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57353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重庆与世界(学术版)、甘肃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2015全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等;点轴理论的相关文献由187位作者贡献,包括秦坤、韩增林、刘俊等。
点轴理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7353篇
占比:99.96%
总计:257467篇
点轴理论
-研究学者
- 秦坤
- 韩增林
- 刘俊
- 刘春健
- 康明
- 张丽娜
- 张宇飞
- 张慧雯
- 朱坚真
- 李国平
- 武一
- 罗艳
- 薛熙明
- 袁嫄
- 赵丽华
- 闫柳
- 陆玉麒
- 陈鼎
- 雷豪
- 黄志刚
- Duan Hanming
- 乔良
- 于欣欣
- 于海楠
- 于谨凯
- 付洁
- 关远灵
- 冯子超
- 冯燕
- 刘小强
- 刘峰贵
- 刘建中
- 刘曙光
- 刘桂春
- 刘洋洋
- 刘炼鑫
- 刘琪
- 刘盛佳
- 刘盼盼
- 刘跃鹏
- 单宝艳
- 单春红
- 史姜旭
- 史振业
- 吴建丽
- 吴新文
- 周丽
- 周炯亮
- 周茂权
- 和金生
-
-
杜明义
-
-
摘要:
根据点轴理论,川藏铁路沿线可开发为经济带。甘孜州已初步具备川藏铁路(甘孜段)沿线经济带的发展基础,经济带建设对推进甘孜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济带建设应实现生态经济带全面建成、重构甘孜州经济版图等战略目标,可通过构建“一轴三核六点三圈”的产业经济带布局等战略路径,经过准备期、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稳定期战略步骤,建立科学规划、完善制度、要素准备、强化组织等配套保障推进经济带建成,实现战略目标。
-
-
黄志刚
-
-
摘要:
“十四五”开局之年,常州旅游业高质量谋发展,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方投入夜经济与文旅消费,高铁旅游开创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在省内及全国初具规模,但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选取常州高铁旅游网络内的“点”与“轴”,构建常州高铁旅游空间结构网络体系。提出常州高铁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依托苏锡常都市连绵区,从旅游自循环向“旅游+”转变;利用高铁,优化常州旅游交通网络结构;发挥高铁线路优势,融入三大都市圈;发挥高铁客源优势,深度发展乡村旅游;发挥高铁安全优势,培育研学旅游基地。
-
-
刘盼盼;
张英
-
-
摘要:
河西走廊地理上呈天然走廊型分布,旅游资源丰富且空间分布独特,综合性交通网络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产品呈现组合式发展,具备了旅游廊道构建的优良条件。基于此,运用点轴理论,确定了河西走廊旅游廊道构建的核心节点城市,并以主要旅游交通轴线为连接,构建了各具特色的三大旅游区,形成以重要交通轴线相串联的河西旅游廊道“一带三区”整体发展格局,塑造出具有一定意义的河西旅游新形象,为河西走廊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
-
薛秀青;
白明刚;
乔良;
邸明慧
-
-
摘要:
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持续释放冬奥会效应的重要举措。该文基于“点—轴”理论,利用重点调查法、核密度分析法、对应分析法和SPSS、GIS分析工具,对京张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京张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呈“大分散、小集中”空间分布态势,对应分析显示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还不够深入,各区县优势资源具有明显差异;2)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形成了以体育为引领的3个高密度点(即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三大赛区),以京张高铁、京尚高速、京蔚高速为轴线的资源密集带和若干文旅资源密集区,形成“3个增长极、3条增长轴、7个集聚区”的空间结构体系;3)在“点—轴—面”的空间模式引导下,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可聚焦极核引领、轴向拓展和区域创新,不断扩大“点”的极化效应、“轴”的扩散效应和“面”的带动效应。
-
-
曾慧娟;
饶勇
-
-
摘要:
以河西走廊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河西走廊区域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交通情况和旅游市场结构,再通过计算旅游区位熵和城市流强度来确定河西走廊地区旅游节点等级,接着运用区域开发中"点-轴"理论,确定河西走廊发展的轴线和重要旅游区,打造成"两个中心,三条发展主轴,三大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从建立共享平台、改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品牌、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对河西走廊区域旅游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实现河西走廊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
李琰君;
李晓倩
-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驾游、露营旅游等休闲方式逐渐发展起来.自驾游露营地作为新兴业态,成为旅游经济新的突破口.本文详细分析陕西省自驾游露营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陕西省省情出发,以"点—轴"理论为指导,按不同主题和特色对区域进行划分,规划出四大自驾游露营区:边塞风情自驾露营区、黄河黄土情自驾露营区、关中历史文化自驾露营区和巴山汉水生态自驾露营区.
-
-
-
王汪诚
-
-
摘要:
乡村旅游业逐渐成为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阵地.文旅资源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与利用也随之得到重视.安徽省绩溪县溪马行政村各自然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在综合考量该村景观资源概况、空间布局状况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以"点-轴"开发模式为理论指导,确定出村域内重要的旅游节点、发展轴线,提出"四化并进"的举措模型,构建"一核两轴三区"的旅游景观空间结构,以期优化乡村文旅资源活化传承利用的发展路径.
-
-
雷豪
-
-
摘要: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山西工业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有所优化,产品质量提升,外贸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山西工业存在增速慢于全国、缺乏核心技术、采矿业依然主导工业发展等不足。在具体布局上,工业呈现“北弱南强”的现象;新兴产业“点状布局”,未能形成燎原之势;产业集聚效应亟待提高;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力较弱。在此基础上,构建山西现代化工业体系,应努力打造“三区、三轴、三带”的空间布局,形成转型发展的增长极,培育协同合作的产业集群,基于区域特点分类发展工业园区。
-
-
雷豪
-
-
摘要: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山西工业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有所优化,产品质量提升,外贸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山西工业存在增速慢于全国、缺乏核心技术、采矿业依然主导工业发展等不足。在具体布局上,工业呈现“北弱南强”的现象;新兴产业“点状布局”,未能形成燎原之势;产业集聚效应亟待提高;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力较弱。在此基础上,构建山西现代化工业体系,应努力打造“三区、三轴、三带”的空间布局,形成转型发展的增长极,培育协同合作的产业集群,基于区域特点分类发展工业园区。
-
-
高铭
- 《2018首届郑州国际城市设计大会》
| 2018年
-
摘要:
一个有特色风貌的城市,有着自己特有的城市名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既能加强来访者对该城市期待感和认同感,也能够增加本地居民的归属感.然而现阶段对于城市特色风貌规划的理论方法支持较少,本文试图以区域规划的点轴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并解决现城市特色风貌规划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在第四章中以天津精武镇总体城市设计中风貌的控制为例展示了点轴理论在城市特色风貌规划中的应用.
-
-
Duan Hanming;
段含明
- 《2015全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欠发达区县旅游开发初期面临景点分散、资金不足等问题.以四川省武胜县为例,基于点轴理论和GIS网络分析功能,为区域确定了两条重点发展轴、1条潜在发展轴、1个一级节点和5个次级节点、以及5个旅游组团.并根据旅游组团的资源组合和区位特点,进一步划分了1个优先开发组团、1个近期开发组团和3个远期开发组团.从而有效消除了欠发达区县开发初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
-
朱坚真;
闫柳
- 《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区域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产业竞争力.伴随着陆地资源的短缺,古老的海洋文明被唤醒和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培育增长极,日益成为各国提升综合实力的战略途径:美国"双岸"沿海经济区域、日本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亚平宁半岛、新加坡等,借助临海的区位、资源和交通等优势,对海洋产业布局进行高质量的调配,实现了区域经济腾飞.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开放发展的前沿,是中国经济“蓝色崛起”的“排头兵”;同时,作为广东三大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它也是广东打造“海洋经济强省”的“蓝色引擎”。更好地配置生产要素、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不仅有助于壮大珠三角本区经济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更能对兄弟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产生示范作用,从而带领我国海洋经济走向振兴。通过分析珠三角海洋经济产业布局的现状,对珠三角区域海洋产业布局进行战略定位。点轴理论是关于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理论之一,是现阶段区域不平衡开发战略思想的最有效空间组织形式。构建珠三角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就要稳固传统海洋产业的基础地位,增强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应大力推动海陆经济一体化布局,充分考虑海洋产业间的排他性,还要保障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海洋科技创新及转化能力,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以及促进海洋产业投资多元化。
-
-
孙春明
-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10年
-
摘要:
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又一条主干线。它的修建必将为沿线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提高沿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点轴理论是研究以铁路交通等线性发展纽带对经济发展作用的成熟理论。本文以点轴理论为基石,系统分析了铁路沿线主要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带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以兰渝铁路沿线为主轴,建立更为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培育增长极、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建议;对于可能出现的区域剥夺行为、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
-
汪静涵;
赵向阳
- 《2016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
-
摘要:
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工业对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本文以铁岭县中部片区城镇工业为研究对象,以点轴理论为切入点,梳理了铁岭县中部片区城镇工业现状,通过对研究区域内点轴体系的构成要素如:点的工业类型、职能类型,轴的类型和运输能力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构建铁岭县中部片区工业发展轴,从而提出铁岭县中部片区城镇工业发展的3个策略:即整合零散工业,建立工业园区,形成工业发展轴;发挥主导产业优势,突出各城镇工业特色,协调一体化发展;完善工业区配套设施,创造良好环境,从而为其它类似县域城镇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
-
张丽娜
- 《201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点—轴"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本文在分析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基础上,以"点—轴"理论为基础,结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旅游地系统,确定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优化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
张丽娜
- 《201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点—轴"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本文在分析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基础上,以"点—轴"理论为基础,结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旅游地系统,确定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优化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
张丽娜
- 《201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点—轴"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本文在分析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基础上,以"点—轴"理论为基础,结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旅游地系统,确定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优化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
张丽娜
- 《201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点—轴"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本文在分析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基础上,以"点—轴"理论为基础,结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旅游地系统,确定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优化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
张锡凯;
陈晓键
-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摘要: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合理与否将会对旅游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在分析榆林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基础之上,通过“点-轴”理论及空间集聚理论对榆林乡村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榆林市乡村旅游空间发展结构模式,以黄河、长城作为乡村旅游发展带,以空间资源集群为发展支撑,以乡村旅游资源点为空间载体,以旅游空间网络化为目标的发展格局.最终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两带、四区、多点”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并以此结构为发展指引,加强旅游节点开发及轴线建设,提升游客吸引力,以此来推动榆林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