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药灌肠疗法

中药灌肠疗法

中药灌肠疗法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92220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健康之路、光明中医、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高峰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年编辑出版分会年会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病、肝癌高峰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等;中药灌肠疗法的相关文献由18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红、崔渊博、徐孝艳等。

中药灌肠疗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2220 占比:99.95%

总计:192317篇

中药灌肠疗法—发文趋势图

中药灌肠疗法

-研究学者

  • 刘晓红
  • 崔渊博
  • 徐孝艳
  • 李伟
  • 杨小敏
  • 谢孜
  • 黄杏珍
  • 黄武
  • 丁康
  • 丁梦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燕玉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温肾培元降毒汤结合中药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血清IL-6、IL-8、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北票市中医院收治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1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前列地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肾培元降毒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2组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30.00%;将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CRP、IL-6、IL-8含量同治疗前比较发现,2组均呈降低趋势,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指标下降幅度更大(P <0.05);将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同治疗前比较发现,2组均呈升高趋势,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其呈降低趋势(P <0.05)。结论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采取温肾培元降毒汤、中药灌肠联合治疗可明显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肾功能,同时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 卢小桃; 陶南娟; 吴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中药封包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8年3月—2019年4月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非经期中药灌肠联合封包方案。观察2组疗效率、复发率与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封包与中药灌肠配合使用,起效快,安全性高,价格低,依从性好,便于患者坚持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范晓林; 于全君; 戎姣; 庄倩; 井夫杰
    • 摘要: 小儿支气管炎的外治法主要有推拿疗法、刺血疗法、耳穴疗法、贴敷疗法、中药灌肠疗法、中药外洗疗法、经皮给药疗法、雾化吸入疗法、拔罐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及综合疗法。贴敷疗法可清肺化痰、降气定喘,但容易过敏和起泡。中药外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但存在过敏问题且操作较繁琐。耳穴疗法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但存在耳部揉捏时刺激较大,耳豆容易脱落,按揉刺激穴位不到位的缺点。拔罐疗法具有通络、止咳、行气、降逆等作用,但存在疼痛感较强,患儿依从性较差等问题。中药灌肠疗法具有给药量较大、保留时间较长、无创伤等优点,但存在患儿不适感较强,依从性差等问题。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靶器官,但雾气的刺激易引起呼吸频率的改变,造成患儿憋闷等不适。穴位注射疗法可使穴位刺激的时间和强度延长,但患儿疼痛感强,依从性差。推拿疗法可调整患儿机体功能状态,协调脏腑功能,患儿依从性较高。综合疗法则依据小儿支气管炎的特点及不同疗法、不同优势,联合形成综合治疗模式,疗效较好。虽然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报道较多,但现有的报道多为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较少,而且由于对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不严谨、不完整,甚至缺乏对照组,降低了数据的可信度,疗程长短不一,缺乏统一的疗效标准、诊断标准、评价标准,不能客观、真实、系统地评价各种外治法的确切疗效。因此,完善现有资料,统一评价标准,为今后进一步客观评价中医外治法的确切疗效提供依据。
    • 张丽春
    • 摘要: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慢性盆腔炎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情况发生率、炎症控制时间以及血液检验报告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RS)以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炎症控制情况以及血液检验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采用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运用.
    • 杨玉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研究组56例,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及护理,对比2组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临床有效率、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1年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率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改善程度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1年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满意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证候积分低(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应用中医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够更好地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1年内疾病的复发率,同时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少,患者的接受度高,进而能够增加诊疗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毛丽华
    •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重楼汤联合消溃散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9年7月-2020年7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UC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重楼汤口服联合消溃散保留灌肠,对照组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美沙拉嗪碾极细粉末,溶于温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治疗后,观察疗效及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以及结肠镜下黏膜修复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2组均可降低血清TNF-α、IL-6的水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重楼汤联合消溃散能够降低血清TNF-α、IL-6的水平,改善UC患者症状.
    • 焦谊; 张英琦; 鲁梦倩; 于天源; 刘志凤; 刘迪
    • 摘要: 炎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变部位在结肠和直肠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IBD多与饮食、情志、感染、免疫相关,其中对免疫的研究最多,临床多选取针刺、艾灸、推拿、中药灌肠疗法4种中医外治法.本文从IBD的炎症免疫角度,探讨中医外治法对IBD的免疫调节机制.中医外治法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调节机体炎症免疫反应,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本文涉及的4种外治法干预方式不同,涉及的机制也有差异,针刺予以机械刺激,艾灸予以温热刺激,推拿同时予以机械刺激和温热刺激,中药灌肠疗法予以药物刺激.针刺和艾灸都涉及平衡免疫微环境及抗炎机制,针刺还涉及抗氧化应激反应、抗内质网应激反应和缓解内脏敏感性,推拿主要提供了充足的形态学依据,中药灌肠疗法通过直接接触病变部位调节免疫紊乱.
    • 徐翎翎; 丁康; 洪艳燕; 韦志琴; 邵佳敏
    • 摘要: 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炎性肠病的范畴,因其病程迁延不愈,病程长,发病率日渐增加,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使患者易遭受心理及生理上的痛苦,此文对任督灸法配合中药气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 陈刚; 郎洪敏; 文岩; 栾莉莉; 赫琳; 孙丽娟
    • 摘要: 目的:分析在直肠息肉摘除术后干预中,予以中药灌肠疗法对预防疾病复发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直肠息肉摘除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纳入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基于此予以中药灌肠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疾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预后随访,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直肠息肉摘除术后干预中,予以中药灌肠疗法干预能够有效发挥预防疾病复发、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作用,进而促进患者临床满意度的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