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科手术
老年骨科手术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09324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健康之路、基层医学论坛、中国医药指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青年医师急危重症论坛等;老年骨科手术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海欧、温成、陈光伟等。
老年骨科手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09324篇
占比:99.98%
总计:709488篇
老年骨科手术
-研究学者
- 周海欧
- 温成
- 陈光伟
- 马鲁华
- 刘丽华
- 刘勋
- 刘志钧
- 刘艳芸
- 卢紫云
- 孙文茂
- 张军秋
- 张秀燕
- 息子龙
- 方蓓
- 杨清岭
- 林勇
- 武勇强
- 王志斌
- 王昆
- 王红雷
- 王美
- 田瑶瑶
- 白艳丽
- 白艳霞
- 程朝晖
- 邓爱华
- 郭青
- 高书军
- 万智刚
- 万萍
- 严晓东
- 乔士杰
- 于品仙
- 付林芳
- 任艳
- 何小闹
- 何燕
- 何素萍
- 余杰
- 余汶青
- 俞红丽
- 傅舒昆
- 先小纲
- 关学鹏
- 冯念海
- 冯玉吓
- 冯秀玲
- 刘俊杰
- 刘化文
- 刘国权
-
-
黄春燕;
方洁英;
李艳华
-
-
摘要: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护理后的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8.2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25±1.41)d、住院时间(9.71±2.5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采取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切口感染,促进更快地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理想。
-
-
韩青
-
-
摘要: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在腰硬联合麻醉当中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所取得的麻醉效果和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取老年骨科手术患者82例(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我院就诊),以电脑分组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1例。观察组在腰硬联合麻醉当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通过全身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对不同麻醉之后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血压水平、麻醉优良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疼痛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①T_(0)时刻,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无差异(P>0.05),T_(1)、T_(2)、T_(3)时刻,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对对照组而言更加稳定,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 h、24 h、72 h,观察组的疼痛明显比对照组更轻,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通过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所取得的麻醉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麻醉优良率,安全性较高,且减轻了术后的疼痛,是值得推荐的麻醉策略。
-
-
张辉;
贾淑红
-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麻醉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患者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老年骨科手术患者80例,依据麻醉方法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瑞芬太尼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芬太尼组)两组,各4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认知功能、术后认知障碍发生情况、麻醉效果。结果瑞芬太尼组患者术毕、术后1 d的CD_(3)^(+)、CD_(4)^(+)、CD_(8)^(+)、CD_(4)^(+)/CD_(8)^(+)均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术后3 h、6 h的MMSE评分均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术后3 h、6 h、1 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言语陈述时间均短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麻醉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及认知功能。
-
-
刘勋;
程朝晖;
邓爱华;
林勇
-
-
摘要:
目的探究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参与研究,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50例(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Bromage评分、阻滞起效时间,T0、T1、T2及T3时两组患者HR、MAP、VAS以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Bromage评分(2.38±0.41)分高于对照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55.25±4.38)s、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5.46±5.62)s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92、12.761、16.225,P0.05),T1、T2、T3时观察组HR、MAP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维持平稳的心率,且起效快,安全性高,因此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
张磊
-
-
摘要:
目的:研究全麻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是2018年2月-2019年11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110例全麻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观察组(右美托咪定)与对照组(氯化钠溶液)各55例,2组麻醉效果比较.结果:T0时刻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2组认知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T1时刻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值低,术后1天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不良反应发生少,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提高全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维持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借鉴.
-
-
邓红洲
-
-
摘要: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麻醉前静脉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比较两组麻醉15 min时Ramsay镇静评分、生命体征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水平、术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15 min时,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为(3.23±0.5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0±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15 min时Ramsay镇静评分和术后MMSE评分,以及降低麻醉15 min时MAP、HR、RR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腰硬联合麻醉.
-
-
付林芳;
王建平;
钟乘坊;
何素萍
-
-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中运用对老年骨科手术麻醉效果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于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重布比卡因辅助全身麻醉,观察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不同时点血压、认知功能、疼痛程度、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T1、T2、T3时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即刻、术后3 d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4 h、术后24 h、术后7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定效果较好,能够维持血压稳定,改善认知功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转归,值得临床借鉴.
-
-
马迅;
马小琴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全麻和椎管内麻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9.06-2020.06的50例人员,对其进行研究,按照1:1的比例,将患者均分为对照及观察两组,25名人员为一组.对照组患者行全麻,观察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语言陈述时间、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的用量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观察组患者椎管内麻醉,有利于患者的苏醒,同时可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
白艳丽
-
-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训练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51例和观察组(康复训练护理干预)61例.对比两组干预后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护理质量总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护理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住院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高,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恢复时间.
-
-
余汶青;
王金铃
-
-
摘要: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结果 麻醉后,两组的HR及MAP水平均显著低于麻醉前,但实验组的HR及M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但实验组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且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小.
-
-
- 《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中运用全麻和腰硬联麻的术后影响.方法:研究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全麻组与腰硬联麻组各40例,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与生命体征情况的差异.结果:在术后血压与心率的波动幅度上,全麻组显著高于腰硬联麻组,p<0.05;在术后认知功能MMS评分上,全麻组评分在麻醉后24h显著低于腰硬联麻组,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中运用全麻比腰硬联麻会产生术后更显著的血压、心率波动,同时认知功能显著降低.
-
-
冯秀玲;
魏清琳;
王昱
- 《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rn 方法:选择120例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85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60例.两组均选择L-2ˉ3或L3ˉ4硬膜外穿刺置管,穿刺成功后给予试验剂量1.5%利多卡因3ml,待麻醉平面出现后,A组选穴定位,针刺相应穴位,得气后接电针,调节强度与频率至患者可耐受水平,针刺10分钟后测麻醉平面,如未达到所需平面(T10-L4),硬膜外小剂量每次追加1.5%利多卡因(每次3ml),直至麻醉效果完善(Ⅰ-Ⅱ级)后开始手术,B组除针刺外,均与A组相同.记录两组硬膜外局麻药用药量,麻醉效果.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20min(T1)、切皮前(T2)、手术开始后60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HR、SBP、DBP、MBP,记录术前24h、T3、T4及术后24h血糖及皮质醇水平.rn 结果:硬膜外用药量A组较B组减少35.5%(P<0.01);麻醉效果Ⅰ级率A组96%,B组83%,两组比较(P<0.05);A组T1、T2及T3HR、SBP、MBP变化小于B组(P<0.05);A组血糖水平在T3、T4均低于B组(P<0.05);A组血浆皮质醇水平在T3、T4及术后24h均低于B组(P<0.01或P<0.05).rn 结论: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术中循环稳定,应激反应轻,可作为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