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太原
  • 出版时间: 2014-08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由于CO2的肥效作用,未来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促进作用,这会提高小麦的生物量及产量.但未来气候变化后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等)的发生频率将增加,作物在大气CO2浓度的升高后本身抵抗气象灾害的能力是否有变化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我们在开放式大气CO2富集系统中(Free Air CO2Enrichment,FACE)中开展冬小麦适应干旱能力研究.在FACE系统中开展盆栽水分试验,测定不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高CO2浓度550μmol·mol-1和正常CO2浓度400μmol·mol-1)水分存足和水分亏缺条件下小麦光合生理及单株产量的变化.并开展大田试验,在冬小麦拔节期灌溉前和灌溉后对处理(高CO2浓度,CO2浓度为550μmol·mol-1)和对照(正常CO2浓度400μmol·mol-1)条件下6个小麦品种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分析大气CO2浓度升高后不同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及适应机制.
  • 摘要:在分蘖期和拔节期人工模拟低温,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稻茬小麦[扬麦18(春性)、淮麦30(春性)、郑麦9023(弱春性)、烟农19(半冬性)]叶片内源保护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中内源保护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在低温处理前后均有显著差异,扬麦18和淮麦30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郑麦9023和烟农19的SOD、POD、CAT活性上升,MDA含量下降,且烟农19的内源保护酶活性上升幅度高于郑麦9023.分蘖期低温处理后,烟农19叶片中ABA,IAA和GA3的含量均升高;淮麦30叶片中ABA上升幅度最小,IAA含量下降;淮麦30和郑麦9023的GA3含量下降,前者下降幅度高于后者.拔节期低温处理后,烟农19叶片中ABA,IAA和GA3含量均升高,淮麦30和郑麦9023叶片中ABA,IAA和GA3含量下降,前者下降幅度高于后者.分蘖期和拔节期遭受低温会显著影响稻茬小麦叶片内源保护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抗寒性强的品种叶片损伤程度轻,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机制.
  • 摘要:在影响小麦产量的各种栽培措施中,种植密度和氮素营养的影响最为突出.密度影响小麦茎蘖和叶面积消长动态,并因此对群体质量有重要影响.氮素对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穗多、穗大、增加粒重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前人关于密度和氮肥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多限于单一因子的效应,而且以在中产和高产条件下的研究较多,而在河北平原超高产条件下的研究较少.为此,本试验以石麦18为材料,于2013-2014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密度与氮肥的二因素试验,旨在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对超高产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密度(D),设4个水平,分别为每公顷基本苗150万(D150)、225万(D225)、300万(D300)和375万(D375).副区为施氮量(N),设3个水平,分别为每公顷纯N180kg(N180)、240kg(N240)和300kg(N300).共12个处理,3次重复.
  • 摘要:目的:探讨稻茬小麦高氮肥利用率条件下群体花后衰老特征. 方法:2010-2012年,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以扬麦20为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纯N)为主区,设210.0kg·hm-2、262.5kg·hm2两个水平;以施氮比例为副区,设基肥∶壮蘖肥∶拔节肥∶穗肥分别为3∶1∶3∶3、5∶1∶2∶2两个水平;以穗肥追氮时期为裂区,设剑叶露尖、孕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四个水平.通过试验构建不同氮肥利用率(NUR)群体,研究其产量、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及花后剑叶衰老特性的变化特征. 结果:不同群体NUR变幅在31.18%-72.23%,NUR≥60%群体(氮高效群体)籽粒产量8500kg·hm-2以上,比NUR40%-60%群体(氮中效群体)和NUR≤40%群体(氮低效群体)籽粒产量分别高6.84%和21.36%,NUR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随NUR增高,花后及总的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植株氮素含量和成熟期群体氮素积累量增加,NUR≥60%群体花后和总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达6000和17500kg·hm-2以上,开花期植株氮素含量和成熟期群体氮素积累量分别达1.50%和215kg·hm-2以上.此外,随NUR的提高,花后群体光合面积衰减逐渐减缓,净同化率逐渐增加;植株花后剑叶光合能力和抗衰老能力逐步增强,在籽粒灌浆后期表现更为明显,促进了花后光合物质生产.NUR≥60%群体花后叶面积衰减率、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分别在0.14LAI·d-1、105×104·m2·d·hm-2和9.50g·m-2·d-1左右.在施氮量210.0kg·hm-2、氮肥运筹3∶1∶3∶3、剑叶露尖追氮处理下两年产量均高于9000kg·hm-2,氮肥利用率为各处理最高. 结论:稻茬小麦高氮肥利用率条件下群体在生育中后期具有较高植株氮素营养水平,氮素吸收与积累增加,有利于促进氮素向籽粒的运转;有利于延缓花后光合面积衰减及叶片衰老、增强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实现氮肥利用率与籽粒产量的同步提升.
  •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砂姜黑土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播种水和氮肥底追比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灌播种水和氮肥后移显著降低灌浆前后期旗叶Fo(p<0.01);增加灌浆中期旗叶Fm(p<0.01),延缓小麦灌浆后期旗叶Fm的降低速度.灌播种水显著延缓Fv/Fo和Fv/Fm的下降.秸秆还田可以显著缓解灌浆前期Y(Ⅱ)的下降(p<0.01),灌播种水显著延缓灌浆中期旗叶Y(Ⅱ)的下降速率(p<0.01).秸秆还田和灌播种水条件下氮肥的后移有利于提高灌浆期旗叶Y(Ⅱ).秸秆还田条件下灌播种水降低开花期和灌浆前期旗叶Y(NPQ),增加灌浆中后期旗叶Y(NPQ);显著降低灌浆中期旗叶Y(N0)(p<0.05).氮肥后移有利于降低灌浆期旗叶Y(NO),从而在灌浆期内合理利用光能,降低光损伤.秸秆还田条件下水氮耦合有利于增加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产量.尤其灌播种水显著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提高小麦产量(P<0.05);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主茎(p<0.05)和第一大分蘖(p<0.01)的单穗结实粒数.
  •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较高磷地力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群体冠层分布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施用磷肥、提高磷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1-2013年度在河南省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进行,采用小区试验,小区面积15m2,3次重复.设置5个施磷水平,分别为P0(不施磷)、P1(纯P2O5150kg·ha-1)、P2(纯P2O5225kg·ha-1)、P3(纯P2O5300kg·ha-1)、P4(纯P2O5375kg·ha-1),氮钾量固定(225kg·ha-1),磷钾肥作为底肥一次性底施,氮肥基追比为1∶1,追肥在拔节期进行.
  • 摘要:河北平原是我国的重要小麦产区,近年来该区域小麦产量不断提高,90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也不断出现.在群体穗数已经相当高的基础上,应用生长调节剂辅助调控来提高以氮肥为主的肥料吸收利用效率,并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个体生产力,也势在必行.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可以作为调控作物多种生育过程的调节剂,研究明确能否利用其调控作用,在合理施肥基础上实现小麦对氮素的高效利用和高产,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研究结果,在冬小麦起身期或孕穗期1次喷施或起身期+孕穗期2次喷施浓度为0.05或0.1mg/L的表油菜素内酯,可以使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提高。喷施以后各器官含氮量提高,各器官和全株氮积累量增加;生育后期氮在茎和穗中的分配比例提高;从而既促进小麦全生育期对氮的吸收,又促进开花以后营养器官中的氮向籽粒运转。其中,起身期1次喷施或起身期+孕穗期2次喷施以0.1 mg/L的上述作用最显著,孕穗期1次喷施以0.05 mg/L的上述作用最显著。在所有处理中,又以起身期+孕穗期2次喷施0.1 mg/L效果最明显,其次为起身期1次喷施0.1 mg/L。综合来看,起身期喷旌高于孕穗期喷施的作用。因此,大田冬小麦应用表油菜素内酯,以起身期1次或起身期+孕穗期2次喷施0.1 mg/L为宜。
  • 摘要:通过对2010-2011年、2011-2012年和2013-2014年3个小麦生长季试验中,9000-9500kg/hm2、9500-10000kg/hm2和10000kg/hm2以上3个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要素和收获指数的比较分析得出,实现100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公顷穗数在800万以上、穗粒数在35粒以上、千粒重达到43g以上较为合适,干物质积累量应达到22000kg/hm2左右,收获指数应达到0.45以上.产量水平从9000-9500kg/hm2提高至9500-10000kg/hm2时主要依靠增加总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水平由9500-10000kg/hm2提高至10000kg/hm2以上则需在保证较高干物质积累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收获指数.并进一步分析了100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下冬小麦的田间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变化动态.
  • 摘要:为研究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农田2m土体周年水分变化规律,在大田条件下,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期内2m土体水分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季属于利用消耗期,土壤水库被"腾空";玉米季属于蓄水增墒期,被"腾空"的土体水库逐渐得到补充,上下季实现了亏盈平衡.小麦收获期是土壤储水的低谷,150-200cm土层含水量仍达16%以上,2m土体仍有存水367.5-427.3mm,表明小麦对深层墒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小麦采取"旱胁迫"栽培技术,可充分利用土壤深层墒,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提高对降雨和土壤水的利用效率,实现作物对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 摘要:为探讨硼素对冬小麦小花发育及结实特性的影响,以半冬性品种豫麦49-198为供试材料,于2012-2014连续两年在拔节后25d叶面喷施清水(对照S0)、硼素(硼砂Na2B4O7·10H2O,含硼11.5%,处理S1),观察不同小穗位小花发育动态的变化及其结实特性.结果表明,喷B处理麦穗基部、中部和顶部小穗位的可孕小花小花数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穗基部、中部小穗可孕小花的结实率分别提高5.85%、12.55%.进一步分析可知,喷施B抑制了基部和中部小穗小花的退化速率及可孕小花的败育速率,其中基部小穗位的小花退化速率降低7.47%,可孕小花败育速率降低20.07%;中部小穗位小花的退化速率降低12.06%,可孕小花败育速率降低35%.喷施B还可显著促进不同小穗位的不同花位小花结实,尤其对促进第4花位弱势小花成粒效果显著.
  • 摘要:河北省冬季寒冷少雪,水资源严重匮乏,氮肥利用效率低.在该地区中北部,由于前后茬作物接茬时间紧张,常因播种质量问题导致出苗率低、麦苗素质差以及越冬死苗的现象.因此,防冻保苗、提高小麦产量及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是该地区急需解决的问题.冬灌曾长期被作为越冬保苗的措施,播后镇压也能提高出苗质量,但近年关于冬灌和播后镇压对小麦对氮素吸收利用等方面的效应也有不同认识.根据研究结果认为,从提高小麦生产的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考虑,在高产栽培的足墒播种条件下不必进行冬灌。镇压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小,应根据播种前后的土壤和水分条件确定是否需要镇压。
  • 摘要:在小麦栽培中,不进行耕翻,仅用旋耕机旋耕,然后播种,已成为小麦大面积生产耕作模式.多年旋耕在耕层以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影响夏季降水渗入土壤深层、阻止小麦根系下扎,不利于蓄水保墒和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同时,旋耕后不镇压土壤悬松,不仅导致播种过深影响出苗,抑制分蘖和次生根生长,而且造成耕层土壤水分散失,导致种子悬空,冬季寒、旱交加造成死苗.本课题组自2005年开始进行本项研究与示范,创出“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该技术2012年和2013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主推技术(农办科[2012]9号,农办科[2013]12号),被山东省农业厅列为山东省主推技术(鲁农科技字(2012)6号,鲁农科技字(2013)6号)。
  • 摘要:在防雨棚控水条件下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和秸秆覆盖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秸秆覆盖模式,副区为水分处理.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较不覆盖降低了冬小麦生育前期和生育后期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从而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土壤水分利用率随着控水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随着控水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秸秆覆盖通过提高穗粒数、千粒重和有效分蘖从而提高冬小麦产量,水分调控通过增加穗粒数而增加冬小麦产量.秸秆覆盖条件下,田间持水量60%水分处理冬小麦耗水量显著低于田间持水量70%水分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田间持水量70%处理,实现小麦高产与水分高效目标.
  • 摘要:秸秆带状覆盖技术是一种利用秸秆局部覆盖的小麦抗旱保墒种植技术,适宜于年降水250-550mm的一年一熟雨养农业区采用.该技术分秸秆覆盖带和种植带,两带等宽、或播种带宽度不超过两带总宽度的50%,两带相间排列.覆盖带和种植带宽度各约30-50cm,行距12-22cm,每种植带平作穴播或条播3-4行小麦.在具体应用中,覆盖带和种植带的各自宽度、每种植带的播种行数,可根据当地播种机机型、土壤播种的拥堵状况(或通过性)确定.为了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建议每种植带播种3行小麦.最好采取行距20cm、播幅8cm、每种植带播种3行的宽幅播种技术.宽幅播种3行的种植带宽度约为48cm,覆盖带宽度可为52cm.单位面积播种量(按照覆盖带和种植带总面积计算播种量)不得低于常规无覆盖露地种植的播种量,行播量可根据每带行数计算确定.在与常规露地种植单位面积播种量、播种行距相同情况下,行播量秸秆带状覆盖一般高出露地种植30%-50%.
  • 摘要:通过系统分析2个品种与3个播种密度水平的试验资料,确立了不同穗型品种小麦穗籽粒数与单粒重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小穗位结实籽粒数、小穗重及不同粒位粒重均呈现二次曲线变化.2个品种穗部籽粒的分布差异显著,主茎穗的结实特性及粒重均优于分蘖穗,重穗型品种周麦27对密度水平的反应更为敏感,而中间型品种济麦22的品种结实粒数、粒重在不同密度水平下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粒位粒重因小穗结实粒数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小穗位效应和粒位效应.位于基部的2粒结实小穗,不同粒位粒重表现为2nd>1st,位于顶部的2粒结实小穗,不同粒位粒重则表现为2nd<1st;位于基部和中部的3粒结实小穗,不同粒位粒重表现为2nd>1st>3rd,位于顶部的3粒结实小穗,不同粒位粒重则表现为1st>2nd>3rd,结实4粒的小穗上不同粒位粒重均表现为2nd>1st>3rd>4th.表明基部小穗的结实特性是决定每穗结实粒数的主要因素,而顶部小穗籽粒的物质积累则是决定小麦粒重的主要因素,品种与密度水平的互作是决定小麦穗部籽粒结实与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
  • 摘要:小麦春化基因的显隐性组成决定春化发育特性,为了明确黄淮麦区春化基因显隐性组成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情况,揭示品种的发育特性.利用Vr n-A1、Vrn-B1、Vrn-D1和Vrn-B3以及Vrn-D1启动子区单核苷酸突变引物为STS分子标记,对黄淮麦区的91个品种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供试材料在Vrn-A1和Vrn-B3位点均检测为隐性.在Vrn-B1位点,有6个品种检测为显性(6.6%),其余均为隐性.在Vrn-D1位点,黄淮麦区的品种中有38份材料为显性基因(41.8%),53份为隐性基因(58.2%),在38份显性材料中有18份材料为Vrn-D1a类型(47.4%),有20份材料为Vrn-D1b类型(52.6%).研究结果表明:Vrn-D1a和Vrn-D1b可以作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弱春性和半冬性的有效分子标记.
  • 摘要:安徽省淮北旱茬麦区地处黄淮海麦区的南部,是安徽省最大的小麦产区,常年种植面积214万hm2,近年来,随着黄淮麦区超高产潜力品种的选育和栽培管理技术的提高,安徽省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的田块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2014年创造了11577kghm-2的超高产记录.本研究基于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成果,针对当前播期提前、播量不相适应的现实问题,研究超高产小麦群体生长特征.基于"归一化"思路,分析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动态变化规律,并建立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模型,拟为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高产高效群体构建和技术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2012-2013年在大田条件下,以江苏省主栽的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济麦20,师栾02-1,徐麦30,保麦1号,济麦22,烟农19);9个春性小麦品种(扬麦5号,扬麦9号,扬麦11,扬麦15,扬麦20,扬辐麦5号,宁麦13,镇麦168,光明麦1号)为材料,设计基本苗180万·hm-2.设施氮(纯氮)量为225kg·hm-2(其中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比例为5∶1∶2∶2)和不施肥(对照)两个处理,研究半冬性和春性品种小麦的氮效率差异特征.
  • 摘要:经过农业科技人员若干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小麦生产已经从对生产要素(如肥料、农药、灌溉、播种量、播种期等)估计的、过量的施用阶段进入适量的、数字化的使用阶段,此时,对小麦生产要素的使用进行标准化的研究,集成“小麦标准化耕作播种增产技术规程”,将有力地促进小麦生产向现代化生产发展。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特点,对品种选用、药剂拌种、秸秆还田、深耕或深松及耙压、造墒、施肥、播种期、播种量、机播及提高播种质量、播后镇压等生产环节制定技术标准。
  • 摘要:黄淮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小麦总产占全国73%、玉米占28%,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1998年后该区粮食产量徘徊,小麦冬前冻害、玉米后期早衰、阶段性光热资源浪费与水肥失衡等制约粮食增产的关键问题,2001年以来,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重大项目资助下,组织29个单位315名科技人员通过系统研究,采取"理论探讨→技术攻关→大田示范→推广应用"的技术路线,分专题联合攻关,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粮食均衡增产提供了科技支撑.
  • 摘要:旱地小麦是指依靠自然降水栽培的小麦.这类地区小麦全生育期降水少,缺乏灌溉条件,小麦生长基本全靠自然降水.山东省的5500万亩小麦中,有4000多万亩水浇地,1300万亩无水浇条件的旱地,多分布在烟台、威海、临沂、淄博等地.今年的水浇地增产幅度大,带动全省小麦单产提高.由于春季干旱,四月份降水来的太晚,有些旱地小麦因干旱早抽穗,穗少穗小,旱地小麦产量不高.我省旱地小麦面积较大,必须重视改善旱地小麦的生产条件,提高单产,才会提高我省小麦的总产.旱地小麦产量的高低与生长年度降水多少及降水的适时程度关系密切,如果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耕作栽培措施,旱地小麦也能获得较好收成。
  • 摘要:研究强筋小麦新品种宿553的适宜播期、密度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宿553的产量影响,除密度很小的情况(如B1),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宿553是一个高抗倒伏且易于栽培管理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 摘要:以小麦品种藁城8901、9411、济南17、烟农19、泰山23和鲁麦21为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贮藏蛋白各组分含量积累动态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依据国家标准GB/T17892-1999,将6个品种分为一等强筋(Ⅰ)、二等强筋(Ⅱ)和中筋(Ⅲ)3组.Ⅰ组和Ⅱ组比较,籽粒贮藏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Ⅰ组籽粒谷蛋白含量高于Ⅱ组,醇溶蛋白含量与谷蛋白含量的比值(醇/谷比值)低于Ⅱ组.花后20~36d,籽粒醇溶蛋白含量为Ⅱ组>Ⅰ组>Ⅲ组;花后20d,谷蛋白含量为Ⅰ组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醇/谷比值为Ⅱ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花后28d和36d,谷蛋白含量为Ⅰ组>Ⅱ组>Ⅲ组,醇/谷比值为Ⅱ组>Ⅲ组>Ⅰ组,表明灌浆中后期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积累速率的不一致性,导致不同品种醇/谷比值的差异.花后12d,Ⅰ组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花后20d至成熟期,为Ⅰ组>Ⅱ组>Ⅲ组.不同组间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积累动态的差异与谷蛋白一致.花后12d和20d,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籽粒谷蛋白含量、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含量的比值(HMW/LMW)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花后20d,其活性与醇/谷比值呈显著负相关;花后20d和28d,内肽酶活性与谷蛋白含量、HMW/LMW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醇溶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籽粒灌浆前中期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高,中后期内肽酶活性高,则籽粒谷蛋白、醇溶蛋白含量及HMW/LMW高,醇/谷比值低,利于形成一等强筋小麦的蛋白质品质.
  • 摘要:选用耐热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济麦22(JM22)和新麦26(XM26),分别以其旗叶、穗部、穗下节间和旗叶鞘为研究对象,通过灌浆中期在大田搭建增温棚进行增温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冬小麦不同绿色器官耐热性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研究结果如下:高温胁迫后,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显著升高,而穗部、穗下节间和旗叶鞘的SOD活性和CAT活性都降低;胁迫结束后5天时各绿色器官SOD和CAT活性都低于同期对照.
  • 摘要:本研究针对东北春麦区小麦生长情况,在哈尔滨、绥化、嫩江、呼玛、牙克石等地设立监测点,建立具有一定覆盖面和代表性的小麦综合监测网络,运用收集整理的数据,对WOFOST模型进行了本地化参数校正,建立相应的模型运行数据库,对各个监测点2010~2013年春小麦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以了解WOFOST模型在东北春麦区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运用校正过WOFOST模型对各监测点春小麦各生育期需要的天数、春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春小麦经济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模拟效果较好,均在可信区间,说明经过校正的WOFOST模型在东北春麦区的生产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 摘要:为给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中水氮管理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该地区冬小麦主推品种之一的西农979为材料,通过裂区试验,水氮各设置三个水平[自然降水(W1)、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0%(Wz)和80%(W3);不施氮(N1)、施氮150kg·hm-2(N2)和300kg-hm-2(N3)],研究了不同水氮模式下冬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氮素积累与分配、水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差异.
  • 摘要:以小麦品种皖麦54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最高,随后下降,至成熟期降到最低;渍水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高于对照处理.对照处理孕穗期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和qp随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于渍水处理孕穗期后第11~20天达到最高峰,NPQ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孕穗期渍水7d后Fv/Fm、Fv/F0和qp均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Fv/Fm低1.8%~2.3%,Fv/F0低8.0%~10.9%,ΦPSⅡ则显著低于对照.基肥30%+拔节肥50%+孕穗肥20%(N4)处理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全部氮肥基施(N1)处理,而Fv/F0、F/Fm和qp显著高于N1和基肥70%+拔节肥30%(N2)处理.叶绿素含量与Fv/Fm、qp和ΦPSⅡ呈显著正相关,与NPQ呈显著负相关.ETR-PAR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表明,孕穗期渍水7d小麦生育后期旗叶ETRmaxa和Ek值较对照降低.N4的旗叶ETRmax、α和Ek均高于N1和N2.孕穗期渍水7d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式间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异系数高于对照,氮肥的补偿效应较对照明显.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显著减轻渍水逆境对光合器官的破坏,使小麦生育后期功能叶具有较强的光捕获能力和光化学效率,改善了旗叶光合性能,使灌浆期延长,平均灌浆速率提高,从而较氮肥前移处理显著提高小麦千粒重.
  • 摘要: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及环境条件的变化,高产与倒伏的矛盾变得尤为突出.倒伏的时期和程度对产量的影响不同,小麦开花期倒伏减产可达40%~50%,灌浆期倒伏减产25%~35%,乳熟期倒伏可减产10%左右,倒伏早而严重的田块甚至绝收.由于茎秆抗倒性能影响到小麦植株倒伏发生时间和倒伏程度,且倒伏多发生在茎秆基部第1、2节间,所以基部节间与倒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氮肥是改变小麦茎秆性状,影响植株抗倒性的重要因子之一.因此,为探讨氮肥施用量及运筹方式对小麦茎秆性状及抗倒性能的影响,2012-2013年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20为试验材料,采用施氮水平(180、225和270 kg·hm-2)和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7:1:2:0,5:1:2:2和3:1:3:3)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及运筹比例对小麦产量及茎秆形态特性、力学结构、茎秆化学成分等抗倒性状的影响。
  • 摘要:水氮资源的过度利用是造成河北省地下水下降和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水氮利用量持续增加和小麦产量的非线性关系是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研究河北平原区高产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的组合模式,对兼顾小麦高产稳产和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山前平原地区超高产冬小麦生产中,施纯氮量195 kg/hm2、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春季3水的喷灌方式是同步实现降低施氮量、减少灌水量、提高籽粒产量的水氮运筹措施。
  • 摘要:小麦产量是由于物质积累量所决定,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只有光合作用能力强,净光合量大,干物质积累量才能提高并实现高产.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作为调控作物多种生育过程的调节剂,研究其对小麦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规律和应用技术,对小麦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前人就小麦光合特性已经进行过很多研究,但尚不明确能够改善小麦光合物质生产的油菜素内酯应用时期和浓度.应用表油菜素内酯调控小麦光合性能和物质生产,以起身期+孕穗期2次各喷施0.1 mg/L水溶液670kg/hm2左右为宜。如喷施1次,起身期以0.1 mg/L、孕穗期以0.05 mg/L为宜。
  • 摘要: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全国夏粮产量数据,我省今年夏粮总产比去年增产9亿斤.其中,单产每公顷6052.2公斤(每亩403.48公斤),播种面积3741.4千公顷,由于减少棉花面积增加了小麦面积比2013年增加了67.1千公顷;总产2264.4万吨.总产单产再创历史纪录.多年的经验证明播种质量是创高产的基础。今后要进一步在整地播种技术和农机农艺结合上下工夫,以提高播种质量、降低农机作业成本。在整地播种方面,当前的主要问题一是播种量偏大,二是播种过深,应该予以改进。山东省小麦中低产田面积约占小麦总面积的60%。今年水浇地高产田普遍增产,大面积亩产超600公斤在多县市出现,但全省小麦平均亩产仍然400多公斤,主要是由于中低产田降低了全省平均单产水平。与高产田相比,中低产田的增产潜力更大。关键是要有相适应的技术和品种。另外,要加强中低产田生产条件的改善。通过提高中低产田的生产能力,我省小麦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 摘要:于2012-2013年度小麦生长季,以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在青岛市农业科学院城阳试验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S)、水分(W)、肥料(N)三因素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量前期以传统灌溉和施肥处理较高,自抽穗期后差异减小,成熟期以S1W1N2处理最高.优化施肥处理后期追肥对提高小麦旗叶叶绿素SPAD值有明显作用,对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也都有明显提高,胞间CO2浓度则是显著降低.秸秆处理间虽差异不显著但秸秆还田对光合作用各项指标的提高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秸秆还田使得小麦穗数有所降低,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是还田处理较高,配合优化施肥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处理组合为S1W1N2,其次为S1W2N2,综合经济效益以S1W2N2处理最高,为本试验地区最佳组合,达到了小麦高产和收益最大化目的.
  • 摘要:为给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用6个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47号、宁春39号、H2038和H2127)为材料,研究了二棱水(W1)、二棱水+拔节水(W2)和二棱水+拔节水+开花水(W3)3个灌水处理条件下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灌水较少W1、W2处理条件下,宁春50号、宁春4号、H2038营养器官开花前贮藏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高于开花后同化物,而H2127、宁春47号、宁春39号籽粒产量的主要来源则是开花后同化物;随着灌水量增加,宁春50号、宁春4号花后光合产物的积累量增加,促进H2038、H2127、宁春47号、宁春39号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增加灌水的W2、W3处理有利于各春小麦品种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提高春小麦花后光合产物的积累量.春小麦H2038、宁春4号不同生育期间旗叶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小,且增加灌水明显促进H2038、宁春4号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后期适度灌水的W2处理明显促进宁春50号、宁春39号叶绿素含量增加;宁春47号、H2127受灌水影响幅度较大;在生育后期缺水W1处理条件下,宁春50号、宁春47号、H2127有较高叶面积系数;H2038、宁春4号随着生育后期灌水次数的增加叶面积系数明显升高.不同灌水处理条件下,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异系数为W1>W3>W2;同一灌水条件下H2038、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39号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利用效率、抗旱指数均显著高于宁春47号和H2127,收获指数亦较高.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利用效率,H2038、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39号是高产量、高水分利用效率及高节水增产潜力的品种;二棱水+拔节水是春小麦获得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灌水模式.
  • 摘要:2012-2013年小麦生长季,于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试验基地通过大田试验,以鲁原502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旋耕、深耕和耕层优化双行匀播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麦田0~105cm内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含水量、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活性等理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旋耕、深耕易使土壤出现犁底层,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显著降低25-45cm土壤容重;同时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均能维持土壤较高含水量,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与旋耕及深耕相比,耕层优化有效提高25-45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同时该技术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及土壤酶活性.表明耕层优化技术能够加深耕层,同时可有效改善小麦根际土壤的理化特性.
  • 摘要:豫南雨养农业区位于北纬33°线两侧河南省境内,包括河南省驻马店市和周口市、南阳市、平顶山市的部分县(市),耕地总面积在150万hm2以上,是河南省乃至我国粮食主产区.该区光温水资源丰富,年降雨量750mm以上,小麦生育期降水350mm以上,基本上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多集中在7、8、9月份,易造成抢墒播种和冬春苗期干旱.小麦简耕覆盖高产高效技术以保水保土、培肥地力、节能高效、持续高产的简化栽培为主攻目标,以农艺与农机相结合为手段,采取机械化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小麦免耕直播施肥为一体的简化栽培配套技术,实现节本增效、节能环保、土壤肥力明显改善、稳产高产能力显著提升的目标,最终达到简化农作程序、提高水肥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粮食持续高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