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虚
肝气虚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973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光明中医、黑龙江中医药、陕西中医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专题分会场、2004年全国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年会、全国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大会等;肝气虚的相关文献由20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中琳、丁书文、丁德正等。
肝气虚
-研究学者
- 王中琳
- 丁书文
- 丁德正
- 倪静敏
- 夏得语
- 张成博
- 张文婷
- 张颖
- 施琦
- 曹晓岚
- 李晓
- 李艳鸣
- 楼玲玲
- 汤秀伟
- 王日洪
- 田玲玲
- 程维克
- 罗金丽
- 蒋明芹
- 衷敬柏
- 许波
- 许阳
- 赵一峰
- 郝建梅
- 阚湘苓
- 齐晓环
- Huang Zhen Ao
- Lin Xiao Rou
- Wu Ying
- Zhong Jing Bai
- 乔蓉
- 乔靖
- 于子云
- 于学美
- 于峥
- 余绍勇
- 侯亚文
- 刘伟
- 刘修超
- 刘倩宏
- 刘娅
- 刘家义
- 刘建亮
- 刘跃琴
- 刘頔
- 刘鹏
- 包祖晓
- 卢良威
- 史梓茜
- 叶永安
-
-
袁辉;
于子云
-
-
摘要:
气味为中药最本质特征,梁朝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系统阐述了其完备的以味成方体系,成方体系中应用了阴阳和五行两者哲学方法,对中医方剂学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梳理了《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脏补泻方,并将其中方剂——大补肝汤应用于肝气虚型抑郁症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
宋清雅;
耿鑫;
杨婧妍;
张钟玥;
王苏晋;
吴煜
-
-
摘要:
癌因性疲乏常以症状群的形式体现,属中医"虚劳"范畴。肝为罢极之本,肝气虚则肝脏精气虚损,升发不足,疏泄失职,导致气虚血瘀,气虚血弱,与癌因性疲乏所伴随的疼痛、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或睡眠质量差、贫血、营养不良或营养失衡等证候特点相符。从肝气虚论治癌因性疲乏,以期对开拓临床思路有所裨益。
-
-
王璐;
郝建梅;
张静;
张咪
-
-
摘要:
中医学者对于肝脏病常从实证论治,或根据其生理特点辨证为肝阴虚、肝血虚,而对肝气虚的论治较少,重视不足。杨震教授临证尤其注重肝气虚证的辨识,认为肝气失敷和是导致肝气虚的重要病机,治疗以补肝为主,兼顾他脏,并自拟研制补肝颐气汤,效果甚佳。
-
-
崔腾飞;
潘振宇
-
-
摘要: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目前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药物治疗本病效果不确定,且副作用较高,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复发率均不容忽视,中医治疗显示其独到之处,可以明显缩小结节,或者使小结节消失,中医多以理气化痰之法治疗,但临床上存在许多以肝气虚为主要发病特点的病例,故在临床上以补养肝气之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会去的较好临床效果.
-
-
杨峰
-
-
摘要:
中风后抑郁症,是指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及心理障碍性疾病,属于中医“郁证”范畴。《灵枢•本神篇》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属五气之郁,后世合称“五郁”。《景岳全书•郁证》中指出:“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
-
-
李江伟;
刘倩宏;
王贤婧;
姚小磊;
彭清华
-
-
摘要:
从肝气虚的角度阐释青风内障的病因、病机及症状,认为肝气虚为青风内障的病机。肝气不足无法化生肝血濡养目珠或无法推动正常气血津液的运行,患者存在乏力、嗜睡、易疲倦等气虚证表现,以及焦虑抑郁、烦躁、惊恐等情志异常的表现。根据“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原则,治疗上当以酸、甘之品补益肝气,选用以桂枝、干姜和五味子为主药的大补肝汤为主方。
-
-
吴袁元;
方朝晖
-
-
摘要:
“肝阴肝血多不足”的说法在现代中医院校教材的肝脏辨证体系中较为多见,历代医家临床亦多遵循肝体阴而用阳,从疏肝行气、平抑肝阳等治法来平调“有余”之肝气、肝阳,或将肝气虚笼统与胆气虚通论而混淆其临床表现,因而“肝气虚”理论并未得到广泛提及。方朝晖教授在临证治疗过程中发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多表现为畏寒、乏力、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嗜睡、性功能减退等低代谢状态及抑郁沉闷、烦躁不安、思维鲁钝呆默、寐中易惊善恐等情志障碍,是肝气亏损、升发不足的表现,故强调整体把握,选方择用黄芪、五味子为主药调补肝气,寓补于畅,可改善亚临床甲减患者整体症状。
-
-
武维屏;
高伟
-
-
摘要:
因肝肺关系密切,肝肺不和是诱发咳喘哮的重要病理机制。肝气虚致咳喘哮者临床并不少见,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却甚少论及。本文试从肝气虚的识别要点、肝气虚诱发咳喘哮机制、表现及具体治法方药进行论述,以期进一步扩展、完善调肝理肺理论,指导临床。
-
-
-
-
Wu Ying;
武颖;
Lin Xiao Rou;
林晓柔;
Huang Zhen Ao;
黄真奥;
Zhong Jing Bai;
衷敬柏
- 《2016北京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总结了衷敬柏主任医师的膏方应用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精气虚是高血压发病之本,重视肝气虚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二是遵循阳气的生长化收藏规律,重视肝的生生之气.三是脾胃为肝气之本,通过调理脾胃以补肝气不足;在临证时,以四维结构来统率膏方,具备整体观念;重视膏方配伍,强调"五味调和,四气平衡",以平为期;遵循《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的用药原则,膏方多选用上中品及无毒之品;使用开路方,调理脾胃,试探性调补,确定效方,在服用上强调须循序渐进.
-
-
-
-
-
张金波
- 《全国中医药研究与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在辨证分型中,五脏均有气血、阴阳、虚实之别,而肝却很少提及气虚和阳虚.肝为刚脏,应春令之气,属木,主风,肝体阴而用阳,内寄相火,木易生火动风,故每见阳亢阴弱之证,而隶于热证或虚中夹实的范围,所以有泻无补.虚证则有肝血虚、肝阴虚,寒证仅指寒凝少腹厥阴肝病而言,而不以肝气(阳)虚分型,实属不全,是古人对本证认识不够,还是所载有所遗漏,有待同道共同探讨.
-
-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0.10.02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气郁结型耳鸣的中药,可有效解决肝气郁结型耳鸣治疗过程长、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气郁结型耳鸣的中药,由重量计的:柴胡10‑15g,醋香附10‑15g,川芎20‑30g,郁金20‑30g,夏枯草8‑12g和骨碎补40‑50g作为原料药物,将上述原料药物加水浸没药材2‑3厘米,室温下浸泡,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过滤,得第一次药液;再加水浸没药材,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过滤,得第二次药液火;将两次药液混合,即得,本发明配伍科学,治疗效果好,大大减轻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使用方便,治疗费用低,是治疗肝气郁结型耳鸣的创新,经济和社会价值巨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