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彩鲤
瓯江彩鲤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515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生生物学报、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产科技分论坛暨2013年浙江省渔业科技论坛、鱼类种子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科技论坛、2011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等;瓯江彩鲤的相关文献由15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成辉、项松平、王剑等。
瓯江彩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515篇
占比:99.50%
总计:15593篇
瓯江彩鲤
-研究学者
- 王成辉
- 项松平
- 王剑
- 吕耀平
- 姚俊杰
- 李思发
- 徐志彬
- 段江萍
- 潘增云
- 王军
- 安苗
- 苏小平
- 何登菊
- 姚子亮
- 徐如卫
- 李川
- 林银康
- 胡则辉
- 蔡完其
- 陈红林
- 黄富友
- 何小珍
- 冯亚楠
- 刘志国
- 刘晓旭
- 刘至治
- 刘豪
- 姜海波
- 曾伟光
- 朱俊华
- 江锦坡
- 胡建尊
- 贾秀英
- 邹曙明
- 劳沈颖
- 叶丽平
- 司周旋
- 吴维泉
- 施蔡雷
- 曹慧
- 李康乐
- 李雪松
- 杜金星
- 杨青春
- 申屠基康
- 程起群
- 胡金强
- 许细丹
- 赵雪锦
- 轩兴荣
-
-
尹文金;
李刚
-
-
摘要:
瓯江彩鲤(Oujiang color common carp)俗称“田鱼”,具有生长迅速快、耐粗食、抗逆性强等特点,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鳞片柔软还可食用,其体色艳丽,有全红、大花、麻花、粉玉、粉玉花等多种多样的体色,在中国的鲤科鱼类中极为罕见,也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观赏鱼产业进行养殖。稻田养殖瓯江彩鲤,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实现水稻稳产、增加养殖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2021年,在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树乡山湾村利用9亩稻田养殖瓯江彩鲤试验,单产40.1kg/亩,单位面积经济效益308.3元/亩。
-
-
-
-
柳雄安
-
-
摘要:
瓯江彩鲤,原产于浙江瓯江流域,也被称为田鱼,具有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且外形艳丽多彩,观赏性极强.瓯江彩鲤属于杂食性鱼类,既可摄食水藻、昆虫,也摄食适宜的商品饲料.该鱼肉质鲜嫩、口感细腻、营养丰富,受到人们的认可与喜爱,据史料记载,在唐朝其还是高等贡品,有着可观的经济价值.
-
-
吴永才
-
-
摘要:
在广西象州县石龙镇大塘村委新塘的一个智能“养鱼工厂”,有23个大型长方形池子,每一个池子可容纳30~50立方米水,池子里分别养殖的瓯江彩鲤、加州鲈鱼、草鱼等密密麻麻,鱼儿们不停地快活地游来游去。这个“养鱼工厂”由象州县新大陆田园综合体兴建,综合体总经理陆会专说,传统的养鱼模式平均每立方米水体养一斤多鱼,而他们的智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一个立方米可以达到50公斤左右的鱼,整个工厂每批可生产成品鱼5万公斤左右。
-
-
-
陈红林;
司周旋;
杜金星;
许细丹;
王军;
王成辉
-
-
摘要:
为了解4种体色类型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大花’-BR、“粉花’-BW、“全红”-WR、“粉玉”-WW)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程度,本研究对12月龄的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相关形态性状(体长X1、体宽X2、体高X3、头长X4和尾柄高X5)与体质量(y)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 显示,“全红”体色在所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为最高,具有相对较大的选育潜力;4种体色瓯江彩鲤中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以体高与体质量的相关程度最高.应用逐步引入-剔除法分别构建了4种体色瓯江彩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即BR为y1=-517.069+12.628X+67.916X2+94.885X5;BW为Y2=-525.711+38.085X2+68.869X3+72.206X5;WR为Y3=-502.952+90.980X2+ 18.172X4+ 113.965X5;WW为Ya=-537.119+22.932X1+55.113X2+48.203X5.通过通径分析发现,BR和WR群体的X2对Y的直接作用最大(0.387,0.504),BW群体的X3对y的通径系数最大(0.546),WW群体的X1对y的通径系数最大(0.508).研究表明,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形态特征差异较为明显,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将为瓯江彩鲤的进一步选育提供有益参考.
-
-
钱永生;
陈红林;
杜金星;
刘至治;
王成辉
-
-
摘要:
瓯江彩鲤(Cyprinius carpio var.color)是一种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优良养殖对象.为了解不同体色瓯江彩鲤间生长差异的代谢生理基础,本研究分析了4种体色类型("全红"、"大花"、"粉玉"和"粉花")瓯江彩鲤间的生长、摄食率、消化酶活性和呼吸代谢率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绝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日摄食量和日摄食率、胰蛋白酶活性大小差异顺序均为"大花">"粉花">"全红">"粉玉";其中带有大块黑色斑纹的"大花"和"粉花"体色个体的上述性状显著高于无黑色斑纹的"全红"和"粉玉"体色(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特定增重率和摄食率、特定增重率与胰蛋白酶活性、摄食率与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P"全红">"粉花">"粉玉",表现出红色体色的呼吸耗氧率高于白色体色.以上结果反映了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生长差异是与其相关代谢生理基础相关联的,为瓯江彩鲤的进一步种质改良与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
-
孙丽;
郭贵良;
于林海
-
-
摘要:
瓯江彩鲤俗称"田鱼",是瓯江流域的地方性养殖鱼类,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养殖历史。瓯江彩鲤形似鲤鱼,味胜鲫鱼,是食用鱼中的上品,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鳞片柔软可食,是淡水鱼中的一绝,尤其是其鱼肝,食用更是极品享受。瓯江彩鲤适温广、耐粗食、抗逆性强,而且生长迅速,适合于池塘和网箱高密度养殖。瓯江彩鲤体色艳丽,色彩丰富,有红色、白色和花色等多种多样的体色,可与锦鲤相媲美,作为观赏鱼类开发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
-
许会宾;
张茜;
王成辉;
龚小玲
-
-
摘要:
瓯江彩鲤( Cyprinus carpio var. color)鳞片存在不同的类型,其中的两种类型形态差异最为明显。一类鳞片较硬,插入皮肤部分透明,后区光滑,命名为A类;另一类鳞片较软,插入皮肤部分不透明,后区多褶皱,命名为B类。对同规格、同龄、同部位的两种类型鳞片进行比较分析,扫描电镜显示:鳞片上侧区A类鳞嵴排列较B类的规则,同类型、同区域鳞嵴间距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不同类型间则存在显著性差异( F 检验得 F >F0.01(1,268)=54.095,PF0.01(1,268) =54. 095,(P<0. 01). The paraffin sections result showed that thethickness of form A scales (109. 53 ± 3. 74)μm is more thick than the soft scales (55. 450 ± 7. 40)μm, and the fiber layer of hard scales showed layered distribution,and the bone layer of hard is thicker. The DigiEy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olor is different soft scales and hard scal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oft scales and hard scales,and these may lead to differences between form A scales and form B scale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A, B two types scales morphology,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olor in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ich may resulted in the Oujiang col-or common carp scales hardness, transparency and color of different.
-
-
LI Kangle;
李康乐;
HU Jianzun;
胡建尊;
WANG Chenghui;
王成辉
- 《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产科技分论坛暨2013年浙江省渔业科技论坛》
| 2013年
-
摘要:
为探明鱼类体色变异的相关调控因子,采用RT-PCR及RACE技术获得总长度为1680bp的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酪氨酸相关蛋白1(tyrp1)基因cDNA序列。该基因序列的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87bp和12bp,开放阅读框1581bp,编码52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瓯江彩鲤的tyrp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在68%~94%之间。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瓯江彩鲤的皮肤、肌肉和眼睛表达量最高,鳃、鳔和心表达量次之,肾和肝中没有表达。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Tyrp1基因在"大花"黑表皮和"粉花"黑表皮中表达量最高,且显著地高于其它体色类型(P<0.05);"大花"红表皮中表达量次之,与"全红"红表皮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粉花"白表皮和"粉玉"白表皮(P<0.05);"粉花"白表皮中的表达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体型(P<0.05)。结果初步发现,tyrp1基因在瓯江彩鲤的体色变异中发挥着调控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