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玉液汤

玉液汤

玉液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454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光明中医、河北中医、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五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第十一次全国中医方剂学术年会、第三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等;玉液汤的相关文献由231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福生、付雪艳、张义伟等。

玉液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1.5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6454 占比:98.41%

总计:6558篇

玉液汤—发文趋势图

玉液汤

-研究学者

  • 于福生
  • 付雪艳
  • 张义伟
  • 董琳
  • 任慧
  • 冯锋
  • 凌雪宇
  • 刘文亮
  • 刘梦宇
  • 刘继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成朋; 黄生维; 王淑美; 周杨琳
    • 摘要: 玉液汤首载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清代张锡纯的著作,原方由生山药、生黄芪、知母、生鸡内金(捣细)、葛根、五味子、天花粉七味药物组成。张锡纯述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若肺体非热,因元气不升,不能使津上乘,当用升元气以止渴,导之上升,此拙拟玉液汤之义也。
    • 姚书胜
    • 摘要: 目的:探究玉液汤加减治疗在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90例血糖控制不佳T2DM病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玉液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效果、胰岛功能、脂质代谢指标以及肠道菌群情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例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Glucose,GLU)、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及血糖波动指标[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LAGE)与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ostprandial Glucose Excursion,PPG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病例在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Cell Secretion Index,HOMA-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例在治疗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病例治疗后的肠道菌群数量出现明显变化,其中肠杆菌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双岐杆菌及乳杆菌数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玉液汤加减治疗这一方案应用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可显著提升其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血脂水平及肠道菌群状态,对其血糖指标的稳定管理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 张文祥; 郭凤; 陈鹏德; 吴思宇; 姚蓝
    • 摘要: 优化玉液汤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通过设置3个考察因素:料液比、药材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确立3个评价指标:总皂苷含量、干膏得率、总多糖含量。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并根据综合评分结果确定玉液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按此提取工艺对玉液汤进行回流提取,所得药液进行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小鼠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在此期间记录小鼠的基本状态、检测各组小鼠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取小鼠心、肝、脾、肺、肾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脏器病理变化。最终确定玉液汤水提工艺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 g/L、药材浸泡1 h、回流2.5 h。小鼠连续给药14 d内未出现中毒和死亡情况,且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摄食量、摄水量、血常规、生化指标和各脏器的脏器指数均未有统计学差异;各组小鼠主要脏器病理学未见异常。优化条件下的玉液汤水提工艺含量稳定,且服用安全无毒。
    • 郭凤; 张文祥; 黄雪莲; 陈鹏德; 姚蓝
    • 摘要: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玉液汤指标成分葛根素、芒果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玉液汤水提物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C,检测波长260 nm;以葛根素为内参物,通过测定芒果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峰面积计算相对校正因子,从而确定二者含量。结果葛根素、芒果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分别相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0.3%~116.1%,RSD均小于3.0%。经非参数检验统计分析,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一测多评法测定玉液汤指标成分方法专属性好,结果稳定、准确度高,可为玉液汤的多种成分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吴小翠; 杨诏钧; 杨智华; 李坚昊; 程亚伟; 谢毅强
    •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联合分子对接探讨玉液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取糖尿病肾病转录组基因表达情况,提取与自噬相关的基因。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工具筛选得出玉液汤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将药物预测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得到与自噬相关的玉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靶点。利用String(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val of interacting genes/proteins)数据库结合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玉液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有效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Metascape对玉液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生物学过程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Pymol等软件对玉液汤的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筛选得到符合条件的糖尿病肾病与自噬相关基因100个,玉液汤的潜在作用靶点共1428个。将获得的糖尿病肾病与自噬相关的基因与玉液汤潜在作用靶点进行映射,获得22个治疗靶点。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玉液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与自噬相关的通路可能包括mTOR信号通路、磷脂酶D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抵抗、细胞凋亡、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2)蛋白互作网络表明VEGFA、ERBB2、GASP3、MAPK8、MYC、CDKN1A、EGFR、BCL2L1可能是玉液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作用靶点。分子对接实现4个核心活性成分与8个核心靶点蛋白结合。结论:玉液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治疗糖尿病肾病,为玉液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在自噬相关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任洁; 王雪纯; 陈燕清; 李晓东
    •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玉液汤在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ocology,TCMSP)中得到玉液汤中黄芪、葛根、山药、知母、天花粉和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在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中得到鸡内金的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2型糖尿病的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运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中的ClueGO插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结合文献研究,获取有效成分、高频基因及通路的治疗作用。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玉液汤有效成分81个,频率较高的为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相关靶点334个,其中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有120个,高频靶点为胰岛素(Insulin,IN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等。GO功能分析提示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受体配体活性、信号转导受体激活剂等分子功能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所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有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等。结论:本研究体现了玉液汤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干预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玉液汤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 韩瑞伟; 张彦雨; 何礼; 田明; 冯月男
    • 摘要: 优化了玉液汤煎膏剂的制备工艺.以玉液汤的出膏率、总皂苷含量、葛根素含量和醇浸出物作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选取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处方药材提取工艺;以出膏率、醇浸出物及总皂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浓缩工艺.经实验得出玉液汤煎膏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是原方药材回流煎煮两次,分别为加入10倍水量、浸泡80min、回流提取120min和加入8倍水量回流提取90min,将两次药液合并,采用常压90~100°C,或在减压0.07~0.09MPa、温度60~90°C条件下浓缩,相对密度不低于1.22,加入处方量30%的木糖醇,加适量水至1000mL,混匀,灌装,灭菌.该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适用于玉液汤煎膏剂的工业化生产.
    • 刘梦宇
    • 摘要: 目的观察玉液汤加减对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临床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6例,治疗组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液汤加减,疗程4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FBG、2hPG及HbA1c,并记录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够提高总体有效率、降低FBG、2hPG及HbA1c水平以及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玉液汤加减治疗消渴病气阴两虚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焦素杰; 冯晓; 张娜
    • 摘要: 目的:观察玉液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影响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降糖、降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汤剂玉液汤口服,均治疗8周.观察各组血糖、氧化应激、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指标变化.结果:1)2组疗程完成时辅助性T细胞(Th1)、Th17、白细胞介素-2(IL-2)、IL-17、γIFN和氧化指标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F2a(8-ios-PGF2a)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而Th2、调节性T细胞(Treg)、IL-4、IL-6、1L-10及和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2组疗程完成时同型半胱氨酸(Hcy)、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2组疗程完成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颈动脉中膜厚度(IMT)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3.06%、8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69%、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液汤可有效减轻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和抗氧化应激有关.
    • 鞠娜; 张文风; 翁丽丽
    • 摘要: 为了优选玉液汤最佳水煎提取工艺,以葛根素转移率和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次数为3次,煎煮时间为每次90 min.该实验优选出的工艺得到的葛根素转移率为60.04%,干膏得率为18.93%,说明此提取工艺合理、可靠且稳定,可为日后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