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0-15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会议文集: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大中型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由此带来的停车压力明显增加;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停车设施供应明显不足.在重点区域兴建特大型公共停车场(库)十分必要,将有利于缓解部分区域停车难及其引发的周边交通问题.但是特大型公共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却遇到了很多制约因素,尤其在大城市中心区,需要统筹研究特大型地下停车场(库)的建设模式及选址、区域交通分析、内部交通组织及方案优化、智能停车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几个相关的工程实例,从发现问题入手,进行各方面的分析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探索特大型公共停车场(库)的建设模式及选址分析;区域交通分析及改善措施;内部交通组织及方案优化设计;引入区域诱导系统和智能停车管理等先进技术措施.论文对特大型公共停车场(库)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结合目前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研究的政策方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及措施,利于推动和指导其他类似交通工程的建设.
  •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将"供人们活动的城市基面以下的空间"称作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的城市空间内涵由城市空间发展本身决定,其作为城市中的一个新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形成"紧缩、生态、高技"这些方面的场所感,其利用将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和接受.城市地下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它既是城市开发行为及城市活动关系的中介也是最终的产出,它在城市社会关系中逐渐成长,并最终影响社会行为及社会认知,关系着经济、政策、权利等社会发展的多方面矛盾因素.对于地下空间城市属性的认知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并推行文化方面的促进政策.
  • 摘要:细集料是配置混凝土的基本原材料,其质量优劣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和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均具有重要影响.现今天然砂资源越来越少与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的矛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与现今建设的需要矛盾都日益突出,泥石流、滑坡资源化开发,将泥石流河砂用做混凝土的原材料可以变废为宝,可实现原材料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作者立足于泥石流河砂及其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并对其性能在混凝土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该材料可以用于配制生产混凝土.
  • 摘要:本文对现代工业建筑交流空间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分类分析和工业工程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工业建筑交流空间的运用和发展,讲述了平面上沿工艺流线分布,功能上与交通空间重叠,形式上相对其他空间具有灵活性,总结出了形式多样化,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与城市空间的交流,通过对现代工业建筑交流空间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一空间形式在工业建筑以及城市空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
  • 摘要: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论"为探究的起点,分析了气场与大环境、气场的均衡、山水与建筑、明堂与照壁等内容.认为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从选址、规划、设计、营建到饰品几乎无不受到"气场"的深刻影响.面对当前我国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传统建筑环境面临消失和颓废,文章提出只有通过人与自然和谐,传统与现代的共融,以及城乡均衡发展,人们安居乐业,有节奏的生活景观,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对中国传统建筑环境的认识和了解,还有许多工作可做,从历史学,地理学,人类说,哲学、生态环境学诸方向,本文仅从与建筑环境联系的“气”这一客观存在,浅析了古人对气与建筑环境的辩证关系。
  • 摘要:EPC模式是当前国际上工程承发包的主流模式之一,也为中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但是,基于中国目前的法律环境和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中国的建筑企业在适用EPC模式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障碍和问题,这使得EPC模式应有的优势和活力受到了限制,建筑企业也在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代价.创新中国特色的EPC模式并能为中国的建筑企业所用是需要继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使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被"城市现代化"的脚步无情地踩得粉碎.论文将哈尔滨历史建筑放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观察、访谈等方法,归纳了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的原则、理念以及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希望能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些参考.目前哈尔滨范围内对历史建筑的利用和开发途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历史性建筑的功能延续和利用,一种是历史性建筑的功能置换和改造。
  • 摘要: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修缮施工的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技术方案和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尤为重要.以往古建筑修缮建设投资只考虑了修缮本身发生的费用,对修缮过程中涉及的保护措施费常常忽略,其实这部分费用在总投资中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本文主要对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保护措施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修缮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修缮后期及使用过程中的保护措施方面的保护措施,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经济的保护措施把古建筑保护好、修复好,让它们以其原有的面貌长久地保存下去,才能继承并发挥古建筑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和作用。
  • 摘要:长输油气管道站场建筑及总图的"三化设计",即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多年来站场建筑建设标准不统一、建筑风格五花八门的弊端,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本文针对站场建筑模块化设计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模块化与标准化、信息化的关系,并给出站场建筑"三化设计"的思路.模块化是解决复杂系统的标准化高级形式,而信息化则是运用BIM技术对建筑模块进行参数化设计.实践证明,站场建筑三化设计是全面提升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与进度的有效途径,对于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站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城市化发展应结合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关键是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主动协调好城市化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自主创新,实施绿色、生态战略,才能实现我国城乡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讲述了生态设计是工业建筑设计的必由之路,并结合实际案例,宗申摩托车项目在建筑设计上大量采用生态设计技术,积极倡导节能与环保,通过全面采用环保建材,科学、合理地解决自然通风、节能光照,通过直饮水、智能排水、废水重复利用等系统,用实际行动践行追求生态理念,实施低碳运行,兑现环保承诺,完成企业使命。
  • 摘要:大型展会项目,奥运会、世博会等,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长远的.如何让这些耗资巨大、占地惊人的项目更好地带动城市功能、环境的更新和改善,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后续发展问题,是每一个大型会展项目在前期策划、规划和后续运营中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为例,从组织机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目标、功能定位、交通系统、配套设施等方面总结了大型展会项目后续发展的方法与机制,期望能够为我国类似项目的后续发展问题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以五种典型集中供热热源的燃料热能利用率计算结果作为依据,分析各类热源的特点及适用情况,对城市集中供热热源选择提供参考性意见,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本文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能源利用率、经济性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对多种集中供热热源的配置模式分别作了分析,目的就是为供热企业及编制城市供热规划时对选择何种供热热源提供可操作性依据,在供热热源选择方面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做得更全面、合理、经济、环保、节能。城市集中供热常用的有以下五种典型热源模式:燃煤热电联产热源供热,燃气热源供热,燃煤热水锅炉房热源供热,利用电厂冷却水余热供热,水源热泵供热。
  • 摘要:采用建筑能耗分析软件DEST,以重庆某集居住、办公、商业、文教与医疗于一体的区域建筑群为分析对象,建立所选建筑群的空调动态负荷分析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别得到了单栋建筑以及建筑群的动态负荷,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此区域建筑的空调负荷特性,将区域供冷方案机组的装机容量与传统中央空调方案机组的装机容量相比较,定量地分析区域供冷方案在机组装机容量方面的节能效率。
  •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例,从装机容量与配电量、设备初投资、设备用房面积、运行电费四个方面对区域供冷与单体建筑冷站进行对比分析.该区域共有13个单体建筑,空调总面积约为37.4万平方米.在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的中央商务区,根据商业建筑群的多样性与空调负荷特性,非常适合采用冰蓄冷区域供冷系统。规模效应会使区域冷站的初投资低于每个建筑单独设置制冷机房,减少设备总的装机容量和配电容量,减少制冷设备和配套变配电设备的设备用房面积。区域冷站集中建造,可以选用大型、优质、高效的制冷设备,采用冰蓄冷技术,充分利用峰谷电价,最大限度节省运行费用。
  • 摘要:依据广西某区域供冷项目,针对流量已分配的枝状管网情形,研究区域供冷输配管网优化的方法.建立了优化模型,其目标函数为系统的年度费用,由冷冻水泵的年运行费用、管道的折旧和维修费用、冷冻水泵的折旧费用、输水管道冷量损失的费用以及水泵功耗导致的冷水温升所产生的费用.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实用且可靠.本文通过建立经济优化模型,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区域供冷枝状管网经济最优设计管径和流速。该方法较常规管网设计方法共节约年折算费用671.75万元。表明区域供冷系统应该根据经济数据进行优化设计,以体现区域供冷系统的先进性和经济性,促进其健康发展。
  • 摘要:气候变化有可能变成人类文明即将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而人类通过进行各种活动所释放的温室气体就是造成这个危险的关键因素.区域性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被有关决策部门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本文就区域性能源系统同时产生热能、冷冻水和电能的不同组合应用及其为环保和经济领域带来的效益,结合热电联产的技术革新、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它们针对现有能源系统的更新与更换进行了讨论和概述.
  • 摘要:研究新型湿空气透平热电联产系统,采用加湿和冷凝除湿循环,可提高工业热电联产系统的发电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热电联产主机系统的投资并缩短项目回收周期.基于不同压比情况下的能量平衡的热力性能系统分析,总结了参数关系和优化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应用加湿和除湿过程的联合循环,系统主机的优化压缩比可以低选,发电和热电效率相应提高,有利于提升分布式热电联产节能工程的经济性.
  • 摘要:本文探讨了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在民用建筑中应用的有关内容,在分析了独立光伏发电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案例.民用建筑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无论是逆流还是非逆流并网光伏系统,都与自身的供配电系统和负载有关,也与公共电网有关。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在利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能的同时,还要确保电网的安全和用电的安全。对于带有储能装置的并网系统,可以作为备用电源为孤岛情况下的重要负荷供电,也可以用于逆流并网光伏系统中的削峰填谷。逆变器是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对于逆流并网光伏系统,不仅要满足光伏接入公共电网的相关技术要求,而且其微网监控管理系统也至关重要。
  • 摘要:介绍了LEED评价体系及ASHRAE标准对空调系统设计的要求,并对实际做法进行了讨论.LEED认证体系中对制冷剂、过滤器效率、通风系统设计、新风控制方面的要求与我国的设计要求相近,而对新风、温湿度设计参数、温度控制、设备效率的要求高于我国。而在选择空调系统时,不仅要考虑得分要求,还应兼顾节能性和经济性。由于美国和中国国情的差异,LEED认证体系对于我国的项目的确有不合适之处。但对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其内容更完善,也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 摘要:建筑能耗的分类分项计量与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建设为评价建筑实际运行能耗情况提供了科学的平台,本文以节约型校园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为背景,针对校园建筑分类能耗分析进行了探讨.首先建立了包括建筑总能耗类指标、建筑水耗指标、建筑电耗类指标、建筑集中供热(冷)能耗指标的建筑分类能耗评价模型;其次以两栋建有能耗监测系统的校园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分类能耗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校园年单位面积耗电量平均值分别约为36.6kWh/m2·a和31.4kWh/m2·a,校园各类型建筑整体能耗水平差异很大,校园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最小的为教学建筑,为10.8kWh/m2,单位面积能耗最大的为食堂餐厅,为148.1kWh/m2.
  • 摘要:太阳辐射是影响建筑物热环境的重要外扰.准确的太阳辐射数据是计算建筑物冷负荷的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的三种暖通空调用天空辐射模型和美国的两种暖通空调用天空辐射模型并比较了中美天空辐射模型的差异,为暖通空调规范用气象数据天空辐射模型的修改和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在居住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集中空调,可有效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百步亭花园五期4#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可再生能源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目前国内居住建筑大多采用分体空调,能效低,改善小环境的同时破坏了大环境。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优先利用了可再生能源。暖通设计时,计算出准确的空调逐时负荷至关重要,居住建筑集中空调系统,室外管线较长,采用同程或异程系统,应作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为降低输送能耗,建议采用大温差系统等方面的体会。
  • 摘要:对水源热泵系统节能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率与机组能效比、输送能效比之间的关系式.结合三个不同类型永源热泵系统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各系统的节能率和一次能源效率.指出了降低地源热泵系统输送能耗的技术措施.
  • 摘要:本文选取优化软件和优化算法对太阳能-土壤源复合式热泵系统两种热源之间尺寸的匹配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结论:要根据规范规定控制地埋管换热器全年进出口温度并考虑地埋管造价的因素,综合衡量设计地埋管尺寸;按照供暖季补热的原则来选择设计太阳能系统并非经济,应该考虑季节性蓄热、非供暖季提供生活热水等途径,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系统;应用复合式系统的条件应该是在各种原因导致的地下换热器尺寸不够时;研究和开发低价太阳能集热器非常必要.
  • 摘要:相比居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产生相当大的建筑能耗,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室内人员的节能意识和行为造成的,而在大型公共建筑中,一般办公建筑占相当比例,为了解室内办公人员的节能意识和行为水平,本文首先针对一般办公建筑用能特点,提出影响办公建筑能耗的行为方式,针对建筑空调、照明、插座用电启停现状及建筑人员的节能意识、用能习惯和方式现状进行调研.通对重庆地区90栋既有一般办公建筑发放152份问卷,分析重庆市一般办公建筑行为节能现状,并提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
  • 摘要:制订通过科技创新转变能源生产和利用传统模式的、深入细致的城市能源规划,是落实降低能源强度ε和碳强度κ指标,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按照城市功能布局划分区域,在总体发展规划基础上,在新开发区普遍规划集成创新的天然气DES/CCHP系统,联供工业和建筑物所需冷、热、电、蒸汽、同时协同电网调峰,能效达到70%以上;老城区从实际出发逐步推进;结合交通运输规划重点推进大型车船采用LNG替代柴油;便可汇总统计出耗用的各类一次能源及总量,算出ε和κ值;反馈协同总体发展规划修订、调整,可得出满足国家下达的ε、κ降低指标的城市发展规划.
  • 摘要:本文针对自然通风技术的节能原理与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分为风压与热压的流动特性、蓄热对自然通风的影响、自然通风条件下的人体热适应性、不同地区的应用潜力预测模型及设计方法五部分,其中既包括了流体动力学与传热学基本原理,又包括了近年来前沿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本文对于建筑设计人员理解自然通风技术的基本原理,把握其设计要点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研究人员则可从本文中了解到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和能源环境压力加剧,以"四节一环保"为内容的建筑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土木建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该需求.因此,如何构建可持续建筑教育、培训和知识传播体系,成为急需研究及探索的热点.湖南大学通过深入研究相关专业教育的最新需求和内在规律,重点解决了可持续建筑教育和知识传播体系的构建、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模式等教学问题,从而在国内率先建立并实践了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体系.
  • 摘要:主要从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角度,对建筑能源系统中的责任试车要求进行解析.新建筑的责任试车可使建筑受益多年,其中维时最久的是:设备不需要在使用后期再做调节;改进控制系统程序,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要定量地衡量责任试车的受益有一定的困难,但毋庸置疑,经过责任试车的系统除了能够降低能耗外也能减少运行故障,增进住户舒适性,还能缩短建筑系统运行磨合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增加运行维护人员操作知识。所以,在“十二五”规划倡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的今天,建筑能源系统都应该按照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贯穿规划设计至竣工验收带负荷运转整个过程的责任试车,以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
  • 摘要:采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对半横向排烟方式下地铁区间隧道的火灾烟气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不同排烟口开启个数、排烟口距离和排烟口面积的半横向排烟方案下的烟气流动、温度场以及可见度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半横向排烟方式下,1.8m处烟气温度和浓度满足标准,有利于人员疏散;发生火灾时,开启火源上方附近的排烟口可达到排烟的效果;排烟口的面积对排烟效果影响不大.
  • 摘要:本文基于单U形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模拟分析了夏季工况下地下水流动对地埋管换热器的影响,发现有渗流土壤中随着地下水流速的增加,地埋管换热器单位井深换热量升高,出口水温降低,并且地埋管区域换热达到稳定的时间会缩短,而且使换热器换热达到稳定时能够保持较高的换热量和较低的出口水温。
  •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的基础上,提出现有的基于直觉与经验的传统设计方法和以语汇、符号为代表的图示思维方法不适应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现有相关定量化研究成果很难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应用.但是定量的、理性的设计方法对建筑师又具有理解应用困难的弱点.文章结合实例,提出了"定量化符号"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信息传递模式,也同时分析了其应用的限制.
  • 摘要:高层建筑竖向凹槽作为一项增大采光面积的措施,已经被广泛采用.在夏季,由于槽内空气与外界空气之间对流受到凹槽壁阻挡,置于槽内的空调室外机将空气加热,热空气受浮力作用而向上部流动,导致较高楼层槽内空气进风温度偏高,使空调器效率降低.本文针对不同尺寸的凹槽形式,基于CFD技术构建出凹槽内空调器室外机进排风气流计算模型.计算得到了不同尺寸凹槽内室外机进排风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结合空调器的能效比对空调器节能性进行了分析.
  • 摘要:介绍了哈尔滨嘉茂·尚都商业广场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包括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空调系统形式、空调自控、通风防排烟系统,并提出自己的设计体会,提出了主要机电房间设在地下室和屋面,水泵及空调风机基础设置减振器,水泵进出管及风机进出风管均设有软管,软接头及与设备连接的水管以弹性吊又架承接,以减少振动及声音外传等方面的环保措施。总结出了选用耗能低,效率高的机电设备。利用计算机进行负荷分析,决定机组最佳匹配或进行负荷自动调节,尽量提高机组的效率等方面的节约措施。
  •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连医科大学体育馆采暖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包括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空调系统形式、气流组织、空调自控、采暖系统形式、通风防排烟系统、并提出自己的设计体会.总结出了选用耗能低,效率高的机电设备,空调系统等设有自控装置,利于节能,空调机组在过渡季最大限度地使用室外新风,以节约能源等方面的节能措施,总结出了体育建筑由于使用频率不高,应做好平时值班采暖的考虑,由于建筑体量大、耗能大,利用自然通风带出余热应做为首选等方面的设计体会。
  • 摘要:以企业和用户均享有建筑节能收益并获得相同利润为原则,提出一种等收益热价确定方法.以燃料指标、现行面积热价、固定成本、用户收益比、固定热费比为指标体系,确定热价;以实测建筑物耗热量为基础,通过用户和企业利润关系式或零点耗热量,判定或测算热价实施效果。
  • 摘要:基于传统空调系统水泵进行装设变频器的节能改造,提出了一种利用已有设备性能参数来计算输送能耗节能量的方法.基于对某实际空调系统实际运行规律的统计分析,分别得到不同负荷率下的运行时间分布.通过对水泵和冷水机组性能参数的理论分析,得到了在不同负荷率下的水泵性能解析方程式和管网特性方程式.利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了装设变频器后的输送能耗,并进行了相应的经济性分析。
  • 摘要:建筑节能发展至今必须实现在一定的区域内合理、科学、综合、集成用能,所以需要发展建设区域能源.本文旨在探讨这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总结了区域能源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描述了能源需求侧,能源供应侧,能源的梯级利用,节能减排效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 摘要:节能建筑通过对围护结构、输送管路及热源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改变各类负荷在整个热负荷中权重比例.本文通过对建筑节能前后的热负荷的比较与分析,得出节能建筑采暖热负荷显著降低,热源及末端的配置方法发生较大变化.
  • 摘要:采用实验的方法,分别选择威海和青岛两个沿海城市的毛细管平面辐射空调系统,进行了冬、夏季室内外温湿度实验研究,通过对毛细管格栅平面空调系统冬、夏季室内温度、湿度以及室内毛细管格栅散热能力的实验,可以得出:毛细管格栅空调房间夏季相对湿度维持在52%左右,冬季相对湿度维持在39.3%-42.8%。夏季室内产生结露的概率很低。毛细管格栅空调房间,夏季距地面0.1m到1.1m之间的垂直温度梯度为1.4°C,冬季只有1.2°C,且室内温度全天均匀恒定,这很好地满足了舒适性的要求。
  • 摘要:建筑室外风环境不仅具有一般城市风环境的复杂性,还具有自身的特点,良好的小区风环境有利于行人的舒适性以及有利于提高小区的空气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小区的节能.本文利用PHOENICS软件,选择PHOENICS暖通空调专用模块—FLAIR模块,采用LVEL紊流模型,对某绿色小区的室外风环境进行数值计算,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关于建筑室外风环境的相关规定为依据,计算该小区冬夏季在主导风的作用下室外人行区域的风速场,并对该小区风速场进行评价以及更进一步的提出优化该小区人行区域的风速场的具体方案。
  • 摘要:随着工业化发展,大气中悬浮细颗粒物越来越多,灰霾天气也明显增多.本文着手分析了历年南昌霾气候特征变化,接着对南昌某小区霾粒子数浓度分布进行深入分析,利用最小二乘解,K-S检验得出了霾的分布规律,最后探讨了霾的危害及预防手段.本章从南昌近年霾特征变化分析、小区内霾粒子数浓度分布、霾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南昌地区近年霾天气呈递增趋势,霾日数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出在10月到次年的2月,其中12月份最多。一般覆天气出现时地面气压场较弱,风速较小。南昌某小区内粒径小的霾颗粒占的比重大,其中(<1.0μm)的霾粒子占到了95%左右,同一天同时间段内小区各地点粒径相同的霾粒子数浓度相差不大。晴天时粒径(<5.0μm)的霾粒子呈线性递增趋势,大气洁净度等级为国际标准的9级和中国标准的300000级。阴天时粒径(<5.0μm)的霾粒子呈抛物递减趋势,霾大气洁净度等级超过了国际标准9级和中国标准的300000级(粒径>5.0μm)的霾粒子则无规则变化。小区内霾不同粒径(≥0.3μm)数浓度有正态分布规律的表现。风向、风力是影响霾粒子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风力等级越大越有利于霾粒子的扩散,小区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北低南高的布局是合理的,这有利于冬季季风下霾粒子的扩散。霾对人体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人体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会诱发肺癌。要减少灰霾天气的出现,动态调控污染源排放总量是最有效途径,同时严格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工业气体排放,在小区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大气的扩散条件,预留空气通道。
  • 摘要: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江水源热泵为基础的区域供冷供热项目,它是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产业园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做法和经验,结合了冰蓄冷、大温差输送技术,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节能服务产业化,使园区不仅成为产业高地、技术高地.更为发展低碳、绿色、生态经济的示范区奠定了基础.鼓楼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域供冷项目目前是江苏省最大的区域供冷供热项目,系统集成了各种节能新技术,充分发挥了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优势。区域供冷采用的江水冷却方式带来直接的节水效益和间接的环保效益也很明显:每年减少冷却塔中的蒸发和漂水损失共49万吨。夏季流动的江水带走了空调排放的废热,缓解了中心城区因分散式空调的废热积聚引起的城市热岛效应。江水经过滤处理后向内河排放,促进了水体循环和水质改善,提高了内河的自净化能力。
  • 摘要:在分户热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气候补偿器在供热系统中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给出温度控制系统模型及传递函数.在不同室外温度,具体计算分析了采用气候补偿器的热用户供、回水温度以及室外管网热媒流量,结果表明系统实现自动补偿,达到节能的目的.气候补偿器是适用于二次网采用定流量质调节供热系统中的节能系统装置,其能根据不同室外温度条件下采暖用户的供水温度要求和室外温度补偿经验曲线自动控制电动调节阀开度,从而调节热源出力,进而实现系统热量的供需平衡。使用气候补偿器反馈系统,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管网系统稳定性的干扰,使室内温度及时随室外温度变化得以自动调整,有利于节能降耗。
  • 摘要:本文通过污水源热泵技术及经济分析,论述了污水源热泵向集中供热系统中供热的可行性,最终确定该技术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污水源热泵稳定、连续运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研究中可以看出,只要降低了热泵驱动装置的运行成本,污水源热泵在供热行业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蒸汽驱动是降低热泵运行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温水供热系统建议采用蒸汽汽轮机驱动污水源热泵,低温水系统建议采用吸收式污水源热泵。
  • 摘要:根据多孔介质热湿传递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自然环境热湿作用下竹材结构墙体含湿量变化时的热强度特性.结果显示:含湿量变化时,竹材的有效导热系数和有效比热均发生变化,使墙体的传热量、蓄热量、温度分布、温度波衰减、温度波延时等参数均发生相应变化;墙体含湿总量增加时减小了墙体内外表面温度差,增大了温度波的衰减系数和延时系数,有利于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但同时增大通过墙体传热量;总合湿量不变,墙体内含湿量分布沿厚度方向发生变化时,商含湿竹材层的温度梯度减小,蓄热系数增加,而低含湿竹材层的温度梯度增大,蓄热系数减小.
  • 摘要:本文讲述了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的核心价值,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的分级,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层次的方面,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政府不应该以排斥心态看老工厂,而应以欣赏态度或更有技巧、更有策略地处理它,处理好了,反而是有利的。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必须尽快启动全国范围的工业遗产普查,建立工业遗产档案,按照地域、城市、行业进行系统研究,结合科技史、环境保护、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我国各项城市用地的质量标准尚不具备,对于建筑和设施设备的质量标准就更不明确,对于污染的去除技术尚在摸索中。在工业遗产保护和设施设备再利用的实际案例中只能一事一议,缺乏依据。
  • 摘要:本文讲述了近代工业遗产研究的情况和普查的意义,从总体来看,中国的工业遗产研究还处在针对局部地域、个案研究的阶段或者介绍国外经验的阶段,缺乏全国范围的普查的基础数据,影响了对整体工业遗产准确的价值评估和再利用提案,总结了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概要,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建立“暂定指定”法规的必要性,选定基准问题,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衔接问题,体系的建设及运营过程需政府、企业、专家、市民各方共同参与、分工协作,方能建立起一个永续长效的机制,既要承担起遗产保护、文化传播的历史性责任,又要实现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现实性任务,这样才能保证创意基地得以良好的运营并发挥其功能。
  • 摘要:本文讲述了洛阳工业区是中国“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奠定中国现代工业基础”的156项目最集中的工业区之一。洛阳工业区规划科学、合理,工厂区与科研区面对面布局。遥相呼应,整齐和谐,四个1万m2的厂前广场,雄伟开阔,气势磅礴,连绵5.6km,举世罕见,是中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工业遗产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区之一,总结出了洛阳工业区四大广场历史建筑保护、改造与利用的构想:尊重广场的主体建筑厂部办公大楼,尊重广场的历史风貌,形成中国工业遗产的中心广场与中央客厅,分析了洛阳工业区四大广场目前状况:即将被高楼淹没,形势非常严峻,洛阳工业区四大广场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被毁灭的历史必然性。
  •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国务院三个文件的主要精神,分析我国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及存在问题.探讨在转型发展时期名城保护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针对完善名城保护机制提出了必须在发展战略中统筹名城保护,必须全方位完善名城保护机制,必须在城乡规划中加强保护管理方面的具体建议。
  • 摘要:本文对吴淞军港"小白楼"保护性改造实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研究,对其再生意义和改造策略作了详细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保护设计实践中保护价值认定、文物保护与现行规范的冲突等方面展开了“小白楼”因历史上几次易主,加上多次战争的影响,其遗产价值鲜为人知,造成其在历次使用中被随意更改和不当使用,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维护。“小白楼”项目没有僵化地遵循历史建筑保护中已成普遍共识的“修旧如旧”原则,而是采取积极负责的态度,对已破坏的部位如主立面红砖墙、坡顶屋面等综合分析其复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终被水泥砂浆覆盖而导致不可逆转性破坏的红砖墙不作修复,仍维持白墙现状,“小白楼”触及了建筑价值判断上的盲点和误区,“小白楼”最初建成后为传统木结构双坡屋面,后在使用中被拆改为混凝土平顶,若要恢复坡顶,采取传统木结构做法很难满足现行消防规范进一步的探讨和反思。
  • 摘要:本文阐述了通过设计竞赛的方式,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唤起设计师的使命感,从另一个角度达到了宣传和推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的.竞赛也使这些命运未卜的老工业建筑因此而得到了媒体和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而不仅仅是政府层、专家层的小范围探讨。只要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这一讨论,那么就可以期待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的产生,在这个媒体信息发达和自由的时代,把老厂房放在它们所属于的众人瞩目的中心,就已经是一种推进。竞赛的开幕式和媒体发布会通常被安排在老厂房内或临近的园区内举行,媒体除了直播专家座谈的内容以外,也会被邀请游览园区现状以及了解未来发展蓝图,这些活动从推动社会对老工业遗产关注的层面上并不亚于最终的参赛图纸本身。参与到竞赛中来的都是非常有潜力和创作热情的年轻建筑师,也代表着这个行业中相对优秀的一个团体,他们因竞赛与工业建筑遗产结缘,并且在未来的工作和发展中,也会在无形中对这一主题持续关注,甚至投身于这方面的工作。
  • 摘要:文章以工业厂房的改造再利用为例,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原有功能提升与功能置换的可能性,结合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活动中的实例加以分析,归纳出若干种功能置换的模式,讲述了我国工业厂房再利用现状,总结了工业厂房功能置换的优势条件,分析了工业厂房功能置换模式,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向“功能适应形式”的转变,意在笔先与查在改先,积极融入生态化策略方面的改造策略,对旧有空间的改造设计更能体现出建筑师对空间把握的敏锐度,也因此而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面粉磨坊之城"博物馆的项目概况、历史沿革、改造策略等内容,阐述了该案例对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与认识的借鉴意义,以及一种针对重要的历史建筑遗址进行保护的设计理念.对工业建筑遗址原样保留并进行保护性的设计,将历史信息充分展示,体现出一种对待建筑的历史观,牵涉到对于工业建筑遗址的认识与判断。针对被破坏的近代工业建筑遗址,由于其年代并不算久远,而严重的损毁情况又让再次利用变得较为困难,因此,这一类改造的成功案例并不算多。事实上,历史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年代的远近或者实用价值的大小,对于城市更新和老区整治来说,建筑遗址及其背后的历史“事件”,也同样是一种属于过去的真实。
  • 摘要:目的:论文对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共利益概念以及我国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共利益状况进研究.方法:在法理层面上对公共利益概念进行解读,并结合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发展和我国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公共利益是建筑遗产保护的法理基础,在我国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中存在着公共利益的泛化与缺位现象.结论:在实践中需要准确界定,以免造成对个人财产权利的侵害.在公有建筑遗产的管理中则应遵循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
  • 摘要:保护与再利用对于工业遗产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将工业遗产再利用为博览建筑是常见的手法之一.本文概述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常见做法,并详细分析再利用为博览建筑的类型及优点.通过分类,分别论述实际案例当中不同类别博物馆的特性.最后总结工业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 摘要:21世纪以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在我国日益兴旺,但是,针对交通与流线的研究极少.旧都南京拥有大批量亟待重新适应城市发展的工业遗产.本文选取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作为代表性案例,在交通和流线方面进行研究和设计,对同类问题的解决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全文分三部分:介绍南京和1865创意产业园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由大范围逐渐缩小研究交通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交通与流线改造策略.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如何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融入旧工业区并迸行适应性更新是每个城市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深圳招商宝耀片区旧改项目的案例实践,探讨旧建筑在建筑利益与生态利益之间的平衡,并提出"还原和演变"、"低技"、"可持续性"三个策略以达到绿色生态的目标.希望对以后的旧工业区更新改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 摘要:泉州被誉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窗口,伊斯兰教也很早传播到这里.南宋时成为中国人海外发展的一大根据地,在沿岸一带形成了叫做蕃坊的外国人居住地.元代时成为世界第一的繁荣大港.本文作为城市组织研究的一环,同时作为shophouse的比较研究的一环,以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为对象,通过现地调查和既往的文献为基础,对于住居类型及其分布,住居类型之间的关系而展开分析,把考察住居和街区变化的过程作为研究目的。本文通过以往的文献事例共计116间的住居进行类型化分析。考察各类建筑类型间的关系,原型和变化型还有变化过程,希望能给街屋的起源及其成立带来一些线索。
  • 摘要:今年年初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发生了一场古城墙保护的舆论风波,笔者由此而联系到目前中国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大量出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宣传教育和解决体制问题的观点和建议,据笔者所接触到的很多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都是有专业学历的技术官员,他们大多数是较强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只有通过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规划师们去影响上级建设主管部门和行政首脑来指令下一级的市县政府领导。
  • 摘要:通过对诸多明清时期州县衙署布局的分析,认为州县衙署总体具有前衙后宅、空间封闭、功能集中、用地规整的特点,同时总结出了明清州县衙署典型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以及不同州县衙署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的变化特点,认为各地州县衙署有中路上建筑次序基本相同,东西路建筑布局因地制宜的规律.
  • 摘要:本文针对大型开发区内分布式智能电网的规划问题,以减少系统功率损耗、控制电压偏差(改善电能质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分布式电网规划的数学模型,提出采用群体智能算法来解决智能电网的规划问题,并对鱼群智能算法提出了工程应用的改进策略.
  •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就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源方阵计算,逆变器选择、方阵输出最大功率电压与逆变器输入电压的合理配合,逆功率保护、光伏发电监控系统,系统防雷,方阵方位角与倾斜角等技术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或计算,组成了满足工程要求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 摘要:在介绍了无功功率产生的原因及对电网造成的不利影响及谐波产生原因及损害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电路模型,对纯电容补偿系统方案中存在的谐波电流放大和串电抗无功补偿方案抑制谐波的机理进行了详尽分析,特别剖析了电抗器的电抗率对不同频率谐波电流的抑制作用;文章最后还对串电抗无功补偿方案给出了一般的设计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 摘要:三峡电站中央空调系统的规模和能耗量巨大,深入研究电站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意义重大.本文在对电站中央空调系统组成、布置、运行等情况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对电站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了能耗审计,并分析了其节能潜力和重点环节,对电站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摘要:随着地下建筑的日益增多,其室内环境问题不断得到重视.文章采用气溶胶光谱仪对西安地铁内不同位置上颗粒物浓度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各站台PM10、PM2.5和PM1.0的平均值分别为155.07μg/m3,60.24μg/m3和44.16μg/m3;而车厢内PM10、PM2.5和PM1.0的平均值分别为78.71μg/m3和53.56μg/m3和41.88μg/m3,PM10污染水平暂时可以接受,但PM2.5浓度在很多场合下是超标的.研究表明,室外颗粒物污染、客流量和列车运行产尘是导致地铁粒子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列车空调系统应加强对细小粒子的过滤.
  • 摘要:系统地介绍了国内某机场供冷、供热规划的主要内容,并就规划中遇到的问题和规划的必要性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通过供冷、供热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分析,结合国家和当地能源政策,最终确定采用蓄冰电制冷和热电联产余热作为机场未来供冷、供热形式,满足机场本期和未来扩建需求。通过冷、热站点和室外管网规划,解决了扩建工程中老区管网改造问题,并使得原有站点和管网逐渐统一到规划中来。管理规划可以实现供冷、供热检测与计量,建立能耗考核制度,将节能减排落到实处。远程控制实现小型站点的无人值守,节约人力和公共资源。实施与资金规划为建设方的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建设计划,为计划部门提供资金使用计划,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成本。新、老扩建工程中,老区规划内容多,改造周期长、投资大,受限制因素多。因此,规划宜与建筑规划同期进行。
  • 摘要:通过对蒸发式冷凝器在制冷工程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调查分析,结合目前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冷凝器的各种冷却方式现状,提出了将蒸发式冷凝器用于空调制冷系统的方式和方法,并对比分析了这种应用在节能、节水、节地等方面的优势;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发应用的几种机组形式.基于蒸发式冷凝器冷水机组的应用可以替代冷却塔形式的水冷冷水机组和部分风冷式模块机组.
  • 摘要:中国应用太阳能的历史很长远.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人使用"阳燧取火"的技术了.总的来说,对太阳能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灶具、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温室、阳光房等.到2005年年底,中国已经有超过7亿m2使用太阳能集热器,这占据了世界上的60%,且在过去的10年中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增长率到达了27%.大多数的太阳能供热系统都不是独立的系统,从而导致建筑物屋顶的混乱.在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些.但是同时,西北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是很丰富的,太阳能总辐射能量在5900~8400MJ/(m2·a).首个太阳能建筑是于1975年在甘肃省建成的,之后积极太阳能建筑和本土太阳能建筑在西北地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在1979年9月西安召开了首个关于太阳能利用的交流会,主要讨论了国家太阳能发展的长期计划,成立了中国太阳能使用研究院和太阳能学会.这加速了中国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发展.现在25年过去了,西安已经被选为大规模村镇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地,再次提升了西安以及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情况;太阳能建筑节能技术将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中国发改委在"十一五"计划中提出了一项特殊的能源节能的中长期计划.在这次的能源计划中建筑物节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财政部和建设部选择了在不同气候区的城市和农村来实施新能源的建设.西安作为中国西部典型城市,被选为村镇大规模太阳能供热系统应用的目标城市.在这篇文章中,简单地介绍了中国的地域情况和气候区的划分.同样提到了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大规模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如果这个项目实现了,西安关于应用太阳能技术成功的经验将被推广到中国其他的气候区域.值得期待的是,通过这个项目在村镇住宅太阳能设备的设计安装将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 摘要:混凝土裂缝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混凝土有害裂缝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本文阐述了混凝土裂缝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并对常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混凝土是一种抗拉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的脆性材料,在混凝土浇筑和硬化过程中,混凝土强度从零开始逐渐增长,无论是变形或受力的原因,均可能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和硬化过程中,要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特别要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对于混凝土裂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找出裂缝的原因,判断裂缝是否稳定。对于稳定的裂缝,可根据裂缝的宽度,判定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安全等级;对于活动的裂缝,则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测鉴定,切不可草率下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结论。
  • 摘要:首先在明确建筑节能概念和节能设计目标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建筑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节能设计工作提出了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区和环境,变革传统的设计模式,要从全主位、全寿命周期着眼等方面的建议,最后论述了可持续建筑的抓好可持续节能建筑的评估,抓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的推广,提高围护结构节能性能等方面的节能措施。
  • 摘要:地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空调新技术,已成为建筑物供暖制冷的首选方案.本文通过对地源热泵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研究,结合西安地区地质条件,论述了适用于西安地区建筑工程的地源热泵系统,并探讨了地源热泵应用与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寄希望地源热泵系统能更健康、稳步地发展,总结了对地质水文构造产生影响,地热利用系统。
  • 摘要:在广西体育中心采用地源热泵这种绿色、生态、可再生利用的能源系统,高效节能且无任何污染,顺应了国际能源发展大趋势,也顺应了南宁市的能源与环保政策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对广西体育中心游泳馆的采用地源热泵供应集中空调系统的冷热源侧设备搭配方案做比较,对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建议游泳跳水馆空调水系统方案采用两台相同水源热泵机组一次泵变流量的地源热泵系统.
  • 摘要:本文基于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年度重点研究课题"江苏省泰州市乡村现状调查及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对于乡村入居环境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于泰州四区两县20个样本村庄、400余村民进行深入调研和数据分析,找出了泰州乡村入居环境的特色,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后指出:通过多样化、宜居化的人居环境提升塑造乡村的持续吸引力是解决当前泰州乡村问题的有效手段.然后从地域环境特色的多样化人居环境整治、基于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和重要性的多样化建筑环境整治、基于特色产业发展的多样化庄经济发展指导、基于基础设施提升的宜居化乡村入居环境提升以及基于建筑性能提升的宜居化乡村居住环境提升五个方面提出多样化、宜居化人居环境改善的具体方法.
  • 摘要:本文建立了能量桩热交换理论模型,该模型能考虑管内循环液体沿竖直方向的对流换热.基于该模型分析了桩内埋管布置形式对能量桩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内埋管布置方式对能量桩的换热效率有较大影响,当U形管数量给定时,相邻U形管之间的最短距离与U形管的臂间距相等时能量桩的换热效率最高;能量桩的换热效率随U形管数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U形管数量达到一定值后,则趋于平缓;U形管管径对能量桩的换热性能有较大影响.
  • 摘要:对于民用建筑,"恒温恒湿"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恒温恒湿,而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使室内温湿度均维持在一定的舒适范围,满足人体热舒适需求.本文以山东某多层居住建筑为例探讨了"恒温恒湿空调"(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住宅建筑中的设计思路及关键控制点.送风状态点设定为保证置换通风效果及地下热平衡,置换通风与平顶辐射的负荷分配是关键,因此需要合理设定送风状态点。新风处理方式新风处理有冷却处理、转轮除湿、溶液除湿等多种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应有不同的新风送风温度及系统经济节能性。运行控制关键点对于风系统,为防止负荷变化时末端结露,采用两级除湿方式,首先利用全热回收新风机组对新风进行初步除湿,再在各环路末端串联一个小型除湿机对其进行深度除湿。对于水系统,在夏季采用混水变温的方式进行水温控制,冬季根据室外温度考虑气候补偿的方式控制室内辐射板供水温度,并通过集中微电脑控制来达到此效果。
  • 摘要:土地可以划分成许多小的区域,每一块具有均一的特性,沿着某种战略性的线,相互联系起来.绝大多数基地都有其特征,或某种关键性风貌,总体设计对此应能作出反映.特征鲜明的基地将支配总平面的基本组织,并要求一种简单的、能阐明地形的设计处理,本文讲述了项目背景与概况,分析了项目属性,基础条件VS设计愿景,总结了确保场地安全,合理规划分区,隔离与开放并存,可持续发展与灾后重建双管齐下方面的设计策略。
  • 摘要:本文分析了美术馆美术作品与室内热湿环境的关系,根据不同文献规定的美术馆室内(计算)设计参数,不同美术作品对室内热湿环境的要求不同.因美术馆类大空间建筑空调设计与室内热湿环境的特殊性,提出美术馆空调设计标准参照舒适工艺性空调进行设计,既要考虑人体的舒适性,又要满足美术作品的要求,使空调系统具备室内温湿度同时控制的能力.
  • 摘要:阐述了主动式及被动式自然光导入照明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并从照明系统的设计要点、设计照度标准及系统布置三方面介绍了自然光导入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同时从光导系统的密封、保温及光导系统的导光管预留孔的施工三个角度介绍了被动式自然光导入照明系统施工安装.
  • 摘要:针对我国超高层建筑消防系统设计分区的几种情况和特点,以及目前常用的消防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强调了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合理选用不同的消防系统,达到经济与技术的统一.根据上述规范,超高层要满足条文要求,其消防系统根据国内外的超高层案例,虽然各类系统形式繁杂,但大同小异,无外乎可以分成三大类,一是按供水设备可分为水泵供水和水箱供水,二是按给水方式可分为串联和并联,三是将这几种方式互相组合。就目前超高层建筑消防系统按给水方式:减压阀、并联、串联以及组合使用,作些分析与比较,在安全第一、系统简单、实用的原则前提下,针对不同高度推荐采用不同的消防系统供设计选用。
  • 摘要:空中华西村建筑高度328m,系我国第一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300m建筑设计作品.本文介绍了给水、热水、直饮水、消防、排水及雨水系统的设计.并对设计中生活给水系统的选择、消防给水系统的选择、中间转输水箱的设计计算、酒店热水系统换热站房的设置、裙楼虹吸、给水排水管材、阀门的选用及给水系统减压阀失效后的安全措施、排水消能措施、管井管位的预留、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节能进行了总结说明。
  • 摘要:提出了高层建筑3S排水系统设计改进经验,可供大家参考.总结出了>18层且建筑高度>50m的高层建筑推广3SDS,内旋管用于立管,WC应设管窿和吊顶,立管稍远离内外墙壁或RC梁壁,使内旋立管笔直向下无任何障碍物阻挡。避免使用偏置弯ZY105B,喜闻悉地国际(北京)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资深专家姜文源先生携光华公司领导将于2012金秋季节拔冗往临南宁传授3SDS技术,万分感谢他们对广西少数民族边疆落后地区建筑排水界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 摘要:本文提出了南宁15层堆垛仓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经验,结合实际例子,总结出了基本参数选择,技术依据标准,配管水力参数等方面的因素,传统ESFR喷头低价80元/个,是RS高价220元/个的36%,建筑竞争市场喜欢按论个销售贵贱来评判系统的经济合理性,误认为后者比前者投资大很多而因循守旧地在仓库设计中选用传统喷头系统。顺便指出的是传统型配水管DN25~50;支吊架间距综合平均3.6m/个布置,支吊架数量是旋转型的3倍左右,旋转型配水管DN32~65较大,而支吊架间距综合平均4m/个布置较疏,支吊架数量是传统型的33%。
  • 摘要:深圳同富裕第二期安居工程是获得了国家绿色建筑证一星级标识和深圳绿色建筑证银星级标识的绿色建筑小区.本文介绍了小区绿色建筑设计中利用非传统水源冲洗车库;采用屋顶绿化、雨水花园、多种植物来吸收雨水降低径流系数减少暴雨瞬时的径流量和充分利用市政管网水压及采用太阳能供生活热水等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措施,为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实施在给水排水设计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使用节水型器具和使用密封性能好的管材是简单易行的节水措施,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或超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采用屋顶绿化、雨水花园、透水地面消纳地面径流雨水,径流系数才会小于0.4,才能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水及水资源利用的相关要求。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系统是较好的节能方法能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能要求。公共场所的冲厕用水、车库冲洗用水、绿化及道路洒水都可采用非传统水源,可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大力推广。
  • 摘要:简要介绍竹子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生态价值,分析竹子相对于木质及其他建材的优势.根据现有的利用情况,分析并进一步挖掘竹子的特性.分析竹子作为工程材料的潜在价值和优点,及其未来的发展优势.竹材作为一种生态材料,在力学和美学等多方面具有优势。针对我国国情如何将竹材推广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值得大家重视。国内应该多关注竹子这种生态建筑材料的应用,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建造出经济耐用舒适的竹建筑。
  • 摘要:新能源科技的发展和生态人居的要求促进了二者的密切结合.通过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进一步改进、深化和提升,即形成了新能源房屋(New Energy House,NEH).本文提出的"新能源房屋"的核心是"增能、减能、储能、智能",一方面是将太阳能、风能、地能、生物能等新能源通过因地制宜、量能而用的原则,辅以储能系统、智能管理系统进行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生产和利用了能源;同时采用房屋集成制造技术及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与构件,尽可能降低了能耗,使建筑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生态环保,并使房屋建筑更安全、更舒适.
  • 摘要:"金太阳"和上网电价补贴等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本文以中建材正在实施屋顶光伏电站的厂房屋顶及所用光伏支架为研究对象,对光伏电站所用支架要求、结合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和分析,介绍了屋顶光伏支架的应用和产品类型,分析了光伏支架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光伏建筑工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还不能做到与建筑物直接结合,或多或少都要通过光伏支架的形式完成组件在建筑物上的应用。同时,针对建筑物屋顶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种类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光伏支架产品。太阳能光伏支架的投资相对于光伏电站整体成本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然而如果选用的支架不合适,将造成后期养护成本会大大增加,因此,选择合理优化的光伏支架有利于光伏电站整体的长期利益。
  • 摘要: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两大严重问题.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令城市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城市的微气候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随着光伏建筑在城市中应用规模的逐渐增大,光伏系统对城市微气候产生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基于此,本文对光伏建筑一体化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光伏微网与地理气候环境的关系,总结出了冬天时,冰雪气候会极大地减少在北半球靠北部运行的光伏设备接受的阳光辐射量,使其正常工作受到极大影响。其电力输出的减少量与冰雪天气的严重程度以及冰雪过后在光伏设备上的积雪融化速度有关。可以预见,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光伏基板上的积雪融化速度会减慢。
  • 摘要: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文针对BIPV对光伏产品的要求进行了探讨,分析了CIGS薄膜电池在BIPV领域中的适用性,展示了孚日光伏研制的各种BIPV光伏组件,如夹胶组件,具有美观、高转化效率、可靠性高等优点,以期为建筑师们提供帮助.太阳能光伏建筑业增加了建筑和设计的创新思维,BIPV产品作为庞大的建筑市场和潜力巨大的光伏市场两者的结合点,必将存在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CIGS薄膜电池因其具有稳定的晶格结构、耐候性好、转化效率高、颜色均匀等优点,也必将在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的发展中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
  • 摘要:碲化镉薄膜PV是目前成本最低的PV,而柔性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不需要昂贵的特种玻璃,也不需要为支撑又重又易碎的玻璃支付额外的费用,加之能用使用卷-卷(roll-to-roll)工艺生产,其成本又能够进一步降低.柔性碲化镉PV形状和尺寸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建筑物的形状随意变化,覆盖在任何建筑物的表面.成本和特性上的优势使得这种新型的太阳能技术特别适合于BIPV,本文综述了碲化镉柔性碲化镉光伏电池的现状、技术难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碲化镉PV是目前各种技术中成本最低的一个,但是传统上在玻璃衬底上的碲化镉PV的笨重、易碎、刚性等特点使得它的生产、运输和安装的成本还是较高,也不能完全满足BIPV的需求。用柔性衬底代替玻璃之后,这些问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并且能够通过卷-卷(roll-to-roll)工艺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目前“superstrate"结构的柔性碎化镐PV转化效率已经接近传统的在玻璃衬底,“substrate”结构虽然还有较大差距,但由于它可以实现卷-卷(roll-to-roll)工艺,所以它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通过研究解决上述提到的关键技术,相信柔性碲化镉PV作为BIPV将会成为现实。
  • 摘要: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重量轻、入射光角度适应性强、弱光发电性能好等优点,在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BIPV)的建筑幕墙应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高层建筑的立面具有广阔的面积,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具有发电、遮阳、美观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首先介绍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和与建筑幕墙结合的优势,重点说明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幕墙的结合设计形式,从技术实现角度看,所有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具体实现形式无外乎光电幕墙或光电屋顶两种方式。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在太阳能与建筑结合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以“光电幕墙”为代表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以其优异的性能,从“耗能”建筑向“产能”建筑指出了发展方向,同时有效地起到城市电力调峰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必将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
  • 摘要:世界光伏产业快速发展,而光伏产品与建筑相结合即光伏建筑一体化是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之一.其中既能透光又能提供电力,可与建筑物有机结合的透光组件日益受到业界重视.本文阐述了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大面积硅基薄膜透光组件的不同制作方法及其相关的工艺流程,详细剖析了组件电性能、透光率和工艺过程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各种组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大面积硅基薄膜透光组件性能已经较好满足了建筑结构及光伏发电的相关要求。
  • 摘要:中远海岛屿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地,而构建其新型的建筑体系是切实履行其责任的关键性基础保障,意义重大;只有以崭新的理念和各种高新生态建筑科技进行合理科学的统筹规划与应用,才能构建起中远海岛屿面向未来的新型生态、能源、环保、防护新型建筑体系,总结出了集成化、工厂化、模块化高新建筑科技的深化应用,生态、能源、环保、防护四位一体的综合考量,平时、灾时、战时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转,良性、持续、稳定、灵活的长期发展方面的发展趋势。
  • 摘要:圣睿太阳能(镇江)科技有限公司BIPV太阳能小屋是镇江市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是新能源应用的典范.太阳能小屋建筑为轻钢结构,装配式集成房屋,·四周采用非晶硅组件作为幕墙,屋顶铺设多晶或非晶组件,外表光洁美观.小屋的装机容量为11.2kW,设计日均发电量为22度,可以实现自发自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太阳能小屋的设计,性能特点及应用,总结太阳能应用的技术特点,对以后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析了太阳能用户侧并网发电系统,以西面光伏阵列为例说明光伏发电系统图。西面的光伏阵列采用6串7并组合,一共42块电池。7路电流流经防雷汇流箱后变为一路流出,电流由原来的1.24A增加到8A左右。然后电流经空开流入逆变器,直流变为交流。从逆变器出来的电流经配电柜分配后供照明空调等使用。发电并网系统的总效率由光伏方阵的效率、逆变器的效率、线路效率三部分组成。
  • 摘要: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BIPV项目,合理利用有利于光伏发电的建筑空间,优化建材型组件布局设计,建造了光伏幕墙、阳光房、光伏隔热层.所发电就近并网,供大楼用电.根据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伏建筑一体化案例目前的运行情况可以看出,在合理处理建筑设计与光伏系统设计之间相互限制诸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建筑自身结构特点,分类使用一体化构件,采用分布式并网技术,使光伏发电和建筑完美结合。
  • 摘要:与有机保温砂浆相比,无机活性保温砂浆具有防火、与建筑主体同寿命等优点,适应建筑节能发展需求.通过分析无机活性保温砂浆的组成与性能,开发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无机活性保温砂浆,并建立相应的施工方法.本文结合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和消防要求,开发具有良好隔热保温效果、便于施工使用、满足新建建筑节能要求、适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新型无机活性保温砂浆,并开发配套的施工技术。无机活性保温砂浆具有保温、隔热、防火、隔音、抗开裂、抗空鼓、抗脱落、绿色环保、耐久性好、施工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其施工技术成熟,施工方法也日趋规范化,冬季可提高室内温度6-10°C,夏季可降低室内温度6-8°C,满足国家节能65%的要求,适合在保温节能工程建设领域中推广使用。
  • 摘要:本文将对玻璃棉的生产工艺、市场情况、产品质量情况进行综述,并探讨玻璃棉在外墙外保温节能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应用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推动玻璃棉在我国建筑节能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总结出了在耐高温、高强度、高稳定性、高憎水性,特别是如何提高玻璃棉板的垂直于板面的抗拉强度等外墙外保温的重要指标等方面进行相关技术开发,打破国外垄断,进而拓展玻璃棉的使用范围和领域。对玻璃棉深度加工,自动切割翻转涂胶粘接等自动化工艺对玻璃棉在彩钢夹芯板等领域的应用尤为重要等方面的发展机遇。
  • 摘要:在全国可持续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于2001年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探讨内蒙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就包括草原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化建设.本文以草原牧民的典型居住形式——蒙古包为例,结合草原自然特征、能源资源方面分析草原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和绿色思想,指出草原传统民居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绿色再生和生态化设计措施,意在为今后草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摘要: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尼巴村是一处历经沧桑的百年藏寨,文章通过对尼巴村聚落形态的组成、聚落结构的牵引、聚落空间的构成及聚落建筑的支撑四个方面的研究分析,提出尼巴村作为一处典型的甘南藏区乡土聚落,从宏观的聚落形态的构筑到微观的居住空间的建造都显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都遵循着本地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本土智慧.具体表现在:在有限的用地上通过自然的布局方法重组规则的聚落单元,在立体的空间里通过聚集的引导方法聚向自然的交通体系,在单独的场所中通过室外的优化方法弥补院内的空间构成,在特定的院落构建内通过架空的创造方法实现承重的建筑结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