为“贱谷”“野谷”.由此兴起的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不能很好地与干旱草原生态环境相互兼容,从而引发了草原沙化灾变面积的扩大.总结其间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天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的维护,粮食安全建设可望发挥积极作用.
-
-
李晓焕
-
-
摘要:
草原是草原畜牧业赖以发展的根本,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是当前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草原退化、草原沙化、资源衰退等问题日渐严重,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草原文化是一种朴素的游牧文化和生态文化,它以人与草原和谐共处为基本思想,以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为基本特征,以崇尚自然、崇拜英雄、践行自由等为精神内核。草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单丽华
-
-
摘要: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全县总土地面积62.47万hm2,其中天然草场15.6万hm2.虽然草原面积较大,但草场沙化严重.2009年前全县沙化草原面积近百万亩,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全县长期干旱多风沙,直接导致辽中平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009年开始,辽宁省政府开始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在草原沙化治理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围栏+补播"的治理模式.由于治理措施科学合理,加上后期管护得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
-
罗新义
- 《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
| 2000年
-
摘要:
阐述了松嫩沙地沙漠化现状及草原沙化的特征.指出:①要依法治理草原沙化.防止草原沙化,要严格执行《森林法》、《水土保持法》、《草原法》,把防治草原沙化纳入法制轨道;②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有效投入机制.制定治理沙化的扶持政策,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不同经济成分主体参与沙化草原的治理和开发;③依靠科技治理沙化草原.在积极推广现有治理沙化草原的技术外,还要增加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防治草原沙化的科技水平,为治理沙化草原提供科学依据,组织科技力量针对沙化草原治理的难点和关键问题进行科技攻关;④把调整产业结构同治理草原沙化结合起来.对沙区要逐步减少一年生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果、林、草的种植面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