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系统
热电联产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68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3742368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城市、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中国科技投资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热泵技术交流会、广东省造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三届热电联产节能降耗新技术研讨会等;热电联产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528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殷晙、郑百永、河深复等。
热电联产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42368篇
占比:100.00%
总计:3742454篇
热电联产系统
-研究学者
- 赵殷晙
- 郑百永
- 河深复
- 金哲民
- 刘明
- 严俊杰
- 高新勇
- 刘汉涛
- 张世东
- 郑立军
- 李在元
- 崔永燮
- 徐钢
- 何晓红
- 张一帆
- 柳润镐
- 王伟
- 高哲洙
- 姚明宇
- 孙士恩
- 李红智
- 白烨
- 黄尹提
- 周贤
- 姚国鹏
- 安航
- 彭烁
- 杨勇平
- 钟迪
- 陈衡
- 仝志辉
- 俞聪
- 崔昶民
- 崔源宰
- 张圣君
- 王怀信
- 郭涛
- 黄永琪
- 刘东晓
- 刘建忠
- 刘继平
- 周俊虎
- 周志军
- 周湘杰
- 岑可法
- 张卫军
- 张彦威
- 张涛
- 李运泽
- 李金平
-
-
许继旭;
范永锋;
陈珉琪;
周琪凯
-
-
摘要:
采用国产化的KingView组态软件进行某沼气热电联产系统工程师站点监测平台的设计开发,该监测平台集通信、数据采集、运维数据监测、报警及数据记录、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于一体,已投入到多个项目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实践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
符昊宇;
谢长君;
朱文超;
李浩;
章雷其;
赵波;
宋洁
-
-
摘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电效率约为50%,电化学反应剩余的能量要以热量的形式散失,造成巨大能量浪费,开发基于燃料电池的热电联产系统可以高效地产生电力和热水,并显著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70 kW级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模型、热管理模型和热电联产系统综合动态模型,并开发了一种智能控制算法进行水热管理,将电堆运行温度控制在70°C左右,在保证电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升热能回收效率并降低系统寄生功率。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回收燃料电池反应所产生的废热,在增大外部负载提高电堆电效率的同时,热电联产效率会逐渐增高然后降低,热电联产最高效率可以达到83.5%。
-
-
王燕琴
-
-
摘要:
日本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总面积2505万hm2,森林覆盖率达67%。其中,人工林面积约为1020万hm2,约占森林总面积的41%;蓄积量已超过52亿m3,平均年增长量约为7000万m3。而且,一半以上的人工林林龄超过50年,已进入主伐期。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扩大国产材利用,推进木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和发展,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同时强调木质生物质发展应致力于未利用间伐材等的利用和热电联产系统的构建。
-
-
胡中强
-
-
摘要:
借助背压式汽轮机组蒸汽流量的提升使多余排汽能够给予有机朗肯循环(即常说的"ORC")中耦合热点联产系统实现发电作用,继而有效提升汽轮机组运转效率,不断提升系统有效发电量,该系统可以较好地调控热负荷以及电负荷.ORC热效率会随着主汽温度变化发生正向相关,但是主汽的温度值会被背压式汽轮机的排汽冷凝温度所限制.为了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得热效率,通常会对运行压力予以适当优化,总体而言,热负荷下降,联产系统对于燃料的利用系数会有所下滑,但炯效率会有所提升.
-
-
-
李逍晗
-
-
摘要:
本文通过提高背压式汽轮机组的蒸汽流量,让多余的排汽给与有机朗肯循环(ORC)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发电,从而提高汽轮机组的工作效率,提高系统的发电量,同时该系统能够调节热负荷和电负荷.
-
-
陈瑜
-
-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分析以及改进逐步被提上日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以往相比,我国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节能规模有逐渐发展壮大的趋势.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节能分析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现状,然后指出了该技术的改进途径,希望能够对我国能源发展作出贡献.
-
-
姚立涛
-
-
摘要:
热电联产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不可再生的资源转化成机械能,实现能源结构的充分利用的过程.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是依靠矿物资源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来完成对机械能的转化,如果燃烧条件不佳或者人工操作不当,导致矿物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燃烧便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这对矿物资源的利用率带来严重影响.这种生产模式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鉴于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做好节能优化设计,保证热电联产系统能够充分发挥能源优势.
-
-
-
龙小龙;
潘爰原;
宋娟;
廖小红
-
-
摘要:
太钢集团袁家村铁矿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是目前国内乃至亚洲规模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的微细粒红磁混合采选联合冶金矿山,是太钢“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山西省重点工程,也是列入国家发改委《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的矿山开发项目。袁家村铁矿包括采矿系统、选矿系统、精尾矿输送系统、尾矿系统、球团系统、储运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热电联产系统共九大系统,总占地46600亩。
-
-
郭立立;
邢作霞;
王亮
- 《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沈阳机器人大会》
| 2017年
-
摘要:
针对中国三北地区冬季供暖电热负荷时空分布不均匀,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极大地限制机组调峰能力,风电消纳亟待解决,以及东北地区老旧热电机组面临改造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储热的热电联产系统热电解耦运行的方法,通过在热电系统中增加储热装置,利用电蓄热的方式消纳风电,增加风电上网空间,同时也提高热电机组在热电负荷分布不均匀时段的调峰能力,并对热电联产系统建立了以运行成本最小化目标函数和系统约束条件,为以后的经济性优化控制研究提供参考模型.
-
-
-
黄逊青;
罗永尧
- 《2013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发电机和家用碟型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技术进展,指出自由活塞式结构可以较好地解决斯特林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维护性问题,从而为碟型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创造了产业化条件.太阳能热发电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的技术日益成熟,碟型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产业化条件也逐步成熟,在配套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发动机-发电机的系统中,在发电过程同时获得热能的太阳能热电联产技术,在住宅场所应用可以获得较高的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以及较好的运行经济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
李志鹏;
秦刚
- 《第二届热电联产节能降耗新技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就国内热电联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热电联产系统中加装蓄热器,解决热电联产系统中供气压力波动等问题;并就蓄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叙述了热电联产系统中加装蓄热器以及采用移动蒸汽供热,扩大供热半径的可行性,举出了几种应用蓄热器的工程实例。
-
-
邱慧芳
- 《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研究新型湿空气透平热电联产系统,采用加湿和冷凝除湿循环,可提高工业热电联产系统的发电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热电联产主机系统的投资并缩短项目回收周期.基于不同压比情况下的能量平衡的热力性能系统分析,总结了参数关系和优化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应用加湿和除湿过程的联合循环,系统主机的优化压缩比可以低选,发电和热电效率相应提高,有利于提升分布式热电联产节能工程的经济性.
-
-
张光玉
- 《第七届全国染整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热电联产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几种小型热电联产系统特点,建议采用基于微型燃气轮机的小型热电联产方案为定型机供热.采用增量投资回收期方法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电力、天然气价格下,增量投资回收期可以控制在2年以内,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
-
SUI Jun;
隋军;
LIU Feng;
刘锋;
GUO Pei-jun;
郭培军;
JIN Hong-guang;
金红光
- 《第十四届全国热泵技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内燃机分布式能源系统中,90°C~99°C缸套水带走的热量约占系统输入热量的30%,利用吸收式热变换器(AHT)可以有效提升缸套水余热品位.本文提出一种由内燃机缸套水余热驱动的AHT的设计方法,研制了制热功率为20kW的立式降膜AHT机组,并提出集成热变换器的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利用烟气和缸套水余热生产过热蒸汽,实现节能.热泵以溴化锂-水作为工质对,制热量为20kW,COP为0.47,可以将热水温度从95°C提高到110°C。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溴化锂管外吸收和发生过程进行了模拟,利用已有关联式对管内对流换热以及水蒸气和水的管外换热进行模拟计算;建立封闭的方程组对循环进行迭代计算,得出设计参数。在立式降膜结构、降膜与布液方式、汽/流疏运通道和真空保持等方面采用了新的设计方法,提高了装置的性能。提出了集成吸收式热变换器的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利用内燃机的排烟和缸套水余热,生产过热蒸汽,相对于无吸收式热泵的联产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
-
王魁吉
- 《第三届热电联产节能降耗新技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阐述了热电联产系统实现"多热源联合供热"的节能措施,并详细分析了在全国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了"多热源联合供热"从规划、调峰热源选址、施工图设计以及运行调节等方面应采取的特殊技术等内容.同时明确提出了:"多热源联合供热"不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很容易实现,是一项在热电联产系统中应普通采用的节能措施.供同行参考指正.
-
-
解东来;
王子良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FC)的微型天然气热电联产系统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这种系统将kW级天然气制氢、燃料电池发电及余热利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将天然气的一部分高品质的化学能通过氢气这个中间介质转化为电能,其余的低品位的能量用于采暖及生活热水供应,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可用能利用程度,实现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的“温度对口、梯级利用”.介绍了微型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的技术路线,并对国内外微型制氢技术的研发及热电联产系统的产业化状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
-
-
-
-
-
-
-
-
-
-
-
- 浙江剡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6-03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效电热联产BIPV一体化组件及其热电联产系统,BIPV组件主体包括集热平板、太阳能电池和透明玻璃盖板,集热平板上设有循环管和底框组件,集热平板是通过若干个整块铝板组合而成,循环管与集热平板之间填充有导热件;其包括一种超高效电热联产BIPV一体化组件,还包括集热保温水箱,其中BIPV一体化组件与集热保温水箱之间通过管路相连通,将BIPV一体化组件通过管路与集热保温水箱相连形成循环回路,通过集热保温水箱以对外供热。本发明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因太阳能光伏板长期暴露在室外出现鼓起来的缺陷,也能够解决在生产过程中整体压块时出现鼓的缺陷,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更加能够很好将太阳能光伏板的热量充分利用,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