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地
中心地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86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贸易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6492篇;相关期刊607种,包括风景名胜、环渤海经济瞭望、经济论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3年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中心地的相关文献由90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彦光、李民、丁贵银等。
中心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6492篇
占比:98.77%
总计:67322篇
中心地
-研究学者
- 陈彦光
- 李民
- 丁贵银
- 冯雁军
- 刘晖
- 占治国
- 史蒂文·穆西吉安
- 司燕霞
- 周淼
- 咸熙赫
- 唐善刚
- 喻国华
- 孙晓舟
- 孟泉
- 安德鲁·施瓦尔布
- 尚胜利
- 尹小琴
- 弗朗西斯·雷蒙德·吉利斯
- 徐启惠
- 戴尔·A·斯塔福德
- 文韬
- 斯蒂芬·雅各布森
- 方酉生
- 曹亨准
- 曹武华
- 曾菊新
- 本刊记者
- 朱媛媛
- 李彬丽
- 李旭东
- 李相研
- 林嵩
- 林晓珺
- 格雷戈里·B·黑尔
- 栾正云
- 汤姆·格雷文
- 汪柏川
- 王建国
- 王炜
- 王纯超
- 王蔚
- 肖姣君
- 肯尼思·W·施威泽
- 胡晓轶
- 范竣翔
- 莫彪
- 覃爱玲
- 解宏学
- 赵一源
- 邱建春
-
-
韩洪波
-
-
摘要:
寺庙作为一种文化景观,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在民众生活中扮演了“中心地”角色。从宝卷的孕育、传播来看,寺庙是宝卷存在的文化背景与焦点;从宝卷的文本来看,寺庙在宝卷中是“常备”景观,有助于宣传民间信仰,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寺庙与宝卷的相互依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寺庙为宝卷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话语空间,宝卷的宣讲活动分布于寺庙文化圈或其辐射区域;寺庙是宝卷中重要的叙事空间,假实证幻,强化教化功能;虚构的天庭是寺庙的延伸,而且贯通宝卷双重结构,而宝卷的双重结构是唐及宋元说唱文学影响的结果。
-
-
王均瑶;
常守志
-
-
摘要:
运用POI数据和导航路网数据,从社区生活圈的本质出发,评估了长春市各居住用地的15 min社区生活圈服务水平。根据中心地理论对社区生活圈进行聚合,作为社区规划管理的统筹协调单元,评估了各单元内的现状设施服务水平和需求差异,并提出了设施配置建议,为有效配置社区公共服务实施,推动社区生活圈理念的落位实施提供参考。
-
-
龙江;
李晓峰
-
-
摘要:
城镇聚落空间分布影响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均衡性,因此统筹区域城镇均衡协调发展离不开对城镇聚落空间分布形态特征的把握.清江流域处于武陵山区北部,区域内多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从中心地学说出发,结合城市对称分布原理,分析城镇聚落发展及空间分布特征,发现清江流域城镇聚落空间分布存在中心对称、轴对称和旋转对称及相应破缺形态特征,进而分析了产生这种空间分布形态的原因.研究认为造成清江流域城镇聚落分布对称-破缺的主要因素有外部地理环境、民族地理分布、交通地理条件和行政区划的割裂等.
-
-
施澄;
田琳;
程遥
-
-
摘要:
短期人口流动是指从某地出行跨越行政边界至其他县市,短暂地停留一段时间并使用所进入城市的资源、接受该城市服务的过程,一般为城市间的商旅活动.短期人口流动的产生主要源于城市之间的商旅联系,这一指标可以侧面反映出城市之间经济社会的联系需求和依赖程度,指导城市设施配置的规模与类型,是手机信令大数据相比于传统数据而言所提供的全新的观察视角.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及交通系统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内部城市以及整个长三角区域与其他地区的短期商旅联系极为密切.本文正是通过对长三角县市单元短期人口流动的实证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各城市间的出行联系已出现层次分化,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心城市的差异化发展和区域空间层次的分异两点特征.一方面,上海成为了国际层面的大都市,并引领包括苏州在内的周边城市共同构成全球城市区域,融入世界经济网络;而南京、杭州则更多地表现出区域甚至省域中心的特点.另一方面,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功能联系紧密的地区,网络结构逐步坐实,城市间的联系超越了行政辖区、行政等级与地理距离;但对于大部分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仍然遵循中心地原则,形成了若干以地级市辖区为中心的独立网络结构.这一发现实际指向了空间组织秩序和空间政策诉求皆存在差异的两个空间层面——更偏向于"功能网络联系"的城市群和兼具"功能联系"与"地域邻近"的都市圈.无论是中心城市层级,还是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空间组织分化,最终指向的都是规划政策引导和区域设施供给的差异性,需要符合城市和区域自身的空间组织规律.
-
-
孟祥林
-
-
摘要:
城市群不能独立发展,城市群彼此间只有建立起紧密联系,才能整合为高效互动的城市体系.根据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情况,我国的城市群可以区分为7个片区:"黑+吉+辽"、"京+津+冀+晋+鲁+豫"、"沪+苏+浙+闽+赣+皖"、"湘+鄂"、"粤+桂"、"川+渝+滇+黔"、"陕+甘+宁".这些片区内的核心城市间的联系程度不同,核心城市的辐射力也有较大差别,所以需要对这些片区进行详细分析,通过构建"子城市链"、"子城市团"等措施,不断完善各个片区内核心城市与腹地间的联系,在各个片区内形成"分层+分片"的发展秩序,使得核心城市与腹地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个片区内都逐渐形成"核心城市—子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地"的多层次的城市发展结构,推动全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
-
-
林达1
-
-
摘要:
我们是在来美国的第二年,搬到现在的小镇的。小镇中心有一栋标志性的绛红色建筑,那是旧日的县法院。看来,这还是旧时代的小镇规划思路:为了突出“中心地位”,建筑物就正正地挡在主干道上,车马人等,都必须减速绕行。
-
-
杨晓静1;
杨海若1
-
-
摘要:
自2016年成为中国主权范围之外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以来,伦敦的人民币清算量一直稳步提升,至11月中累计清算量已突破30万亿元。“在‘脱欧’背景下,我们危中寻机,继续深化和丰富人民币离岸市场,伦敦作为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地位还将继续得到巩固。”建设银行伦敦分行总经理兼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总裁杨爱民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
-
王强;
兰艳林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村县城和乡镇人口日益集中,规模不断扩大,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也因为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而规模逐渐缩小,这些变化带来农村地区消费市场容量和商业中心的改变.本文基于全国22个省市区300份农村市场和商业中心地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市场空间等级特征和消费者空间选择行为的特征、规律和变化,对开展农村地区商业网点规划、消费设施建设以及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有一定指导意义.
-
-
吴可人
-
-
摘要:
从城市、乡村和山区三个维度,深入探讨新形势下浙江城乡空间转型的趋势和机遇,以及由此形成的沿海和山区高度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即浙江经济重心在沿海"大湾区"、生态重心在山区"大花园".这一格局的显著特征在于:"大湾区"与"大花园"之间具有要素密度"密与疏"的对比关系、物质生产"重与轻"的分工关系、生活状态"忙与闲"的互补关系,以及区域经济非均衡推动社会均衡发展的积极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