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廊道
绿色廊道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林业、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2884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生态学报、现代园艺、中国园艺文摘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2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交流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等;绿色廊道的相关文献由20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志翔、侯晓蕾、俞世海等。
绿色廊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884篇
占比:99.64%
总计:33002篇
绿色廊道
-研究学者
- 周志翔
- 侯晓蕾
- 俞世海
- 刘苑秋
- 刘青
- 包伊玲
- 吴卫平
- 周悠然
- 孙来忠
- 张方舟
- 彭锐
- 徐永荣
- 曹旭
- 李芬
- 梁彦兰
- 滕明君
- 罗鹏程
- 裴涛
- 赵鸣
- 车生泉
- 郑忠明
- 郭巍
- 鄢涛
- 陈欣
- LI Fen
- PENG Rui
- YAN Tao
- 丁伯山
- 丁毅
- 于音
- 任红
- 伊曼璐
- 何旷怡
- 何旷怡1
- 余坤勇
- 佟艳
- 侯灵梅
- 信丽平
- 兰翔
- 关午军
- 刘健
- 刘华斌
- 刘少坤
- 刘昕颖
- 刘炜
- 刘爱华
- 刘超
- 包志毅
- 卓春婵
- 卢俊余
-
-
-
徐烁
-
-
摘要:
当前国内的高速公路绿化还停留在基础绿化阶段,两侧景观未经过整体的规划设计,导致整体植物选择混乱,种植形式单一,存在安全隐患,且在高速公路建设之初为满足最大的经济效益,种植主要以速生树种为主,虽然目前可以满足安全驾驶的要求,但随着时间流逝大多高速绿化带苗木老化,生态功能将逐渐弱化。
-
-
-
-
摘要:
2021年12月29日,由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导建设的乌玛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顺利建成通车。作为国家和宁夏"十三五"规划内的重点公路项目,乌玛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的建成通车将为沿黄城市银川与兰州之间开辟第二通道,从银川至中卫的车程将由两个半小时缩减到两个小时。作为该项目中上面层的唯一沥青供应商,壳牌沥青供应了品质优异的壳牌力霸;重交道路沥青及壳牌升级版必乐铺;净味环保沥青,助力这条沙漠高速成为高质量的"绿色廊道"。
-
-
刘炜;
赵尔平;
雒伟群;
刘爱华
-
-
摘要:
目前拉萨市城市化进程不断演进,下垫面状况的改变和不断增多的城市建筑群,骤增的人类活动以及能源的消耗,导致城市热岛强度不断增强。然而植被覆盖良好的绿色廊道在调节城市局地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提出六项要点促进拉萨市绿色廊道生态化建设,以期为改善拉萨市绿色景观结构和植被物种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城市热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
-
杨务发;
余坤勇;
赵各进;
耿建伟;
赵秋月;
杨柳青;
刘健
-
-
摘要:
【目的】绿色廊道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对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绿色廊道的路径选线直接影响其属性特征,因此,通过优化绿色廊道的景观格局来降低城市的热岛强度是行之有效的生态途径和方法。【方法】选取福建省福州市为研究对象,以缓解热岛效应为目标,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model,MCR)和水文流域模型,对福州市绿色廊道的景观格局进行优化布局。【结果】(1)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模型(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用提取的30个生态源斑块构建综合生态阻力面,利用MCR模型将其生成福州市绿色廊道,共74条,总长度918.11 km。根据源斑块重要性评价分为4级:一级9条,132.88 km;二级14条,207.48 km;三级14条,153.57 km;四级37条,424.18 km;(2)通过水文流域模型,将74条绿色廊道与福州市地表温度叠加分析,共提取80个生态“交点”、176个降温生态节点、35处需降温区域。【结论】据此福州市新增14条绿色廊道,其中道路型绿色廊道8条,滨水型绿色廊道6条。优化后的绿色廊道对福州市的热点区域覆盖更全面,对改善城市热岛问题具有更明显的生态调节功能。图2表4参25。
-
-
李思佳
-
-
摘要:
天山东段博格达山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的绿色廊道上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城——唐朝墩。曾为往来东西的咽喉要塞、丝绸之路的北道重镇,如今风沙四起,细密紧实的黄土掩埋了大部分文化痕迹,只留下北侧高约4米的夯土城墙。城址东侧陡然直下断崖下是发源于博格达山的水磨河。
-
-
夏兴俭;
王龙喜
-
-
摘要:
串联游览道、健身步道、跨河大桥、主题公园、小游园、休憩网点等,构建更高品质的“点、线、面”结合的“15分钟生活圈”,致力打造灌云特色的“绿色幸福城”。“生态秀美的绿色廊道、花木葱郁的园林空间。城绿水清,鱼翔浅底,漫步见绿,移步有景。人在城中走,绿在景中游。”让市民分享这样的绿色福利,如今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已梦想成真。近年来,灌云县以打造“现代产业之城、生态园林之城、康养旅游之城”为目标.
-
-
张沁雨
-
-
摘要:
为保证天津市“十四五”造林绿化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实施性,针对高速公路、高铁、一级河道两侧100~150 m绿色廊道,从森林分布、森林结构和森林健康3方面,对小班的林分质量进行调查,并按层次权重分析法汇总各评价指标分数,得到典型森林小班质量等级后,利用航片影像特征将结果反推至剩余森林小班,最后获得了绿色廊道林分质量情况。
-
-
-
-
摘要:
1项目背景大渔湖公园占地约1 km^(2),位于总面积约13.5 km^(2)的昆山阳澄湖科技园.设计从大阳澄湖片区、科技园区以及大渔湖周边区域3个层次定位大渔湖公园为区域智慧核心,与森林公园生态核心、文体中心文体核心形成区域的"三核"联动关系,通过绿色廊道与绿道系统接入西部片区的"双环"结构.
-
-
林中月
-
-
摘要:
蜿蜒而上,穿越连绵起伏的绿色海洋,直抵湖南省涟源市龙塘镇的油茶园。近处层层叠叠的油茶树硕果盈枝,远处的谭坤凡正与技术人员交流油茶的栽培技术。曾从事建筑行业的他,在十余年的林中实践过后,成了个种植油茶的“土专家”。谭坤凡倾尽所能地在林中筑起“绿色廊道”,在石缝中造林生花,创造着“无中生有”的绿色奇迹。
-
-
侯晓蕾;
郭巍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作为区域和城市生态网络的连通道,绿色廊道目前已受到广泛重视,其规划理论也在逐步完善,重点在于绿色廊道的适宜性评价,它将直接指导绿色廊道景观格局的确立.本文针对绿色廊道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专门研究,介绍三种代表类型绿色廊道(综合功能绿色廊道、生态保护型绿色廊道、遗产型绿色廊道)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希望对当前绿色廊道等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
YAN Tao;
鄢涛;
LI Fen;
李芬;
PENG Rui;
彭锐
- 《2012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交流会》
| 2012年
-
摘要:
研究以攀枝花市盐边县为例,应用Fragstats软件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特征进行度量和分析,利用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值提取城市绿心.结果表明,红格镇不同的用地类型其景观指数特征具有较大差异,而土地利用开发多元化活动逐渐改变和影响当地的景观格局特征.当地绿色带状廊道主要由绿色河流廊道构成,绿带具有长度短,间断多,连接度低等特点.采用城市生态建设的微循环理论中的微绿地措施,提出了社区住宅立体绿化;调整乔灌木的配比,提升林木郁闭度;建立街区公园,公共开放空间遮荫;道路低冲击设计措施;斑块之间的廊道连接与网络化等具体建议.其研究结果以期为城市绿色廊道的规划建设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
-
李然;
郝君;
张晓佳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结合国内外城市绿地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提出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构建不同层次城市绿色廊道体系,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完善城市格局、丰富游憩空间为重要目标的绿地网络体系.论文旨在为这种人性化的绿地网络体系的建构进行的探索性研究,以期为城市绿色廊道体系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
裴莹可;
梁歌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作为中国三线建设重要区域,长江上游段川渝地区存在大量的可再利用的三线工业遗产物.本文从空间关系方面,选取与城市活力再塑最为相关的三线滨江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格局、现状特征及潜在价值.基于此,从工业遗产整体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AHP分析法对三线滨江工业遗产进行整体评估,并提出构建具有遗产保护与休闲游憩双重功能的滨江工业遗产廊道,并以重庆为例,探究三线滨江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再利用方式及其对城市更新、城市滨水地区复兴及城市活力重塑所发挥的作用.希望对国内城市更新中面临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有所启示,也希望为长江沿线其他区域以及特定条件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
-
裴莹可;
梁歌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作为中国三线建设重要区域,长江上游段川渝地区存在大量的可再利用的三线工业遗产物.本文从空间关系方面,选取与城市活力再塑最为相关的三线滨江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格局、现状特征及潜在价值.基于此,从工业遗产整体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AHP分析法对三线滨江工业遗产进行整体评估,并提出构建具有遗产保护与休闲游憩双重功能的滨江工业遗产廊道,并以重庆为例,探究三线滨江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再利用方式及其对城市更新、城市滨水地区复兴及城市活力重塑所发挥的作用.希望对国内城市更新中面临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有所启示,也希望为长江沿线其他区域以及特定条件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
-
裴莹可;
梁歌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作为中国三线建设重要区域,长江上游段川渝地区存在大量的可再利用的三线工业遗产物.本文从空间关系方面,选取与城市活力再塑最为相关的三线滨江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格局、现状特征及潜在价值.基于此,从工业遗产整体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AHP分析法对三线滨江工业遗产进行整体评估,并提出构建具有遗产保护与休闲游憩双重功能的滨江工业遗产廊道,并以重庆为例,探究三线滨江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再利用方式及其对城市更新、城市滨水地区复兴及城市活力重塑所发挥的作用.希望对国内城市更新中面临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有所启示,也希望为长江沿线其他区域以及特定条件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
-
裴莹可;
梁歌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作为中国三线建设重要区域,长江上游段川渝地区存在大量的可再利用的三线工业遗产物.本文从空间关系方面,选取与城市活力再塑最为相关的三线滨江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格局、现状特征及潜在价值.基于此,从工业遗产整体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AHP分析法对三线滨江工业遗产进行整体评估,并提出构建具有遗产保护与休闲游憩双重功能的滨江工业遗产廊道,并以重庆为例,探究三线滨江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再利用方式及其对城市更新、城市滨水地区复兴及城市活力重塑所发挥的作用.希望对国内城市更新中面临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有所启示,也希望为长江沿线其他区域以及特定条件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
-
裴莹可;
梁歌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作为中国三线建设重要区域,长江上游段川渝地区存在大量的可再利用的三线工业遗产物.本文从空间关系方面,选取与城市活力再塑最为相关的三线滨江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格局、现状特征及潜在价值.基于此,从工业遗产整体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AHP分析法对三线滨江工业遗产进行整体评估,并提出构建具有遗产保护与休闲游憩双重功能的滨江工业遗产廊道,并以重庆为例,探究三线滨江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再利用方式及其对城市更新、城市滨水地区复兴及城市活力重塑所发挥的作用.希望对国内城市更新中面临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有所启示,也希望为长江沿线其他区域以及特定条件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
-
于音
-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对现状马家沟河道以及其周边环境的了解以及成功案例的解析,从整治和创新两个视角分别从河道治理、可持续城市环境的营造以及河道活化利用这三个方向进行研究,并提出总体规划原则及适用方法,使其的功能从单一的泄洪河道转化为有集水、休闲、绿化等功能的综合性城市水系.
-
-
于音
-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对现状马家沟河道以及其周边环境的了解以及成功案例的解析,从整治和创新两个视角分别从河道治理、可持续城市环境的营造以及河道活化利用这三个方向进行研究,并提出总体规划原则及适用方法,使其的功能从单一的泄洪河道转化为有集水、休闲、绿化等功能的综合性城市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