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吸收

碳吸收

碳吸收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经济、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48753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海洋世界、气象知识、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暨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林业科研院所长国际研讨会等;碳吸收的相关文献由296位作者贡献,包括向凯、李伟、李磊等。

碳吸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8753 占比:99.93%

总计:148853篇

碳吸收—发文趋势图

碳吸收

-研究学者

  • 向凯
  • 李伟
  • 李磊
  • 王亮
  • 王伟
  • 祁兴芬
  • 赵有强
  • 赵荣钦
  • 丁明磊
  • 刘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森涛
    • 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的主要路径是减少碳排放(碳源)和增加碳吸收(碳汇)。其中,减少碳源就是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完善能源资源配置和治理结构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碳汇是通过巩固森林、草原、湖泊湿地、耕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及人为固碳等增汇活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重返生物圈、岩石圈、水文圈和土壤圈。
    • 邓钰婧; 李小雁; 胡霞; 吴秀臣; 王佩
    • 摘要: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LI-8150土壤CO_(2)通量全自动连续测量系统及实验设计,对不同深度的土壤碳释放进行了连续原位观测,分析了晴天和5次持续性降水条件下不同深度土壤碳释放特征,结合土壤温湿度的观测,解析了降雨对不同深度土壤碳释放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1)在0 cm、20 cm、40 cm、70 cm深度处,土壤碳释放均呈现明显的单峰曲线变化特征,其日均值(±标准差)分别为(3.96±0.89)μmol m^(-2)s^(-1)、(5.09±1.79)μmol m^(-2)s^(-1)、(7.83±1.95)μmol m^(-2)s^(-1)和(4.43±1.6)μmol m^(-2)s^(-1)。(2)降雨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显著抑制了土壤碳释放,且对深层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表层。其中,第5次持续性降水事件对土壤水分的补充作用最明显(增量最大),其对土壤碳释放的抑制作用也更显著,并出现负通量(即碳吸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观测到碳吸收现象愈加显著。(3)不同深度土壤碳释放与土壤温度、水分呈指数或二次曲线相关关系。晴天条件下,土壤含水量较稳定,土壤温度是影响各层土壤碳释放的主导因子;而降雨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变化显著,土壤水分成为主导土壤碳释放的关键因子,并对其可能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 摘要: 1南大洋的碳吸收能力超出预期在南极洲周围的南大洋,深层海水上升到表层时可以吸收大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携带这些二氧化碳再次沉入海底,直到几百年后再次上升。因此,科学家一直在密切关注南大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早期直接测量海水含碳量的研究认为,南大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占所有海洋吸收量的40%以上。
    • 董校兵; 程利; 曲鲁平; 董刚; 童琦; 邵长亮
    • 摘要: 全球变暖导致热浪(Heat wave)频发的背景下,热浪发生期有明显提前的趋势。为了探究热浪发生期提前与生态系统碳吸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进行了为期2年的野外原位模拟热浪控制试验,通过在开顶箱(OTC)内置加热器进行短时间集中加热的方式,共形成对照组(Control)、热浪发生期提前组(HW_(7))和正常热浪期组(HW_(8))三种处理水平,并测量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生物量以及实时监测样地内温度、土壤含水量等指标。结果表明,HW_(7)降低了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51%,HW_(8)仅降低26%,相比于HW_(8)(12 d),HW_(7)需要更长的恢复期(27 d)。同时,热浪结束后水分的及时供给能够缓解热浪对生态系统的过后效应,缩短热浪后生态系统的恢复时间。
    • 刘文敏; 董振杰; 郭远杰
    • 摘要: 建设发展好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维持并提升自然资源的碳吸收水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本文介绍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分析了生态补偿机制在制度框架、资金利用、价值核算以及效率评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 武海云; 武艺; 董晓燕
    • 摘要: 我国碳中和实现路径确立了“以减少碳排放为主、增加吸收为辅”的技术路线,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是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找到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增加碳吸收的难点在于碳汇作用有限,关键要降低固碳成本。能源发电和交通运输是当前碳中和的重点,应加快储能技术研究和数字化技术融合应用,抓住航空、航海领域的减排机遇。
    • 常曦月; 蒋佳邑(指导)
    • 摘要: 我发现,“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妈妈告诉我,我们的衣食住行,包括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是使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会导致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对地球上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碳中和”目标,要采取各种措施,使碳排放与碳吸收相抵消。
    • 刘宇斌; 焦燕; 杨文柱; 张婧; 王艳; 灵灵
    • 摘要: 采集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壤(电导率EC为0.27mS/cm),利用NaCl调节土壤电导率为(0,10,20,40,80mS/cm),基于稳定碳同位素分析不同电导率土壤添加定量δ^(13)C-CO_(2)后,土壤CO_(2)吸收量以及土壤难溶性无机碳含量(SIC)-δ^(13)C值.结果表明,盐碱土壤能够吸收CO_(2),随土壤电导率(EC)升高,土壤CO_(2)累积吸收量增加,S5(EC=80mS/cm)CO_(2)累积吸收量比S1(0.27mS/cm)高1.6640mg.土壤SIC含量(R^(2)=0.7080,P<0.05)和土壤可溶性无机碳含量(DIC)(R^(2)=0.6096,P<0.05)与土壤EC显著负相关关系.盐碱土壤吸收CO_(2)部分固存于土壤无机碳中,外源添加δ^(13)C-CO_(2),盐碱土壤SIC-δ^(13)C值(-5.299‰~-0.8341‰)显著增加.EC为20mS/cm土壤固相保存δ^(13)C-CO_(2)总量最高1.276mg,固存δ^(13)C-CO_(2)总量占土壤吸收^(13)CO_(2)总量比例30.28%最高;EC为80mS/cm固碳量最低为0.2749mg,固存δ^(13)C-CO_(2)总量占土壤吸收^(13)CO_(2)总量比例5.579%.
    • 十里青山
    •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早已不言而喻,如何有效控制气候变化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话题。目前,多数专家认可的有效途径莫过于从“末端”增加碳吸收以及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两种。减少碳排放,主要从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方面入手。至于增加碳吸收,则更多要借助自然的力量。
    • 张精; 方堉; 魏锦达; 林佳壕; 陈培彬; 朱朝枝
    • 摘要: [目的] 研究安徽省碳源/汇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碳足迹空间聚集特征,为安徽省持续推进农业低碳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安徽省2008—2016年的农业投入品和农作物生物总量等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安徽省的碳源/汇及其碳足迹,并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运用空间可视化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安徽省16个设区市9年间的碳源/汇时空特征与碳足迹在空间聚集上的表现.?[结果] (1)安徽省的碳排放强度以黄山市、宿州市为主要贡献城市,总体上形成"南北高,中部低,两翼平衡"的基本格局,而碳吸收强度表现出以阜阳和蚌埠为主要贡献城市的"两头重,中间轻"的基本表征.(2)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在研究年限内表现出下降趋势,但碳吸收的变化呈不规律性,土地动态利用度的变更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结论] 安徽省的碳排放强度和碳吸收程度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足迹小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且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农业低碳化较好的城市对周围城市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建议在贯彻落实《安徽省绿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减排方案,因地制宜发展低碳农业,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