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9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儿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5705篇;相关期刊370种,包括健康生活、河北中医、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第五届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暨2014年全国中医儿科教学与学术交流大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全国细胞学学术会议等;淋巴结炎的相关文献由1718位作者贡献,包括范道锋、卢慎、黄子慧等。

淋巴结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7 占比:2.7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5705 占比:97.19%

总计:26448篇

淋巴结炎—发文趋势图

淋巴结炎

-研究学者

  • 范道锋
  • 卢慎
  • 黄子慧
  • 华秀芹
  • 岳冀
  • 张新华
  • 王旭
  • 董帅
  • 何青秀
  • 刘万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康新迪; 牛睿甲; 苏英刚; 韩书菊
    • 摘要: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少见,表现多样化,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给患者带来极大恐慌。该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可导致病情复杂,若未能及早诊断及治疗,可危及生命。
    • 李田田; 朱淼; 沈徳娟; 孙梅
    • 摘要: 患者女,52岁,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0 d,质硬,有触痛,随病情进展淋巴结破溃流脓伴多处溃疡形成,近半年有幼猫饲养接触史。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升高。常规超声检查:右侧腹股沟见数个低回声,较大者32 mm×26 mm,短长轴比值>0.5,淋巴门高回声且结构明显偏移,内见多发筛网样回声;门部及周边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右侧腹股沟软组织明显肿胀,血供增多(图1)。常规超声提示:右侧腹股沟异常淋巴结肿大。超声造影检查:经左肘正中静脉注入造影剂2.4 ml,造影后12 s目标淋巴结呈离心性不均匀增强,22 s增强达峰,内见数个不规则造影剂未填充区域,大部分未填充区域远离淋巴门,与周围增强区域形成鲜明对比,40 s造影剂消退(图2)。
    • 戴圣道; 周永; 李涛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1年2月至2019年11月经穿刺活检及临床确诊的19例猫抓病性淋巴结炎,记录有无猫抓咬伤病史,观察淋巴结的分布部位、大小、形态、回声以及血流分布情况.结果 19例患者中,肿大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肘部、腋窝、颈部、腹股沟区及面部;多数病例为多发淋巴结肿大,较大的淋巴结周围伴有小淋巴结分布(16/19);部分淋巴结内脓肿形成(8/19);部分淋巴结伴周围炎(13/19),位于肘部者可继发贵要静脉炎(3/19);淋巴结内多为丰富血供(18/19).结论 结合临床病史时,超声检查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具有诊断价值.
    • 肖静; 邱毅; 沈衡; 胡傲容
    • 摘要: 目的:调查某病例接种卡介苗后,出现的慢性肉芽肿和淋巴结炎症状与接种疫苗间的关联.方法:收集资料,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果:市级调查诊断专家组对该病例患儿进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调查诊断结论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结论:病例左上臂慢性肉芽肿、淋巴结炎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林静; 张晨; 董宇杰; 刘子臣; 李琨; 车南颖
    • 摘要: 目的 探讨HIV感染/AIDS患者感染性浅表淋巴结病组织病理学特征、致病病原体形态学特点和分布部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为浅表性淋巴结感染性疾病的88例HIV感染/AIDS患者的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特点,并对其标本进一步行抗酸染色、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 schiff,PAS)染色及六胺银染色查找病原体,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TBDNA和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 88例患者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MTB感染50例(56.8%)、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ommyces marmeffei,TM)感染32例(36.4%)、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NTM)感染3例(3.4%)、MTB 并发TM 感染2例(2.3%)、隐球菌感染1 例(1.1%).其中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条件下,不同病原体感染的88例患者可有相同组织病理学表现,如23例(26.1%)MTB、TM、MTB并发TM、隐球菌感染患者可共同表现为典型肉芽肿伴坏死,19例(21.6%)MTB、MTB并发TM、TM感染患者可共同表现为不典型肉芽肿伴坏死;38例(69.1%,38/55)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可经抗酸染色找到分枝杆菌,34例TM和1例隐球菌感染患者可经PAS染色和六胺银染色找到真菌;分子病理检测MTB DNA阳性52例,菌种鉴定NTM感染3例.结论 HIV感染/AIDS患者感染性浅表淋巴结病的组织病理学形态表现多样,不具有特异性,特殊染色和分子检测技术可提高确诊率.
    • 梁华; 王博娟; 土继政; 张凯; 郝磊; 徐景竹; 张少飞; 王兴华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结核性淋巴结炎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124例淋巴结肿大病人(结核组51例,转移组73例)的检查资料,分析比较二者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结果:动脉期结核组患者主要表现为离心性灌注型和无灌注型,转移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向心性灌注型和混合性灌注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质期两组患者均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型;两组患者灌注缺损区比较,形态、边界及灌注特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结核性淋巴结炎和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穆维娜; 刘克; 刘颖; 李昊; 杜欣帅; 刘昕
    • 摘要: cqvip:患者女,27岁,因颈部略感不适于门诊接受颈部超声检查;3年前因外院诊断“乳腺癌”而接受“左侧乳腺切除术”。查体:颈部轻微压痛,未触及结节。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甲状腺形态规整,右侧叶中极实质内见0.42 cm×0.39 cm不规则低回声结节,边缘见毛刺,CDFI于其内见微弱血流信号;双侧颈部见多个异常结构淋巴结,大者1.80 cm×0.62 cm,皮髓质分界不清,淋巴门显示不清,部分淋巴结内可见液性回声及散在砂砾样强回声(图1A),CDFI见其内短线状血流信号(图1B),微细血流成像示淋巴结内纡曲走行的血流信号。
    • 李芳芳; 赵林胜; 李崇巍
    • 摘要: 目的 观察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在儿童各年龄段的分布比例,评估糖皮质激素及羟氯喹治疗效果,评价淋巴结活检的意义.方法 对天津市儿童医院2010年12月至2019年8月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70例病历完整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及预后.结果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好发于7~12岁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1.12∶1.00,但13岁以上男女比例为0.6∶1.0;18.6%(13例)患儿淋巴结活检术后病情缓解;35例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其中仅10例(14.2%)单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好转,其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激素治疗效果欠佳的4例患儿,联合羟氯喹后改善.结论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男童比例略高,但13岁以上发病中以女童居多.淋巴结活检仍是诊断的金标准,且有利于病情缓解.病程可呈自限性,对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建议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羟氯喹可联合用于激素减量困难的难治性病例.
    • 李芳芳; 赵林胜; 李崇巍
    • 摘要: 目的观察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在儿童各年龄段的分布比例,评估糖皮质激素及羟氯喹治疗效果,评价淋巴结活检的意义。方法对天津市儿童医院2010年12月至2019年8月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70例病历完整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及预后。结果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好发于7~12岁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1.12∶1.00,但13岁以上男女比例为0.6∶1.0;18.6%(13例)患儿淋巴结活检术后病情缓解;35例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其中仅10例(14.2%)单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好转,其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激素治疗效果欠佳的4例患儿,联合羟氯喹后改善。结论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男童比例略高,但13岁以上发病中以女童居多。淋巴结活检仍是诊断的金标准,且有利于病情缓解。病程可呈自限性,对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建议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羟氯喹可联合用于激素减量困难的难治性病例。
    • 李培敬; 傅玲玲; 佟建宁
    • 摘要: 目的 总结以腮腺肿大为首发表现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2月3例被误诊的以腮腺肿大为首发表现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病例资料并检索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特点.结果 本组3例均为男性,以腮腺肿大入院治疗,其中2例腮腺肿大为双侧、1例为单侧;2例间断发热伴血常规检查异常,误诊为腮腺炎,且经抗感染治疗曾有好转假象;1例双侧腮腺肿大伴疼痛,误诊为淋巴结炎,抗感染治疗无效.3例均行骨髓穿刺检查后确诊,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文献复习共检索到相关病例40例,加上本次报告共43例,其中国内31例,国外12例;男:女=1.27:1;中位发病年龄66个月;起病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35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74.4%.多数患儿腮腺肿大为双侧无痛性,质硬,就诊时血常规检查异常.提及结局的30例中,18例经化疗获得完全缓解,12例具有不良结局.结论 对于合并难以解释的贫血、肝脾淋巴结增大、血常规检查异常、治疗效果反复的腮腺肿大患儿,应考虑急性白血病可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