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路
电缆线路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3年内共计1397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5篇、会议论文190篇、专利文献311110篇;相关期刊316种,包括煤炭工程、煤炭科学技术、电世界等;
相关会议87种,包括2015带电作业技术会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全国第九次电力电缆运行经验交流会等;电缆线路的相关文献由3111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光华、李文杰、王振浩等。
电缆线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1110篇
占比:99.71%
总计:312005篇
电缆线路
-研究学者
- 何光华
- 李文杰
- 王振浩
- 夏荣
- 张振鹏
- 邓显波
- 陈腾彪
- 东盛刚
- 刘松华
- 周智鹏
- 宋晓辉
- 张喜林
- 盛万兴
- 李华春
- 王昱力
- 周作春
- 周蠡
- 姜岚
- 孙柯
- 张宇娇
- 张志坚
- 张瑜
- 徐凯
- 智李
- 曹京荥
- 汪振亮
- 苏攀
- 蒙绍新
- 陈杰
- 黄雄峰
- 史传卿
- 庄裕
- 张伟
- 李志良
- 胡丽斌
- 赵健康
- C·B·麦卡纳利
- P·J·海斯
- 张东斐
- 张文新
- 张浩
- 李国庆
- 李建芳
- 李陈莹
- 李鸿泽
- 欧阳本红
- 袁钦成
- 谭笑
- 刘建军
- 刘红武
-
-
吉宇菲
-
-
摘要:
10kV配电网电缆线路通常采用环网设计、开环运行的供电方式。在开展线路检修工作时,开环运行方式将导致该线路所带全部用户停电。但如果采用合环倒路的方式,将只涉及工作相关用户停电,极大缩短用户停电时间,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配电网电缆线路合环的理想条件是:(1)合环点两侧相序应一致;(2)合环点两侧相位应一致;(3)合环点两侧电压应相等。在实际工作中,配电网电缆线路合环点两侧线路在投运时已做过核相试验,相序是一致的。
-
-
方春华;
郭凯歌;
方雯;
普子恒;
胡冻三;
陶玉宁
-
-
摘要:
长电缆线路交叉互联箱在出现接地、进水、三相相序错误等缺陷时,难以对其进行快速识别和定位。针对交叉互联箱3类典型缺陷,建立长电缆线路交叉互联模型,分析缺陷下环流幅值及相位的变化规律,并对首末两端环流比值与缺陷箱号数的散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获得缺陷定位公式,最后通过实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箱内接地时,缺陷相环流幅值增大,非缺陷相正常;三相相序错误时,两相环流幅值明显增大,另一相环流幅值较小;箱内进水时,各相环流幅值均增大且基本相等。定位公式的拟合度在0.96左右,通过实例验证可确定缺陷箱号数的范围。所提方法不受线芯电流和接地电阻变化的影响,可为长电缆线路交叉互联箱缺陷识别定位提供参考。
-
-
汤鑫
-
-
摘要: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在国标中又被称为刚性气体绝缘输电线路。近年来,随着GIL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加工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得益于GIL在特定环境下拥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传输容量大、线路损耗低、线路布置灵活、安全防护性好、可靠性高等,在输电环境条件越来越复杂且人们对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GIL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传输方式,必将得到大力发展和应用。
-
-
周英明;
庞丹;
赵昌鹏;
杜群
-
-
摘要:
传统的电缆线路维护和运行监测管理模式受到人力、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多以事后故障维修为主,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电力能源持续供应。设计一种全寿命周期计算模型和在线监测系统,从电缆选型、接地装置设计、电缆沟与工井设计等方面,介绍电缆线路全寿命周期计算模型,结合工作经验从接地环流监测、反外力破坏监控、电缆表层温度监测等方面,就在线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简要分析,可显著提高电缆线路的使用寿命,保障其稳定运行。
-
-
张冰;
李忠柱;
高元;
林阳;
颜春华
-
-
摘要: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压电缆线路在城市电网的占比越来越大,同时电缆在线监测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电缆在线监测终端种类繁多、接口复杂、数据量大、布局分散,上级数据平台很难通过有线方式直接进行数据采集和接入,导致电缆局部放电、温度异常、绝缘降低等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而影响城市供电安全。针对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专网的在线监测数据加密上送方案,分别从系统组成、网络架构、系统功能等方面来进行详细设计,并通过现场应用案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及推广价值。
-
-
孙斌煌;
朱毅勇;
杨赞峰;
苏宁
-
-
摘要:
用电量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随着我国GDP总量稳步提升,全社会的年用电量与日俱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用电负荷更为集中,城市土地资源更加紧缺,因此在人口密集的市区进行架空线路入地改造成为了主流趋势[1]。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相比,具有很多优势:电缆线路敷设于地下走廊管道中,占地面积和空间小,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维护成本低,有利于城市道路美化和环保;电缆的容性特性还可提高功率因素,减少电路传输压降。
-
-
徐志伟;
吴星仪;
蔡晖
-
-
摘要:
随着市区220 kV变电站供电线路电缆规模逐步扩大,针对220 kV电网无功倒送严重,供电电能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线路电缆化的220 kV变电站无功容量配置方法。首先建立变电站高峰负荷/低谷负荷功率因数模型,然后按功率因数达标所需补偿的最低无功量为原则计算无功设备容量值,建立无功补偿功率因数模型检验不同负荷条件下无功补偿后的功率因数,最后通过迭代循环计算得到精度较高的无功设备容量。该方法计算简单快捷,可充分发挥无功设备最大经济效益,降低无功设备投资费用。
-
-
王德贺;
张俊伟;
王婷;
赵铮
-
-
摘要:
电缆线路是电缆系统运行中的关键环节,电缆头制作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因此,电力企业经常会组织电缆相关专业员工开展电缆头制作培训,确保员工可以熟练地制作电缆头。在该培训过程中,电缆头制作教学支架为必需设备。然而,传统的电缆头制作教学支架仅为最简易的固定式电缆支撑架,即一个带夹具的平台加固定式支撑脚组成(如图1所示)。传统支架仅能采用水平电缆布置方式,无法适应不同规格、不同直径的电缆头制作,且存在无法自由移动、高度无法调节等问题,容易使培训人员因为姿势不正确而疲劳,工作效率较低。
-
-
戴景峰;
亓彬
-
-
摘要:
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建设,针对不具备配电自动化功能的站所、环网柜设备在发生故障时无法参与到配电自动化故障定位的问题,提出了在电缆线路安装柔性罗氏线圈电流互感器和数据汇集终端单元,实现线路负荷实时监测及故障定位,为线路的故障定位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首先,简要介绍系统组成;然后,详细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实现方案;最后,对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不安装一次设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对电缆线路故障的分析和识别算法的优势,在电缆线路精确定位故障区域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姚伟;
李绍峰;
高飞;
陆光春
- 《2018中国道路照明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电缆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用于路灯照明供电电缆,通过实时监测照明供电电缆的运行状态与短路、接地等故障进行标示.运维人员通过电缆故障定位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各灯杆处监测点的电流、电缆头对地电场的变化情况,在线路出现短路、接地等故障以后通过有线与无线通信上传到监控中心,通知运维人员进行远程控制以隔离故障和关闭照明设备,通过地理信息实时定位通知运维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故障排除.监控中心除了显示照明线路故障电流和位置,还能显示线路回路电流、回路负载,灯具状态等.在城市道路照明控制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
胡亚光;
李庆;
郑和东;
后丽群;
王美英
- 《2017中国带电作业技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针对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本文结合三维动态仿真过程组建技术,设计了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仿真培训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建立仿真培训系统.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元模型的三维动态仿真过程组建技术的培训系统,能帮助电力作业人员了解实际的带电作业知识,还能还原带电作业虚拟情景和流程,对电力作业人员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带电作业培训提供了规范化、常态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培训环境,开拓了培训的新模式.
-
-
张富强;
赵延伟
- 《陕西省电网节能与电能质量技术学会2017年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近年来,电网不断加大电力电缆线路的建设力度,相对于架空线路来说,电缆线路具有占地少、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维护造价少等特点.电缆线路在电网线路中所占比例逐年提升,要确保供电可靠性,就必须做好电缆线路的维护检修工作.但是电缆线路的故障查找定位却是一个难题,本文以电缆线路常见故障为入口,介绍了最常用的三通电缆线路故障检测方法,结合两个实例,对二次脉冲法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在采用二次脉冲法对电缆故障进行定位时的注意事项,以供同行业人员参考.
-
-
冯宾;
李小锋;
李彦雄
- 《EPTC第四届输电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传统的电缆线路设计仅从初期投资最优化角度考虑选择了电缆土建型式,而没有考虑电缆竣工后运行维护成本的影响.本文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电缆线路土建型式进行分析,给出了电缆线路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并对220kV电缆线路土建型式进行了全寿命周期分析,给出了在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优时的建议.
-
-
许志松;
鲁诗速
- 《2017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在玉溪市红塔区内正大力开展10hV中压配网线路电缆化入地改造.然而,在开展10hV电缆线路的日常运检工作中,由于没有电缆故障测距、定位的相关设备,一旦电缆发生故障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故障类型判断,繁琐的故障查找过程耗时长、供电可靠性较差.然而,不能及时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往往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如何快速排除故障、恢复供电是目前玉溪配网电缆运检的首要任务.本文从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出发,全面阐述、分析了电缆检修“一体化”在玉溪配网的应用,新设备集故障测距、故障定点、路径探测、电缆识别、耐压试验于一体,提高电缆故障查找能力和供电可靠率,解决电缆日常运检过程中的难题,大大降低工作劳动强度,新设备的投入使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