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稻茬小麦

稻茬小麦

稻茬小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学(农艺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2343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大麦与谷类科学、安徽农学通报、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作物多熟种植与国家粮油安全高峰论坛、第三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会暨农药械交易会等;稻茬小麦的相关文献由471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新开、郭文善、李春燕等。

稻茬小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6 占比:0.69%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2343 占比:99.27%

总计:22507篇

稻茬小麦—发文趋势图

稻茬小麦

-研究学者

  • 朱新开
  • 郭文善
  • 李春燕
  • 丁锦峰
  • 封超年
  • 朱敏
  • 杨四军
  • 石广跃
  • 石祖梁
  • 顾克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梅燕
    • 摘要: 身为传统农业大国的中国,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不仅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生计问题,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农业的发展战略。江苏省涟水县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先进县,也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文章将对涟水县小麦的生产情况介绍,从小麦生长的多个方面对涟水县稻茬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围绕小麦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抢茬早播、高效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使用情况。
    • 申丹丹; 牛轶男; 朱敏; 李春燕;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
    • 摘要: 为探讨稻茬小麦的氮硫肥施用技术,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0、195和270 kg·m^(-2)3个施氮水平和0、30和60 kg·hm^(-2)3个施硫水平,研究氮、硫肥配旅对小麦氣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和品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显著增加,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延长,但施氮量达270 kg·hm^(-2)时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显著下降,籽粒支链淀粉、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降低。增施硫肥可使籽粒产量显著增加,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并提高籽粒支链淀粉、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相比其他氮、硫肥组合处理,施氮195 kg·hm^(-2)配合施硫60 kg·hm^(-2)提高了总氮素积累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该组合处理下籽粒产量比仅施氮270 kg·hm^(-2)处理提高了5.7%。此外,195 kg·hm^(-2)施氮量配施硫60 kg·hm^(-2)还提高了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蛋白各组分含量。这说明氮硫合理配施可提升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起到提高籽粒产量、改善籽粒蛋白品质和粉质质量的作用;减氮条件下通过适量配施硫肥可作为小麦优质高效生产的栽培途径。
    • 李福建; 徐东忆; 刘凯丽; 朱敏; 李春燕;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
    • 摘要: 为探究稻茬小麦壮苗培育和高产栽培途径,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了耕翻(PR)、旋耕(RR)和免耕(NT)3种耕作方式对冬前麦苗主茎和分蘖生长生理和成熟期单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耕翻方式下越冬始期茎蘖数分别比旋耕和免耕方式下高1.5%,12.8%,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通过耕翻方式可提升稻茬小麦冬前幼苗的主茎、第一、二分蘖的糖氮代谢和光合生理活性,形成壮苗个体,促进了单穗生产力尤其是穗粒数的增加。
    • 马泉; 钱晨诚; 贾文欣; 吴钰磊;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郭文善; 朱新开
    • 摘要: 为研究包膜尿素对稻茬小麦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效应,探讨协调稻茬小麦产量和抗倒伏性能的包膜尿素合理施用方式,采用树脂包膜尿素(PCU)和硫包膜尿素(SCU)为材料,设计3种施肥模式: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N1);60%包膜尿素基施+40%普通尿素拔节期追施(N2);60%包膜尿素基施+40%包膜尿素返青期追施(N3),以普通尿素60%基施+40%返青期追施为对照(CK),分析不同包膜尿素及施肥模式下稻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等的差异。结果表明,N1模式与CK相比显著降低小麦基部第2节间长度,提高其充实度、茎秆粗度和秆壁厚度,增强茎秆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PCUN1和SCUN1田间实际倒伏系数分别仅为1.11和1.31,但产量较低,与CK均无显著差异。与N1模式相比,N2模式显著降低小麦开花期、乳熟期和蜡熟期基部第2节间充实度和抗倒伏指数,显著提高小麦田间倒伏率和倒伏系数;N3模式产量水平最高,在两种包膜尿素中均显著高于N1、N2模式和CK,倒伏率和倒伏系数与N2模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CK。在N3模式下,PCU产量最高,较CK增产14.75%,基部第2节间长度显著低于SCU,基部第2节间充实度、茎秆粗度和秆壁厚度均显著高于SCU,且田间倒伏率和倒伏系数均呈低于SCU的趋势。综上,树脂包膜尿素基施(60%)加返青期追施(40%)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茎秆基部第2节间长度,提高其充实度和抗折力,降低小麦倒伏系数,并且实现较高的产量增幅,是有利于协调稻茬小麦高产与抗倒伏的施肥方式。
    • 陈静
    • 摘要: 江苏泗洪县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在农业生产模式上兼容了我国南北地区的因素,成为以稻麦两熟为主的过渡性农业生产类型区域。基于泗洪县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以及自然条件,本文结合稻茬后小麦种植的高产限制因素分析,探讨在绿色栽培技术中应具备的几点指标,以期为当地小麦种植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杨艳芹; 左长生
    • 摘要: 针对涟水县稻茬小麦种植现状,本文主要从优良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确定适宜播种量、精细播种、科学施肥、冻害预防及补救、合理灌排水、应用生长调节剂、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稻茬小麦高产抗逆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 束林华
    • 摘要: 小麦进入越冬期后,地上部基本停止生长,但阶段性气温回升至3°C以上仍可生根、长叶和分蘖。因此,越冬期要针对小麦苗情特点,抓好防冻保苗工作。一、做好防冻措施,确保安全越冬及时抓好“覆盖、补墒、镇压”等防冻保苗措施。对板茬直播和稻田套播小麦,如冬前覆盖措施不到位,可通过增施土杂肥或采取增开沟系、沟泥覆盖的方式加强防冻。墒情不足的田块容易造成干冻死苗现象,旱茬小麦有条件的要尽早喷灌补墒,稻茬小麦可采取沟灌洇水方式补墒。
    • 李福建; 郭文善; 徐东忆; 吴鹏; 乐韬; 朱敏; 李春燕; 朱新开; 杨四军; 丁锦峰
    • 摘要: 沿淮地区水稻种植后土壤质地黏重加之秸秆还田量大制约了小麦生长,耕作和播种方式的合理搭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于2017-2019年在泗洪设置了不同耕作方式(耕翻、免耕)和播种方式(中型带播、中型条播、小型带播、小型条播)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小麦穗数和穗质量形成、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年度均以免耕产量最高,比耕翻分别增产25.4%和15.2%.2)两年度采用中型机械播种方式能够稳定实现较高的籽粒产量,小型条播仅2017-2018年度免耕条件下产量与中型机械播种方式差异不显著.带播相比于条播能够提高小麦个体生长空间,增大光合面积,增强了群体干物质生产和转运能力.总的来说,免耕下采用中型带播方式播种是改善沿淮地区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的一种有效农田管理模式,这为当地优化选择和推广适宜的耕播方式组合提供了依据.
    • 张甜; 马行军; 程玉兰
    • 摘要: 在淮北地区,稻茬小麦种植模式是最常见的栽培方式,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种植方式不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水稻的收获日期向后推迟,特别是后期遇到阴雨天气,水稻收获推迟,再加上稻田的土壤较为黏重,湿度较大,收获之后需要进行晾晒处理,造成小麦错过了最佳的播种日期.由于沿用传统栽培模式,小麦机械化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机械设备被泥土堵塞,使得田间缺苗、烂种比较严重,造成田间基本苗不足.如果采用人工撒播或者稻田套播方式,由于种子的播种深度不均匀,播种深浅不一致,很难控制播种量,往往会增加播种成本.为了有效解决上述措施,小麦机械化匀播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机械化匀播栽培能够确保田间的秸秆覆盖更加均匀,显著提高稻秆还田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能够实现小麦的均匀播种、全面播种,确保田间出全苗,培育壮苗.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淮北地区稻茬小麦机械化匀播栽培技术要点,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 李欣欣; 石祖梁; 王久臣; 徐志宇; 江荣风
    • 摘要: 为探明稻茬小麦氮素吸收与转运规律,推动氮肥高效利用,采取大田试验和^(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N1/9,N3/7、N5/5、N7/3,施氮量225 kg·hm^(-2))对稻茬冬小麦不同来源氮素吸收与转运、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全生育期小麦植株中肥料氮积累量显著增加,土壤氮积累量则与之呈相反趋势,植株总吸氮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5/5处理最高。小麦植株对基肥氮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越冬至拔节期,对追肥氮和土壤氮的吸收主要在拔节至开花期;成熟期相同处理下,植株中追肥氮积累量高于基肥氮,肥料氮积累量高于土壤氮。成熟期叶片、茎鞘、穗轴+颖壳和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分别为5.6%~8.9%、8.3%~10.2%、6.7%~7.5%、73.7%~78.6%;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叶片、茎鞘氮素分配比例下降,穗轴+颖壳和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升高。植株总氮转运量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增后降,转运效率为69.72%~74.91%,转运氮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为80.94%~85.81%;植株中基肥氮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低于追肥氮,肥料氮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高于土壤氮。籽粒产量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5/5处理产量最高,N1/9,N3/7、N5/5、N7/3处理氮肥回收率分别为46.2%、45.1%、46.7%、41.8%。在225 kg·hm^(-2)的施氮条件下,追肥比例为50%有利于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提高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