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短梗五加

短梗五加

短梗五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0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专利文献155376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北方园艺、吉林蔬菜等; 短梗五加的相关文献由330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宝俊、刘娥、孙尤海等。

短梗五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55376 占比:99.92%

总计:155501篇

短梗五加—发文趋势图

短梗五加

-研究学者

  • 孙宝俊
  • 刘娥
  • 孙尤海
  • 郭军
  • 田甜
  • 陶玉良
  • 张鹏
  • 杨坡
  • 朱俊义
  • 郑金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莹; 吴可心; 邵文达; 刘昱利; 刘佳; 刘洋; 唐中华
    • 摘要: 利用GC-MS技术对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和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叶片初级代谢产物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运用PCA和OPLS-DA方法分析后,将刺五加和短梗五加叶片划分为3个发育时期:生长期(Growth period)、旺盛期(Exuberant period)、凋落期(Au‐tumn period)。刺五加叶片3个时期筛选出糖类、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多元醇等共53个差异化合物,短梗五加叶片3个时期筛选出糖类、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多元醇等共51个差异化合物。进一步分析表明,刺五加和短梗五加叶片在旺盛期和凋落期之间差异化合物最多,其中刺五加主要是糖类、有机酸;短梗五加则除了上述两类化合物外,还包括脂肪酸、多胺类化合物。两者作为同属植物,在差异化合物的组成类型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果初步揭示了2种同属药用植物叶片不同时期初级代谢物的积累模式,为2种植物叶片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 张一; 兰雪涵; 吴生海; 王玉莹; 李黎明; 刘志江; 杜凤国
    • 摘要: 短梗五加为药食两用珍贵木本经济植物,是新型保健食品和药品的优质原料,市场前景广阔。综述短梗五加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光合生理特性、繁殖(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培繁殖、压条繁殖)与栽培技术、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类、黄酮类、多酚类、苷类、色素类)及药理活性、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短梗五加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主要有野菜、挥发油、饮品、药品等开发产品。分析研究及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地理分布多局限于大尺度描述,光合生理特性缺少系统研究,繁育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研制的产品种类少、单一,濒危机制不清等,并提出短梗五加保育研究及开发利用展望。
    • 杨永鹏; 修玉武; 黄维芝
    • 摘要: 对短梗五加中的多糖组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实验解析组分结构,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从短梗五加茎中分离纯化短梗五加多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光谱法、^(1)H NMR和^(13)C NMR等对其组成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考察了短梗五加多糖对1,2-二苦基-2-三硝基苯亚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的抗氧化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短梗五加多糖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结构主要由吡喃糖环状构成,可以有效清除DPPH、ABTS阳离子自由基,还原铁离子。证明短梗五加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生物活性。
    • 雷培培
    • 摘要: 以短梗五加果多酚为原料,研制短梗五加多酚运动饮料,观察其缓解机体疲劳效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确定运动饮料组分的最佳配比后,考察不同组别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和相关乳酸指标.结果表明,该运动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短梗五加多酚用量10.12%、柠檬汁用量16%、蔗糖用量7.24%、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0.3%、黄原胶用量0.15%,所得饮料呈橙色、色泽光亮且均一,酸甜适中,具有柠檬香味,静置后未有明显沉淀与分层,感官评分为(88.6±1.7)分.与空白对照组相较,中、高剂量的运动饮料可极显著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P<0.01),显著增强体内乳酸脱氢酶活力(P<0.05,P<0.01),并显著降低乳酸含量(P<0.05,P<0.01),因此有利于缓解机体疲劳.
    • 范斌; 张宝堂; 谭家忠; 郑思佳; 王佳敏
    • 摘要: 短梗五加是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植物,是我国新资源食品原料,具有重要的药食两用价值.本文对短梗五加的主要活性成分黄酮、酚酸、多糖、皂苷和挥发油等及其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短梗五加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姜世全
    • 摘要: 短梗五加是北方地区地道的中药材,发展前景广阔.介绍了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重点阐述短梗五加播种育苗技术,为相关生产和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 芮施; 赵岩; 王晶瑶; 蔡恩博; 祝洪艳; 李平亚; 刘金平
    • 摘要: 目的:对比刺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SENR)和短梗五加根皮乙醇提取物(SESR)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讨短梗五加根皮替代刺五加根皮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测定指标的不同,选择雄性昆明小鼠360只,每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组(DZP,3 mg·kg-1,灌胃给药),不同剂量(4、8、16、32和64 mg·kg-1)SENR组和不同剂量(4、8、16、32和64 mg·kg-1)SESR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 d,记录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利用亚催眠剂量(28 mg·kg-1)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小鼠睡眠发生率,利用催眠剂量(48 mg·kg-1)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筛选出SENR和SESR的亚催眠剂量和催眠剂量.根据模型药[5-羟色氨酸(5-HTP)和氟马西尼(FLU)]的不同,雄性ICR小鼠180只,每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SENR组、SESR组、SENR+模型药组和SESR+模型药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 d,采用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发生率、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ZP组、不同剂量(8、16、32和64 mg·kg-1)SENR组和不同剂量(8、16、32和64 mg·kg-1)SESR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睡眠发生率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且睡眠时间延长(P<0.05或P<0.01);依据实验结果,选择SENR和SESR的亚催眠剂量为4 mg·kg-1,催眠剂量为32 mg·kg-1.5-HTP模型实验,与空白对照组、SENR(4 mg·kg-1)组和SESR(4 mg·kg-1)组比较,SENR+5-HTP组和SESR+5-HTP组小鼠睡眠发生率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P<0.01),睡眠时间延长(P<0.01),脑组织中5-HT水平升高(P<0.01);FLU模型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ENR(32 mg·kg-1)组和SESR(32 mg·kg-1)组小鼠睡眠潜伏期缩短(P<0.01),睡眠时间延长(P<0.01);与SENR(32 mg·kg-1)组和SESR(32 mg·kg-1)组比较,SENR+FLU组和SESR+FLU组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睡眠时间缩短(P<0.01),脑组织中GABA水平降低(P<0.05).结论:SENR和SESR均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上调脑组织中5-HT和GABA水平有关;在镇静催眠方面,短梗五加根皮可作为刺五加根皮的替代品.
    • 严芝银
    • 摘要: 短梗五加市场前景广阔,有着良好的经济价值.但是短梗五加对于栽培有着较高要求.文中,主要就对短梗五加扦插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为短梗五加的栽培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