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损害
肺部损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904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现代医用影像学、临床肺科杂志、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学术大会暨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年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等;肺部损害的相关文献由23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莉、蒙婉、蒙盛章等。
肺部损害
-研究学者
- 王莉
- 蒙婉
- 蒙盛章
- 陈福来
- 陈艺坛
- 黎海华
- 修清玉
- 刘连凤
- 姚秀俊
- 孙书珍
- 张闽光
- 潘欣毅
- 董士佳
- 陈志斌
- Chen Jian-Chu
- Chen Yi-lei
- Jun-LinZhou
- JunXu
- MeiZhang
- Qing-YongMa
- Qiu-HongWang
- Wang Jun
- Xin-LiHuang
- Xue-MinLiu
- YanLiu
- Yi-LingLing
- Yi-QunLing
- YongMeng
- Zhan Ying-Jiang
- Zhang Min-guang
- 丁从珠
- 丁怀根
- 严林灿
- 严香兰
- 习国平
- 付桂玲
- 代云生
- 任广城
- 何小成
- 余筱慧
- 侯宇虹
- 全雨峰
- 兰荣
- 关承学
- 冯亚宾
- 凌毅生
- 刘元
- 刘巍
- 刘庆华
- 刘惠娟
-
-
崔洁媛
-
-
摘要:
儿童风湿性疾病是一组以多系统累及、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谱,肺脏并不是常见受累脏器,但肺部累及症状往往比较隐匿,早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轻微症状,诊断困难,是影响儿童风湿性疾病病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了解不同儿童风湿性疾病肺部受累的特异性表现,对高危患儿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从而更好的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
-
-
胡献国
-
-
摘要:
中医认为,燥主秋令,且燥邪易伤肺。根据中医五行学说,五脏在秋应肺。因此,秋季养生重在养肺。1.开窗通风。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轻者会引起支气管、肺泡等炎症,重者可引发中毒甚至癌变。因此,秋日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选择到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沉积物、污染物,减少肺部损害。2.多吃新鲜果蔬。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秘结可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肺炎等肺部疾患。
-
-
周福兴
-
-
摘要:
目的:探析低剂量容积数据高分辨率CT重组对无症状吸烟者肺部损害的评估效果.方法:以我院85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受检者是否存在主动吸烟史分成实验、参照两组,均开展低剂量容积数据高分辨率CT重组检查;比较两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肺实质微结节、空气潴留、肺气肿、毛玻璃样密度影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无症状吸烟者肺部损害的评估中低剂量容积数据高分辨率CT重组的实践,可提高对无症状吸烟者肺功能损害评估的客观性与有效性,明确吸烟对人体肺部的损害性.
-
-
黄海
-
-
摘要: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所致肺部损害的CT表现及预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行CT扫描检查,分析影像学表现与预后价值.结果:本组患者胸部CT表现主要体现肺纹理增强、肺磨玻璃样改变、肺实质、肺间质性改变、支气管扩张五个方面,且22例患者存活,10例患者死亡.结论:百草枯中毒所致肺部损害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演变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在判断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较高.
-
-
宋惜夕;
王坚;
蔡慧;
杨琤瑜;
墨玉清;
朱梦婵;
朱桂萍;
叶伶;
金美玲
-
-
摘要:
目的 量化CT影像中肺部囊性损害的程度,并比较其与肺功能结果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D)水平的相关性,探究定量CT评估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肺部损伤和指导LAM治疗的能力.方法 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识别肺部CT影像中的囊性区域,计算其在总肺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即囊泡评分.本研究共纳入21例受试者,研究36次CT囊泡评分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对其中17例受试者计算24次CT囊泡评分和血清VEGF-D水平相关性.通过计算CT囊泡评分评估肺功能的ROC曲线,探究囊泡评分预测肺损伤的能力.结果 囊泡评分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predicted forced of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pred)(r=-0.716,P15.80%时提示肺功能损害明显,建议患者接受西罗莫司治疗.
-
-
林禾;
林滇恬
-
-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结缔组织病中最经典的全身炎症性疾病,以多脏器受累和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为特征.SLE的肺部病变也多种多样,且肺部病变部位的不同决定了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的差异,许多患者可同时出现2种或2种以上肺部症状和影像学改变,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亦可相互重叠,众多复杂的因素增加临床对肺部病变病因鉴别的难度.另外,尤其要重视SLE合并肺部感染.提倡多学科合作模式分析和诊疗,旨在控制病情,减少脏器损伤,延长患者生存期.
-
-
刘香梅
-
-
摘要:
目的 探讨吸烟者的肺部X线表现.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2016年3在我院体检的吸烟人群5000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 X线表现异常有3995例占79.9%,其中3993例肺纹理显著增多、增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2例肺癌.结论 吸烟是肺部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吸烟者体检胸片异常检出率高于不吸烟者,且随着日吸烟量的增多、吸烟年限的增长,阳性率逐渐增高.
-
-
卓树洪;
叶晓光;
廖云珍;
罗润齐
-
-
摘要:
目的 探讨恙虫病并发肺部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144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胸片、CT等,所有患者按确诊时间长短分为确诊时间<7d组、确诊时间7~13 d组和确诊时间≥14 d组,按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分析患者确诊时间和年龄对患者并发肺部损害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144例恙虫病患者大多数符合恙虫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其中89例 (61.8%)出现咳嗽、49例(34.0%)出现气促,21例(14.6%)出现急性呼吸衰竭;72例(50.0%)并发肺部损害,其中支气管炎7例(9.7%)、双肺间质性炎症12例(16.7%)、肺炎47例(65.3%),胸腔积液23例(31.9%).确诊时间<7d组66例,出现肺部损害18例(27.3%),多器官损害16例(24.2%),死亡1例(1.5%);确诊时间7~13d组60例,出现肺部损害39例(65.0%),多器官损害40例(66.7%),死亡4例(6.7%);确诊时间≥14 d组18例,出现肺部损害15例(83.3%),多器官损害16例(88.9%),死亡3例(16.7%).与确诊时间≥14 d组比较,确诊时间<7d组患者并发肺部损害、多器官损害及死亡比例显著降低(P<0.05).与<60岁组相比较,≥60岁组患者并发肺部损害发生比例无明显上升、但多器官损害及死亡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 恙虫病患者并发肺部损害的比例较高,其预后与确诊时间及患者年龄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治疗是影响恙虫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
-
-
任广城;
苏文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描述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PFES)肺部损害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77例多发伤后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肺X线、CT和CTPA统计分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岁(范围,16至79岁).以呼吸道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34例,呼吸道困难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18例,皮下出血点28例.描述FES肺部影像学特点.结果:影像学表现包括:胸部X线片检查31例其中异常18例以肺部纹理增粗,多发斑片状渗出及磨玻璃表现为特点;肺部C下磨玻璃影8例,云絮或片状渗出15例,小叶间隔增厚并坠积样变的5例,胸腔积液28例;肺部CTPA 7例,两例有充盈缺损。结论: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肺C下表现脂肪栓塞包括磨玻璃混浊、小叶间隔增厚、斑片状渗出、小叶中心结节影、胸腔积液。较胸片、CTPA有明显的诊断优势。
-
-
-
-
-
-
-
-
王建萍;
张闽光;
吴利学
-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
| 2007年
-
摘要: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特征是血管和结缔组织存在广泛的炎症,其中肺损害影像学早期大多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晚期肺间质出现纤维化,蜂窝肺,导致病变不可逆。为避免早期肺间质改变被遗漏,需要选取恰当的检查方法,现分析我院收治90例免疫性疾病患者CT肺部早期表现。
-
-
王建萍;
张闽光;
吴利学
-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
| 2007年
-
摘要: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特征是血管和结缔组织存在广泛的炎症,其中肺损害影像学早期大多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晚期肺间质出现纤维化,蜂窝肺,导致病变不可逆。为避免早期肺间质改变被遗漏,需要选取恰当的检查方法,现分析我院收治90例免疫性疾病患者CT肺部早期表现。
-
-
王建萍;
张闽光;
吴利学
-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
| 2007年
-
摘要: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特征是血管和结缔组织存在广泛的炎症,其中肺损害影像学早期大多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晚期肺间质出现纤维化,蜂窝肺,导致病变不可逆。为避免早期肺间质改变被遗漏,需要选取恰当的检查方法,现分析我院收治90例免疫性疾病患者CT肺部早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