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
中国钢琴音乐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00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教育、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0篇、专利文献26614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北方音乐、大舞台、戏剧之家等;
中国钢琴音乐的相关文献由256位作者贡献,包括代百生、张婧、周婷婷等。
中国钢琴音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614篇
占比:98.89%
总计:26914篇
中国钢琴音乐
-研究学者
- 代百生
- 张婧
- 周婷婷
- 赵晓生
- 刘青
- 杨瑾
- 胡原原
- 胡奇章
- 郑子昂
- 魏廷格
- 丁薇
- 于欣
- 何姣
- 刘玉玲
- 孔德文
- 孟颖
- 宋雨含
- 岳巍
- 徐言亭
- 曲歌
- 朱健
- 杨阳
- 汪波
- 王丹
- 王歆之
- 王玉
- 王艳
- 王若曦
- 王蜀玮
- 秦俊
- 程诗
- 罗颖馨
- 范立芝
- 葛艳秋
- 蒋志华
- 谷丽萍
- 邓玉珊
- 邹丽
- 邹宜宁
- 金红莲
- 金茗
- 陈希
- 雷诗君
- 万丹丹1
- 万红
- 乔华
- 于巧琳
- 付昊曦
- 付渝涛
- 仲容
-
-
张玲
-
-
摘要:
我国音乐文化教育中通常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笔者认为我国音乐文化是以传统音乐中精髓部分为主体,通过现代音乐文化的特点,将国人的审美思维和意识加以呈现。现阶段音乐文化教育想要发展得更好,就需要对我国传统音乐加以更新补充,在20世纪我国钢琴音乐已经得到了发展,21世纪正好可以利用钢琴音乐对传统音乐进行更新补充。如果音乐文化教育想要实现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切身融入音乐环境中,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感受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经过钢琴弹奏实践操作,更加能够体会到音乐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基于此,本文对中国钢琴音乐与音乐文化教育融合进行简要分析。
-
-
李言
-
-
摘要:
中国钢琴音乐艺术是以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为语言,并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与西方典型钢琴创作技法相结合的产物。它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具备带有中国味道的独特审美风格,在诗意的表达和真情实感的流露中展现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本文通过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历程、以作品《巴蜀之画》具体分析与民族性相融合的主要形式、融入的意义与价值、融合发展的策略这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文化自信视野下民族性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融入与发展。
-
-
苏世彬
-
-
摘要:
中国风格之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整个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可以说是中国风格的追求史、发展史纵然这其中也包含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碰撞与融汇。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自其诞生以来较之他类创作有着质的飞跃且没有陷入西方音乐文化的“窠臼”,成为我国作曲家孜孜追求的“至境”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助力器及核心要义,同时是建立我国钢琴乐派核心之石。
-
-
李思慧;
卜思文;
于巧琳
-
-
摘要:
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中国的钢琴音乐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展现出自己的特殊性和独立性,这种特殊性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近年来,对中国钢琴音乐的研究无论是科研数量还是科研质量都无法满足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以中国钢琴音乐为主题对其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在该领域更是尚未出现。文章基于知识图谱,使用CiteSpace V软件与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钢琴音乐领域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和时区分析,捋顺中国钢琴音乐领域发展的进程与当下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研究趋势,并对中国钢琴音乐进行展望,旨在为学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
-
张霞
-
-
摘要:
本文针对当下我国在美育施教环境下的中国钢琴音乐艺术教育的有效路径问题展开践行性的学理探究,认为在高师钢琴教育路径中应该关切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发展轨迹,依托高师课程、课外活动和阅读学习,优化其审美能力和美感品格,同时,切入音乐语言的“听觉、时间、主情”之本质特性的美感体验与人文感悟,有效地达成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在高师钢琴路径中的美育效应。
-
-
蒋淑慧
-
-
摘要:
西方复调音乐思维传入中国之后,在一代代中国作曲家的不懈努力下,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复调思维的民族化钢琴作品,本文将从中国音乐的线条性出发,运用西方复调音乐思维分析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历程,拟选取我国著名钢琴作曲家的作品为例,论证我国钢琴作品的“中国风格”,实现西方复调技法和我国民族音乐思维的“中西合璧”。
-
-
周韵
-
-
摘要:
后现代主义思潮发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了七八十年代,开始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其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到了20世纪90年代,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的文化思潮,对文学、哲学、艺术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后现代音乐文化正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强调改变和创新、注重多元性和开放性、反对整体统一性的音乐文化。
-
-
邹彦;
郑子昂
-
-
摘要:
钢琴独奏《日本渔民号子》是作曲家王建中先生的一部未刊手稿。本文首先通过手稿中的信息例如作曲家的手写笔迹、纸张水印、纸张页数等,以及对当年事的追寻来判断这部作品手稿的性质与大致创作时间。其次深入音乐,用音级集合理论来分析作品的调式化和声。最后,通过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音乐语言来评价该作。
-
-
罗颖馨
-
-
摘要:
0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行各业,音乐的数字化也逐渐成为主流发展趋势。中国钢琴音乐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的建设将整合中国钢琴作品的信息资源,将碎片化的纸质和音像资源转化为新一代的信息化资源,精准服务于音乐院校的钢琴教学和科研,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繁荣发展,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钢琴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
-
-
马玉峰
-
-
摘要: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在经历了建国以前三十余载的早期探索、发展、融合与创新之后,“1949-1979”期间迎来新的创作机遇期,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体裁、题材、技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为五声性旋律配置和声的方法随着创作实践的不断深入探索、融合与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就和弦材料五声风格化的处理方法而言,在三度结构和弦五声风格化、附加“二度色彩音”和弦、四度叠置、五度叠置和弦、五声性音程或和弦依附旋律的线性化平行进行、五声调式旋律纵向合成化、五声性复合和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成功运用到他们的钢琴音乐创作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