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测试
热测试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605894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中国纤检、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1年全国阻燃学术会议、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等;热测试的相关文献由50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建南、刘意、李全国等。
热测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05894篇
占比:99.98%
总计:605986篇
热测试
-研究学者
- 刘建南
- 刘意
- 李全国
- 王红涛
- 程春生
- 马晓华
- 高军
- 魏振云
- 周振宇
- 唐祯安
- 孔蓉
- 孙大明
- 张建华
- 张鹏
- 徐佳
- 文东辉
- 方行
- 朱德忠
- 朴钟宇
- 杨振嵘
- 沈惬
- 赵闯
- 陈鑫
- 陈雷
- 黄飞
- A·埃达里
- A·詹巴蒂诺
- D·阿佩洛
- G·波拉奇
- 丁怀况
- 丛琳华
- 乐京京
- 于湘珍
- 于立
- 任琪琛
- 冀文涛
- 冯小军
- 刘宗宇
- 刘标奇
- 刘汉彦
- 刘洋
- 刘玄
- 卢景景
- 卢毛磊
- 叶振兴
- 周时莹
- 周辉
- 唐翔宇
- 孙志和
- 孙文辉
-
-
刘霄海;
王志勇;
尹钰田
-
-
摘要:
随着电子设备散热问题的日益突出,热仿真分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热设计效果。为加强电子设备热设计与热仿真分析应用与实践,依托某型号光端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环境,通过瞬时温度数据对比的方法验证仿真结果。应用ICEPAK热仿真分析软件建立该型号光端机热学仿真模型,开展瞬态热仿真分析,计算其在20°C环境温度下工作时各探测点的温度在3600s内的变化情况;设计搭建热测试实验平台,对相同工况下的该设备各探测点温度变化情况进行记录;最后将仿真计算结果与热测试数据转化为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比对,验证了热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说明仿真参数设定合理,计算结果具备一定的指导性,可为后续的热设计热优化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但同时也表明了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难以避免的存在差异,为保证产品可靠性,设计中应留有足够的裕度。
-
-
王飞;
张科;
全坤
-
-
摘要:
文中对某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硬件做了详细的热仿真.首先对前视摄像头、美化罩及乘员舱做了大空间自然对流简化,同时根据流动轨迹确定了美化罩最优的进风孔和出风孔开孔方式,然后根据主动安全域控制器的仿真结果得到了域控制器最优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空间.介绍了芯片结温的计算方法,根据结温判断芯片是否满足散热设计要求.最后对热仿真和热测试得到的关键器件壳温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热仿真的相对误差小于3%.文中的仿真方法和结果可为ADAS硬件的散热设计和可靠性评估提供参考.
-
-
余涛;
刘毅;
张磊
-
-
摘要:
为提高机柜的电磁兼容性并为设备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气液热交换器的二次换热型密闭机柜.首先根据机柜内设备的热耗及使用环境要求,计算散热风量;然后基于机柜及组合插箱的结构形式,设计散热风道.气液热交换器置于机柜底部,前部供风,后部回风.组合插箱后部装有风扇,前部进风,后部出风.冷风从气液热交换器供给各组合插箱,带走热量后由气液热交换器回收并与外部液冷设备进行热交换,从而在机柜内形成与外部环境隔离的散热风道.最后通过ANSYS Icepak软件对机柜进行热仿真和热测试.结果表明:在进出风口温差约为10?C时,该密闭机柜具备2 kW的散热能力,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机柜内部风道设计合理,未出现回流、短路现象.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对比表明,仿真误差在5%以内,仿真准确度较高,可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
-
-
-
文雯;
张娅妮;
张理达
-
-
摘要:
气密封非固体电解质钽固定电容器应用广泛,本文对其热设计开展研究,建立了温度应力模型,开展仿真分析,通过热测试校准温度应力模型,以确定气密封非固体电解质钽固定电容器散热措施的有效性.
-
-
刘杨;
赵中阁
-
-
摘要:
磷酸锂铁作为新型的高能化学电源,常被用作纯电动汽车电池.因此,需要对磷酸锂特电池的热性能进行研究.本文以某型号磷酸锂铁电池单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磷酸锂铁电池的生热和传热机制.建立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并对电池的热物性参数进行计算,对电池的生热速率模型进行选取.应用计算得到的电池热物性参数,对磷酸锂铁电池单体进行CFD模型建立.应用非接触式热测量方式对CFD模型进行模型校核.运用FloTHERM热分析软件对磷酸锂铁电池组在不同散热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仿真,为电池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
-
-
李风新
-
-
摘要:
为了有效提高现场可更换模块(Line Replaceable Module,LRM)热传导结构的导热效率,文中结合某加固计算机内LRM的热设计,研制了能够有效实现热源散热需求的LRM热传导结构,给出了降低LRM热传导结构中接触热阻的有效措施.利用Icepak热仿真软件对LRM热传导结构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得出了不同导热材质和不同导热填充介质对LRM散热性能的影响,分析出了LRM热传导结构散热效率的最优解决方案,并对LRM在加固计算机内的散热性能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表明,LRM热传导结构的散热效率优于其他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完全满足热源的散热要求.热仿真和热测试结果对比表明,Icepak热仿真软件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较为接近,在LRM热设计阶段具有可参考性.
-
-
-
孙涛
-
-
摘要:
随着户外电网电力设备的发展,集装箱电网供电的电源装置系统在户外应用得到了长足地发展.由于户外集装箱多为闭式结构,内部环境温度受设备热损耗和太阳辐射吸收热量的影响.通过计算某一工作在指定地理经纬度坐标的户外供电系统所受太阳辐射热量和环境温度热传导的热量,制定了合理的热设计冷却方案,并通过测试验证,保障了集装箱内供电系统的可靠运行.
-
-
张纪宝;
张欣;
秦智晗
- 《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控柴油机ECU的元器件朝着小型化、集成化发展,ECU元器件散热变差,温度升高.过高的温度会对ECU的性能及可靠性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搭建电控柴油机ECU热测试平台,研究ECU在不同环境温度和工况下运行时内部关键元器件的温度情况.结果表明,在ECU中低压电源模块元器件温度较高,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可达20°C.不同的运行环境影响ECU元器件的散热条件,导致元器件与环境温度的温差不同,环境温度低于85°C时,元器件与环境温度的温差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转速和扭矩会影响元器件的热损耗,喷油驱动模块和高压电源模块元器件温度受发动机运行工况的影响较大.
-
-
-
-
-
-
-
- 《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在电子设备的研制和设计阶段,热测试与分析是热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电子设备关键部位进行热测试,检查电子设备内部温度分布情况,与设计目标进行比较与纠正,达到热设计的最终目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