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体育、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8056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健与美、山东体育科技、体育科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全军中医药骨伤学术会议、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等;等长收缩的相关文献由324位作者贡献,包括陆晓、余志斌、刘啸等。

等长收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6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056 占比:99.29%

总计:18185篇

等长收缩—发文趋势图

等长收缩

-研究学者

  • 陆晓
  • 余志斌
  • 刘啸
  • 刘晓光
  • 励建安
  • 成鹏
  • 林松
  • 毕霞
  • 郎海涛
  • 黄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永平
    • 摘要: 凡是习练太极拳者都知道“用意不用力”这一重要拳理。太极拳不用力,那用什么呢?用“劲”,用“劲”!“劲”和“力”从物理学上讲是一个意思。比如,我们说某人劲大,也可以说某人力大。“力”或“劲”的物理属性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外形发生变化以及物体间相互的作用。它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常人用力,往往使某一关节和几个关节周围的肌肉紧张,做强直的等张或等长收缩,动作僵硬,不协调,造成一用力则局部或全身僵硬状态,久之成为习惯。太极拳称之为僵劲或拙力。
    • 任晓妍; 肖佳; 郭超南
    • 摘要: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颈椎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行走困难、无力、僵硬发抖等,病情严重者可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相关研究已证实[2],运动干预对改善CSM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目前,临床多采用微课指导下早期康复锻炼对患者进行干预,微课能够有效结合视频、音频等素材,通过形象生动的表达使患者充分了解锻炼内容,根据其自身时间进行锻炼,该方法虽简单方便,但部分患者依从性较低,自主康复锻炼完成度较低,干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3]。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具有缓解肌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是最有效的本体感觉刺激方法之一[4]。但有关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对斜方肌表面肌电图(sEMG)及肌电频域指标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观察其效果。
    • 张思渊; 张培珍; 周兴龙
    • 摘要: 目的 分析正常人斜方肌的激活特征,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对斜方肌异常者激活模式恢复的作用.方法 2017年9月至10月,互联网招募肩关节正常人(正常组,n=20)和肩关节不适者(观察组,n=20),在无干预、上斜方肌(UT)静力牵拉、下斜方肌(LT)等长收缩和组合干预后,均完成直臂侧上举、坐姿划船和反向飞鸟动作.测试记录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RMS),计算最大自主收缩肌电百分比(MVE%),观察激活比例和激活时间.结果 无干预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UT MVE%增加(P<0.05),激活时间提前(P<0.05);中斜方肌(MT)和LT MVE%降低(P<0.05),激活时间延迟(P<0.05);UT/LT和UT/MT增加(P<0.05).UT静力牵拉、LT等长收缩和组合训练后,两组不同肌肉MVE%、激活时间、激活比例在不同动作下均有不同程度改变(P<0.05).结论 斜方肌三束在不同动作中,激活程度与激活时间不同;在运动开始前进行UT静力牵拉和LT等长收缩可以改善肩关节不适者的斜方肌在运动中的激活模式,有利于肩关节发挥正常功能.
    • 刘博群(译); 周凤华(译); Rubio-Aris J
    • 摘要: 抗阻训练后力量的增加是神经和结构适应的结果。全身振动训练(WBVT)已被证明可以增强动态运动表现,提高力-速度和功率-速度曲线。本研究探讨了六周的全身振动训练对最大等长收缩的肌肉力量和活性的影响。受试者为3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全身振动训练组。
    • 刘晓龙
    • 摘要: 抗阻运动也称力量训练或抗阻训练,即机体通过骨骼肌收缩克服外加阻力进行的主动运动,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等疾病.该文从骨骼肌不同收缩方式产生运动的生理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老年人肌少症等疾病的康复治疗及关节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面进行阐述,为未来康复治疗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 尤阳; 高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斜方肌静力牵伸与等长收缩对颈部肌肉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88例颈部肌肉疼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NPQ评分、右侧上斜方肌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及电频域以及最大等长收缩肌力(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结果 两组治疗后,右侧上斜方肌MVC显著增加,VAS评分、NPQ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右侧上斜方肌电频域指标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功率频率、肌电中位频率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EMG静息相对值、绝对值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能有效改善颈部肌肉疼痛,缓解肌肉疲劳程度及紧张感,提高肌肉最大等长收缩肌力.
    • 卞荣; 陆晓; 熊浩; 曹文月; 朱海燕; 蔡雨生
    •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主动直腿抬高(ASLR)动作的募集程度,并探讨相关肌群的募集模式.方法 2018年6月至10月,选取11例健康受试者,记录动作A(连贯动作)和动作B(滞空10 s)单侧股直肌以及双侧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并分析这些肌肉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IC)时的募集程度(%MVIC).结果 在动作A中,同侧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募集程度大于对侧(t>2.549,P2.240,P3.549,P<0.05).结论 两种ASLR动作都表现为同侧优势激活模式;在不同ASLR动作中,神经肌肉系统采取不同的运动控制策略.
    • 彭杰1; 罗炯2; 宋刚2
    • 摘要: 背景:离心收缩运动训练可能作为老年人维持生理功能及抗老化的有效方式之一,但目前有关抗老化文献却不清楚老年人进行离心收缩运动对抗老化或健康促进的真正效果。目的:综述离心训练延缓机体老化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了1995至2018年Elsevier Science-direct、Medline、EM、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包括:离心收缩、向心收缩、等长收缩、增强式训练、离心收缩训练、老化、体适能、生理、血液生化等。共获得文献298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获得典型文献46篇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①老年人进行离心收缩训练时会出现相对较低的有氧需求并产生较高的张力特性,其对肌力及肌肉质量的提升程度明显优于向心训练;②离心收缩训练能引发老年人肌肉的机械特性、肌肉型态改变及第Ⅰ类型单一肌纤维对钙离子的敏感度的提升;③离心收缩训练对提升老年人肌腱刚度、改善肌纤维收缩速度及增加骨质密度等有正向效益;④离心收缩训练易引发老年人肌肉细微损伤及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状,而熟悉离心收缩训练形态及负荷强度至关重要;⑤结果证实,离心收缩运动对于抗老化产生诸多正向效益,但目前老年人从事长期离心收缩训练的效果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是否更易引发肌肉损伤及酸痛风险、是否复合式离心训练比任何单独离心训练更有效、自觉舒服程度是否可作为老年人离心收缩训练强度控制的最佳方式等皆有待于更多的研究去证实。
    • 彭杰; 罗炯; 宋刚
    • 摘要: 背景:离心收缩运动训练可能作为老年人维持生理功能及抗老化的有效方式之一,但目前有关抗老化文献却不清楚老年人进行离心收缩运动对抗老化或健康促进的真正效果.目的:综述离心训练延缓机体老化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了1995至2018年Elsevier Science-direct、Medline、EM、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包括:离心收缩、向心收缩、等长收缩、增强式训练、离心收缩训练、老化、体适能、生理、血液生化等.共获得文献298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获得典型文献46篇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与结论:①老年人进行离心收缩训练时会出现相对较低的有氧需求并产生较高的张力特性,其对肌力及肌肉质量的提升程度明显优于向心训练;②离心收缩训练能引发老年人肌肉的机械特性、肌肉型态改变及第Ⅰ类型单一肌纤维对钙离子的敏感度的提升;③离心收缩训练对提升老年人肌腱刚度、改善肌纤维收缩速度及增加骨质密度等有正向效益;④离心收缩训练易引发老年人肌肉细微损伤及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状,而熟悉离心收缩训练形态及负荷强度至关重要;⑤结果证实,离心收缩运动对于抗老化产生诸多正向效益,但目前老年人从事长期离心收缩训练的效果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是否更易引发肌肉损伤及酸痛风险、是否复合式离心训练比任何单独离心训练更有效、自觉舒服程度是否可作为老年人离心收缩训练强度控制的最佳方式等皆有待于更多的研究去证实.
    • JIANG Feng; GUAN Juntao; GENG Canru
    • 摘要: 目的:观察等长收缩训练对慢性心肌缺血犬血压、血管壁剪切力及血流灌注的影响,探索等长收缩训练促进缺血心肌侧支动脉生成的机制.方法:制备犬慢性冠状动脉狭窄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心肌缺血组,被动等长收缩训练组.实验终点时,所有犬在DSA检查后检测血管壁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WSS)及记录收缩压、舒张压的数值,记为基础值;PIE组除了测定基础值外,还使用电刺激诱发IE运动,测定IE开始前30s、开始后30s及停止后30s的收缩压、舒张压及WSS的值.检测缺血心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血流量(collateral blood flow,CBF)、单核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e,MP)及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的数量.结果:6周IE后:①WSS:实验终点经过DSA造影发现,PIE组WSS的基础数值最高(P<0.05).PIE组实验犬在DSA造影过程中行IE运动不同时间点的WSS值相比较,IE开始后30s的WSS值最高(P<0.05).②血压:实验终点时基础血压值相比较,SO组的SBP值最低(P<0.05);PIE组的DBP值最高(P<0.05).PIE组实验犬在DSA造影过程中IE运动不同时间点的SBP、DBP相比较,IE开始后30s的SBP值最高(P<0.05).③心肌局部血流量及细胞学检测:PIE组的CBF、平滑肌数量、单核细胞数量最高(P<0.05).⑥相关性分析发现:WSS与CBF呈中度正相关;WSS与SMC呈高度正相关;WSS与MP呈高度正相关.实验终点时PIE组犬不同时间点的WSS与SBP、DBP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SS与SBP呈高度正相关;WSS与DBP呈中度正相关.结论:等长收缩训练可以通过升高血压,提高血管壁剪切力水平从而促进缺血心肌血流灌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