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型
砂岩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62篇,主要集中在原子能技术、矿业工程、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920086篇;相关期刊36种,包括资源导刊·地球科技版、矿床地质、四川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北京金属学会第六届冶金年会、第16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等;砂岩型的相关文献由75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章月、秦明宽、郭强等。
砂岩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20086篇
占比:99.99%
总计:920178篇
砂岩型
-研究学者
- 刘章月
- 秦明宽
- 郭强
- 何中波
- 许强
- 刘红旭
- 张玉燕
- 黄少华
- 易超
- 蔡煜琦
- 张字龙
- 刘武生
- 封志兵
- 张占峰
- 李西得
- 聂逢君
- 严兆彬
- 乔淇
- 何剑锋
- 修晓茜
- 吴曲波
- 夏菲
- 宋继叶
- 张成勇
- 李子颖
- 丁波
- 任满船
- 王文全
- 耿英英
- 贺锋
- 张明林
- 李娟
- 付锦
- 张鑫
- 赵宁博
- 史清平
- 李必红
- 汪硕
- 赵丹
- 陈霜
- 东艳
- 刘持恒
- 师志龙
- 张康
- 彭云彪
- 杨东光
- 邱林飞
- 刘明忱
- 吴国东
- 周觅
-
-
张金带
-
-
摘要:
铀矿地质创建初期,边组建队伍边开展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并得到苏联的援助,在组建队伍当年就发现了一批异常点(带)和矿点。随着铀矿地质专业队伍在全国的布局基本形成,从航空测量、地面普查到揭露勘探在全国迅速展开。不久,在湖南、新疆、江西、广东、浙江、云南、辽宁、贵州等地发现砂岩型、含铀煤型(煤岩型)、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风化残积型等类型的铀矿床,初步展示出中国具有良好的铀矿找矿前景。
-
-
崔长远;
张振强
-
-
摘要:
干沟拗陷处于我国著名的青龙-兴城铀成矿带上,已发现有岭头中型(433)和干沟(434)大型铀矿床。前人多注重对矿床解剖研究,缺少对整个拗陷的成矿条件综合分析。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样品分析测试基础上,对整个拗陷成矿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拗陷基底和盖层铀源丰富、目的层海房沟组铀背景高,岩相、古地理、古气候有利,断裂构造夹持带、围岩蚀变发育,发育一条氧化还原过渡带和酸碱过渡带,发现有明显的铀矿化富集,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
-
-
崔长远;
张振强
-
-
摘要:
干沟拗陷处于我国著名的青龙-兴城铀成矿带上,已发现有岭头中型(433)和干沟(434)大型铀矿床.前人多注重对矿床解剖研究,缺少对整个拗陷的成矿条件综合分析.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样品分析测试基础上,对整个拗陷成矿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 显示,拗陷基底和盖层铀源丰富、目的 层海房沟组铀背景高,岩相、古地理、古气候有利,断裂构造夹持带、围岩蚀变发育,发育一条氧化还原过渡带和酸碱过渡带,发现有明显的铀矿化富集,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
-
-
乔淇;
邱余波;
罗星刚;
贾智勇
-
-
摘要:
为了提高传统资源量估算方法、资源量动态估算、可视化及分析程度低、估算方法的问题。该文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对传统资源量估算方法、方式进行更新与改造,用真实三维地质几何模型取代抽象的规则几何体,研究并实现一种新的适合铀矿资源勘查及储量分类的资源量三维可视化动态估算及分析方法,使传统资源量的估算方法更加的科学。认为资源量估算过程及结果在传统资源量块段法中是受矿体块段、形态、厚度及空间位置因素的决定,在地质统计学储量估算—普通克里格法储量估算中受二维剖面图矿体边界线圈、矿体积体、三维空间矿体模型建立及矿体模型变差函数品位插值的系数等决定。该文以新疆某铀矿为例,通过传统块段法与Quanty U块段法对比得出误差在0.14%,传统块段法与普通克里格法对比得出误差在0.8%,两个误差均在10%合理误差范围之内,所有Quanty U软件块段法、普通克里格法资源量估算方法及三维建模地质矿体建模可以在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应用。
-
-
魏滨;
李英宾;
张伟;
张俊伟;
张占彬;
李毅
-
-
摘要:
塔里木盆地吐格尔明背斜与铀成矿关系密切,铀矿化赋存于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随着研究区找矿深度的加大,找矿靶区的选择成为难点。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量(AMT)识别吐格尔明背斜及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的发育特征十分必要。该文总结了研究区各地质(层)体的岩石电阻率特征,设计了研究区正演模型,并通过各初始模型的反演对比,优选了反演参数。通过对实测AMT资料电性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自西向东,吐格尔明背斜形态由紧闭逐渐变得宽缓,核部轴面近于直立。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北厚南薄,西部埋深小、厚度大,东部埋深大、厚度小,找矿重点应该放在研究区的中西部,为下一步铀矿勘查工作提供了地球物理基础。
-
-
陈江源;
牛家骥;
郭佳;
黄亮;
段晨宇;
卢亚运
-
-
摘要: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西部,处于天环凹陷东南部,分布有3147崇信和319焦家会砂岩型铀矿点。笔者依据对前人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地质剖面测量、地面伽玛总量测量、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土壤氡剖面测量及岩石取样分析对研究区分布的HFU-53号异常进行了查证,结合查证结果,对区内铀成矿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铀找矿前景。分析认为崇信-泾川地区存在有利的找矿目的层,具备较好的砂岩型铀成矿条件,航空放射性异常区是重点找矿地段,筛选了1处铀找矿有利区。该研究成果对加快推进该地区铀矿产资源勘查具有指示意义。
-
-
-
杨茂春;
肖东升;
敖江;
张开琪;
罗登鹏
-
-
摘要:
根据某地砂岩型铜矿的原矿性质,试验研究了浮选条件对工艺指标的影响规律,在原矿磨至90%-0.074 mm时,浮选采用的均为常规、无毒、对环境影响小的药剂,经两粗一精二扫闭路流程分选,获得的闭路流程试验指标为:铜精矿产率5.2%、品位24.63%、回收率96.23%,精矿含Ag344.0 g/t的较好指标,推荐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简单,易工业化.
-
-
杨茂春;
冉银华;
辜锋;
李学智;
王红鹰;
张凡
-
-
摘要:
对某地含铅0.88%、锌4.61%的高风化砂岩混合型铅锌矿进行了原矿性质与浮选试验研究.其中铅矿物以极细粒分布在黄铁矿、闪锌矿和石英间隙中,难以富集回收;采用捕收能力强的KM捕收剂及常规、无毒、对环境污染小的浮选药剂,优化添加方式,经两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锌闭路流程分选,获得锌精矿产率8.26%,品位45.78%,回收率83.27%的选矿指标.
-
-
-
宋哲;
姬海军;
尚高峰;
何大鹏;
刘治国
-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根据音频大地测量结果,结合钻孔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称"柴北缘")北大滩地区地质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根据以往研究资料,论述了该区自早侏罗世至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演化事件,说明北大滩矿点区自中、新生代以来,铀矿化主要受两个旋回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前一阶段,早中侏罗世形成了一套以含煤碎屑岩建造为特征的砂岩铀矿化及同生沉积铀矿化目的层,晚侏罗世—白垩纪的构造反转,奠定了古层间氧化带发育的基础;后一阶段,古近纪弱伸展—上新世早期的坳陷作用,目的层被掩埋,上新世—第四纪挤压反转,进入了现代层间氧化的时期。通过分析研究,指出该区砂岩型铀成矿经历了古层间氧化带所控制的古铀矿化的预富集及后期层间氧化带所控制的砂岩型铀矿化两期成矿阶段,钻孔中所发现的工业铀矿化为古铀矿化与现代层间氧化带所控制的铀矿化二者叠加在一起的结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