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斜方肌

斜方肌

斜方肌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249篇,主要集中在体育、外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健与美、中国学校体育、健康大视野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十一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等;斜方肌的相关文献由504位作者贡献,包括闫小英、刘可、陶远孝等。

斜方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 占比:95.5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1.20%

专利文献>

论文:8 占比:3.21%

总计:249篇

斜方肌—发文趋势图

斜方肌

-研究学者

  • 闫小英
  • 刘可
  • 陶远孝
  • 薛黔
  • 靳升荣
  • 吴仁秀
  • 吴煜农
  • 周健
  • 廖文满
  • 张洪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远; 许苑晶; 任富超; 缪伟强; 王金武
    • 摘要: 背景:经皮神经电刺激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是治疗慢性颈痛的常用物理因子治疗之一,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经皮神经电刺激设备仪器成本高、有特定的场所需求,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经济便捷有效的颈痛治疗方法。目的:观察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颈椎健康宣教对于慢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22例慢性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在给予颈椎姿势宣教和颈部肌肉居家牵伸训练的基础上,同时每日使用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电刺激器15 min,持续2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2周后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肌肉压痛阈值和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治疗前相比,22例患者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2周后的右侧颈部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即刻与治疗2周后的左侧颈部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22例患者治疗2周后的左侧与右侧斜方肌压痛阈值均提高(P<0.05),治疗2周后左侧与右侧C5C6棘突旁1 cm处压痛阈值均提高(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22例患者治疗2周后的颈部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降低(P<0.05);④结果表明,小型贴附式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居家训练在治疗后即刻和短期可明显改善慢性颈痛患者的颈部疼痛情况,短期内也可提高颈部压痛阈值和颈部功能。
    • 焦新林; 陈叶
    • 摘要: 项背肌筋膜炎又称为“肌肉风湿症”,是由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性,以项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临床症状为主,多在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等处可触及明显疼痛点。笔者用金钩钓鱼针法配合艾灸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24例,均为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甘肃省成县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男10例,女14例;年龄25~48岁,平均(35±6)岁;病程1~24个月,平均(12.7±6.4)个月。
    • 摘要: 近几个月我落枕好几次了,今早起来发现又落枕了,难受得很,有什么缓解的好办法吗?总是落枕需要去医院看看吗?广西莫女士莫女士:落枕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能持续数日至数周不等。它是由颈肩部肌肉(以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为主)痉挛、肌张力骤然增高,或颈椎小关节紊乱,造成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制的一种急性疾病。
    • 周容羽; 郭炯炯; 潘程程; 戴桂英; 胡凤娟; 张涵君; 王维; 刘传道; 李莉
    • 摘要: 目的:探讨肩痛合并肩胛骨动力障碍(scapular dyskinesis,SD)患者的肩胛骨相关肌肉在不同SD分型、疼痛病程及严重程度时静息和收缩状态下肌肉厚度的超声改变,为临床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肌骨超声技术对48例肩痛合并SD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双侧斜方肌上部(upper trapezius,UT)、斜方肌中部(middle trapezius,MT),以及斜方肌下部(lower trapezius,LT)、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SA)的静息和收缩时厚度进行测量。将所有SD依据Kibler分型分为2型SD组、3型SD组及混合型组。依据0—10数字疼痛程度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将患者分为轻度疼痛组、中度疼痛组。依据疼痛病程将患者分为急性疼痛组和慢性疼痛组。各组内比较双侧肩胛骨相关肌肉的静息厚度及收缩幅度百分比改变。结果:2型SD及中度疼痛组的患侧SA静息厚度均明显低于健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型SD组、轻度疼痛组及急性疼痛组的患侧UT、MT、LT及SA静息厚度和健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内患侧UT、MT、LT、SA收缩幅度百分比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0例正常人双侧肩胛骨相关肌肉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SD和中度疼痛者的患侧SA以及慢性疼痛者的患侧LT和SA静息厚度均有改变。提示肌骨超声是一个有效的影像学定量评估方法,并可为制定相关康复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 任晓妍; 肖佳; 郭超南
    • 摘要: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颈椎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行走困难、无力、僵硬发抖等,病情严重者可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相关研究已证实[2],运动干预对改善CSM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目前,临床多采用微课指导下早期康复锻炼对患者进行干预,微课能够有效结合视频、音频等素材,通过形象生动的表达使患者充分了解锻炼内容,根据其自身时间进行锻炼,该方法虽简单方便,但部分患者依从性较低,自主康复锻炼完成度较低,干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3]。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具有缓解肌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是最有效的本体感觉刺激方法之一[4]。但有关斜方肌等长收缩与静力牵伸训练对斜方肌表面肌电图(sEMG)及肌电频域指标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观察其效果。
    • 陈柏錱; 林铭; 邓炜欣; 张志杰; 刘春龙
    • 摘要: 目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研究健康男性受试者在不同姿态下胸腰筋膜和斜方肌硬度变化,以了解姿态对胸腰筋膜硬度的影响和探索胸腰筋膜与斜方肌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20名健康男性青年分别在无前倾坐位、前倾30°坐位和前倾60°坐位下,利用剪切波弹性超声(SWE)测量右侧胸腰筋膜(L 1-2、L3-4)和斜方肌(T5-6、T7-8、T9-10、T11-12)的硬度.结果:与无前倾坐位相比,随着前倾坐位的角度增加,胸腰筋膜(L3-4、L1-2)和斜方肌(T11-12)的硬度显著增加(P<0.05);斜方肌(T5-6)的肌肉硬度在前倾30°时无显著增长(P>0.05),在前倾60°时肌肉硬度极显著增加(P<0.001);所有测量点的硬度变化均与胸腰筋膜L3-4处的硬度变化有极强相关性(r>0.8).结论:胸腰筋膜与斜方肌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连续性,且前倾坐位能够显著增加胸腰筋膜的硬度,进而影响到斜方肌的硬度.
    • 罗征; 宋维杰; 李钢
    • 摘要: 目的 观察并评估下斜方肌肌皮瓣携带部分背阔肌修复头顶枕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市工人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例采用下斜方肌肌皮瓣携带部分背阔肌修复头顶枕部组织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6~68岁.病变均为恶性肿瘤所致的颅骨缺损及硬脑膜外露.本组病例对斜方肌肌皮瓣切取进行了改进,利用下斜方肌肌皮瓣携带部分背阔肌修复上述缺损,即切取肌皮瓣时远端自背阔肌深层分离,组织瓣携带部分背阔肌,其大小视硬脑膜缺损大小而定.结果 8例患者的创面面积为12 cm×8 cm~17 cm×15 cm,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7例肌皮瓣成活,伤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2 d组织瓣远端出现水泡和瘀斑,经换药10 d后痊愈.本组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均存活,术后背部供区少许瘢痕增生,复查肩关节活动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下斜方肌肌皮瓣携带部分背阔肌修复头顶枕部组织缺损可行,临床效果满意.
    • 现丽妮; 丁云川; 王庆慧; 焉丽江; 陈剑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在诊治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至2019年期间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的33例斜方肌MP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3例患者均使用利多卡因镇痛液进行局部注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这33例患者斜方肌肌筋膜触发点(MTrPs)处的组织、MTrPs周围相同深度的组织及其健侧斜方肌内与MTrPs相同部位的组织进行超声SWE检查.然后,比较这些患者MTrPs处的组织、MTrPs周围的正常组织及其健侧斜方肌相同部位的组织弹性模量的各项参数、剪切波速度(SWV)的各项参数及MTrPs处组织视觉模拟评估法(VAS)的评分.结果:治疗前,患者MTrPs处组织弹性模量的平均值(Mean)、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和MTrPs处组织SWV的Mean、Min、Max均高于其健侧斜方肌内与MTrPs相同部位组织和MTrPs周围相同深度组织,P<0.05.治疗后,患者MTrPs处组织弹性模量的Mean、Min、Max和SWV的Mean、Min和Max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其MTrPs处组织弹性模量的Mean、Min、Max和SWV的Mean、Min和Max均高于其健侧斜方肌内与MTrPs相同部位组织和MTrPs周围相同深度组织,P<0.05.治疗后,这些患者MTrPs处组织VAS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其MTrPs处弹性模量的参数与其VAS的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超声SWE技术在诊治斜方肌MPS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客观的影像学定量参数.
    • 张思渊; 张培珍; 周兴龙
    • 摘要: 目的 分析正常人斜方肌的激活特征,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对斜方肌异常者激活模式恢复的作用.方法 2017年9月至10月,互联网招募肩关节正常人(正常组,n=20)和肩关节不适者(观察组,n=20),在无干预、上斜方肌(UT)静力牵拉、下斜方肌(LT)等长收缩和组合干预后,均完成直臂侧上举、坐姿划船和反向飞鸟动作.测试记录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RMS),计算最大自主收缩肌电百分比(MVE%),观察激活比例和激活时间.结果 无干预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UT MVE%增加(P<0.05),激活时间提前(P<0.05);中斜方肌(MT)和LT MVE%降低(P<0.05),激活时间延迟(P<0.05);UT/LT和UT/MT增加(P<0.05).UT静力牵拉、LT等长收缩和组合训练后,两组不同肌肉MVE%、激活时间、激活比例在不同动作下均有不同程度改变(P<0.05).结论 斜方肌三束在不同动作中,激活程度与激活时间不同;在运动开始前进行UT静力牵拉和LT等长收缩可以改善肩关节不适者的斜方肌在运动中的激活模式,有利于肩关节发挥正常功能.
    • 何靓男; 范钟元; 袁东烨
    • 摘要: 目的:探讨用肌皮瓣修复法对高压电深度烧伤患者进行创面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例高压电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清创处理后均采用肌皮瓣修复法对其实施创面修复治疗,然后观察其肌皮瓣成活、愈合的情况及创面修复的效果.结果:12例患者接受肌皮瓣修复治疗后其肌皮瓣均成活,其中8例肩部深度烧伤患者经I期缝合后创面全部愈合,未出现创面水疱、坏死及皮瓣感染等并发症;4例颈部深度烧伤患者中有3例患者经Ⅰ期缝合后创面全部愈合,有1例患者的创面出现1.5 cm的远端坏死,经清创+Ⅱ期缝合后其创面正常愈合.治疗后对12例患者进行3~15个月的随访得知,其均未出现创面坏死、破溃、感染等并发症;4例颈部深度烧伤患者的肌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良好,且颈部外形尚可,颈部活动度恢复较佳,头可平视、前屈及后伸,颈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左右旋转20°~50°;8例肩部深度烧伤患者的肌皮瓣质地柔软,外观平整,不臃肿,无翼状肩胛畸形,供瓣区留有瘢痕,肩部功能恢复尚可,可做外展、上举等动作.结论:用肌皮瓣修复法对高压电深度烧伤患者进行创面修复治疗的效果显著,治疗后其肌皮瓣的成活情况及创面的愈合情况均较好,且其肩颈功能恢复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