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法
热熔法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53640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工程、高科技纤维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第十届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等;热熔法的相关文献由313位作者贡献,包括傅荣政、周文乐、张藕生等。
热熔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3640篇
占比:99.97%
总计:353740篇
热熔法
-研究学者
- 傅荣政
- 周文乐
- 张藕生
- 王钦华
- 井新利
- 刘育红
- 吕媛媛
- 吕游
- 吴同兵
- 周刚
- 姜雪
- 张恒军
- 杨坤
- 郝俊成
- 陈志廷
- 陈时礼
- 余荣禄
- 刘宝锋
- 卢春华
- 埃丝特·冯波赛尔
- 姚斌
- 孙占红
- 季春晓
- 尤维·舒曼
- 张凤翻
- 张红卫
- 文立伟
- 斯文·汉森
- 曹正华
- 朱亚平
- 朱家强
- 李佩兰
- 李勇
- 李春华
- 杨桦
- 柯尔斯廷·韦兰
- 温凤
- 王帆
- 王滨
- 王芳
- 肖军
- 蔡莺莺
- 过梅丽
- 陈志军
- 霍肖蒙
- 黄胜德
- 齐会民
- Elizabeth Tppin
- 乔军平
- 乔华
-
-
李新帅;
文立伟;
邓朱海;
崔浩南
-
-
摘要:
热熔法因其相对简单的工艺过程成为工业制备预浸纱的重要方法,如何控制纤维束的展开宽度以及宽度的稳定是热熔法工艺的重难点。本工作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搭建实验平台,探究纤维张力、纤维牵引速度、树脂粘度和胶膜厚度四个工艺变量对纤维束展开宽度和展宽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发现:针对该试验平台,随着纤维张力、纤维运行速度、树脂粘度和胶膜厚度的增加,纤维束的展开宽度有增加的趋势。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一致,胶膜厚度对纤维束的展开宽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树脂粘度,最后是纤维张力和纤维牵引速度。纤维牵引速度对纤维束展宽稳定性影响最大,纤维牵引速度越大,纤维束展宽稳定性越差。值得注意的是,当树脂粘度为1300 mPa·s、纤维牵引速度为3 m/min、纤维张力为10 N、胶膜厚度为0.6 mm时,纤维束展开宽度最大,且宽度稳定性最好。
-
-
黄召;
施璐;
凌智群
-
-
摘要:
为了初步筛选尼群地平(NTD)栓剂基质的最佳处方,本文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基质和表面活性剂制备NTD栓剂的外观及其重量差异限度、融变时限和溶出度等的测定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利用UV测定单枚栓剂平均药物含量。结果显示以甘油明胶为基质、泊洛沙姆为表面活性剂制备NTD栓剂时,NTD在8 h内累积溶出度为79%,且在外观、重量差异限度和融变时限等三方面均符合质量评价要求,为NTD栓剂初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参考。
-
-
霍肖蒙;
王帆;
姚卓君;
戴晶滨;
朱亚平;
齐会民
-
-
摘要:
采用聚醚砜(PES)对氰酸酯树脂改性,制备出PM915树脂.对PM915树脂的工艺性能和固化物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该树脂成膜性和贮存稳定性良好,适用于热熔法预浸料工艺.研究了PM915树脂的流变性能及凝胶时间,树脂在70°C时的黏度为20Pa.s左右,在120°C条件下可保持黏度稳定时间达115 min,160°C时凝胶时间为40min.PM915树脂制备过程中部分反应热已释放,其拥有较低的固化放热焓,固化温度为220°C.通过引入热塑性组分PES, PM915树脂的固化收缩率低至0.16%.PM915树脂固化物具有优良的热性能,热失重5%时的温度Td5=423°C,玻璃化转变温度Tg=276°C,热膨胀系数为4.4×10-5/°C.通过热塑性树脂的改性,引入了柔性基团,进而提高了树脂固化物的韧性,PM915树脂固化物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139.3 MPa和4.2 GPa,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为75.8MPa和3.8 GP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显示PM915树脂固化物为韧性断裂.结果表明,PM915树脂是一种适用于热熔法预浸料的氰酸酯树脂基体,且具有低固化收缩率、高尺寸稳定性和优良耐热性,可应用于卫星等航天器结构件.
-
-
-
吴涛1
-
-
摘要:
针对目前制备热固性碳纤维/环氧树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预浸料制备方法的运用,并提出了材料的性能评价,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
-
陈俊杰;
韩沛松;
高宇
-
-
摘要:
国内冬季多冰雪天气,路面积雪结冰会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不便,同时易发生交通事故.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款手推双齿式多功能破冰机,包含破冰结构,收集结构,热熔模块,控制部分等,结合机械法与热熔法,大幅提升破冰效率,同时集破冰、铲雪、粉碎等多功能为一体,有效缓解路面结冰状况,同时对道路损害小,该破冰机有效弥补了目前小型道路除雪破冰领域的空缺.
-
-
-
文立伟;
王若舟;
谢飞
-
-
摘要:
热熔法是高效制备自动铺丝预浸纱的方法,如何保证纤维展开充分、展宽稳定,是预浸纱制备技术的工程难点.本工作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的基础上,以现有的热熔手段作为前提,对自动铺丝预浸纱制备的整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搭建了试验平台,研究了预浸纱展开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利用正交试验分析树脂加热温度、纤维牵引速率、纤维张力及胶膜厚度对预浸纱宽度的影响,进而取得最佳的结合方案.结果表明,胶膜厚度对预浸纱宽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树脂加热温度,第三为纤维张力,纤维牵引速率的影响最小.针对航天用氰酸酯树脂,影响因素的最优组合分别为胶膜厚度0.6 mm,树脂加热温度90°C,纤维张力2 N,纤维牵引速率4 m/min.
-
-
刘洪亮;
魏运召;
佟文清;
吴健伟;
王雪松;
付刚;
匡弘
-
-
摘要:
The curing reactivity and viscosity-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diamine-diphenylmethane benzoxazine modified with phenolic resin, monofunctional benzoxazine and nonylphenol were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and rheometer respectively. The therm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viscosity-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ylphenol-modified benzoxazine resin(BOZ)applying to the matrix of hot-melt prepreg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introduction of nonylphenol in benzoxazine resin could improve the viscosity-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uring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ossess a higher initial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curing degree of M-BOZ with 25% nonylphenol cured at 180°C was over 95% and the 5% weight loss of the modified M-BOZ resin was at 342°C, and the Tg after adding 10% of AG-80 was at 156.4°C. The nonylphenol and epoxy modified benzoxazine resins showed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uitable viscosity-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and could be used as a hot melt resin matrix for benzoxazine prepreg.%采用DSC和流变仪研究了酚醛树脂、单官能苯并噁嗪和壬基酚改性的对二氨基二苯甲烷型苯并噁嗪的固化反应活性和黏温特性.并对壬基酚改性苯并噁嗪树脂用于热熔预浸料基体树脂的热性能、力学性能、黏温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壬基酚改性苯并噁嗪树脂(BOZ-NP)可改善树脂的黏温特性,有效地降低固化反应温度,并具有较高的初始反应温度.加入25%的壬基酚的M-BOZ经180°C固化后的固化度达95%以上,5%失重率在342°C.加入10%的AG-80后BOZ-NP树脂的Tg在156.4°C.壬基酚和环氧改性苯并噁嗪树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适宜的黏温特性,可作为热熔法苯并噁嗪预浸料树脂基体.
-
-
李学宽;
肇研;
王凯;
陈俊林;
宋九鹏
-
-
摘要:
力学性能优异、使用温度区间广、可二次加工等独特性能使得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得到长足发展.热熔法是一种精确高效的热塑性预浸料成型方法,而如何实现PPS、PEEK等高黏度树脂熔体对连续纤维束的均匀、充分浸渍是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首先,基于Darcy定律提出了4个浸渍理论模型,充分考虑了工艺温度、压力、加工阶段及纤维束形状对浸渍程度的影响,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生产线的搭建和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然后,对国内外连续纤维强热塑性预浸料的研究及产业化现状进行对比:国外相关产业发展成熟,预浸料种类繁多且在军机、民机等领域广泛应用,但对国内实行严厉的限购政策;国内,高性能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急切的需求,介绍了北航热塑团队自主研发的热熔法制备连续纤维增强高性能热塑性预浸料的中试生产线,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需求.
-
-
张旭坡;
李勇;
肖军;
谭永刚;
原永虎;
龙国荣
- 《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针对NY9200G高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通过黏度-温度试验确定了热熔法预浸料制备工艺的温度参数,分别用热熔法和溶剂法制备GF/NY9200G预浸料并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制成相应的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果表明,热熔法在预浸料性能和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耐湿热性能方面优于溶剂法,结合复合材料层合板微观形貌分析表明纤维/基体界面黏结较好是其优于溶剂法复合材料的主要原因.
-
-
-
郑秀兴;
梁红江;
贲艳英
- 《第六届全国磷复肥/磷化工技术创新(富邦股份)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复合(混)肥的发展起步较晚,特别是在国内,主要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在技术和产品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复合(混)肥现有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某些缺陷或不足,研究开发一些可以节能降耗、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的新产品及其新技术,应是复合(混)肥领域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采用磷矿反应料浆生产含钾为主的“圆形颗粒钾”,将这种产品用于掺混(BB)肥的基础肥料,可有效克服使用片状的不规则颗粒钾存在的缺陷;与“热熔法”等其他技术生产含钾为主的“圆形颗粒钾”产品比较,可以节能降耗;可以提高磷矿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增加产品的中微量等营养元素,提高产品质量.
-
-
-
- 《第十届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以酚酞型聚醚酮(PEK-C)、环氧树脂和氰酸酯为原料,采用热熔法制备出耐高温环氧树脂增韧基体,并经动态力学(DMA)、光学显微镜、热失重(TGA)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相同热塑性树脂含量(10%)的条件下,氰酸酯含量对三元共混体系的相结构、力学性能、电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氰酸酯含量的增加,三元共混体系形成了不同的相结构,使得PEK-C产生了不同的增韧效果.此外,玻璃化转变温度、弯曲性能以及介电性能都随着氰酸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热分解温度并没有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