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穗长

穗长

穗长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37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3篇、专利文献42574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种子世界、华北农学报、黑龙江农业科学等; 穗长的相关文献由59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晓燕、章清杞、陈幼玉等。

穗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3 占比:0.50%

专利文献>

论文:42574 占比:99.50%

总计:42787篇

穗长—发文趋势图

穗长

-研究学者

  • 李晓燕
  • 章清杞
  • 陈幼玉
  • 兰秀锦
  • 陈志伟
  • 马建
  • 刘金波
  • 吴平
  • 唐华苹
  • 张红映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唐华苹; 陈黄鑫; 李聪; 苟璐璐; 谭翠; 牟杨; 唐力为; 兰秀锦; 魏育明; 马建
    • 摘要: 【目的】进一步挖掘小麦穗长具有利用价值的数量遗传位点(QTL),同时深入探究穗长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为精细定位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20828为母本、SY95-71为父本,构建126份F7代重组自交系群体。将亲本及其重组自交系分别于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生长季种植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试验基地、中国四川省崇州市试验基地、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试验基地以及孟加拉国库尔纳市试验田,调查7个不同环境下的穗长表型。利用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进行非条件QTL的定位,并分析其效应。分别以株高、穗茎长、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为条件,对定位到的主效QTL进行条件QTL分析,分析穗长与它们的遗传关系。【结果】通过非条件QTL定位到13个穗长QTL,分别位于1A、1D、2B、2D、4B、6D和7A染色体,LOD值为2.79—6.19,贡献率为5.35%—12.77%。其中,定位到3个稳定遗传的主效QTL:QSl-sau-2SY-2B、QSl-sau-2SY-2D.5和QSl-sau-2SY-4B,贡献率分别为6.54%—11.72%、10.16%—12.57%和5.35%—10.92%。这三个主效QTL在多环境分析中也可以检测到。进一步聚合分析表明,聚合QSl-sau-2SY-2B、QSl-sau-2SY-2D.5和QSl-sau-2SY-4B增效位点的株系穗长表型显著长于聚合任意2个主效QTL或仅含单个主效QTL增效位点的株系。同时,发现QSl-sau-2SY-2B对于株高、穗茎长、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均没有显著影响,QSl-sau-2SY-2D.5对于千粒重有显著影响,达到3.98%,而对于株高、穗茎长和每穗小穗数没有显著影响,QSl-sau-2SY-4B对于株高和穗茎长有极显著影响,分别达到-12.28%和-22.26%,而对于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条件QTL分析结果表明,在QTL水平上,QSl-sau-2SY-2B与株高和穗茎长无关,但受到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QSl-sau-2SY-2D.5与穗茎长、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无关,但受到株高的影响,QSl-sau-2SY-4B与穗茎长和千粒重无关,但受到株高和每穗小穗数的影响。【结论】定位到3个控制穗长且稳定遗传的主效QTL——QSl-sau-2SY-2B、QSl-sau-2SY-2D.5和QSl-sau-2SY-4B。其中,QSl-sau-2SY-2B可能为新的QTL,独立于株高和穗茎长遗传。
    • 魏佳泰; 刘航; 邓梅; 唐华苹; 牟杨; 兰秀锦; 马建
    • 摘要: 为挖掘大麦穗长和株高的QTL位点,以1个大麦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inbredline,RIL)群体(以J36528和BMJ89为亲本,包含125个F_(10)代)为材料,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利用DArT标记构建的连锁图谱,结合4年2点共6个不同生态环境测得的穗长和株高表型数据,鉴定大麦穗长和株高QTL。结果表明,共鉴定到3个穗长QTL和2个株高QTL,分别分布在2H、3H、6H和7H染色体上,其中,穗长位点Qsl.sicau-JB-2H在2个环境中被检测到,能够解释11.38%~14.66%的表型变异;Qsl.sicau-JB-7H在6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能够解释35.10%~46.34%的表型变异;而Qph.sicau-JB-6H仅在1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可解释17.99%的表型变异。株高位点Qph.sicau-JB-6H在5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能够解释16.36%~21.18%的表型变异;而Qph.sicau-JB-3H仅在1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可解释15.40%的表型变异。本研究为解析大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遗传机制以及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 摘要: 晶甜12号是中熟甜玉米品种,适宜在江苏省各地种植。该品种播种至采收鲜穗85天;株高225厘米,穗位高100厘米;穗长17.0厘米、粗4.6厘米,秃尖长0.9厘米,每穗12.6行,每行34.0粒;千粒鲜重337克,鲜穗出籽率69.0%。
    • 裘霖琳; 刘窍; 付亚萍; 刘文真; 胡国成; 翟玉凤; 庞礴; 汪得凯
    • 摘要: 【目的】水稻株高和穗型在产量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定与克隆水稻株高和穗型发育相关基因,可以丰富水稻株高穗型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为分子设计育种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基因资源。【方法】在粳稻日本晴T-DNA插入群体中筛选到矮化小穗突变体dsp2-D(dwarf and small panicle 2-Dominant),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采用图位克隆法结合T-DNA标签分离法进行了基因定位和克隆;利用半定量PCR和q RT-PCR进一步确定dsp2-D的候选基因;遗传转化实验验证了DSP2的功能。【结果】与野生型日本晴相比,dsp2-D突变体表现为半矮化、穗轴和枝梗明显缩短、穗型直立、千粒重降低等特征;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一对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将DSP2定位于第2染色体标记RM208和RM7337之间,与RM3850共分离;随后遗传分析发现,T-DNA插入位点与dsp2-D表型共分离,利用TAIL-PCR分离T-DNA插入序列,显示T-DNA插入到上述RM208和RM7337之间的两个基因之间。RT-PCR检测发现,位于T-DNA插入位点下游的一个编码LOB家族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其他5个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表明该基因可能为DSP2的候选基因;在野生型日本晴中过量表达DSP2基因,转化植株出现半矮化、小穗的表型,与dsp2-D表型类似,从而验证了DSP2的功能。【结论】DSP2基因的过量表达是产生dsp2-D突变表型的原因;DSP2基因对水稻株高和穗长发育具有负向调控作用;为进一步丰富株高和穗型的遗传调控网络打下了基础。
    • 陈黄鑫; 李聪; 吴坤燕; 王岳; 牟杨; 唐华苹; 唐力为; 兰秀锦; 马建
    • 摘要: 株高和穗长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农艺性状。为进一步发掘控制株高和穗长的主效QTL,以硬粒小麦矮兰麦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F_(8)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5年8个生态环境的株高和穗长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和遗传解析。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株高和穗长均呈现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共检测到24个QTL,其中7个与株高相关,分布在2A、2B、4B、5A、6A和7A染色体上,可解释7.46%~20.03%的表型变异;17个与穗长相关,分布在2A、2B、3A、4A、4B、5A和6B染色体上,可解释6.52%~17.10%的表型变异。控制株高的QPh.sicau-AM-4B和QPh.sicau-AM-7A以及控制穗长的QSl.sicau-AM-2B.2和QSl.sicau-AM-4B.4能够同时在单环境和多环境分析中检测到,为稳定的主效QTL,分别解释了9.17%~20.03%、10.44%~14.48%、10.41%~16.29%和7.54%~11.70%的表型变异。此外,在RIL群体子代中存在超亲分离现象,进一步的QTL聚合效应分析表明,株高位点QPh.sicau-AM-4B和QPh.sicau-AM-7A的聚合或者穗长位点QSl.sicau-AM-2B.2和QSl.sicau-AM-4B.4的聚合均能极显著地提高株高和穗长表型,表明鉴定到的控制株高和穗长的QTL位点具有累加效应。
    • 袁谦; 赵永涛; 孟凡奇; 张中州; 甄士聪; 望俊森; 王清; 鲁进恒; 范志业
    • 摘要: 为明确大穗型小麦创新种质穗部性状的遗传机制,提高小麦高产育种效率,以漯新001和漯丰4446为亲本构建6世代(P_(1)、P_(2)、F_(1)、F_(2)、B_(1)、B_(2))联合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研究穗长、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等穗部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穗长属于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遗传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为辅,均为正向增效,易在早代通过基因加性效应的累加进行选择;小穗数属于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以主基因遗传效应为主,2对主基因为等加性等显性正向效应,但具有较强的负向上位性效应,在F_(2)和B_(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高,在育种中易采用单交及丰产亲本回交的方式构建群体利用单个主基因的遗传效应在早代进行选择;小穗粒数属于2对主基因作用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遗传效应以显性效应为主,同时具有较强的正向显性×显性上位性效应,稳定纯合时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易在高代进行选择;穗粒数属于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主要受多基因控制,F_(2)、B_(1)和B_(2)群体的多基因遗传率为63.38%、50.79%和53.91%,育种中要综合考虑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大穗性状的选择易采用丰产亲本回交的方式(B_(2)世代群体)构建育种选择群体。
    • 陈志爱; 岳红亮; 丁颖; 代金英; 张桂云; 胡蕾; 严国红
    • 摘要: 穗长是影响穗型的关键因子之一,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大量穗长性状相关的QTL及基因已被定位或克隆。本文主要概述水稻穗长及其影响因素,介绍穗长QTL定位及克隆,初步分析穗长调控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解析穗长、穗型发育的分子调控网络以及促进水稻分子育种提供支持。
    • 梁玉刚; 陈奕沙; 陈璐; 马微微; 孟祥杰; 黄璜; 余政军
    • 摘要: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和实际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年中4个处理的水稻株高、株鲜重、重心高度和节间长的均值整体无显著性差异。与CK处理相比,RFC和RC处理水稻茎秆节间外径、节间壁厚、穗长和穗鲜重虽呈增加趋势,但均值整体也无显著性差异;水稻产量也保持稳定。RF处理水稻茎秆节间外径、壁厚、穗长和穗鲜重均呈降低趋势,且2019年穗鲜重达显著降低(P<0.05);水稻产量2年平均降低为29.98%(P<0.05),其余均值整体无显著性差异。2年中RFC和RC较CK处理水稻节间茎秆抗折力平均增加19.69%和8.10%,且2年中RFC的第4和第5节间茎秆抗折力显著增加(P<0.05);而RF处理茎秆抗弯截面模量和抗折力整体均呈降低趋势,但均值整体变化不显著。RFC和RC较CK处理水稻茎秆节间最大应力均值降低为17.85%和15.08%,倒伏指数均值降低为4.35%和4.26%,但未达显著水平;RF处理茎秆节间倒伏指数平均增加11.47%,且2018年第3和2019年第2~5节间均达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模式能够提高水稻穗长和穗鲜重,稳定水稻产量,增加水稻茎秆节间外径和壁厚,提高茎秆抗折力和抗弯截面模量,降低茎秆最大应力和倒伏指数,从而具有一定的壮秆效应和抗倒伏能力。
    • 文欢; 蒋丹; 南文斌; 梁永书; 张汉马; 秦小健
    • 摘要: [目的]穗型是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的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和研究长穗水稻材料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挖掘优良的水稻种质资源,为后续水稻穗长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水稻分子遗传育种改良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围绕一份前期获得的长穗水稻材料展开,统计和分析了长穗材料的相关农艺性状,并对该材料在幼苗期和成熟期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分别为: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氮蓝四唑(NBT)还原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乙醇浸提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酸性茚三酮法测定脯氨酸含量.[结果]与常规水稻品种9311相比较,长穗材料的穗长显著高于常规品种9311,而且还具有二次枝梗数、每穗粒数多的特点;但是长穗材料在千粒重与结实率方面均比较低,其中千粒重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在单株产量方面长穗材料比9311高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通过分析叶绿素含量,发现长穗材料幼苗期茎和成熟茎、叶中的含量高于9311,而9311幼苗期叶中的含量高于长穗材料,其中成熟期茎中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另外,9311幼苗期根和成熟期茎中的丙二醛(MDA)含量高于长穗材料,而长穗材料成熟期叶中的含量高于9311,其中成熟期叶中存在显著差异;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方面,9311成熟期叶中的含量高于长穗材料,长穗材料幼苗期根茎中的含量高于9311,其中成熟期叶和幼苗期茎中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测定脯氨酸含量,发现9311成熟期根、叶中的含量显著高于长穗材料,而长穗材料幼苗期根、茎中的含量高于9311且呈显著差异;对于可溶性糖含量,9311成熟期茎中含量高于长穗,长穗材料成熟期根、叶和幼苗期的叶中的含量高于9311,其中幼苗期叶中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可溶性蛋白含量,幼苗期2种材料的根茎叶中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均为长穗材料低于9311,成熟期茎中的含量为长穗材料高于9311,且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在长穗材料幼苗期,其茎部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幼苗期叶部的SOD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也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发育时期长穗材料的生理响应存在差异且随着生长发育进行其光合能力更高,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多,表明有较强的生理代谢活性.但其抗逆性在成熟期时比9311更弱,可能在生长发育后期更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 梁玉刚; 陈奕沙; 陈璐; 马微微; 孟祥杰; 黄璜; 余政军
    • 摘要: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和实际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年中4个处理的水稻株高、株鲜重、重心高度和节间长的均值整体无显著性差异.与CK处理相比,RFC和RC处理水稻茎秆节间外径、节间壁厚、穗长和穗鲜重虽呈增加趋势,但均值整体也无显著性差异;水稻产量也保持稳定.RF处理水稻茎秆节间外径、壁厚、穗长和穗鲜重均呈降低趋势,且2019年穗鲜重达显著降低(P<0.05);水稻产量2年平均降低为29.98%(P<0.05),其余均值整体无显著性差异.2年中RFC和RC较CK处理水稻节间茎秆抗折力平均增加19.69%和8.10%,且2年中RFC的第4和第5节间茎秆抗折力显著增加(P<0.05);而RF处理茎秆抗弯截面模量和抗折力整体均呈降低趋势,但均值整体变化不显著.RFC和RC较CK处理水稻茎秆节间最大应力均值降低为17.85%和15.08%,倒伏指数均值降低为4.35%和4.26%,但未达显著水平;RF处理茎秆节间倒伏指数平均增加11.47%,且2018年第3和2019年第2~5节间均达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模式能够提高水稻穗长和穗鲜重,稳定水稻产量,增加水稻茎秆节间外径和壁厚,提高茎秆抗折力和抗弯截面模量,降低茎秆最大应力和倒伏指数,从而具有一定的壮秆效应和抗倒伏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