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波互作用
注波互作用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67篇、专利文献151580篇;相关期刊23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大众科技、电子与信息学报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5年第十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会议、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第九届全国高功率微波会议等;注波互作用的相关文献由32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中海、李斌、胡玉禄等。
注波互作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1580篇
占比:99.90%
总计:151728篇
注波互作用
-研究学者
- 杨中海
- 李斌
- 胡玉禄
- 李建清
- 宫玉彬
- 朱小芳
- 王勇
- 魏彦玉
- 王文祥
- 胡权
- 刘濮鲲
- 丁耀根
- 李宏福
- 罗积润
- 唐涛
- 徐进
- 赵鼎
- 刘盛纲
- 喻胜
- 岳玲娜
- 罗勇
- 赵国庆
- 鄢扬
- 黄民智
- 金晓林
- 阮存军
- 冯进军
- 廖莉
- 张瑞
- 彭维峰
- 段兆云
- 蒋艺
- 陈洪斌
- 高鹏
- 黄桃
- 刘文鑫
- 刘涛
- 周晓岚
- 徐勇
- 文光俊
- 李家胤
- 沈斌
- 王战亮
- 王晖
- 王自成
- 胡鹏
- 蒙林
- 邱海舰
- 郝保良
- 阮望
-
-
杨龙龙;
刘文鑫;
赵征远;
欧粤
-
-
摘要:
返波振荡器是一种重要的真空电子学太赫兹源,具有高功率、高工作频率和宽带调谐等特点。为提高圆形电子注与光栅慢波结构的互作用,提出一种双电子注嵌入矩形光栅的慢波结构,使电子注与光栅表面电场更好地充分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互作用效率和输出功率。通过数值求解和仿真计算其色散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相同结构参数的普通矩形单栅,该结构可以实现更高的工作频率和耦合阻抗。利用CST进行PIC仿真,优化结构和电子注参数,最终得到工作频率501 GHz,10.6 W的稳定输出。研究成果为设计0.5 THz的返波管提供了理论指导。
-
-
赵征远;
刘文鑫;
杨龙龙;
欧粤
-
-
摘要:
高频系统是行波管的核心部件,它会直接影响行波管的工作频率、带宽、增益等性能指标.为了获得更大的输出功率和更高的增益,对0.34 THz双注高次模折叠波导行波管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双注折叠波导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色散特性随频率升高差距增大,耦合阻抗在高频段匹配较好,并研究了损耗特性.利用CST仿真工作室对双注折叠波导的注波互作用特性进行了仿真,实现41.68 W输出.为了获得更高的输出,通过增大直波导高度,最终使输出功率提高了52.7%,达到63.12 W.最后设计了符合要求的盒型输出窗和模式转换器,验证了高频系统的传输特性.
-
-
钟辉;
魏望和;
于灿;
胡文
-
-
摘要:
为满足行波管大功率、高效率、小型化的发展需求,设计了工作于V波段的宽杆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矩形螺旋线慢波结构对比,宽杆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在保持色散平坦度相近的前提下,具有相速值较小、耦合阻抗较高的特点,同时,新结构更加兼容微细加工技术,易于小型化、批量化生产。在采用工作电压8900 V、工作电流0.05 A的带状电子注条件下,宽杆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12 W,对应的增益为30.5 dB,电子效率约为25.2%,瞬时3 dB带宽为24 GHz(43~67 GHz)。
-
-
-
-
-
-
-
曾造金;
马乔生;
胡林林;
蒋艺;
胡鹏;
陈洪斌
-
-
摘要: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是一种在毫米波、亚毫米波频段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电真空器件.本文基于运动学理论、感应电流定理和电荷守恒定律,推导一间隙到五间隙谐振腔的电子负载电导和电子负载电纳的表达式,分析了谐振腔间隙宽度、间隙数和间隙周期等参数对电子注与微波之间能量交换的影响和谐振腔谐振频率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结果,采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设计了一款工作于G波段的扩展互作用速调管,仿真结果显示,当电子注电压为24 kV、电流为0.15 A、输入功率为200 mW、轴向引导磁感应强度为0.8 T时,在中心频率217.94 GHz处,输出功率为225.5 W,电子效率为6.26%,增益为30.5 dB,3 dB带宽约为470 MHz.
-
-
阳权;
徐进;
赵国庆;
王文祥;
宫玉彬;
魏彦玉;
张鲁奇;
方栓柱;
国婷婷;
丁冲;
李倩;
雷霞;
吴钢雄;
江雪冰
-
-
摘要:
The slow wave characteristics of truncated sine waveguide are analyzed by the simulation method.The two-section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system based on truncated sine waveguide (TSWG)is proposed,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W-band Traveling Wave Tube(TWT).Meanwhile, the input/output coupler and attenuator are designed for the high frequency system.We obtain the beam-wave interaction results in the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system by the Particle-in-cell(PIC) simulation method.The PIC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WT can produce the output power o-ver 200 W and gain over 30 dB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92~101 GHz.%通过仿真计算对平顶型正弦波导的慢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可用于W波段大功率行波管的两段式平顶型正弦波导高频电磁系统,并完成了输入输出结构和集中衰减器的优化设计;利用粒子模拟方法获得了带状电子注与此结构中慢电磁波注—波互作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该行波管在92~101 GHz的频率范围内可获得200 W以上的输出功率,增益大于30 dB.
-
-
-
Yao Ruoyan;
姚若妍;
Tang Tao;
唐涛;
Zhao Guoqing;
赵国庆;
Huang Minzhi;
黄民智;
Gong Yubin;
宫玉彬
- 《第九届全国高功率微波会议》
| 2013年
-
摘要:
通过模拟计算,分析螺旋线内径和螺距变化对色散和耦合阻抗的影响,优化慢波结构,初步设计了Ku波段螺旋线行波管慢波结构.模拟行波管输入输出结构,得到输入端反射系数小于-19dB,电压驻波比小于1.24.电子聚焦系统采用周期永磁聚焦,磁场周期为8.5mm,计算得到磁场峰值为0.17T.为提高注波互作用效率,采用具有动态速度渐变特性的慢波结构,使得电子注与高频场有足够的互作用时间,从而保证电子不断地将能量交给高频场.运用三维PIC粒子模拟软件分析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得到在12.5~16GHz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大于88.7W,电子效率大于14.8%,增益大于34.6dB.
-
-
-
-
罗旺;
胡玉禄;
杨中海;
李建清;
李斌
- 《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利用小信号理论,分析了慢波电路随机误差和注波互作用分布随机误差对行波管小信号增益和相位的影响.具体以V波段螺旋线行波管为例,分析得到慢波电路参数在公差范围变化时,螺旋线内径及螺距对行波管小信号增益和相位最敏感;注波互作用中螺距分布变化时,均匀螺距对增益发散影响更小.论文探讨的方法为分析随机误差带来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