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D
CTD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9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内科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专利文献52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海洋测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国处方药等;
CTD的相关文献由400位作者贡献,包括魏传杰、刁新源、孙毅等。
CTD
-研究学者
- 魏传杰
- 刁新源
- 孙毅
- 李坚
- 王欣
- 田雨
- 邵毅
- 陈钊
- 于龙
- 兰卉
- 孙佳
- 廖和琴
- 张志平
- 张旭升
- 张烜
- 彭磊
- 朱铁峰
- 李东昂
- 李建国
- 李日南
- 杨光兵
- 梁毅
- 熊学军
- 胡清发
- 胡筱敏
- 赵张南
- 赵静芬
- 郭延良
- 陈亮
- 陈磊
- 于洋
- 于非
- 云升军
- 何云开
- 何琰
- 余研忻
- 刘娜
- 刘晓峰
- 刘浩
- 刘若芸
- 刘贤国
- 刘铁军
- 单海艳
- 原庆东
- 吕海滨
- 吴凡
- 周灵钧
- 回贞立
- 孔彬
- 孟洲
-
-
杨得厚;
靖春生;
黄奖
-
-
摘要:
水下滑翔机可以高效地观测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强等海洋参数,但由于热滞后效应,盐度数据,特别是在温度梯度较大的温跃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本研究选取了3种目前常用的盐度热滞后订正方法,对带泵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于2019年8月在中北太平洋所观测的盐度数据因热滞后效应引起的偏差进行订正处理,与船载911型温盐深测量仪(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and Depth,CTD)观测盐度进行对比,在比较了3种方法对滑翔机盐度订正前后下降和上升剖面偏差的减少程度、订正后剖面与船载CTD观测剖面的偏差大小和下降上升温盐曲线(T-S曲线)的一致程度后,得出了水下滑翔机盐度订正的最优方法,即在订正电导池中实际温度的前提下,采用计算机图形分割方法,最小化滑翔机机载CTD测得的下降和上升两个剖面T-S曲线围成面积所确定的目标函数,来确定合适的热滞后修正振幅和时间常数,从而修正下降和上升两个剖面之间盐度偏差。
-
-
凌亮发;
杨小辉;
陈褒丹
-
-
摘要:
为了对自持式智能浮标进行定深控制,文中先将自持式智能浮标的油箱油面偏移量作为输入,浮标的下潜深度作为输出,建立自持式智能浮标的非线性浮潜运动模型;然后根据浮标的各种实际参数,代入浮潜运动模型进行化简,设计闭环的模糊PID控制器;再将模糊PID控制器与浮潜运动方程相结合,借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对浮标浮潜运动控制进行仿真,并与普通PID控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闭环模糊PID控制对浮标的深度控制效果更佳,具体表现为模糊PID控制的系统更稳定,超调量比PID控制小。最后,分析在湖北宜昌所测得的自持式智能浮标的水下CTD数据,主要包括浮标所在位置水的深度、温度和盐度,再将浮标的深度数据用Matlab进行处理,进一步验证所设计的闭环模糊PID控制器的可行性。
-
-
赵静芬;
李坚;
李日南;
务文涛;
宋凌勇;
张旭升
-
-
摘要:
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法优化CTD气流烘丝加工工艺。结果表明,以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建立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效果显著,拟合度较好(P<0.0001,R^(2)=0.9616)。偏最小二乘法回归预测烟丝品质最佳综合评分工艺参数为物料流量4400 kg/h,膨胀节工艺气温度150°C,膨胀节工艺气流量18600 m^(3)/h,含氧量2.0%,理论综合评分达93.17,该条件下烟丝品质综合评分达92.97,与模型预测值接近,表明以赋权法折算得到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
-
-
吕海滨;
沙何峰
-
-
摘要:
基于连云港附近海域CTD(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depth)实测的温度、盐度及深度数据,利用不同的声速公式进行对比计算,并与现场声速仪同步实测数据对比。结果发现:研究海域水下声速随着深度增加、温度升高而增加;对于同一组温度、盐度及深度数据,用不同的声速公式计算结果差异很大。Mackenzie公式和Wilson公式计算的声速值偏小,比标准值小3 m/s左右;而Chen-Millero-Li公式计算的声速值偏大约4 m/s;仅Medwin公式和Leroy公式计算的声速值与标准值接近,相差0.3 m/s。所以在海州湾浅水区利用Medwin公式和Leroy公式计算声速更精确。
-
-
-
-
常永国;
张飞;
郭永刚;
宋晓阳;
杨杰;
刘若芸
-
-
摘要:
南海深海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于2016年9月建设完成,通过光电复合缆为深海观测平台提供能源供给和通信传输链路,实现南海区域海底环境多参数实时、连续观测.其中海底动力平台于2017年6月布放于海底,搭载温、盐、深传感器(CTD)与声学多普勒流速仪传感器(ADCP),并于2017年7月开始采集科学观测数据.温、盐、深传感器观测要素包括温度、电导率、压力;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观测要素包括流速.针对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传感器采集的海底动力原始科学观测数据,结合行业数据处理质控算法,去除异常值、补充缺失值,对数据进行统一格式化,最后形成本数据集,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
-
常永国;
张飞;
郭永刚;
宋晓阳;
杨杰;
刘若芸
-
-
摘要:
南海深海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于2016年9月建设完成,通过光电复合缆为深海观测平台提供能源供给和通信传输链路,实现南海区域海底环境多参数实时、连续观测。其中海底动力平台于2017年6月布放于海底,搭载温、盐、深传感器(CTD)与声学多普勒流速仪传感器(ADCP),并于2017年7月开始采集科学观测数据。温、盐、深传感器观测要素包括温度、电导率、压力;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观测要素包括流速。针对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传感器采集的海底动力原始科学观测数据,结合行业数据处理质控算法,去除异常值、补充缺失值,对数据进行统一格式化,最后形成本数据集,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
-
马超;
桂致成;
阚延松
-
-
摘要:
1概述CTDG系列永磁大块干式磁选机是依靠永磁体作为磁场源,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非均匀的磁场,而这种非均匀磁场对于磁性矿物的驱动会带来与非磁性物料相异的运动趋势,从而获得磁性矿物的分离效果。而磁性矿物能否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主要取决于磁系的结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