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癌肉瘤

癌肉瘤

癌肉瘤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8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408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全国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药物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九届海洋药物学术研讨会等;癌肉瘤的相关文献由120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永岗、高剑波、丁嘉安等。

癌肉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2 占比:3.9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408 占比:96.09%

总计:9791篇

癌肉瘤—发文趋势图

癌肉瘤

-研究学者

  • 王永岗
  • 高剑波
  • 丁嘉安
  • 丁素玲
  • 侯建彬
  • 刘畅
  • 周先荣
  • 张中祥
  • 张伟
  • 张秀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宇航; 刘洋; 肖智博; 戴梦莹; 熊域霖
    • 摘要: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差值(delta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value,dADC)法在子宫癌肉瘤(uterine carcinosarcoma,UCS)中的诊断应用,以及评估联合dADC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对鉴别诊断UCS和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s,EC)的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MRI资料完整的UCS患者病例28例及EC患者病例49例,测量两组病例中病灶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 ADC,m ADC)、dADC,并绘制TIC判断其类型。对两组间的m ADC、dADC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χ;检验比较两组TIC类型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鉴别UCS与EC的效能。结果 UCS组dADC值[(2.04±0.77)×10;mm;/s]明显高于EC组[(0.78±0.48)×10;m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S的TIC曲线类型多为Ⅰ型(71.43%),而EC多表现为Ⅱ型(59.18%,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dADC联合TIC鉴别诊断UCS与EC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66,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4%、95.9%、93.5%,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使用(P<0.05)。结论 dADC值对UCS诊断有一定价值,当dADC值大于1.112×10;mm;/s时诊断UCS可能性大,且应用dADC联合TIC可提高UCS与EC鉴别诊断的准确度,其诊断效能更高,可作为参考指标帮助临床选择合理方案。
    • 王娅; 孙学进; 鲁毅; 刘晗
    • 摘要: 鼻窦鼻腔畸胎癌肉瘤(Sinonasal teratocarcinosarcoma,SNTCS)由Heffner和Hyams于1984年首次描述报道[1],是同时具有畸胎瘤和癌肉瘤复杂成分的恶性肿瘤。SNTCS临床十分罕见,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具有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等特点[2]。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多以散在病理研究报道为主,影像学表现报道较少。现回顾性分析1例SNTCS,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作初步探讨,以期提高对SNTCS的认识。
    • 景彩萍; 何朵; 赵雪艳; 霍媛媛
    • 摘要: 目的子宫内膜癌肉瘤为侵袭性和双相性肿瘤,本文探讨子宫内膜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预后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复习4例子宫内膜癌肉瘤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协助诊断。结果显微镜下见肿瘤组织由恶性上皮和间叶2种组织成分构成,相互之间有或穿插移行或分界清楚,上皮成分为子宫内膜样癌,肉瘤成分为横纹肌肉瘤。所有上皮成分AE1/AE3(+)、ER(+),所有肉瘤成分vimentin(+)、MyoD1(+)。结论子宫内膜癌肉瘤是侵袭性肿瘤,预后差。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 何爱斌; 张欢; 张兴; 石玉霞; 王渊; 蒋健; 仲惠平; 雍振文
    • 摘要: 图1脾脏癌肉瘤A.上腹部平扫轴位CT图;B.上腹部增强动脉期轴位CT图;C.上腹部CT增强静脉期轴位CT图;D.上腹部增强延迟期轴位CT图;E.病理图(HE,×200)(箭示病灶)患者女,56岁,间断左上腹隐痛1年余;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脾脏肋缘下5 cm。肿瘤标志物:CA-12548.334 U/ml,甲胎蛋白793.152 ng/ml。腹部超声:左上腹脾胃间隙内11.4 cm×14.7 cm不均匀回声占位,外形尚规则,部分边界不清,CDFI见彩色血流信号。腹部CT:平扫脾脏前部9.7 cm×12.5 cm×14.0 cm近球形混杂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CT值约17.4~22.8 HU(图1A);增强扫描动脉、静脉及延迟期CT值分别为32.6 HU(图1B)、48.9 HU(图1C)及60.5 HU(图1D),低密度区无强化;脾动脉分支走行于其内;结肠脾曲明显受压,腹腔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像学诊断:脾脏前占位,恶性肿瘤性病变可能。行全麻下脾脏肿物及部分横结肠切除术。病理:送检脾脏组织呈灰红色,表面呈灰白多结节状,切面见14 cm×9 cm灰白肿物,局部灰黄质糟脆;光镜下见瘤组织伴出血及大片凝固性坏死,浸及脾脏实质及横结肠肠壁浆膜层;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CK(L)(部分+),CK8/18(部分+),CD56(+),CK19(局部+),Vim(+),AFP(部分+),Ki-67(70%+)。病理诊断:脾脏癌肉瘤
    • 丁振罗; 袁火忠
    • 摘要: 通过报道1例罕见的腹腔种植性转移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诊疗,以增强临床医师对腹腔恶性肿瘤及癌肉瘤这一病理类型的认识。
    • 郑嘉尧; 王庆一
    • 摘要: 子宫癌肉瘤亦称为恶性混合中胚层肿瘤,属于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范畴,其生长非常迅速,恶性程度极高,发病率低,临床上十分少见。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死亡率高。近年来少有文献报道。本文通过1例子宫内膜癌肉瘤报道,开展对该病的相关讨论,同时引起临床医生对本病的重视及认识。
    • 刘杰; 闫锐
    • 摘要: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有相似之处。育龄期年轻女性卵巢及子宫同时发生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癌肉瘤样改变的病例报道罕见。本文回顾1例卵巢及子宫双原发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癌肉瘤样改变的年轻患者的临床资料、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术中所见、术后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并结合文献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临床应早期干预并选择更加恰当的治疗方案。
    • 张金銮; 徐海; 陈文
    • 摘要: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sinonasal teratocarcinosarcoma, SNTCS)是一种多发生在中老年男性的高度恶性肿瘤,其同时具备畸胎瘤和癌肉瘤两种特性,预后极差。该肿瘤最常发生于鼻腔和筛窦,偶尔可位于上颌窦、蝶窦等部位。恶性程度高,起病较隐匿,易发生远处转移。SNTCS临床少见,且仅通过临床及影像科辅助诊断较为困难,需联合病理加以证实。
    • 刘前; 于金燕; 尹金植
    • 摘要: 肺多形性癌(pulmonary pleomorphic carcinoma,PPC)是一类至少含有10%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成分的低分化NSCLC,或仅含有梭形细胞和巨细胞成分的癌[1]。1994年,Fishback初次提出了多形性癌这一概念[2]。2004年WHO肺肿瘤分类将肺癌分为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腺鳞癌、肉瘤样癌、类癌以及唾液腺型肿瘤8种主要类型。2015年WHO将其中的肉瘤样癌分为多形性癌、梭形细胞癌、巨细胞癌、癌肉瘤和肺母细胞瘤[1]。PPC非常罕见,在肺癌中占0.4%~1.6%[3],好发于老年男性,男女比例为1.5∶1,年龄59~71岁,平均年龄63.7岁,吸烟者多见[4-6],相比于其他类型NSCLC,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五年生存率约20%[7],早期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36%左右[8]。
    • 郭晓; 郭相岑; 曹华; 张亚民; 王刘中
    • 摘要: 目的探讨头颈部癌肉瘤的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头颈部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理学特性、治疗方式及随访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累积生存率。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例患者仅左侧颈部Ⅱ、Ⅲ区淋巴结直径>1 cm,形态不规则,血流丰富,与周围血管粘连;3例患者双侧颈部Ⅱ~Ⅳ区均存在直径>1 cm淋巴结,形态不规则,血流信号增强,诊断为异常肿大淋巴结,考虑颈部淋巴结转移。头颈部CT检查显示,13例患者均可见病变部位软组织低密度影,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组织边界欠清,增强为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团片状稍长T1加权信号、稍长T2加权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呈不均匀稍高或低信号,增强扫描观察到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考虑恶性肿瘤可能。13例患者术后常规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均证实为癌肉瘤,肉眼观呈菜花样或结节状,表面呈灰红色及棕红色,质地软或稍韧,部分肿瘤内部可见出血或坏死组织;在光镜下其形态学表现为上皮样癌成分与间质样肉瘤成分共存,相互之间存在移行或过渡现象。癌成分主要为鳞状细胞癌(8例)、腺癌(3例)、未分化癌(2例);肉瘤成分复杂多样,包括恶性纤维肉瘤、梭形细胞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及未分化肉瘤等。13例患者均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其中4例无瘤生存,2例复发后死亡(1例于术后6个月复发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经放化疗后病灶未见明显改变,10个月后死亡;另1例为鼻侧切右侧上颌窦根治术后9个月复发,再次行鼻侧切鼻窦肿物切除术,二次手术后1个月死亡),余7例发生远处转移(肺转移5例,骨转移1例,肠道转移1例);发生远处转移时间最短的1例为术后4个月发生骨转移,转移后2个月死亡;发生远处转移时间最长的1例为术后51个月发生肺转移,转移后11个月死亡。Kaplan-Meier法计算结果显示,13例头颈部癌肉瘤患者1、3、5 a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1.5%、46.2%、30.8%。结论头颈部癌肉瘤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病理,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是目前治疗的首选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