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绥德

绥德

绥德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共产党、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人文杂志、榆林学院学报、西部大开发等; 绥德的相关文献由187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通儒、魏建国、崔宏瑞等。

绥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 占比:100.00%

总计:185篇

绥德—发文趋势图

绥德

-研究学者

  • 赵通儒
  • 魏建国
  • 崔宏瑞
  • 阿莹
  • 山齐
  • 忽如远行客
  • 拓荒
  • 杨庆
  • 赵石
  • 钟潇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绥德城四周皆山,这些山都稳稳妥妥呆在自己位置上。唯有一座山不安分,一头闯入无定河和大理河交汇处,一蹲数千年,成为绥德最早的城郭。它,就是疏属山。疏属山方圆不足5里,高数百米。“疏”有“雕镂”之意,即此山如雕刻一般;“属”有“连接”之意,即它连接周围山峦。
    • 袁武振; 范正
    •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习仲勋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警备区政委,守卫陕甘宁边区北大门。作为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的主要领导人,他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西北局及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方针政策,领导绥德分区军民努力建设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坚持抗战,支援前线,巩固后方,拱卫延安,实事求是领导整风运动,创造性地进行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 郝鲁东
    • 摘要: 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创建于1952年。70年来,绥德站坚持以水土保持试验研究为中心,先后开展了水土流失规律、工程及植物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措施和经验,在水土保持治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起步、发展和黄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 王宇梅; 马爱宏; 王琥
    • 摘要: 山洪灾害是一种特殊洪水灾害类型,过度的暴雨侵袭导致山体土质层抓控力减弱,形成了快速强大的地表径流,诱发的急涨急落的溪河洪水。以绥德县为例,浅析其防御体系,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田金梅; 李小兵; 高璐媛; 逯青鹤
    • 摘要: 区域水土流失监测是水土保持公报的主要内容,实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情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宏观决策至关重要.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模型,分别从模型参数、数据获取、侵蚀强度判定等方面分析了区域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方法.以绥德县为例,利用该方法对其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县域尺度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 阿莹
    • 摘要: 难以想象绥德城一处校园深处的角落,竟然坐落着一代枭雄蒙恬的坟冢。我穿过一扇水泥垒成的挺阔大门,绕过两座水泥砌就的雄伟楼宇,踏上一条水泥铺就的狭窄坡道,忽然间来到一座黄土堆成的高丘前,两只兵符样的石虎卧在两侧,并不茂盛的柳树随风荡漾,掩映着身后几尊并不沧桑的石碑,两尊碑面似乎已被风沙吹打得暗淡了,一尊石碑却显得漆黑锃亮,上刻道光年绥德知州所书"秦将军蒙恬墓"六个大字。天哪,那大名鼎鼎的蒙大将军居然栖身于此?
    • 台恩普
    • 摘要: 陕北,特指延安和榆林这两个地区。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她既是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进行全民族抗曰战争的出发点。这里诞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有一小曲《赞陕北》唱道:“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天下的美女属貂蝉,名州绥德出美男。吴堡出了一些无烟炭,米脂的岩盐采不完。神府煤田美名传,定靖油田就富了陕北的汉。榆林十二县,佳县的包头肉就是特产。陕北好来说不完,不信的朋友到这里来,亲眼目睹你不遗憾!”
    • 白飞飞
    • 摘要: 如何在多元化时代做好地方戏曲的传承保护工作成为一大热门话题,本文就地方戏剧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使地方戏剧得到更好的传承及发展,让更多人认识、接受并喜爱地方戏剧。
    • 行向辉
    • 摘要: 绥德旧称"上郡古邑",素有"天下名州""秦汉名邦"、陕北"旱码头"之美誉。绥德之名始于北魏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在历史长河中,绥德在陕北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积淀了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现留存了陕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组织发源地和359旅驻地等一批重要的红色革命遗址。
    • 王长寿; 杨艳伶
    • 摘要: 同学们好,秦小非又跟大家见面啦!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锣鼓一响,喉咙发痒?"大家知不知道这句话所指的是什么呢?今天,小非就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与这句话相关的非遗项目——陕北秧歌!历史渊源陕北秧歌,又称"闹秧歌""闹社火""闹红火""闹阳歌"等,是一种流传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地方传统舞蹈,主要分布在延安、榆林、米脂、绥德等地,其中绥德和米脂秧歌尤具代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