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安全性

热安全性

热安全性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019831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兵工学报、爆破器材、爆炸与冲击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航空学会飞机防火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届飞机防火系统学术研讨会、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2013年民爆技术论坛等;热安全性的相关文献由436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凤起、胡荣祖、高红旭等。

热安全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19831 占比:99.99%

总计:1019964篇

热安全性—发文趋势图

热安全性

-研究学者

  • 赵凤起
  • 胡荣祖
  • 高红旭
  • 马海霞
  • 徐抗震
  • 余永刚
  • 任莹辉
  • 张海
  • 张蕊
  • 赵宏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肖旭; 李军; 胡大双; 李坤; 徐波; 田军; 李朝阳
    • 摘要: 为了获得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粉体的热爆炸临界温度,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加速量热仪(ARC)和自研的热爆炸试验装置,对CL-20炸药粉体进行了热安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DSC试验、ARC试验与热爆炸试验获得的CL-20炸药粉体的热爆炸临界温度依次为231.99、200.66、174.40°C。不同的测试方法得到的热爆炸临界温度值不同。CL-20炸药的形状、尺寸、质量等对其发生热爆炸临界温度存在影响,存在尺寸效应。小药量热分析实验预估结果目前尚不能真实地反映生产尺度下含能材料的热安全性,存在小药量试验结果指导安全生产的风险和隐患。热爆炸试验更接近炸药的真实使用情况,其结果可为大药量条件下的热安全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 常双君; 陈三丽; 徐俊杰; 吴昊; 任永峥
    • 摘要: 为研究LLM-105基战斗部装药的热安全性问题,建立了缩比战斗部烤燃试验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并结合Frank-Kamenetskii反应模型,采用FLUENT仿真软件,分别开展了不同升温速率、不同壳体壁厚以及不同缓冲层厚度条件下的烤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从0.055 K/min增加至10 K/min,战斗部装药的点火温度由576.7 K降低至537.7 K,装药的点火区域由头部转移至装药尾部与端盖的交界处;壳体壁厚由10 mm增加至20 mm时,装药的点火时间缩短了214 s,装药的点火温度变化了14 K;当烤燃时间为13000 s时,不同缓冲层厚度对点火温度和点火区域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以为评估超声速武器战斗部装药的热安全性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 巨荣辉; 罗一鸣; 王浩; 蒋秋黎; 张蒙蒙; 杨斐; 翟连杰; 王锡杰
    • 摘要: 为了探究双呋咱并[3,4-b:3′,4′-f]氧化呋咱并[3″,4″-d]氧杂环庚三烯(BFFO)的熔铸工艺性能,通过DSC实验并结合长时恒温试验,对BFFO的热安全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光透射成像、扫描电镜形貌分析、DSC控制凝固测试等对其凝固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BFFO熔融峰温84.7°C,95~135°C的恒温长时加热未见变色发烟,显示良好的熔铸工艺热稳定性。BFFO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51.8°C,分解峰温339.5°C,β→0时热爆炸临界温度(T_(b))为270.8°C,显示出良好的熔铸工艺热安全性。BFFO具有一种特殊的凝固结晶特性,能以小时为单位,长时间保持熔融状态,显示出非常缓慢的凝固速率。BFFO熔融液相密度为1.659g/cm^(3)(95°C),自然凝固体积收缩率为11.3%。其凝固缺陷集中于药柱顶部补缩区,成型部分整体均匀致密,凝固成型密度1.774g/cm^(3),达到理论密度的94.9%,显示出良好的熔铸凝固成型性能。相比DNTF,BFFO的熔融峰温降低24.8°C,具有更好的熔融工艺性;分解峰温提高62.6°C且分解过程相对缓和,具有更优的热安定性。BFFO的凝固速率显著低于DNTF,具有更好的凝固补缩性能,可以降低铸件的内部缺陷,使凝固成型相对密度较DNTF提高7.8%。
    • 汪红辉; 吴泽钦; 储德韧
    • 摘要: 钛酸锂(LTO)电池因其优良的循环寿命、倍率性能和热安全性而备受青睐,然而关于电滥用和热滥用等对其电化学性能和热安全性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以某商用圆柱形18650钛酸锂电池为实验对象,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和加速量热仪(ARC)研究了以不同倍率的电流对钛酸锂电池进行轻度过度放电的工况(0.5 C、1 C、2 C、5 C、1 C 100圈循环)下其电学性能和热安全性特征。此外还进一步采用了“top-down”方式将上述电池拆解并分离出正负极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从微观角度剖析电极材料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①5 C及以下倍率单次过度放电对钛酸锂电池内阻的影响可忽略,而多次过放循环会大大加速电池的老化,表现为能量保持率快速下降和内阻增加,然而其热安全性未现明显下降;②大倍率(5 C)过度放电会显著降低钛酸锂电池的热安全性,表现为自产热起始温度(T_(1))降低,同时热失控过程中最高温度(T_(3))升高。负极钛酸锂材料颗粒的部分破碎粉化,以及负极表面生成不均匀的SEI膜是导致电池过度放电后热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揭示了过度放电对钛酸锂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潜在危害,对其安全应用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 叶青; 余永刚
    • 摘要: 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含能材料烤燃试验和烤燃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主要是炸药和推进剂等烤燃试验研究成果,以及装填含能材料的弹药系统的烤燃数值模拟研究成果。结果发现,小型含能材料烤燃试验技术是目前烤燃试验开展的重点,其中烤燃过程可视化、烤燃响应程度的量化是烤燃试验的关键技术。小型烤燃试验研究结合烤燃数值模拟是评估弹药系统热安全性的重要方法。针对烤燃数值模型的完善(热-机械-化学耦合烤燃模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 叶青; 余永刚
    • 摘要: 目的 研究圆孔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慢速烤燃特性。方法 针对装填高能推进剂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建立了二维瞬态慢速烤燃模型。其中AP/HTPB推进剂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为两步总包反应模型。在升温速率分别为3.6、7.2、10.8 K/h的工况下,进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烤燃数值模拟,并具体分析慢速烤燃工况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传热特性和烤燃着火特性。结果 3种慢速烤燃工况(3.6、7.2、10.8K/h)对应的着火响应时间分别为30.96、22.19、18.70 h,着火温度分别为518.84、518.85、519.59 K。随着慢速升温速率的提高,烤燃着火中心向推进剂外壁面和右侧端面移动,着火区域由椭圆形变为半椭圆形。结论 在圆孔装药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慢速烤燃过程中,前期主导推进剂温度变化的是外界热传导,后期则是由推进剂的自热反应主导。
    • 余永刚
    • 摘要: 含能材料,指能迅速释放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物质,其特点是具有爆炸性、爆燃性或经过特定激发条件会高速率、高输出释放大量能量。兵器科学领域常见的含能材料有:炸药、发射药、推进剂、火工品等,这些含能材料及其弹药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可能受到热激励作用,如:弹药贮存过程中因散热不良引起环境温度升高;油料、化学物品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热辐射;车辆、舰船等运载工具发生火灾时使弹药受到火焰直接烘烤等典型热环境。在上述条件下,弹药受到热载荷作用,引起弹药温度升高,最终发生燃烧乃至爆炸反应,将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 贾隆舟; 郑莉莉; 王栋; 戴作强
    • 摘要: 研究使用3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Li(Ni_(0.5)Co_(0.2)Mn 0.3)O_(2)(NCM523)和Li(Ni_(0.8)Co_(0.1)5 Al_(0.5))O_(2)(NCA)]的锂离子电池在100%荷电状态(SOC)状态下的热失控特征参数。进行3组重复性实验,对比自产热起始温度θ_(1)、热失控触发温度θ_(2)、热失控最高温度θ_(3)及相同温度点的升温速率。NCM811和NCM523电池的平均θ_(1)比NCA电池(82.15°C)分别高18.78°C和12.19°C,NCM523和NCA电池的平均θ_(2)比NCM811电池(148.75°C)分别高11.42°C和3.08°C,NCM811和NCA电池的平均θ_(3)比NCM523电池(560.18°C)分别高84.80°C和74.82°C,NCM811和NCA电池的最大升温速率平均值比NCM523电池(387.27°C/min)分别高176.13°C/min和143.85°C/min。NCM523电池的热安全性最高,NCM811电池和NCA电池的热安全性相近。
    • 陈明华; 黄伟佳; 张洋洋; 孙也尊
    • 摘要: 针对某型四组元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运用微分法和积分法对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试验数据进行了计算。运用Malek法对该型四组元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出了该型推进剂热分解的最概然机理函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型推进剂的热爆炸临界温度T_(b)=206.59°C,自加速分解温度T_(SADT)=204.86°C,推进剂的指前因子A=5.645×10^(17),推进剂活化能约在(187.30~205.51)×10^(3) J·mol^(-1);该型推进剂热分解反应是一个连续分阶段的自催化n级反应,n=2,拟合计算得到推进剂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dα/dt=3.38×10^(5)(0.179-1.041α+2.593α^(2)-1.792α^(3))/T^(2);推进剂热安全性和热安定性较为良好,但是RDX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推进剂的热安全性和热安定性。
    • 何志伟; 葛玉强; 孟涛; 汪扬文; 朱文宇; 李远园
    • 摘要: 为了对氟橡胶包覆的多氨基多硝基吡啶氮氧化合物的热安全性进行研究,使用氟橡胶(F_(2311)),通过溶液-悬浮-蒸馏的方法对2,4,6-三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TANPyO)进行包覆处理,制得TANPyO/F_(2311)造型粉。使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仪对包覆前、后的TANPyO进行对比研究。使用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仪对TANPyO/F_(2311)造型粉的热分解行为进行研究。使用Ozawa法、Kissinger法等对TANPyO/F_(2311)造型粉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而后再求得TANPyO/F_(2311)的热点火温度T_(be)、自加速分解温度T_(be)、热爆炸临界温度T_(be)等数据,并对半径为1 m的球状TANPyO/F_(2311)造型粉在不同超临界环境温度下的延滞期进行计算。实验及计算结果表明: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氨基多硝基吡啶氮氧类化合物,TANPyO经氟橡胶包覆后,T_(be)为575.54 K,T_(be)为566.07 K,T_(be)为614.03 K,热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