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片不同更换时间对新生儿皮肤损伤及监测效果的影响,为探索新生儿最佳电极片更换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人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并持续使用心电监护的危重患儿96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患儿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每2天更换电极片;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每天更换电极片.观察两组患儿电极片粘贴部位各类皮肤损伤症状发生情况及电极片脱落、粘胶遗留、心电图波形状况.结果 试验组共更换电极片163次,观察到红斑共88次(53.99%),丘疹13次(7.98%),表皮撕脱9次(5.52%),水泡2次(1.23%).对照组共更换电极片382次,观察到红斑184次(48.17%),丘疹42次(10.99%),表皮撕脱39次(10.21%),水泡10次(2.62%).其中丘疹、表皮撕脱、水泡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红斑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极片脱落、粘胶遗留以及心电图波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每2天更换1次电极片可减少皮肤损伤,不会增加电极片的脱落及粘胶遗留,不影响心电监测效果,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