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2346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罕少疾病杂志、临床内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国际人体微生态大会、第十三届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学术会议、第五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我国感染病学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等;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相关文献由683位作者贡献,包括宋红杰、黄子慧、刘刚等。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1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2346 占比:99.86%

总计:172588篇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发文趋势图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研究学者

  • 宋红杰
  • 黄子慧
  • 刘刚
  • 吴波
  • 周云芳
  • 洪练青
  • 章如松
  • 肖红菊
  • 赵春洪
  • 郭若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越; 林传明
    • 摘要: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也称为菊池-藤本病(Kiku⁃chi-fujimoto disease),最早由菊池[1]、藤本[2]两位日本学者报道,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细胞疾病。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继发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性增生,伴有吞噬自身血细胞的现象。由于此病发生率不高,易误诊为其他良性淋巴结病、淋巴瘤等。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病例报道如下。
    • 张梦娜; 李文生
    • 摘要: 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是一种血红素蛋白,存在于髓系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嗜天青颗粒中,是髓系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在宿主防御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MPO不仅表达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还可表达于淋巴造血系统中其他疾病,例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系肉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等。该文主要阐述MPO在淋巴造血系统疾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 徐秀红; 李波; 马浩源; 周毅; 矫树生; 程晓芳; 陈立平; 刘久志; 智建霞; 赵莉
    • 摘要: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为少见疾病,伴神经系统受损的HNL临床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主因“发热11 d”收住院的中年男性患者,入院第3天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考虑为“急性脑梗死”,经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为HNL,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提示,对于发热、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其出现神经系统受损时诊断脑梗死应谨慎,需考虑HNL可能,应尽早行淋巴结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且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刘丽艳; 王少宁; 聂秀真; 李继安; 林爱伟
    • 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依据淋巴结病理确诊的1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并与以往报道做比较,进一步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结果除1例为复发病例外,其余患儿均为初发病例。所有患儿都有发热及淋巴结肿大,但并不是所有患儿都有淋巴结疼痛。少数患儿病程中会出现皮疹、关节疼痛、无菌性脑膜炎、冠状动脉和颈静脉扩张、无痛性手指关节肿胀等。大部分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治愈,但有1例患儿病情多次反复,加用羟氯喹治疗后病情控制仍不理想,有进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结论与以往研究相比,儿童发病率明显上升,应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该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及器官,冠状动脉和颈静脉扩展、无痛性手指关节肿胀为首次报道。为减少该病的复发及防止进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必要时可延长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疗程。
    • 吴云爽; 韩洋; 孟凡荣; 俞群; 徐涧腾; 谢卫珍; 开申凤
    • 摘要: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并建立分类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在该院确诊为HNL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神经损害情况将其分为损害组(54例)和无损害组(73例)。分析HNL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神经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应用分类树模型构建HNL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利用增益图、索引图、错分概率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发热、颅内压增高、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脑脊液(葡萄糖、白细胞数、蛋白质和氯化物)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颅内压升高、脑脊液葡萄糖值升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脑脊液氯化物值升高为HNL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建立的分类树模型共3层,9个节点,共筛选出4个解释变量,其中脑脊液中氯化物值升高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增益图、索引图及Risk值均显示该分类树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6,临界值为0.636时预测患者神经损害的敏感度为88.27%,特异度为97.30%。结论 患者颅内压升高、脑脊液葡萄糖值升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脑脊液氯化物值升高为HNL患者是否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分类树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果,可为临床降低HNL患者神经系统损害风险提供依据。
    • 李阳静; 郭爱丽; 李秀云; 李娟; 朱薇薇
    • 摘要: 1病历摘要患儿女,13岁,54 kg,因“发现颈部包块半月,发热5天”于2020年7月16日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患儿发现右侧颈部有一包块,无触痛,未做特殊处理。入院前5天出现发热,热峰38.5°C,热型不定,无咳嗽咳痰、寒颤惊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服“银翘解毒颗粒、对乙酰氨基酚、连花清瘟胶囊”5天,效果欠佳,体温仍波动于38°C左右,颈部包块较前明显增大,高出皮面,无触痛,无局部皮温升高。
    • 乐丽霞; 李丹红
    • 摘要: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诊疗经过。结果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低、发热,经淋巴结病理活检、PET-CT、免疫组化等相关检查后确诊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该患者经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结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自限性疾病,易误诊,但预后良好。现通过分享此例病例,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 许金腾; 耿玲玲; 李小青
    • 摘要: 目的 探讨其他疾病误诊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曾误诊为KD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例均出现发热,其中7例伴皮疹、2例伴腹痛、1例伴四肢关节肿痛、1例伴咳嗽入院.8例均曾误诊为KD,误诊时间7~91(31.5±24.2)d.8例中经血培养及脑脊液高通量基因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布鲁杆菌病合并脑炎和血管炎1例;经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根据病史特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明确诊断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6例,其中2例经实验室检查明确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8例确诊后均给予相应治疗病情好转出院.随访病情稳定.结论 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诊断经验欠缺和未能详细询问病史是导致其他疾病误诊为KD的主要原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与KD相关疾病知识,完善各项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鉴别诊断,或可减少或避免此类疾病误诊误治.
    • 张雪; 王玲珍; 泥永安; 孙立荣
    • 摘要: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是一种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属于自限性疾病,但少数病例可以反复发作,多器官系统受累,甚至导致死亡。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1例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
    • 岳筱; 雷如意; 刘景荣; 杨宇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9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女性,14岁,发热伴左侧颈部疼痛2周,查体双侧颈部及腋窝浅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计数减低、尿蛋白(++)、红细胞沉降率82.00 mm/h,淋巴结活检符合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理表现,自身免疫抗体检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考虑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结论 患者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共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容易复发,漏诊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会耽误疾病治疗.在处理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时需要注意筛查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