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盘
码盘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81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94839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物理教学、科技传播、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七届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创新研讨会、全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曙光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98敏感技术学术年会等;码盘的相关文献由161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年生、方辉鹤、王兴杰等。
码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4839篇
占比:99.94%
总计:194952篇
码盘
-研究学者
- 周年生
- 方辉鹤
- 王兴杰
- 王晗权
- 张雷
- 贾玺庆
- 王平
- 王晶
- 陆真勇
- 刘涛
- 周溪
- 周磊
- 彭玉礼
- 李鹏
- 王英魁
- 于志亮
- 夏伟
- 孙全德
- 崔宁
- 张勇
- 张平
- 李向吉
- 李文辉
- 淡博
- 焦峰
- 王丹丹
- 王开来
- 王晗
- 董良成
- 谢广宝
- 高洁
- 于广华
- 刘杨
- 刘林
- 刘英卫
- 卢华赞
- 庞健
- 张海鸥
- 徐秀兰
- 徐迈
- 方明
- 朱雄鹏
- 李军
- 李恩
- 李驰
- 焦念雷
- 王超
- 章正
- 邱志伟
- 郭晓文
-
-
高虎
-
-
摘要:
基于高精度光电编码器精度超差为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光电编码器组装流程定位精度超差问题,经过结构和印制板设计改进、工艺参数优化等方法进行验证,可有效提高产品的精度。
-
-
-
-
-
-
摘要:
专利号:201822253921.5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电机轴承对地放电功能的码盘固定结构,包括底座、刷架机构。其优点是:具有码盘固定轴的原有的带动码盘内圈旋转的功能以及与接地碳刷有效结合的功能;能有效地发挥接地碳刷的功能,防止轴电流经转轴轴承对地放电,损坏轴承;将接地功能与码盘轴功能结合起来,达到一物两用的效果;设计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
-
-
-
俞沛宙;
杨继辉;
陈德军;
王成龙;
薛花
-
-
摘要:
针对目前电力顶管(拉管)测距技术所采用的自动跟踪测量系统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以及操作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测量精度高、可准确观测电力顶管(拉管)内部阻塞情况且成本相对低廉的电力管线行走机器人.介绍了可自动调节适应管径范围为160~200 m m的电力顶管(拉管)且具备一定爬坡能力的电力管线机器人机械结构,阐述了为整个系统配置的控制电路以及蜗轮蜗杆电机、自适应测距轮、测距码盘、摄像头和图像传输等硬件模块的功能,在160 m m直径的电力管线的环境中进行实地测量与调试,可实现对电力顶管(拉管)长度的精确测量.
-
-
舒勤茂
-
-
摘要:
本文论述了编程机器人搭配直流电机跑偏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过程及改善方案.常规方案下,机器人原地转弯角度与直线运行角度偏差都大于15度,在组合运行时的角度偏角度最大偏差大于30度,无法满足儿童(学生)用户编程教育的使用需求.通过系统的测试分析发现,跑偏的原因是左右两边直流电机转速差异偏大、齿轮箱结构干涉、缺少精确的校准机制及最大速度的启停.针对以上现象,首先在原材料端管控直流电机转速的一致性;结构干涉修正及装配的一致性管控;硬件端增加增量式码盘与光电开关;软件端加入PID算法,控制转弯角度,实现机器人在运行中实时对角度进行修正,同时增加阶梯式启动与停止方案.此套系统性方案解决了编程机器人在平整地面直线运行时的跑偏问题,极大的提升了用户对产品的体验,为该产品按时量产和及时推向了市场提供了必要条件.
-
-
姜艳娟;
陶永健;
李新玲
-
-
摘要:
针对传统转速观测器极低速阶段,位置编码器在采样时刻到来时已不能提供准确地位置信息,计算的结果会导致较大误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超低转速估计器.该估计器采用预测-校验方法.当没有新的位置信息可用时,通过预测得到此时位置信息;而当码盘输出位置信息,再利用此信息校验转速位置等估计结果,从而达到细分码盘提高转速估计结果的目的.采用预测-校验方法,可以提高估计的准确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估计器可以在原有硬件的基础上提高交流伺服系统低速运行的品质.
-
-
-
王志彬;
郭利中;
赵晓峰
-
-
摘要:
本文简单叙述了光洋KOYO TDR-GK系列旋转增量编码器的一些特性,同时也叙述了PLC硬件组态,1Count24V/100kHz模块参数设置,编码器与模块线路连接以及PLC程序编制.通过一个调试实例描述了光洋编码器在ET200S工艺模块1Count24V/100kHz下的应用.
-
-
王婧烨;
秦素然
- 《第七届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创新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针对数字式太阳敏感器用码盘的离子束刻蚀工艺进行了研究.依据码盘基底和膜层材料的特性,确定离子束刻蚀作为最适合码盘制作的工艺方法.通过选择比、离子束能量和束流、以及过刻蚀等实验,认为离子束刻蚀能够适用于码盘的制作,并确定中等能量400V、中等束流100mA为码盘刻蚀的最佳工艺参数.
-
-
-
-
-
-
-
-
-
-
-
-
-
-
-
-
- 百琪达智能科技(宁波)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8-12-11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型码盘烧结一体机的码盘送烧结机构,包括码盘机构以及料盘转送机构,码盘机构包括第二无杆缸、升降气缸、气爪、气爪臂、第二轨道、移动夹臂,第二无杆缸和第二轨道分别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第二轨道一端旁侧设有料盘,第二轨道另一端位于烧结炉内,移动夹臂设置于第二轨道上,第二无杆缸位于第二轨道的上方,且第二无杆缸在料盘和第二轨道之间往复移动,升降气缸安装于第二无杆缸上,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气爪和气爪臂。本实用新型能自动码盘、送至烧结炉内进行烧结,提高自动化程度及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