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光学
电子光学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62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原子能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809904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科学中国人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八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暨军用微波管研讨会、全国第十二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第九届电子束焊接学术交流会、第十一届离子源学术交流会、高能束加工技术研讨会、第十届粒子加速器学术交流会暨荷电粒子源、粒子束会议等;电子光学的相关文献由40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立伟、金伟其、李红伟等。
电子光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09904篇
占比:99.98%
总计:810059篇
电子光学
-研究学者
- 周立伟
- 金伟其
- 李红伟
- 杨红军
- 郑毅松
- 吕继东
- 陈世雄
- 龙丁全
- 周智强
- 森田晶
- 鸟海裕一
- 丁耀根
- 倪国强
- 西门纪业
- 赵健
- Z·-W·陈
- 史蒂文·罗杰
- 奥利弗·金茨勒
- 安东尼奥·卡萨雷斯
- 寺本聪
- 山崎舜平
- 张敬金
- 托马斯·克门
- 斯特凡·乌勒曼
- 杨勤劳
- 海科·米勒
- 王树忠
- 赖纳·克尼佩梅尔
- 赵宝升
- 马克西米利安·海德尔
- 侯建平
- 刘京
- 崔云康
- 张晓兵
- 张智诠
- 张翎
- 强鹏飞
- 李林森
- 沈斌
- 狄云松
- 王琦龙
- 王进华
- 盛立志
- 陈心全
- 马顺源
- 黄倩倩
- A·布劳恩
- B·哈斯
- F·韦勒
- J·奥斯特曼
-
-
-
-
摘要:
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曾在《光学学报》发表系列文章《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的成像电子光学》。2021年秋,周立伟重新梳理他在这一方向的研究,形成4篇系列文章,作为2019年文章的姊妹篇,再次选择发表在《光学学报》上。周立伟介绍,自己在钻研电子光学的过程中,主要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近轴电子光学理论只能解决理想成像,仅适合解决邻近对称轴区域的电子光学问题,成像电子光学要研究由光阴极逸出的大物面宽电子束在系统中的行进轨迹及其成像的规律和所形成的像差。
-
-
于文杰;
王严梅;
何晏彰;
刘飞翔;
马顺源
-
-
摘要:
设计了X波段1600 W星载栅控行波管电子光学系统,详细介绍了电子枪和周期永磁聚焦系统的设计过程,分析了磁场峰值对电子注注腰位置的影响,以此为基础优化了过渡区的磁场,获得电子注与磁系统的良好匹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经测试静态流通率达到99.4%,满足了整管的设计需求.
-
-
-
-
摘要:
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明精机”)于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膜生产装备制造商和方案解决商,是国内塑料机械薄膜装备行业的企业。作为中国专业薄膜装备走出国门的品牌代表之一,金明精机产品出口至日本、以色列、俄罗斯、中欧、中东和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薄膜吹塑机组、薄膜流延机组、薄膜拉伸机组、涂布复合生产线、挤出复膜生产线等,并广泛用于民用、农业、工业、电子光学产业、新能源产业、军工及航天航海等各个行业。
-
-
田野;
周楚亮;
付学文;
纪少政;
冷雨欣;
李儒新
-
-
摘要:
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相互作用之一,这种动力学的完全可视化需要时间上的阿秒分辨率和空间上的原子级分辨率。超短相干电子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利用各种光场如射频、太赫兹、可见光来产生、相空间调控甚至表征这种超短相干的高品质电子源的重要进展,并主要总结了其在四维超快电子显微镜方面的技术突破,为“阿秒显微镜”的建立开辟了道路,使对电子运动成像成为可能,最后对超快电子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
王建;
李飞;
刘柳萍
-
-
摘要:
为了实现球面栅网零件几何要素的精密测量,快速筛选出满足电子光学设计要求的合格零件.对测量设备与附件的特点、零件的设计要求、加工工艺带来的常见超差问题进行研究.根据零件的测量要素,从测量效率和精度的角度考虑,选择了加装激光辅助对焦系统的影像测量仪.编写了自动测量程序,自动将粗定位定向转为精准定位定向,完成了零件全部几何要素的自动测量.针对“大半径、小圆弧”的测量难点,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计算,得出了曲率半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最后,讨论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提出了抑制各误差源的方法.实际应用时,利用上述影像仪完成了栅网零件的曲率半径SR、栅网球面的面轮廓度、环向栅丝同心度、径向栅丝圆分度α、全部栅丝宽度WR和WC、端面外径及其圆度、端面平面度的自动精密测量.测量时间约为传统方式的2/3,测点数量达2 094个,远高于手动测量方式.
-
-
王丽娟;
刘俊标;
赵伟霞;
李文萍;
韩立
-
-
摘要:
X射线源是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功率密度和焦斑大小与聚焦系统密切相关.本文对高功率密度微焦斑X射线源的聚焦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包括透镜结构设计、多透镜工作模式的选择、透镜间距优化等.本文设计了小球差系数的物镜;提出了由聚光镜、辅助聚光镜和物镜组成的多透镜聚焦系统,以实现系统较大的缩放比率和束流较高的传递效率;优化了透镜间距,以保证在满足系统缩放比率的前提下减小聚光镜的安匝数.最后,运用MEBS公司专业电子束计算软件,计算仿真了160 kV的加速电压下聚焦系统中透镜的场分布、电子的运动轨迹、像差、束斑分布等电子光学参量,最终得到束流为80μA,束斑为0.9μm,功率密度优于1 W/μm2的微束斑电子束.本文设计的聚焦系统为高功率密度微焦斑X射线源的设计和研制提供了依据.
-
-
冯海平;
孙福江;
李冬凤;
符俊杰;
江华溢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X波段100 kW连续波速调管的设计过程,包括电子枪、聚焦系统、高频系统和整管性能以及热设计,解决了高功率连续波速调管的高流通及整管散热问题,并制成整管进行测试.该速调管在100 MHz带宽内实现了输出功率大于100 kW,效率大于35%,增益大于40 dB.
-
-
刘沛瑜
-
-
摘要:
提起老鹰,我们不仅联想到“天空霸主”“壮志凌云”这些词语,还一定会想到被称为“千里眼”的鹰眼。军事科学家根据老鹰眼睛的结构发明出了电光鹰眼系统,这种电子光学装置配有装上望远镜的电视摄像机和电视屏,飞行员在高空中只要盯住电视屏,就可以在飞机上看到宽阔视野中的所有物体。在战斗中,如果侦察机在高空启用电光鹰眼系统,地面的河流、山峦、桥梁、建筑物在电光鹰眼的屏幕上一览无余。
-
-
陈昕;
徐卫青;
徐龙泉;
田红春;
刘亚伟;
朱林繁
-
-
摘要:
研制了一台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用的中高能电子枪.其产生的电子与原子、分子发生碰撞,通过谱仪收集、分析散射电子的动量和能量,可以获得靶的电子结构和碰撞动力学信息.该电子枪结构简单,由热阴极、栅极、阳极、聚焦极和偏转板组成;电子能量可调范围大(1?3 keV),操作简单.为了获得最优的束流条件,利用SIMION电子光学软件模拟了电子发射源大小和初始发散角对靶点处的束斑大小和束流发散角的影响.在电子能量为1.5 keV条件下,实验检验给出在离电子枪出口27 mm处可获得束径约为0.95 mm、束流发散角约0.93°和束流强度6.27?A的电子束,满足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的使用要求.%Background:In an electron energy-loss spectroscopy (EELS) experiment, the electron emitted by the electron gun collides with atoms and molecules, and the momentum and energy of the scattered electron are analyzed by EELS, then the information of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ollision dynamics of the target can be deduced.Purpose:A well designed intermediate-high energy electron gun with small beam size and divergence angle is needed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EELS.Methods:To obtain the optimal beam condition, the electron optics software SIMION was utilized to simulate the space size and divergence angle of the electron beam at target position, the electron gun has a simple structure, i.e., consisting of thermionic cathode, grid electrode, anode electrode, focus electrode and deflection plates. The tuning range of electron energy is wide (1?3 keV) and easy to operate.Results:The beam size of 0.95mm, divergence angel of 0.93°, and beam current of 6.27?A of the constructed electron gun was obtained at 27mm from the exit of electron gun at a beam energy of 1.5 keV.Conclusion:An electron gun which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EELS has been developed.
-
-
-
陈心全;
刘京;
王琦龙;
崔云康;
狄云松;
赵健;
黄倩倩;
张晓兵
- 《第八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基于皮尔斯电子枪设计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碳纳米管场致发射阴极电子枪的电子光学设计方案.电子枪阴极半径为0.5ram,保持阴阳极电压不变,动态调整栅极电压,并利用CST软件对其进行仿真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栅极最佳电压值为-14kV,对应阴极发射电流为15.08mA,阳极处电子束半径约为0.1mm.研究为后续器件的设计和加工奠定了基础.
-
-
康念坎;
林世昌;
周广德;
陶守林
- 《全国第十二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第九届电子束焊接学术交流会、第十一届离子源学术交流会、高能束加工技术研讨会、第十届粒子加速器学术交流会暨荷电粒子源、粒子束会议》
| 2008年
-
摘要:
电子束热加工装置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可以分两部分进行:首先是计算电子枪形成的交叉 斑的大小和轴向位置,然后根据系统的要求,选定磁透镜的参数,将交叉斑会聚成像到工件面上,获 得所需的工作束斑。由于电子束热加工装置所用的电子束参量一般处在中强流的范围, 空间电 荷效应和热速度效应对电子束交叉斑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枪的设计要同时计及两方面的 因素。另外,往往因工艺要求不同等原因,要求电子束工作在较大地偏离原设计参数的条件下。 此时为了在不对原设计电子光学系统作大的改动,而基本满足各种工作参数对电子束的要求, 可 以通过变更阴阳极间的距离来有效地调节电子枪等效几何参量及会聚半角,使在不同参数工作 状态都能获得良好的聚焦性能。
-
-
-
阮存军;
丁耀根;
吴迅雷;
曹静;
胡旭华
- 《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暨军用微波管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开展了一种基于双控制极的新型空心多注电子枪结构及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与研制工作.通过采用杆状内控制极结构可降低其截止负偏压,获得的空心电子注有望提高多注速调管注-波互作用效率,并在高功率多注速调管中获得广泛应用;利用小型紧凑化的均匀场永磁聚焦结构可提高多电子注的直流通过率.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子枪及电子光学系统基本可满足多注速调管的工作要求,且具有控制极截止电压低、电子注传输效率高、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和结构紧凑等技术特点.
-
-
-
-
-
-
-
-
-
-
-
-
-
-
-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01-11-14
-
摘要:
提供了一种电路占有面积小、可以低功耗驱动的电子光学面板的数据线驱动电路。若最高位D3为“0”,则所有的γ校正用开关241~243接通,不进行γ校正。另一方面,若最高位D3为“0”,则γ校正用开关241~243与低位D0~D2的数据值对应接通,并进行γ校正。即,可以根据应显示的灰度是在白侧还是在黑侧来切换是否进行γ校正。此外,因不管有没有γ校正都可以兼用DAC电容CD0~CD2,故可以缩小电路规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