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61篇,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管理、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3904184篇;相关期刊215种,包括资源科学、地理科学进展、海洋开发与管理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全国第六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等;生态系统管理的相关文献由753位作者贡献,包括于贵瑞、傅伯杰、燕乃玲等。
生态系统管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04184篇
占比:99.99%
总计:3904545篇
生态系统管理
-研究学者
- 于贵瑞
- 傅伯杰
- 燕乃玲
- 陈利顶
- Barney
- Daniel
- Hariadi
- Hiroyasu
- Inoue
- Katila
- Keith
- Lobovikov
- Makoto
- Maxim
- Murdiyarso
- Oka
- Pia
- Saito
- Tetsuya
- Yeo-Chang
- Youn
- 刘璨(校)
- 吕金芝(译)
- 吴承照
- 林海燕(译)
- 梅宏
- 虞孝感
- 闵庆文
- 陈晓景
- Kartodihardjo
- Simangunsong
- Yasuhiro
- Yokota
- 于秀波
- 侯贻菊
- 修诚明
- 刘永
- 刘璨
- 卞方圆
- 叶属峰
- 吴志庄
- 周妍
- 周秋麟
- 张星耀
- 李和平
- 李雯
- 杨学民
- 杨振姣
- 梁军
- 温泉
-
-
李德月;
舒琪
-
-
摘要:
竹子具有良好的固碳增汇能力,为实现中国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目标,竹林生态系统的经营与管理至关重要。文章从竹林生态系统合理布局、结构优化及综合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碳中和愿景下竹林生态系统经营模式及管理方式,旨在为充分发挥和巩固竹林碳中和贡献提供依据,同时展望了后碳中和时代,竹林经营与管理发展方向。
-
-
马毅军;
李珂
-
-
摘要:
为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在实践中应积极探索生态系统的管理模式,明确管理目标,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确保其持续供应,加强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满足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该文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容及管理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对策。
-
-
李宇亮;
高宇;
郑新庆;
刘恒;
陈克亮
-
-
摘要:
生态系统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维持自身或其他生态系统健康,并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客观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对实现珊瑚礁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梳理归纳了生态系统功能的概念内涵,分析了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的产生机制;初步构建了基于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指数(coral reef ecosystem function index,CREFI)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方法;并以徐闻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2006年和2016年调查数据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徐闻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2016年的CREFI高于2006年,主要是由于珊瑚礁的死亡率有所降低和食草性鱼类种数明显增加;CREFI具有清晰的应用目标和理论框架,评价结果能清晰地反映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的时空差异,较好地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和健康状况,可作为一种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定量评价模型,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
-
张孟衡;
加依娜尔·波拉提;
马会然
-
-
摘要:
2022年7月14—15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BfN)和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共同举办的“基于生态系统途径(EbA)的气候变化应对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青年学术研讨会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等的80余名青年研究人员和合作伙伴参加会议,围绕EbA当前研究基础和主要研究差距开展研讨,就EbA面临的挑战和跨学科研究网络的潜力进行交流,并就EbA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升跨学科网络的潜力以及加强青年科学家之间的长期科学合作进行深入讨论。
-
-
郭镕之;
宋垚彬;
董鸣
-
-
摘要: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提升人类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作为连接自然景观和人类经济社会的空间载体,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获取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重要来源.本文在收集国内外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相关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概述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在概念、方法、供需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中的难点和不足,建议今后应深入研究的方向,包括建立和完善系统性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指标框架,确定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空间格局和年际动态及其底层的生态学机制,评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供需关系与匹配度.
-
-
焉恒琦;
毛德华;
王宗明;
欧阳玲
-
-
摘要:
理解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间的关系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存在重要的意义。该研究运用InVEST模型、ArcGIS 10.3软件,同时收集整理土地覆被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方法对赤峰市2015年土壤保持、碳固持和食物供给3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供需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赤峰市整体土壤保持服务供给与需求均值分别为5108.23、936.18t/km^(2),单位面积碳固持服务供给与需求均值分别为8891.14、258.91t/km^(2),单位面积食物供给服务供给与需求均值分别为184.95、22.74t/km^(2),各县(旗)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情况;赤峰市土壤保持、碳固持和食物供给的ESDR均值分别为0.23、0.20和0.22,总体表现为供给大于需求;赤峰市各县(旗)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也存在空间差异。该研究为赤峰市提出了生态保护和改善人类福祉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区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
秦天宝
-
-
摘要:
流域具有系统性、复杂关联性以及动态性等特点,相应地,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包括整体性、协同性以及适应性等要求.以此为参照视角,流域环境司法保护应当体现系统整体性、有机协同性以及动态适应性的要求.我国流域司法保护可实现环境司法专门化向流域司法专门化的逻辑转型,并针对流域司法体制、运行机制、行为方式等方面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协同性与一体化不足、能动性与联动性边界不清、预防性缺位与修复性不足等问题,分别重构整体性全流域环境司法体制、体系协同性流域环境司法运行机制以及动态回应性流域环境司法行为方式.
-
-
李禾尧;
何思源;
王国萍;
丁陆彬;
焦雯珺;
闵庆文
-
-
摘要:
自然保护地是区域灾害风险管理热点地区,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多样性决定其暴露在多种致灾因子下的承灾体多样性,使其灾害风险管理极具综合性.从国家公园管理职责、管理规划实践与科学研究热点出发,总结国家公园灾害风险管理的总体理念、共性与差异,将其置于社会—生态系统管理框架内,提出对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灾害风险管理的三个启示:(1)灾害风险管理是实现国家公园多重管理目标的必然需求;(2)灾害风险管理要重视维持国家公园社会—生态系统的理想状态;(3)灾害风险管理需要采用“整体”思想,在“愿景—目标—目的”的“层级式”管理目标下协调各部门,以适应性管理方式开展.
-
-
钱雨果;
周伟奇;
王佳;
胡潇方;
韩立建;
虞文娟;
王伟民
-
-
摘要:
科学有效的生态监管是落实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抓手.生态系统的监管涉及到社会、经济、自然等多个维度,水、土、气、生等多类要素,国家到局地等多个尺度.目前,已有生态监管常存在生态系统、生态要素、行政单元的割裂.如何整体考虑以上特征,开展科学的、系统的、空间显性的生态监管亟需理论技术的创新.通过整合等级斑块动态范式、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多功能景观理论,构建了多等级生态功能网格框架,以期为生态监管提供一个综合的概念与技术框架.等级斑块动态范式从等级作用的角度构建了多等级网格骨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从多个维度丰富了多等级网格内涵,多功能景观理论明确了网格的功能.通过耦合多等级生态功能网格的划分、评价和监管,可实现系统、整体、差异化的生态监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
-
王斌;
杨振姣
- 《中国海洋研究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国海洋发展论坛》
| 2017年
-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系统管理和海洋综合管理的思想逐步成为海洋管理的主流,并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本文概述了当代西方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及主要国家的管理实践,总结了当前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本文梳理了海洋及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及其演变,以及相关的实践内容,回顾了中国海洋综合管理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系统管理和海洋综合管理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方向.
-
-
-
曹文华;
赵院;
李春明;
董仁才
- 《全国第六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土地退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全球环境基金(PRC-GEF)干旱地区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OP12)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6个省(自治区)生态系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调查,分析了其开展以GIS为核心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缺专业技术人员、缺监测标准和流程、数据连续性差、数据共享能力弱、使用软件不统一、元数据管理不善等问题症结,并提出了该地区构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议与方法.提出要构建分布式空间数据库;重视元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将空间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有机融合;固定专门人员管理。同时,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需要不同部门机构的协调和合作,特别是负责林业、农业、畜牧业、水利、环保、国土、科技、财政、规划以及立法的机构。
-
-
-
-
方秦华;
张珞平;
洪华生
- 《2006年全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管理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基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和实践的目的、研究和实践的内容和研究和实践的方法等三方面的本质属性分析,提出战略环境评价应以综合人与自然复杂关系的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为基础,指导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并提出了其在生态系统管理框架下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以发生于海岸带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人类活动为对象,构建了海岸带战略环境评价的内容框架和技术路线.海岸带战略环境评价的内容包括现状评价、回顾评价和预测评价三个评价时段以及基于上述评价结果的决策支持评价;其中,预测评价内容又包括常规环境影响、生态系统影响和持续性的影响等三种类型.所提出的技术路线以动态循环为特征,体现了战略环境评价过程和战略制定过程的充分融合,遵循了生态系统管理框架下战略环境评价的基本原则,包含了生态系统诊断、生态系统扰动-胁迫-响应的分析预测、生态系统适应与调控的完整过程,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对我国当前开展海岸带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
-
吴惠仙;
薛俊增
- 《全国水体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技术与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建设交流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流域生态学的研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而选取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又显得尤为重要。寿昌江流域属于中国东部亚热带山区典型的一个小流域。rn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水体污染轻,溪流分支多且脉络清晰,水生生物种类丰富且整个流域位于一个行政区内,十分适合用来建立一个典型流域生态学研究模型。本文从地理位置,地方资源小流域分布,工矿企业分布,社会经济情况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现象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在该地区进行更深入地开展流域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从而对寿昌江流域内生产生活乃至政府决策都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