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倒伏指数

倒伏指数

倒伏指数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学(农艺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959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北方水稻、作物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等;倒伏指数的相关文献由43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唐兴、官春云、周广生等。

倒伏指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1.0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959 占比:98.97%

总计:9052篇

倒伏指数—发文趋势图

倒伏指数

-研究学者

  • 刘唐兴
  • 官春云
  • 周广生
  • 蒯婕
  • 雷冬阳
  • 冯素伟
  • 张洪程
  • 徐正进
  • 戴其根
  • 茹振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庆芳; 苏玉环; 马永安; 陈冬梅; 刘保华; 李小康; 王雪香; 张清华
    • 摘要: 【目的】明确影响小麦抗倒性的主要因素,为小麦抗倒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产上应用较广泛的邯麦16、邯麦17、济麦22、衡4399和石麦22等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小麦品种节间生长特性、茎秆机械强度和倒伏指数的差异。【结果】邯麦17的茎秆机械强度较大(495.6 g),倒伏指数较小(0.749),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且其基部节间短粗,节间壁较厚,基部节间的鲜重和干重较多,鲜干密度较大,茎秆质量好,抗倒性好;株高、重心高度、基2节长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机械强度、基部节间的鲜重、干重、壁厚呈显著负相关,且第2节壁厚与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较大(r=-0.901);基2节壁厚,适当降低株高,提高茎秆机械强度,可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结论】邯麦17的抗倒性优于其他品种;小麦抗倒性品种选育上应注重选择基2节壁较厚的株系。
    • 陈慧; 高丽萍; 陈勇; 林建新; 廖宜涛; 廖庆喜
    • 摘要: 为探明机械直播同步深施肥对冬油菜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选用“华油杂62”油菜品种为供试作物,设置肥料深施、肥料混施和不施肥3个处理,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湖北监利和沙洋试验地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根系特征、茎秆发育特性、干物质累积、植株氮素吸收、倒伏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的影响,明晰机械直播同步深施肥冬油菜茎秆抗倒性及产量对株型特征的响应。结果表明,肥料深施较肥料混施处理促进了油菜茎秆生长发育且影响倒伏相关性状,茎粗、茎秆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和茎秆抗折力分别显著(P<0.05)增加了9.5%、16.6%、17.4%和31.5%,而油菜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乘积的增幅小于茎秆抗折力的增幅,导致倒伏指数降低了5.0%,说明深施肥能够增强油菜茎秆抗倒性。此外,肥料深施较肥料混施处理显著增加了油菜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及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增幅分别达到23.2%、20.4%和27.4%,最终使得油菜产量提高了20.7%(P=0.014),收获指数提高了2.0%。综上,长江中下游地区,肥料深施能改善冬油菜株型,优化油菜群体结构,提升油菜抗倒性能且提高油菜产量,是实现油菜高产且低倒伏风险的机械化种植方式。
    • 韦丁一; 高少凡; 苏海英; 谢伶俐; 许本波
    • 摘要: 倒伏严重影响甘蓝型油菜产量,赤霉素及其抑制剂对油菜株高、抗倒伏性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系统研究赤霉素及其抑制剂影响甘蓝型油菜倒伏的较少,因此系统研究赤霉素及其抑制剂对油菜抗倒伏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7份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为材料,蕾薹期喷施赤霉素和烯效唑,运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株型性状与倒伏的相关性及影响倒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油菜的倒伏指数与一次有效分枝高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因子对倒伏指数贡献率最大。喷施赤霉素后,倒伏指数与主花序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侧根数显著负相关,与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喷施烯效唑后,倒伏指数与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赤霉素主要是通过增加甘蓝型油菜侧根数,增加植株的节间距以及主花序长度来调控甘蓝型油菜倒伏指数。烯效唑主要是通过增大甘蓝型油菜的一次有效分枝数、茎粗、基枝角、顶枝角,减小植株的节间距来调控油菜倒伏指数
    • 温鑫; 许凤英; 宋文杰; 罗嘉润; 刘伟; 卢碧林
    • 摘要: 【目的】虾稻模式是湖北省乃至南方稻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模式,倒伏是影响这一模式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直播虾稻适宜施氮量可为其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虾稻连作模式下,采用典型虾稻品种玉针香、黄华占和鄂丰丝苗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设置3个施氮水平(120、150、180 kg·hm^(−2))的裂区试验,探讨施氮量对直播虾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3个虾稻品种主茎倒5、倒4节的节间长度、株高及重心高度、弯曲力矩及倒4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目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折断弯矩、大小维管束面积及茎壁厚度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倒伏指数随施氮量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结论】施氮量在不同虾稻品种的抗倒性存在差异,玉针香适宜施氮量为120 kg·hm^(−2),鄂丰丝苗适宜施氮量为120~150 kg·hm^(−2),黄华占适宜施氮量为150 kg·hm^(−2)。
    • 吴瑞香; 杨建春; 王利琴; 郭秀娟; 何霞
    • 摘要: 以国内生产上表现优良的15个胡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胡麻品种茎秆的形态特征和茎基部的抗折力对倒伏发生情况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各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5个品种可分为三大类;不同类别间单株结果数、单果粒数、小区产量、茎粗、茎基部抗折力、秆型指数以及弯曲力矩、折断弯矩均存在显著差异;茎粗、秆型指数、抗折力、折断弯矩与倒伏指数均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胡麻抗倒伏性能的具体指标。F074-1、伊亚6号、冀张亚1号、晋亚14号和陇亚13号抗倒能力强,产量较高,可在晋北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 梁玉刚; 陈奕沙; 陈璐; 马微微; 孟祥杰; 黄璜; 余政军
    • 摘要: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和实际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年中4个处理的水稻株高、株鲜重、重心高度和节间长的均值整体无显著性差异。与CK处理相比,RFC和RC处理水稻茎秆节间外径、节间壁厚、穗长和穗鲜重虽呈增加趋势,但均值整体也无显著性差异;水稻产量也保持稳定。RF处理水稻茎秆节间外径、壁厚、穗长和穗鲜重均呈降低趋势,且2019年穗鲜重达显著降低(P<0.05);水稻产量2年平均降低为29.98%(P<0.05),其余均值整体无显著性差异。2年中RFC和RC较CK处理水稻节间茎秆抗折力平均增加19.69%和8.10%,且2年中RFC的第4和第5节间茎秆抗折力显著增加(P<0.05);而RF处理茎秆抗弯截面模量和抗折力整体均呈降低趋势,但均值整体变化不显著。RFC和RC较CK处理水稻茎秆节间最大应力均值降低为17.85%和15.08%,倒伏指数均值降低为4.35%和4.26%,但未达显著水平;RF处理茎秆节间倒伏指数平均增加11.47%,且2018年第3和2019年第2~5节间均达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模式能够提高水稻穗长和穗鲜重,稳定水稻产量,增加水稻茎秆节间外径和壁厚,提高茎秆抗折力和抗弯截面模量,降低茎秆最大应力和倒伏指数,从而具有一定的壮秆效应和抗倒伏能力。
    • 张雪松; 钱永德; 张鹏; 汪秀志; 陈荣发; 王文玉; 万思宇; 宋维民; 张巩亮; 李逸
    • 摘要: 为解决寒地秸秆还田及肥料配施不当导致水稻茎秆倒伏问题,在寒地水稻主产区以水稻品种垦粳8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钾(N1:62.592 kg/hm2,N2:125.184 kg/hm2,N3:187.776 kg/hm2;K1:45 kg/hm2,K2:90 kg/hm2,K3:135 kg/hm2)配施对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重心高,穗长,第二、三节间长,第三、四节间粗,茎壁厚度,抗折力,折断弯矩,倒伏指数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钾肥对各节间重心高,第三、四节间长,第三节间粗,茎壁厚度,抗折力,第二、三节间的弯曲力矩,折断弯矩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水平;而氮钾互作则主要影响植株的节间长、重心高、抗折力及折断弯矩.在低中氮(N1、N2)条件下,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各节间抗折力,降低倒伏指数;在高氮(N3)情况下,过量施用钾肥则总体会使植株抗折力下降,倒伏指数增加.在不同组合处理中,以N2K3处理的倒伏指数最小,其次为N1K3处理.在寒地秸秆还田条件下,垦粳8号水稻茎秆抗倒伏的氮钾最优配施方案(N2K3)为施N 125.184 kg/hm2、K2 O 135 kg/hm2,氮钾配比为0.927:1.
    • 胡振阳; 程宏; 卢臣; 袁康; 都立辉
    • 摘要: 研究并明确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性状的影响以及植物调节剂对水稻抗倒伏性能、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水稻生产中合理施氮和抗倒伏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优质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46)为材料,通过设置7种(0、210、240、270、300、330、360 kg/hm2)施氮水平,并在各施肥水平下均增设植物调节剂喷洒处理,研究发现株高、节间长度、茎秆抗折力、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在不同施氮量和植物调节剂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施氮量增加,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呈先增后减趋势,茎秆抗折力表现为先减后增趋势;调环酸钙(PC)处理后显著降低了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显著增加了基部第3、第4、第5节茎秆抗折力;不同节间茎秆抗折力和弯曲力矩表现为基部第5节>第4节>第3节;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指标在不同施氮量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C处理后,穗数和产量均较对照呈不同程度的增加,从产量因素来看,产量的提升得益于穗数的增加;倒伏指数与株高、节间长度、弯曲力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节间粗度、茎秆抗折力呈负相关关系;产量与穗数、每穗粒数呈正相关关系,与结实率、千粒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合理施氮和适宜植物调节剂喷洒处理能优化水稻茎秆结构,降低倒伏发生风险并保障产量协同提升,可在优质稻栽培技术中推广应用.
    • 梁玉刚; 陈奕沙; 陈璐; 马微微; 孟祥杰; 黄璜; 余政军
    • 摘要: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水稻茎秆倒伏、穗部性状和实际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年中4个处理的水稻株高、株鲜重、重心高度和节间长的均值整体无显著性差异.与CK处理相比,RFC和RC处理水稻茎秆节间外径、节间壁厚、穗长和穗鲜重虽呈增加趋势,但均值整体也无显著性差异;水稻产量也保持稳定.RF处理水稻茎秆节间外径、壁厚、穗长和穗鲜重均呈降低趋势,且2019年穗鲜重达显著降低(P<0.05);水稻产量2年平均降低为29.98%(P<0.05),其余均值整体无显著性差异.2年中RFC和RC较CK处理水稻节间茎秆抗折力平均增加19.69%和8.10%,且2年中RFC的第4和第5节间茎秆抗折力显著增加(P<0.05);而RF处理茎秆抗弯截面模量和抗折力整体均呈降低趋势,但均值整体变化不显著.RFC和RC较CK处理水稻茎秆节间最大应力均值降低为17.85%和15.08%,倒伏指数均值降低为4.35%和4.26%,但未达显著水平;RF处理茎秆节间倒伏指数平均增加11.47%,且2018年第3和2019年第2~5节间均达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模式能够提高水稻穗长和穗鲜重,稳定水稻产量,增加水稻茎秆节间外径和壁厚,提高茎秆抗折力和抗弯截面模量,降低茎秆最大应力和倒伏指数,从而具有一定的壮秆效应和抗倒伏能力.
    • 刘智琛; 何灵芝; 王鹏; 胡承孝; 武松伟; 谭启玲; 孙学成
    • 摘要: 为研究钼氮配施对小麦抗倒伏性的影响机制,以97003(小麦钼高效品种)和97014(小麦钼低效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施氮水平(N 0、120、210、300 kg/hm^(2)),3个施钼水平((NH_(4))_(2)MoO_(4)0、0.75、1.50 kg/hm^(2)),比较分析不同钼氮配比处理下两品种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基部茎节粗细胞壁组分及茎秆力学特征变化。结果显示:(1)小麦钼低效品种97014在相同的氮、钼水平下折断处到顶端的距离和弯曲力矩均高于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相比不施氮,施氮3个水平均可提高两品种小麦地上部鲜质量和弯曲力矩,其中在氮水平为210 kg/hm^(2)下差异较为明显,施氮对断面系数和弯曲应力有显著影响,在施氮水平N 0、210 kg/hm^(2)时,折断弯矩会随着施钼量的增加而增加;(2)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基部节长在各个钼、氮施肥水平下均高于小麦钼低效品种97014,而上部节长和穗长均低于小麦钼低效品种97014;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的茎秆长短轴外径及长轴内径和穗长均随着施氮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小麦钼低效品种97014的茎秆长短轴外径及长轴内径、基部茎长和穗长均随着施氮水平的增高而增加;(3)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茎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降低,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施钼酸铵0.75 kg/hm^(2)可减少小麦茎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量;(4)两品种小麦基部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随着施氮的增加而增加,但对钼的响应不明显。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各个处理水平下基本不变,小麦钼低效品种在4个氮水平下配施钼酸铵1.5 kg/hm^(2)均增加了纤维素含量,在施氮水平210和120 kg/hm^(2)下配施0.75 kg/hm^(2)钼酸铵,基部节间木质素含量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钼氮配施量下的两品种冬小麦茎秆主要物理性状优化组合不同,基部节间短而粗,茎壁厚度大,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增大,茎秆充实程度好,这是冬小麦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增强抗倒伏能力的直接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