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型肝炎,慢性

乙型肝炎,慢性

乙型肝炎,慢性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3篇、专利文献19309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传染病信息、肝脏、临床肝胆病杂志等; 乙型肝炎,慢性的相关文献由1565位作者贡献,包括咸建春、庄辉、郑素军等。

乙型肝炎,慢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3 占比:2.34%

专利文献>

论文:19309 占比:97.66%

总计:19772篇

乙型肝炎,慢性—发文趋势图

乙型肝炎,慢性

-研究学者

  • 咸建春
  • 庄辉
  • 郑素军
  • 巫善明
  • 赵彩彦
  • 陈新月
  • 高志良
  • 刘怀鄂
  • 张伟
  • 李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姗; 郑素军
    • 摘要: HBV感染目前无法完全根治,强效、安全的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NUC]长期治疗可通过显著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但长期治疗有利有弊。由于NUC抑制病毒作用强、口服方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等优点,临床应用普遍。但NUC不能完全清除肝细胞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难以获得HBsAg清除,HBsAg年转阴率仅为0.15%~0.33%。停用NUC导致病毒学复发和转氨酶升高,继而增加了肝功能失代偿、纤维化进展、HCC或肝病相关死亡的发生风险。亚太肝病学会(APASL)NUC停药指导意见提出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NUC停药标准和后续随访策略,以使停药后获得更好的预后。
    • 练韵文; 郑杏容; 吴和维; 高志良; 陈希瑶; 谢婵
    • 摘要: HBV感染与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等不良事件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聚乙二醇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可或缺的药物,干扰素刺激基因与多种病毒感染相关,但与乙型肝炎的关系及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后的预测作用仍较少被提及。介绍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的预测因素,总结了干扰素刺激基因与乙型肝炎的关系及其预测作用,为临床工作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 王丽旻; 曹丽丽; 赵攀; 张敏; 刘树红; 朱世殊; 董漪; 徐志强; 王福川; 闫建国; 王璞; 李爱芹
    • 摘要: 目的 探索性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儿童肝组织HBsAg和HBcAg不同表达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青少年肝病科住院并明确诊断为CHB的276例6月~16岁儿童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肝组织HBsAg和HBcA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和阴性组(HBsAg阳性组249例,HBsAg阴性组27例;HBcAg阳性组163例,HBcAg阴性组11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肝组织HBsAg和HBcAg不同表达模式下抗病毒疗效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肝组织HBsAg和HBcAg染色阳性和阴性为应变量,以可能影响其表达强度有意义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76例患者年龄0.5~16岁,男性占60.51%(167例).HBeAg阴性14例(5.07%).肝脏炎症程度分级(G):2级52.54%,2~3级6.88%,3级7.61%.肝纤维化分期(S):3期7.25%,3~4期1.45%,4期3.62%.肝组织HBsAg阳性组儿童年龄及血清HBsAg定量高于阴性组(Z值分别为1.854、2.447,P值均<0.05).肝组织HBcAg阳性组HBeAg阳性率高于阴性组(χ2=2.650),ALT(Z=2.473)、AST(Z=1.813)、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3期的比例(χ2=2.086)均低于阴性组(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肝组织HBsAg染色阳性的因素为血清HBsAg定量(P<0.05),影响肝组织HBcAg染色阳性的因素为HBeAg阴性或阳性(P<0.05).276患者中186例完成IFNα或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停药后6个月的随访,155例(83.33%)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其中76例(40.86%)HBsAg阴转.肝组织的HBsAg阳性表达强度越高,血清HBsAg阴转率越低.肝组织的HBcAg阳性表达强度越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越低.肝组织HBsAg及HBcAg均阴性表达模式的儿童HBsAg阴转率最高(100%),HBsAg阳性及HBcAg阴性的儿童HBsAg阴转率(32.31%)最低.结论 肝组织HBsAg及HBcAg阴性的CHB儿童抗病毒治疗HBsAg阴转率最高.
    • 聂青和; 龙振昼
    • 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最重要的健康负担之一,每年导致80多万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死亡病例.迄今为止,由于肝细胞核内共价、闭合、环状DNA的存在,还没有办法清除感染细胞内的乙型肝炎病毒,从而达到完全治愈的目标.乙型肝炎新药研究的进展让人们看到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的希望.临床治愈目标的达到将有助于减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本文从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研究、治愈策略、新药进展、未来期望等方面,阐述了慢性乙型肝炎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些问题,旨在抛砖引玉,给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提供思路.
    • 刘甜; 张伟; 梁俊荣; 徐娜; 张婧; 魏娟宁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病毒载量、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与肝纤维化、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CHB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HBeAg表达分为HBeAg阳性组72例和HBeAg阴性组30例。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组:S1组21例,S2组52例,S3~S4组29例;根据炎症活动度分组:G1组10例,G2组56例,G3~G4组36例。比较各组HBV DNA、PD-L1表达,分析HBV DNA与不同肝纤维化、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之间的关系。结果HBeAg阳性组HBV DNA、PD-L1表达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5);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及不同炎症活动度程度中HBeAg阳性组CHB患者HBV DNA、PD-L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阳性CHB患者中存在HBV DNA、PD-L1高表达,会加重肝纤维化程度及肝组织炎症活动度,HBV DNA、PD-L1可作为HBeAg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炎症程度的判断指标。而HBeAg阴性患者HBV DNA、PD-L1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及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 王佳佳; 王英强
    •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组人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氧化应激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邯郸市传染病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13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 = 69)进行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n=69)进行重组人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两组均治疗48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氧化应激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乙肝e抗原及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转氨酶ALT、AST及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补体C3和C4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且能恢复异常的氧化应激蛋白及补体水平.
    • 刘宏伟; 王玉华
    •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微小RNA-155(Mir-155)、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3(NLRP3)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经肝脏穿刺病理确诊的CHB病人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HBV-DNA载量分为低载量组(HBV-DNA1×107拷贝/毫升)29例,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1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RT-qPCR检测两组PBMC内Mir-155、NLRP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CHB病人Mir-155与NLRP3蛋白水平及二者分别与IL-1β、IL-1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B病人血清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8.17±3.65)mmol/L比(52.06±10.57)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2.84±4.56)mmol/L比(58.93±11.74)mmol/L]、PBMC中Mir-155[(1.01±0.16)比(3.42±0.53)]、NLRP3 mRNA[(1.02±0.15)比(4.26±0.75)]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HBV-DNA低载量组比较,中、高载量组CHB病人PBMC中Mir-155、NLRP3 mRNA及蛋白水平、血清IL-1β、IL-18水平依次增加(P<0.05).随肝炎炎症分级增加、肝纤维化分期增加,PBMC中Mir-155、NLRP3 mRNA水平依次增加(均P<0.05).CHB病人PBMC中Mir-155与NLRP3、IL-1β、IL-18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4、0.733、0.852,P<0.05),NLRP3水平与血清IL-1β、IL-18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 0.685、0.812,P<0.05).结论 随HBV-DNA载量增加,CHB病人Mir-155、NLRP3水平增加,可能协同促进炎症反应影响CHB发生发展.
    • 宋枚芳; 王亚东; 申川; 赵彩彦
    • 摘要: 肠道微生态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并在宿主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与免疫反应相关,稳定的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对HBV清除的免疫力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对"肠-肝轴"的认识,肠道微生态在HB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Toll样受体通路是肠道菌群与肝脏免疫反应之间的重要纽带.
    • 邢同京
    • 摘要: 强效、低耐药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的应用已明显改善了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预后,但是目前对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阴性CHB患者采用NAs治疗的停药问题尚存在较大争议.近年来,围绕NAs治疗HBeAg阴性CHB患者能否停药,停药后的复发率、预测因素,以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NAs治疗停药后患者的病毒学和临床的复发率较高,而严重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率较低.NAs的有限疗程可能使40%~50%的患者避免长期治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RNA 和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core related antigen,HBcrAg)等的定量检测可作为NAs治疗HBeAg阴性CHB患者停药的参考或候选指标.
    • 汪涛; 许愿; 高静静; 王学伟; 曹勤; 蒋元烨
    • 摘要: 选择87例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确其肝组织病理分期,并根据临床检查结果计算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GPR)、Forns指数和S指数,采用ROC曲线分析这5个指标诊断重度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显示,APRI、FIB-4、GPR、Forns指数和S指数均能较好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肝纤维化,其中Forns指数和S指数AUC值最高,分别为0.849和0.850.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