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动机
盈余管理动机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49059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经济论坛、经济研究导刊、商情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等;盈余管理动机的相关文献由13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雅琴、张春明、李石新等。
盈余管理动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49059篇
占比:99.98%
总计:549155篇
盈余管理动机
-研究学者
- 刘雅琴
- 张春明
- 李石新
- 杨丽娟
- 汪峰
- 滕熙玉
- 潘卫清
- 王佳
- 王帆
- 鲍辰璐
- James M.Wahlen
- Paul M.Healy
- 丁方飞
- 丁晨晨
- 丁睿
- 严汉民
- 乔新欢
- 付晓静
- 任迎伟
- 何璨
- 佟伯承
- 佟筱枫
- 倪敏
- 冀县卿
- 刘东
- 刘喆
- 刘建伟
- 刘文娟
- 刘永涛
- 卢宇林
- 卿琛
- 吴可非
- 吴少元
- 吴璇
- 周晨玥
- 姚文韵
- 宋衍蘅
- 尹钧惠
- 崔嘉伟
- 廖伟
- 廖爽英
- 张丹尼
- 张佳兴
- 张新民
- 张昕
- 张淑霞
- 张筠英
- 张英奎
- 张超
- 徐俊
-
-
高灵子
-
-
摘要:
伴随着近几年来会计领域“从微观到宏观”研究的兴起,国内外学者们检验了不同的会计信息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作用,本文试图从研究的发展历程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从最初用全部会计盈余信息进行预测发展到使用剔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信息,再发展到使用资产减值信息,以及不同盈余管理动机下的资产减值信息,到近两年来的学者使用的固定资产原价增量信息和银行存贷款信息等。笔者试图挖掘每一类会计信息选择的内在理由和实现预测的方式和路径。
-
-
王东岭;
刘永涛
-
-
摘要:
股价崩盘风险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一直是学者和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选取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非机会主义,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大;无论是盈余管理程度、还是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都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而加大。本文拓展了盈余管理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投资者全面理解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
-
严汉民;
陈梦;
梁燕
-
-
摘要:
选取2014—2018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高管特征与企业并购超额商誉之间的关系,以及盈余管理动机下高管特征对后续商誉减值计提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团队稳定性、具有财务背景的高管人员占比以及非国有企业团队规模都可以有效抑制商誉泡沫的产生,其中高管团队的稳定性会直接负向影响商誉减值的计提,团队规模和平均年龄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盈余管理动机下增加商誉减值的行为,具有财务背景的高管人员占比在有无盈余管理动机下对商誉减值的影响均不显著.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合理配置高管团队、控制高管人员流动性、加强市场对并购事项的监管等相关建议.
-
-
刘东;
王竞达
-
-
摘要:
文章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策预期、盈余管理动机与企业并购商誉减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政策预期会增加上市公司通过商誉减值进行"洗大澡"盈余管理行为的概率,降低上市公司"盈余平滑"盈余管理行为的概率.进一步考虑市场化水平、产权性质和审计机构排名的调节效应后发现,在低市场化水平、非国有企业和非四大审计的样本中,上市公司更容易受政策预期的影响,通过商誉减值的手段实现"洗大澡"的盈余管理目的 .本研究丰富了商誉减值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为准则制定机构完善商誉后续计量准则、资本市场监管方完善相关监管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
-
李石新;
滕熙玉
-
-
摘要:
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操控利润和粉饰财务报表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干扰了资本市场的运行。本文通过对新纶科技进行探究,表明其出于美化报表吸引投资、节约交易成本和避免ST带帽等动机,运用虚增贸易、关联方交易和隐藏担保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导致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下降。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规范信息披露、健全法律法规和改进审计程序等措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有效监控。
-
-
李石新;
滕熙玉
-
-
摘要:
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操控利润和粉饰财务报表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干扰了资本市场的运行.本文通过对新纶科技进行探究,表明其出于美化报表吸引投资、节约交易成本和避免ST带帽等动机,运用虚增贸易、关联方交易和隐藏担保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导致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下降.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规范信息披露、健全法律法规和改进审计程序等措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有效监控.
-
-
张新民;
卿琛;
杨道广
-
-
摘要:
近年来,上市公司大额的商誉减值已成为威胁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如何管控商誉减值风险、缓解商誉减值的负面影响成为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问题.基于此,选取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商誉减值的披露会引起负面市场反应,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商誉减值披露所引起的负面市场反应;商誉减值披露的负面效应和内部控制的缓解作用在信息披露质量低、盈余管理动机强以及代理问题严重的上市公司中较为显著;进一步区分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后发现,“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这两大要素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丰富与拓展了有关商誉减值和内部控制的文献,对于厘清商誉减值内涵、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商誉减值披露、强化资本市场监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
郭凯
-
-
摘要:
本文考察审计质量以及盈余管理动机对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程度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考察是否聘请国际"四大"或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对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程度的影响.通过2007—2018年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我们发现,审计质量对借款费用资本化比率呈现显著负向作用,审计质量对借款费用资本化比率的负向作用在盈余管理动机较强的公司中有所增强.
-
-
罗喜英;
艾帅亚;
张淑霞
-
-
摘要:
本文基于近年来资本市场上频频发生的大规模高溢价并购现象,以2014-2018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公司商誉减值存在"大洗澡"和盈余平滑两种盈余管理动机,存在这两种动机的上市公司会确认更多的商誉减值.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越严重,盈余平滑动机越强,代理冲突强化了盈余平滑动机与商誉减值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发现丰富了商誉减值动机的研究文献,也对治理创业板公司商誉减值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
郭荟
- 《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自我国资本市场诞生以来,盈余管理问题就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在研究者集中探讨盈余管理的方法和动机时,却忽视了对盈余管理成本的关注.本文结合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以19992004年间在我国沪、深股市上市交易的A 股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收益、资产减值、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等行为进行盈余管理时,对其所得税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的所得税税负影响不同,亦即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不同的税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