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痛
急性腰痛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7137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人人健康、光明中医、黑龙江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年会、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等;急性腰痛的相关文献由22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艳萍、古恩鹏、周庆辉等。
急性腰痛
-研究学者
- 刘艳萍
- 古恩鹏
- 周庆辉
- 周府伯
- 唐中尧
- 尹莹
- 张超
- 曾祥坤
- 李伟红
- 毕文君
- 王敏
- 胡建超
- 陈健琳
- 陈晓莉
- 麦晓珩
- 龚蕴蕴
- De Pontual L.
- Harvet G.
- Neven B.
- 万森知
- 严晓春
- 乔健
- 于茜
- 伊藤晴夫(日)
- 伍亮
- 何诚成
- 何银洲
- 余芳
- 佟红霞
- 佩兰
- 冯宜蒀1
- 冯文俊(指导)
- 冯晓丽
- 凌春生
- 刘勇
- 刘国华
- 刘朝如
- 刘瑜
- 刘芳玲
- 刘露阳
- 古建立
- 向建武
- 吕燃
- 吴玉玲
- 吴立红
- 周巧
- 周建华
- 周爽
- 喻传兵
- 夏普
-
-
廖宏伟
-
-
摘要: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和脑源性神经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型表达对急性腰痛向慢性腰痛转变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COMT单核苷酸多态性(rs4680)和BDNF单核苷酸多态性(rs6265)与慢性腰痛发生的关系。结果慢性腰痛和非慢性腰痛患者COMT和BDNF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P均>0.05)。但两组患者COMT rs4680和BDNF rs6265等位基因纯合子、杂合子和突变型的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COMT rs4680 Val/Val基因型是慢性腰痛转变的风险因素(P<0.05),其他影响慢性腰痛转变的因素包括女性、VAS≥7分、焦虑和运动锻炼(P均<0.05)。结论遗传因素可能在慢性腰痛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ALBP干预时应考虑到慢性腰痛易感性的遗传因素影响。
-
-
田晓航
-
-
摘要:
在享受运动的乐趣之余,若出现腰痛等运动损伤,也需有应对之策。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陈铮威介绍,通过卧床休息结合适当运动可以有效缓解。陈铮威介绍,急性腰痛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因外力作用突受过度牵拉,导致急性损伤或腰部小关节嵌顿而引发的一组病症,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伴屈伸活动受限,体位变动时疼痛症状加重。
-
-
王瑛楠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急性腰痛患者采用刺络拔罐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急性腰痛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拔罐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疼痛、功能障碍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功能障碍情况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腰痛患者联合刺络拔罐与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疼痛症状,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
孙艳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重复性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PMS)对急性腰痛(acute low back pain,ALB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78例A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真实rPMS组(true rPMS group,T组)和假刺激rPMS组(false stimulus rPMS group,F组)各39例。两组均予以塞来昔布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T组给予rPMS治疗,F组给予假性rPMS刺激。观察两组患者腰部VAS评分、临床疗效、ODI指数、下腰痛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结果治疗1疗程末、2疗程末时,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RMDQ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同时间点T组的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F组(P<0.05),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MS治疗ALBP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早期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
-
昝琦;
张卫东;
乔健
-
-
摘要:
急性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腰部肌肉痉挛、活动受限的病症。医者们对急性腰痛的治疗方法众多,有远端针刺配合运动疗法、局部推拿、口服药物或静脉滴注脱水治疗等,但其疗程较长,疼痛缓解不明显,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张卫东教授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气滞血瘀,用圆利针对腰痛局部的阿是穴行适量刺激,配合泻血疗法拔出瘀血,此过程通过激活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可充分兴奋C类神经纤维、调整神经递质及相关因子的分布、促进针刺处肥大细胞脱颗粒等过程以助于局部炎性物质的吸收,从而达到镇痛、改善循环的目的,为临床上治疗急性腰痛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张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每每运用圆利针配合泻血疗法治疗急性腰痛均有显著疗效。笔者跟诊张师多年,总结导师经验,以飨同道。
-
-
王绍忠;
曾祥坤;
程利民
-
-
摘要:
目的探讨扶他林外用联合腕踝针治疗急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腰痛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扶他林外用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扶他林外用联合腕踝针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活动度,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腰部前屈角度、腰部后伸角度、左右侧弯角度、躯干左右旋转角度均增大,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角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扶他林外用联合腕踝针治疗急性腰痛患者,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腰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腰椎活动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
沈潜
-
-
摘要:
日常生活中,除了劳损所致的慢性腰痛,还有一种急性腰痛十分常见,即“闪着腰”了。用力过猛搬抬重物就可能会使人“闪着腰”,这是因为弯腰负重时,腰部肌肉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了急性撕裂伤,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多因腰部力量薄弱急性腰扭伤出现时,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发生撕裂。
-
-
达通;
陈凯冲;
刘朝如
-
-
摘要:
急性腰痛是一种常见的以脊柱一侧或两侧疼痛,痛连脊椎的症状。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诱发腰痛的病因较多,常见的可有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门诊以腰椎间盘突(膨)出多见。笔者经针灸佐以汤方治疗多例急性腰痛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
陈轶飞;
蒋华忠;
孟德良
-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频干扰电、平衡针法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急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0)与干预组(n=40),对照组采用低频、普通针刺配合单纯中医传统推拿治疗,干预组采用低频干扰电、平衡针法联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后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低频干扰电、平衡针法联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急性腰痛,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应用.
-
-
冯晓丽
-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腕踝针配合中医护理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科室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腕踝针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以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及93.3%,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功能障碍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腰疼临床治疗中采取腕踝针配合中医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荐使用.
-
-
沈丹
- 《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腰痛经手法推拿结合针刺腰痛穴治疗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随机选取92例急性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6例,经手法推拿治疗)和观察组(46例,经手法推拿结合针刺腰痛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rn 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前后组内差异有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rn 结论:采用手法推拿结合针刺腰痛穴治疗急性腰痛可以提高有效率,迅速缓解疼痛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良好,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
唐中尧;
胡建超
-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急性腰痛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伤后患侧或两侧腰背部持续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疼痛时间在12周以内的腰痛为急性腰痛,约有70%—85%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腰痛.引起腰痛的原因至今不能确定,属于中医学"腰痛"、"闪搓"、"腰痹"范畴."旋腰膝顶"法源于传统正骨推拿流派的"正骨八法",在祖国传统医学各个流派中都有所运用.本文从文献出发.分析归纳"旋腰膝顶"法在不同骨科流派的临床具体运用及机理研究.为临床运用该法治疗"急性腰痛"提供一定的文献支撑和理论依据.“旋腰膝顶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精髓的体现,目前已在中医正骨、推拿康复治疗中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单人可进行操作,合理选择适应症运用该方法临床疗效满意,操作时切忌暴力,减少医源性损伤。
-
-
-
-
-
-
-
林建强;
龚艳菲;
吴立红;
余芳;
吴玉玲
- 《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卧床休息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NLBP)恢复的影响。rn 方法:87例ANLBP患者随机分为卧床休息组(42例)与自由活动组(45例)。卧床组绝对卧床1周,1周后可适当室内活动,逐步过渡到室外自由活动,同时给予理疗、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口服;活动组嘱自由活动,其他同卧床组。于患者就诊当天、2周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定;6周后进行RMDQ评分。rn 结果:两组患者就诊当天,VAS、RMDQ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周时VAS、RMDQ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卧床休息对ANLBP早期恢复不仅无促进作用,而且阻碍ANLBP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改善,对ANLBP后期恢复也无帮助。
-
-
林建强;
龚艳菲;
吴立红;
余芳;
吴玉玲
- 《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卧床休息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NLBP)恢复的影响。rn 方法:87例ANLBP患者随机分为卧床休息组(42例)与自由活动组(45例)。卧床组绝对卧床1周,1周后可适当室内活动,逐步过渡到室外自由活动,同时给予理疗、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口服;活动组嘱自由活动,其他同卧床组。于患者就诊当天、2周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定;6周后进行RMDQ评分。rn 结果:两组患者就诊当天,VAS、RMDQ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周时VAS、RMDQ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卧床休息对ANLBP早期恢复不仅无促进作用,而且阻碍ANLBP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改善,对ANLBP后期恢复也无帮助。
-
-
林建强;
龚艳菲;
吴立红;
余芳;
吴玉玲
- 《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卧床休息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NLBP)恢复的影响。rn 方法:87例ANLBP患者随机分为卧床休息组(42例)与自由活动组(45例)。卧床组绝对卧床1周,1周后可适当室内活动,逐步过渡到室外自由活动,同时给予理疗、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口服;活动组嘱自由活动,其他同卧床组。于患者就诊当天、2周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定;6周后进行RMDQ评分。rn 结果:两组患者就诊当天,VAS、RMDQ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周时VAS、RMDQ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卧床休息对ANLBP早期恢复不仅无促进作用,而且阻碍ANLBP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改善,对ANLBP后期恢复也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