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腕踝针

腕踝针

腕踝针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8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9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45篇;相关期刊250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上海针灸杂志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第三届中西医结合儿童康复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15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年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第五届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暨2014年全国中医儿科教学与学术交流大会等;腕踝针的相关文献由176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庆辉、方凡夫、顾伟等。

腕踝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9 占比:89.88%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4.50%

专利文献>

论文:45 占比:5.62%

总计:800篇

腕踝针—发文趋势图

腕踝针

-研究学者

  • 周庆辉
  • 方凡夫
  • 顾伟
  • 孙阁
  • 刘艳
  • 师德明
  • 凌昌全
  • 喻艺梅
  • 谢静
  • 郑朝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美华; 余孙兴; 谢艳艳; 胡娟; 魏真
    • 摘要: 目的:探讨受试者生理状态下针刺腕踝针前后,血电解质是否发生变化。方法:选取8例健康志愿者,受试者给予腕踝针刺留针20 min,采血部位在针刺对侧上肢外周静脉血,测定前后血清钾(K+)、钠(Na++)、钙(Ca2+)、铁(Fe3+)、氯(Cl−)、超敏C-反应蛋白(CP)。结果:针刺后各受试者血清Na++和Ca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均略低于针刺前,有下降趋势;针刺后各受试者血清Cl−浓度均略高于针刺前,有上升趋势;针刺后各受试者血清K+和Fe3+浓度与针刺前相比高低变化无规律,个体差异较大。结论:与腕踝针刺前血电解质水平比较,各有不同程度微小变化,这些变化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当然这种变化或许是腕踝针对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调节作用和治疗疾病的原因之一。
    • 简丽敏
    • 摘要: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耳穴埋豆对胫骨骨折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对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手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联合耳穴埋豆,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手术后第5天运动性疼痛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镇痛药物使用次数、满意度以及睡眠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后第5天的VAS较手术后第1天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使用镇痛药物次数及镇痛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手术后第5天2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低于手术后第1天(P<0.05),其中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耳穴埋豆对胫骨骨折手术后镇痛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曹敏; 张启锋
    • 摘要: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用腕踝针联合中药激光坐浴镇痛及消肿的效果。方法:98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腕踝针联合清水激光坐浴,治疗组实施腕踝针联合中药激光坐浴。结果:治疗组VAS评分以及水肿程度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用腕踝针联合中药激光坐浴能降低疼痛、改善水肿。
    • 黄庆艳; 蔡东岭; 李浩; 陈敏华
    • 摘要: 目的:评价腕踝针应用于颈椎前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颈椎前路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单一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组接受镇痛泵联合腕踝针治疗,比较术后镇痛效果、镇痛泵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有无额外使用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等。结果: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1周时,观察组JOA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泵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将腕踝针用于颈椎前路术后镇痛,镇痛效果良好,镇痛泵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 洪丽琴; 徐静岚; 陈梦鸽; 孔红武; 张咏梅; 杜晶晶; 孔飞
    • 摘要: 急性乳腺炎是发生于乳房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关数据报道,在乳腺感染性疾病中,急性乳腺炎发病率高达75%左右[1]。处于哺乳期的初产妇是该病的高发群体,常发生于产后3~4周,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易化脓等特点。目前治疗主要是以抗生素控制感染发展为主,但因抗感染药物治疗对乳汁排空并无显著效果,反而易导致硬结形成,加之在用药治疗过程中无法正常哺乳,极大程度降低母乳喂养率。鉴于此,对于急性乳腺炎患者制定一套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是临床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 周娜; 李燕; 张春雷; 孔丽丽; 任慧茹; 王钦; 郝巍
    • 摘要: 目的探讨腕踝针针刺麻醉联合利多卡因及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射频消融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行甲状腺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128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复合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静脉注射,复合组患者加用腕踝针针刺麻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状腺穿刺针进针时以及甲状腺射频消融术开始、开始10 min、结束时复合组患者的面部疼痛评分法评分显著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法评分显著升高,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腕踝针针刺麻醉联合利多卡因及舒芬太尼麻醉可用于甲状腺射频消融术的镇痛和镇静,且能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
    • 宛仲秋; 屈新云; 徐慧勇
    • 摘要: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术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腕踝针和穴位按摩,两组持续观察至产妇出院。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泌乳情况、纯母乳喂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泌乳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4.00%),纯母乳喂养率(93.00%)高于对照组(78.00%),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腕踝针联合穴位按摩能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增加乳汁分泌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王若禹; 杨婷婷; 田岳凤
    • 摘要: 该文分析单纯艾灸涌泉及联合其他疗法(毫针刺法、腕踝针、穴位贴敷等)治疗不同证型失眠产生效应的临床文献,阐述其应用的现状及优势,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 江淑红; 刘岩; 庄萍萍; 祝明浩; 曹姗
    • 摘要: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穴位注射对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炎症因子、α-颗粒膜糖蛋白及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腕踝针联合穴位注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α-颗粒膜糖蛋白及MMP-3表达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腰痛、活动、行走、肿胀及瘀斑等积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RMDQ和ROM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RMDQ和RO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0和CRP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α-颗粒膜糖蛋白及MMP-3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穴位注射对急性腰扭伤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中医症状,提高腰椎功能和腰椎活动度,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α-颗粒膜糖蛋白及MMP-3水平有关。
    • 胡建丽; 陈慧敏; 滕晓琼; 黄盈; 周美蕊; 周裳
    • 摘要: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肿痛的效果。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该院肛肠科住院的混合痔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地奥司明片,观察组予腕踝针联合中药熏洗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水肿积分、VAS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率(47.5%)高于对照组(3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肿积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肿痛效果满意,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肛周水肿,加速术后创面愈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