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贵
看病贵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642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社会学、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33篇;相关期刊369种,包括共产党员:上半月、现代商贸工业、卫生软科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19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2008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加快推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等;看病贵的相关文献由816位作者贡献,包括郝模、黄丞、葛锋等。
看病贵
-研究学者
- 郝模
- 黄丞
- 葛锋
- 于广军
- 刘宝
- 张兵
- 王颖
- 赵云
- 张录法
- 李亚红
- 蒋静英
- 严吉祥
- 乔丽名
- 于德志
- 何汉基
- 侯宁宁
- 俞琦
- 刘子鑫
- 刘志新
- 刘益民
- 吕军
- 吴才娟
- 吴玲玲
- 周婷玉
- 周子君
- 周雨风
- 夏挺松
- 姚世哲
- 姜艳
- 孙梅
- 孙鹤
- 屈卫东
- 席虎臣
- 庞瑞芝
- 张明
- 张春侠
- 张燕
- 彭绩
- 徐勇
- 曹祺
- 曹维金
- 李坤
- 李小健
- 李慧
- 李杰
- 李爱华
- 李红霞
- 李银才
- 李闻涓
- 林振
-
-
袁国宝
-
-
摘要:
马云曾预测,下一个“阿里巴巴”将诞生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缓解“就医难”“看病贵”民生痛点,应用场景丰富,再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互联网医疗确实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加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互联网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一时间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互联网医疗赛道,热火朝天,融资高度密集。但是好景不长,最火赛道迎来了“最强监管”,曾经最受宠的“皇子”,还没来得及找到出路,就因为几个“诏令”失了宠,曾经的追随者也逐渐散去,上演了一场“皇子”变“青蛙”的剧情。
-
-
庞瑞芝;
李帅娜
-
-
摘要:
“看病贵”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社会民生问题。要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中国亟待解决“看病贵”难题,为此从分级诊疗体系视角探讨了中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是否会导致“看病贵”问题。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当前相互割裂的分级诊疗体系及其“倒金字塔”特点的资源配置;其次,从要素规模效应、交易成本效应两方面阐释分级诊疗体系资源配置失衡影响“看病贵”的机制;最后,从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三方面实证考察分级诊疗体系下的资源配置失衡问题,检验其对“看病贵”的影响以及异质性冲击。研究发现:第一,分级诊疗体系下的资源配置失衡显著加剧了个人和国家层面的“看病贵”问题;第二,资源配置失衡导致的“成本病”效应在东西部地区已经凸显,中部地区暂未显现。据此提出,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分配的倾斜力度,透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缓解分级诊疗体系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配置失衡,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
-
龚娟妮;
无
-
-
摘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各地的疑难重症患者会到这里来求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突破,在我们医疗团队的努力下,许多不治之症都有了新的希望。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一些特殊病的治疗用药,依然需要自费。救治患者生命,帮助他们筹措治疗费,也一度成为团队最费脑筋的事情。
-
-
郭志强
-
-
摘要:
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为社会办医发展确定了航标。中国社会办医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起步,当时国家开始放松和鼓励民营医院发展,出现第一批民营医院,但民营医院的定位更多为“补充”角色。2009年国家出台多项鼓励政策,逐步放开限制,社会办医也迎来发展春天。
-
-
郭潇雅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纷纷投入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浪潮,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来落实分级诊疗政策,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2020年7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医联体“谁来建“”如何建“”如何联“”如何考核”等重点问题,从体制机制上补漏洞,强弱项,为各地医联体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尤其是将各地成熟经验形成制度加以固化推广,这些优秀典型为我国医联体、医共体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指明了方向。
-
-
崔倩
-
-
摘要:
一、前言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药品零差价作为重点内容对医院财务运行产生巨大影响。对此,本文对零差价政策实施背景、意义与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政策对医院财务运行带来的变化、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措施。力求通过本文研究,使医院财务运行步入正轨,为医疗改革提供更多助力。随着公立医院逐渐发展壮大,院内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为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卫生部门颁布实施一系列改革政策。
-
-
-
-
摘要:
话语李克强:确保药品降价不降质量、不减疗效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以常态化制度化措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李克强总理在当天会议上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看似小切口,但这件事惠及亿万患者,实际是大改革。中选企业要确保药品降价不降质量、不减疗效。”李克强说,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大事,为逐步解决看病贵问题,近年来国家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重大改革。集采后,药品价格进一步趋于合理,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医保资金可持续。
-
-
王贞;
封进;
宋弘
-
-
摘要:
在医患关系紧张时,医生为避免引发恶性医患纠纷,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采取过多的医学检验和治疗.为验证防御性医疗的存在及大小,本文利用2013-2017年中国5个城市的患者实际就诊数据和百度医闹搜索指数,分析了恶性医患冲突事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医患纠纷会引起门诊和住院中的防御性医疗,且住院更为明显;医闹事件的影响具有时间延续性,效应主要体现在前两个月.以本文选取的10个典型医闹事件进行估算表明,平均每个事件产生的医疗费用成本为29.62亿元;将医闹加入刑法的改革也不能有效缓解防御性医疗.本文结论有助于厘清医患矛盾和看病贵间的关系,从医疗费用的角度量化了医患矛盾可能带来的经济成本.
-
-
帅才;
苏晓洲
-
-
摘要:
基层医院门可罗雀,“超级医院”门庭若市,“一号难求”……说起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在很多地方其实是指“超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那么,这一顽症到底有治没治?有,就是赋能基层和借力智慧医疗。
-
-
江德斌
-
-
摘要:
背景:基层医院门可罗雀,“超级医院”门庭若市,“一号难求”……说起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在很多地方其实是指“超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那么,这一顽症到底有治没治?有,就是赋能基层和借力智慧医疗。(4月27日《半月谈》)。
-
-
-
-
赵存现;
李景波
- 《西北西南第六次卫生经济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既是热点,又是难点.有人说,看病难,解决看病难更难;更有人说:"三医"(医生、医院、医药)问题已成为不亚于"三农"问题的又一社会问题,如今街头巷尾中流传着"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一病返回解放前",等等,凡此种种都说明了要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确非易事.本文是,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成因分析,二、医院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应发挥的作用。
-
-
薛秉胜
- 《西北西南第六次卫生经济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近年来,在省卫生厅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把农村卫生放在突出战略地位,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目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初步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村卫生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与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本文介绍主要做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