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第四系

第四系

第四系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478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0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64437篇;相关期刊230种,包括中国地质、地质通报、黑龙江国土资源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2年天然气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等;第四系的相关文献由1283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泽清、徐子远、田继先等。

第四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0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4437 占比:99.73%

总计:164878篇

第四系—发文趋势图

第四系

-研究学者

  • 郭泽清
  • 徐子远
  • 田继先
  • 孙平
  • 张道伟
  • 孔骅
  • 张林
  • 张绍胜
  • 管志强
  • 冯胜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叶会师; 屈金坡; 闫亮
    • 摘要: 研山铁矿露天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上部为第四系土层,下部岩石结构破碎、稳定性差,且含鹅卵石层,因紧邻滦河新河,含水量较高,已经出现多个渗水点,并多次发生局部边坡片帮和滑坡现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边坡渗水点位置进行梳理,通过对外汇水修建截水沟进行截水、对第四系含水层透水采取堵水及抽水、在局部边坡设置集渗排水设施等综合治水措施,有效解决采场边坡渗水,并实现采场内积水有组织排放。方案保证了采场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确保采场正常生产,避免发生滑坡灾害。
    • 黄斌; 张宁; 林玉川; 李庸庆; 王靖; 任远芳
    • 摘要: 某铁矿体上方为厚大的第四系松散层,并留设不小于50 m厚的护顶矿柱来控制地表岩移。为探究地下开采对地表建(构)柱物产生的影响,通过现场取样、室内力学实验和岩体参数折减的方法获取矿山岩体力学参数,借助FLAC^(3D)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矿区岩体移动监测范围内的位移、变形和曲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留设隔离层矿柱以及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能够保证厚大第四系上建(构)筑物的安全。
    • 支成龙; 尚振; 王彩; 安茂国; 高燕; 姜腾飞; 韩宗瑞
    • 摘要: 在程戈庄幅、铺集幅浅覆盖区地质填图工作中,对区内第四系采用地面调查与第四系钻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磁性地层及沉积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初步建立了地层格架,区内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于泉组、大埠组、大站组、黑土湖组、临沂组及沂河组6个组级地层单位;分析了各年代地层单位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相;开始了年代学研究,区内第四系形成于中更新世以后,形成年龄均晚于0.781Ma。
    • 唐相路; 姜振学; 邵泽宇; 侯泽生; 贺世杰; 刘晓雪; 王昱超
    • 摘要: 第四系弱成岩泥页岩具有广泛的生物气勘探前景,对其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泥页岩生物气藏地质理论。以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弱成岩泥页岩为例,通过扫描电镜、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覆压孔渗、气水相对渗透率等实验,系统研究了第四系弱成岩泥页岩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结果表明,第四系弱成岩泥页岩主要为黏土质页岩、混合质页岩和长英质页岩3种岩相类型,存在粒间孔、脆性矿物粒内孔、黏土矿物粒内孔、有机质孔等多种孔隙类型。长英质页岩孔径偏大,以微米级孔隙为主。黏土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以纳米级孔隙为主。第四系弱成岩泥页岩孔隙度峰值分布在15%~30%,渗透率峰值分布在(0.1~10)×10^(-3)μm^(2),覆压条件下孔渗会显著降低。驱替后的残余水饱和度较高,平均58.7%。由于黏土膨胀,减小了有效孔隙空间,降低了气、水流动性,导致两相共流区内的气、水相对渗透率都十分低。
    • 唐相路; 姜振学; 邵泽宇; 龙国徽; 贺世杰; 刘晓雪; 王昱超
    • 摘要: 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领域一种新型的资源类型,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勘探开发价值。以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为例,通过岩心观察、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族组分分析等实验手段,分析了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特征及动态成藏过程。结果表明,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具有砂泥薄互层频繁交互、纵横向非均质性极强的特点。成岩作用处于早期阶段,R_(0)小于0.3%,岩石固结程度低,含贝类壳体没有石化,孔隙度普遍在20%以上,仍以微纳米孔隙为主,含极少量毫米孔隙。泥岩储层TOC极低,平均0.2%~0.4%,干酪根以Ⅲ型为主,主要成分是粗纤维,其次是半纤维素、有机氮,是第四系泥岩生气的主要母质来源。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为甲烷为主的干气,平均含量98.85%,地层水水型以CaCl_(2)型为主,酸碱度中等偏弱酸性。泥岩突破压力是甲烷滞留成藏的主要动力,低渗、富水和黏土的特征决定了泥岩具备自封闭能力。极低的气候温度、极高的水体盐度、充足的气源条件、有效的自封闭性是泥岩型生物气成藏的关键要素,以此建立了凹陷区自封闭富集带、斜坡区水封富集带、构造高点泥岩气-砂岩气叠合富集带等三种泥岩型生物气成藏模式。
    • 丁廉超; 李新斌; 赵浩; 田辉; 韩朝辉; 王郅睿; 赵立磊; 朱一龙; 赵超; 龚文强
    • 摘要: 为分析不同装置高密度电法在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圈定工作中的适宜性,本文采用温纳、偶极和施伦贝谢尔3种装置对地下岩土体结构清晰的地区开展高密度电法剖面测量。数据采集、处理和反演解译成果表明,各类高密度电法装置都能够比较有效的识别第四系潜水含水层,但不同装置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温纳装置数据采集效率高、纵向分辨率好,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偶极装置纵向分辨率较好,但深部反演结果具有明显的体积效应,抗干扰能力稍弱,反演拟合误差较大;施伦贝谢尔装置横向分辨率高,但采集数据点数多,耗时长,反演拟合误差最大,抗干扰能力在3种装置中最差。综合对比研究认为,温纳装置具有施工效率高、纵向分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适宜在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圈定中推广使用。
    • 白宪洲; 秦宇龙; 熊昌利; 李名则; 王玉婷
    • 摘要: 通过对四川石渠地区钻孔数据的研究,绘制了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总结了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特征,得出石渠地区第四系厚度总体在0.47~46.4m,大部分在20~40m之间,蒙沙寺附近第四系地层厚度最大,达46.4m。第四系等厚线总体走向呈NW向,相对的沉积中心主要分布于呷衣南西、宋恰呷马北西、西区、德荣马、长沙贡马、格孟、石渠-蒙宜、蒙格寺-新荣、长沙干马等地。这些沉积中心总体上呈现为北西-南东走向,显示为可能受构造控制的线性特征,为第四纪环境演化和活动构造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马畅; 葛家旺; 赵晓明; 廖晋; 姚哲; 朱继田; 方小宇; 向柱
    • 摘要: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综合受控于构造、物源、海平面和气候等多种因素,其迁移演化与深水沉积体系发育关系密切。陆架边缘迁移规律及沉积物输送体制与深水砂体预测是当前国际地学领域的热点议题。本文通过基于琼东南盆地新采集的高精度地震资料,定量表征了第四系陆架边缘轨迹,识别了低角度缓慢上升型、中等角度上升型和高角度急剧上升型等3类陆架边缘轨迹类型。2.4 Ma以来,陆架边缘轨迹时空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且具有侧向差异性:2.4~1.9 Ma以低角度缓慢上升型为主,1.9~0.8 Ma西北部以低角度缓慢上升型为主,东北部则以中等角度上升型为主,0.8 Ma至今西北部以中等角度上升型为主,东北部以高角度急剧上升型为主。琼东南盆地第四系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研究表明:当陆架边缘轨迹角0°<α<4°时,陆坡区峡谷规模较小且下切浅,深海平原区发育多期大型海底扇沉积,块体搬运沉积(MTDs)较少;当4°<α<35°时,陆坡区峡谷规模有所增加,深海平原区海底扇沉积与块体搬运沉积均有出现;当35°<α<90°时,陆坡区峡谷发育较少但下切深,深水平原区沉积以大型块体搬运沉积为主,海底扇几乎不发育。琼东南盆地更新世以来气温不断下降,以及东亚冬季风的显著增强,物源供给增强加之海平面的下降进而导致了西北部陆架边缘表现为进积特征;研究区东北部的断裂活动频繁以及物源供给弱,导致了研究区东北部陆坡推进距离远远小于研究区西北部且发育多期次块体搬运沉积物。以上认识对南海北部陆架边缘体系及深水扇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王义梅; 周春静; 杨波; 管后春; 胡海风
    • 摘要: 基于皖北楚店集、望町集、江集、高炉集4幅1⁚5万综合地质调查,较系统的查明了区内第四系盖层与深部基岩层地质结构并划分建模单元。运用地质分区建模法与平行剖面多元数据联合建模法,分别构建研究区第四系盖层、深部基岩层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揭示了1500 m以浅第四系、古河道、基岩层等地质结构与空间展布特征。从建模数据、验证剖面对比两个方面,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成果为区域综合地质研究与评价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 王光绪; 吴伟; 林畅松; 叶雅萌; 李全; 刘惟庆; 冯阵东; 赵晓明
    • 摘要: 以新西兰Taranaki盆地第四系深水水道为研究对象,利用高质量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地震剖面与地震属性解释,刻画水道的几何形态学和迁移特征,探索水道迁移规律和相关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平面上目标水道划分为低弯曲水道(LSC,弯曲度1.0~1.2)、中弯曲水道(MSC,弯曲度1.2~1.5)、高弯曲水道(HSC,弯曲度大于1.5)3种类型。不同区域内水道迁移模式大不相同低弯曲水道以垂向叠置迁移为主并形成垂向叠置水道组合;高弯曲水道以侧向迁移为特征,水道侧向迁移方式可细分为扩张迁移、顺流迁移和障积回缩迁移等3类;中弯曲水道以决口改道迁移为主。海底坡度是控制水道几何形态和迁移-演化特征的首要内在因素,而水道限制能力是影响水道迁移-演化的直接因素。随着海底坡度变缓,水道限制能力减弱,水道内重力流能量随流动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弱,水道弯曲度表现为先增后减的特点。建立的深水水道沉积模式包括低弯叠置迁移沉积模式、高弯侧向迁移沉积模式和中弯决口迁移沉积模式3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