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子态密度

电子态密度

电子态密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734509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科教导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3湖南省高校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学术研讨会、2009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2008中国材料研讨会—计算材料分册等;电子态密度的相关文献由261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慧、刘小良、张丽芳等。

电子态密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34509 占比:99.99%

总计:734589篇

电子态密度—发文趋势图

电子态密度

-研究学者

  • 徐慧
  • 刘小良
  • 张丽芳
  • 梁君武
  • 汪小知
  • 胡慧芳
  • 郝军华
  • 金庆华
  • 马松山
  • 丁大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杜林; 田宏玉; 任重丹
    • 摘要: 电子态密度是指单位能量范围内的状态数,是与电子能带结构密切相关的一个物理量.为了计算电子的比热和晶体的输运性质,必须用较精确的方法计算出晶体的电子态密度.大多数教材中对该部分的处理通常采用简化模型,并不能反映一般情况下态密度的计算思路.本文从电子态密度的公式出发,详细说明了二维石墨烯和三维面心立方晶格态密度的计算步骤,并且对其中细节给出了基于数值计算的详细解释.
    • 芦宏; 潘丽; 李志强; 张志钢; 李春月; 张博
    • 摘要: 基于WIEN2k软件,对一系列非磁性Weyl半金属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内容包括TaAs家族、WTe2与MoTe2、WP2与MoP2体系的电子态密度与能带结构.将本文结果与已发表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几个体系都在费米能级处具有较低的电子态密度,半金属性由弱到强分别为:WTe2与MoTe2、TaAs家族和WP2与MoP2.TaP在费米能级处,导带与价带杂化暓为显著,这些结果,与其在低温、强脉冲强磁场下,表现出的奇异输运现象相符.
    • 陈德平; 唐海权; 陈营; 廖婷婷; 周付宇
    • 摘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ASTEP软件,首先优化Ni的晶格常数,研究金属Ni(111),Ni(100)和Ni(110)3个低指数表面的表面弛豫、表面能和表面电子态密度,研究结果表明:表面Ni的三个表面表面能最大的Ni(110)面,表面弛豫最大,表面能最小的Ni(111)面,表面弛豫最小;表面弛豫主要发生在前两层原子上,第一层向内收缩,第二层向外拉伸;弛豫后表面原子的态密度明显区别于体内原子,表面态密度变化越大,表面驰豫越大、表面能越大;表面悬键最多、配位最不饱和的Ni(110)晶面表面态密度大,表面能大,表面驰豫量多.发生在催化剂上的反应能量和反应速率相当敏感地依赖于裸露的表面晶面,因此裸露Ni(110)晶面的催化剂,相对于其低指数的基础晶面(111)、(100),具有更好的活性,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许钟华; 牙莉荀; 黄宝丹; 劳妃玲; 房慧; 陈春燕
    • 摘要: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来研究不同维度ZnO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参考实验上的ZnO晶格参数构建不同维度的ZnO模型并进行结构优化后再计算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研究结果表明二维和三维ZnO都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且二维ZnO的禁带宽度大于三维ZnO;从三维变到二维,ZnO的电子局域化程度变高且Zn 3d轨道电子从能量较低的能级向能量较高的能级跃迁.本文的研究展示了二维和三维ZnO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的异同,为二维ZnO基的器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 温大尉; 郭月
    • 摘要: 稀土发光材料与器件是一门讲授发光材料与照明、显示产业结合的课程.发光材料的发光过程涉及复杂点电子跃迁等物理过程,传统的授课方式越来越难满足学生对复杂知识的掌握.本文针对这个问题,结合了教学实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硫化物荧光粉基质的电子结构,通过能带理论解释了荧光粉热猝灭的机理.结果表明,密度泛函理论能够直观地解释荧光粉热猝灭过程与能带的联系.探索了密度泛函理论融入稀土发光材料与器件课程的方式.
    • 陆远; 王继芬; 谢华清; 陈立飞; 吴霜; 李浩欣
    • 摘要: 尖晶石LiMn2O4正极材料是在原有锂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NiO2、LiMnO2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优选正极材料,它相较于LiCoO2材料价格更加低廉热稳定性加强且安全性能有所提高.采用Mg2+掺杂LiMn2O4正极材料,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LiMg0.5Mn1.5O4晶格常数与能带结构、态密度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新材料LiMg0.5Mn1.5O4的空间群为F4332,掺杂后晶胞参数a明显减小,晶胞体积收缩;掺杂量为0.5时明显比掺杂量0.125时Fermi能量和能量密度高.Mg2+掺杂能影响LiMn2O4的晶体结构,形成更加稳定的共价键.掺杂量会改变LiMn2O4的空间群影响到结构稳定性,所以掺杂量不宜过大.
    • 丁罗城; 符斯列; 王春安; 李俊贤; 鲍佳怡; 秦盈星
    • 摘要: 近年来,C、Cu单掺杂ZnO获得p型化的相关研究甚多,然而对于C-Cu共掺杂ZnO却鲜有研究.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分析比较了C、Cu单掺杂、C-Cu分别以1:1、1:2、2:1比例共掺杂ZnO体系的晶格结构、电子态密度、空穴有效质量和形成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计算方法和模型下,各掺杂体系均能获得p型ZnO;当C-Cu以1:2比例掺入ZnO时,容易获得p型化水平更高、电子迁移效应更优、导电性更好、形成能低掺杂更稳定的半导体新材料.
    • 郭连权; 刘冰冰; 马贺; 李大业
    • 摘要: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the formation enthalpy,cohesive energy,elastic coefficient,electron energy band and density of electronic states for the TiAl, TiAl2, TiAl3and Ti3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n Ti-Al alloy were calculated. In addition, the first principle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the software package CASTEP in the Materials Studio software were adop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four intermetallic compounds,the alloying ability of Ti3Al is the strongest,and its structure is the most stable. Moreover,the Ti3Al is ductile,and has the best deformation resistance and rigidity. All four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have no energy forbidden band,and belong to the metallic materials. The metallicity of Ti3A1 is the strongest, and that of TiA13is the weakest.%为了比较Ti-Al合金中主要合金相的力热性能和电子结构的差异,对 Ti-Al 合金中的TiAl、TiAl2、TiAl3与Ti3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热、结合能、弹性系数、电子能带和电子态密度进行了计算,且计算中采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以及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CASTEP软件包.结果表明,4种金属间化合物中Ti3Al相的合金化形成能力最强,结构也最稳定,Ti3Al相呈韧性,且抗变形能力和刚性最强.4种金属间化合物均无能量禁带,均属于金属性材料,其中Ti3Al相金属性最强,TiA13相金属性最弱.
    • 林妙香1; 代冠慧1; 张蓓1
    • 摘要: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了硅碳纳米管(8,0)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性质。硅碳纳米管(8,0)是由32个碳原子和32个硅原子,共计64个原子组成的折叠之字形结构。计算结果表明:硅碳纳米管(8,0)的相邻原子碳和硅所构成的Si-C键的平均键长为0.1787nm,平均直径为0.797nm。对电子结构性质的研究是通过将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未占据轨道的能隙进行了分析,实验中得到能带最高占据轨道跟最低未占据轨道为1.344eV,并且其能带最高占据轨道跟最低未占据轨道在同一对称点上,因此定性其为直接带隙半导体。通过对硅碳纳米管(8,0)电子态密度图分析,发现其电子分布的峰值差异较大:电子主要分布在?0.55eV~0.15eV之间,其中?0.35eV~0.3eV和0.12eV~0.15eV之间几乎无电子分布,在?0.15eV~?0.12eV之间电子分布最多。通过本计算模拟研究可对今后硅碳纳米管的结构、性能研究及应用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对本研究的支持。
    • 杨洪山
    • 摘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计算Al2O3的电子结构与态密度,经过结构优化后,计算出晶格常数与试验常数误差较小,禁带能隙为5.936ev。随着外部静压力的增大,晶格常数a不断减小。分析Al原子与O原予的s和P轨道对态密度的影响,导带位于5ev~15ev,主要由Al的3p与3s轨道构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