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循迹
自动循迹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专利文献1351287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大观周刊、技术与市场、南方农机等;
自动循迹的相关文献由597位作者贡献,包括胡云卿、袁希文、张军等。
自动循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51287篇
占比:99.99%
总计:1351364篇
自动循迹
-研究学者
- 胡云卿
- 袁希文
- 张军
- 张新锐
- 张泽宇
- 黄瑞鹏
- 冯江华
- 孙伟
- 张小娜
- 张小瑞
- 徐金花
- 曹德康
- 朱建栋
- 李定国
- 李芳玉
- 杨丽
- 杨松
- 赵向伟
- 郭玉明
- 马乾
- 高忠国
- 乔成雪
- 伍锡如
- 余梦山
- 党选举
- 全凤兰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冯艳丽
- 刘乘杰
- 刘亚辉
- 刘侠飞
- 刘元盛
- 刘玉龙
- 刘皖熠
- 刘衡
- 刘金霞
- 卢迪
- 卫修明
- 叶威
- 吴子华
- 吴定会
- 吴朝晖
- 姚博文
- 姜修涛
- 季学武
- 尚会立
- 崔国璇
- 张向文
- 张旭标
- 张永俊
-
-
李芸;
李海伟;
李慧慧;
庞亚男;
李泽华
-
-
摘要:
针对突发火灾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C89C51单片机的智能灭火小车。小车系统以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模块,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了小车自动循迹、检测火焰和自动灭火等功能。智能灭火小车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低、准确度高。经调试运行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
袁希文;
张新锐;
胡云卿;
高鑫鹏;
黄瑞鹏
-
-
摘要:
视觉识别技术易受地面标识污损、强光反射及视场角小等因素影响,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则易受遮挡与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使用任意单一定位方式均会出现循迹可用性不高的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一种融合视觉与GPS组合惯导的容错控制方法。其首先基于图像识别方法对车道线进行识别,得到车辆与道路的几何关系参数后,设计PID控制器进行转向控制;接着,采用实时动态全球定位系统(RTK-GPS)构建分层电子地图,以输出平滑参考轨迹,进而设计Stanely控制器进行转向控制;最后,对视觉识别技术与GPS循迹控制进行融合。实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融合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智轨电车小半径转弯通过率,弯道最高通过速度提高了66.7%(可达25 km/h),单程接管次数减少了83.8%,运营时间缩短了24.4%,系统可用性得到有效提升。
-
-
杨佳义
-
-
摘要:
针对智能汽车复杂道路识别和控制的问题,笔者基于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设计了自动循迹小车的控制系统。首先多传感器结合采集识别道路信息,然后设计循迹算法控制小车的转向,最后设计速度控制算法控制小车的运行速度,完成智能小车的软硬件设计。在循迹小车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现场调试获得优化参数。结果表明:设计的小车可以自动识别环岛、十字路口、障碍物等道路信息,实现自动循迹和准确的启停控制,效果良好。
-
-
黄畅畅;
董丹华;
赵江涛;
东新茹
-
-
摘要:
课题组设计了一款能使用手机APP连接实现方向控制、循迹、避障等功能的智能小车。该小车以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作为整个控制系统和数据处理的核心,电机驱动模块选择L298N芯片,循迹功能和避障功能采用红外和超声波传感器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小车可以接收手机的遥控信号,实现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停车、自动跟踪、自动避障等功能;该小车硬件结构简单,控制界面简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
-
-
王皓;
胡乃文;
李昆泰;
杨家武;
张龙一
-
-
摘要:
为解决消杀炮机器人的控制问题和实现不同环境下的自动运行的功能,提出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消杀炮系统。通过CAN通讯实现对机器人基础作业功能的控制,考虑了麦克纳姆轮和履带轮组两种不同底盘系统,为实现避障和循迹功能,使用了超声避障和红外循迹,同时使用摄像头进行辅助识别,为消杀炮机器人的智能化和系统化提出了新的思路。
-
-
王皓;
胡乃文;
李昆泰;
杨家武;
张龙一
-
-
摘要:
为解决消杀炮机器人的控制问题和实现不同环境下的自动运行的功能,提出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消杀炮系统.通过CAN通讯实现对机器人基础作业功能的控制,考虑了麦克纳姆轮和履带轮组两种不同底盘系统,为实现避障和循迹功能,使用了超声避障和红外循迹,同时使用摄像头进行辅助识别,为消杀炮机器人的智能化和系统化提出了新的思路.
-
-
徐清华;
张辉;
何佳洛;
陈玉燕;
杨小玲;
陈秋颖
-
-
摘要:
为了提高广大盲人出行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同时降低成本,以Arduino UNO为处理器,使用Scratch编程语言,设计了一款智能导盲车,具有一键启动、自动循迹、躲避障碍物、播报预警等功能,为盲人生活出行提供便利,也可以为以后的导盲机器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实验数据证明,避障成功率、超声波测距精度和循线准确率3个测试指标都达到了满意效果.
-
-
邓明阳;
郭应时
-
-
摘要: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桩定点设置对电池续航能力的限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插补耦合技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采用插补耦合技术驱动电机精准控制线圈定位,使充电线圈在有效充电距离内充电;充电模块根据电流反馈信号调整充电电流大小,按照浮充→恒流→二阶恒压过程快速充电;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了线圈半径R和有效充电距离D;用MATLAB仿真验证了R、D的最佳取值.结果 表明:基于插补耦合技术的定位控制可确保充电线圈传输最大电能,既解决了定点充电的束缚,又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多阶段快速充电过程消除了电流越变现象和续充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当R=40 cm、D=10 cm时,穿过充电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为最佳设计方案.
-
-
邱斌;
王炜;
肖洪祥
-
-
摘要:
为实现对环境的智能防火巡查并及时处理险情,设计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和LabVIEW的模拟智能消防小车无线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循迹和无线遥控两种工作模式.在自动循迹模式下,该系统利用红外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自主完成前进、转弯、掉头等操作,并跟随黑色绝缘胶带模拟的路径完成轨迹巡航;进一步地,通过位于车头三个不同角度的火焰传感器协同工作,实现火焰强度探测并完成报警和驱动风扇实施灭火.在无线遥控模式下,利用LabVIEW设计上位机并结合nRF24L01模块实现环境监测信息和控制信令的无线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室外20 m范围内可无线控制智能消防小车的运行,并实现小车工作模式切换以及模拟灭火等功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