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个体化营养干预

个体化营养干预

个体化营养干预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03891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河南医学研究、中国食物与营养、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肥胖与体重管理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金陵建康管理论坛等;个体化营养干预的相关文献由279位作者贡献,包括全光辉、史慧芳、崔桢等。

个体化营养干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03891 占比:99.98%

总计:604010篇

个体化营养干预—发文趋势图

个体化营养干预

-研究学者

  • 全光辉
  • 史慧芳
  • 崔桢
  • 曹旭静
  • 翟小林
  • 袁雅琼
  • 谢燕
  • 郑萌萌
  • 陈清仙
  • 黄飘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万丽文; 汪淑英; 孙蕾蕾; 周艳; 肖秀平
    • 摘要: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介入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对中晚期宫颈癌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8例中晚期宫颈癌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4例)与试验组(44例)。对照组采用责任护士进行介入,实验组采用专科护士介入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达标率、体重指数(BMI)及能量、蛋白质经口摄入量指标。结果试验组的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BM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能量、蛋白质经口摄入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士介入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可发挥营养评估-计划-实施-监测全过程作用,有效改善中晚期宫颈癌合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机体营养不良状态,这对疾病好转有着积极性影响。
    • 周瑛君; 尹洪涛; 蔡丽丽; 周彦清; 吴迪
    • 摘要: 目的 探究膳食供能的个体化营养对甲状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自放疗起给予对照组常规营养干预,给予观察组膳食供能的个体化营养,连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体重、上臂肌围及皮褶厚度、放疗耐受性、干预前后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SA)、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癌因性疲乏、生存质量(FLIC)及营养膳食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体重、上臂肌围及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PA(350.47±52.32)mg/L、SA(35.48±2.01)g/L、TF(2.26±0.54)g/L高于对照组(321.48±42.32)mg/L、(31.12±2.86)g/L、(1.90±0.50)g/L(P<0.05);观察组放疗耐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无疲乏或轻度疲乏48.98%、中等疲乏30.61%、重度疲乏20.41%)低于对照组(26.53%、36.73%、36.73%)(P<0.05);干预后观察组FLI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膳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膳食供能的个体化营养有助于改善甲状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维持体重,并可减轻癌因性疲乏,增强放疗耐受性,改善生存质量水平。
    • 王会思; 刘春晖; 冯明明
    • 摘要: 目的:探究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结合个体化营养干预的影响。方法:将某院进行骨盆内固定手术的骨盆骨折患者10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功能锻炼干预,观察组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骨盆功能、蛋白质指标、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爱荷华骨盆(OPS)、Majeed盆骨(MPS)及奥兰多骨盆(IPS)量表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以及总蛋白(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9.62%)较对照组(27.45%)低(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应用于盆腔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中可有效改善盆底功能,增加蛋白合成,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谢丽华; 曾赛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运动康复训练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63)和常规组(n=63);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运动康复训练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和运动耐力指标、营养指标水平,并对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情况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和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高于常规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清总蛋白(STP)、血清白蛋白(ALB)、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和自我责任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0、8.604、11.180、11.847,P<0.001)。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8,P=0.019)。结论:呼吸运动康复训练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提高肺结核患者肺功能,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和营养水平,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减轻不良反应。
    • 韦菲楠; 秦巧玉; 李鸿; 殷珊珊; 李振兴; 王学明
    • 摘要: 目的:探究个体化营养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胃肠道不适发生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4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2组患者营养干预前1天及干预后7天胃肠功能急性胃肠损伤(AGI)评分,胃肠道不适发生情况,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0x0E䥺SymbolaA@0x0F(TNF-0x0E䥺SymbolaA@0x0F)及白介素-1(IL-1)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者行营养干预后,胃肠功能AGI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AGI评分为0级患者数量显著增多,2级患者数量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及肠鸣音异常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干预后,2组患者血清CRP、TNF-0x0E䥺SymbolaA@0x0F及IL-1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减少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全身炎症反应。
    • 唐文; 尹香
    • 摘要: 目的考察正念减压训练结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在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营养干预,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干预方式的基础上运用正念减压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正念水平、知觉压力水平、营养状况、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8周后,2组的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评分、预后营养指数、Herth希望量表各维度评分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各维度评分均比干预前更高(P均<0.05),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评分均比干预前更低(P均<0.05);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P均<0.05)。结论正念减压训练结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提高胃癌化疗患者的正念水平、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减轻其知觉压力,并改善其营养状况。
    • 周琳; 孙婷婷; 李殷; 侯玉玲; 洪伟; 刘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个性化营养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白蛋白(ALP)、前白蛋白(PA)、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ALP、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性化营养干预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加快其术后康复,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生长发育。
    • 王欣
    • 摘要: 目的研究益肾清利活血汤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肾功能及血清LKN-1、RBP、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例2018年6月—2020年9月鞍山市汤岗子康复医院收治的CG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替米沙坦,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清利活血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3周,并于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及血清LKN-1、RBP、TGF-β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腰膝酸痛、浮肿、肢体麻木、面色晦暗评分、24 h尿蛋白、血清Scr、BUN、LKN-1、RBP、TGF-β1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汤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治疗CGN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效果。
    • 郭丽敏; 许云仙; 陈筱青; 章晔
    •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状况、骨代谢指标及喂养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4月—2022年8月出生的100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早产儿胎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体长、头围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给予常规鼻饲间歇喂养,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根据情况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比较2组低出生体重儿干预前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降钙素(OC)、碱性磷酸酶(ALP)和钙水平变化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经营养干预后,2组低出生体重儿血清营养指标和骨代谢水平均较干预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血清ALB、PA、RBP、OC、ALP水平的增高水平高于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方式可改善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状况和骨代谢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实际中,可对低出生体重儿给予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式,以促进其营养吸收,改善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 袁雅琼; 谢燕
    • 摘要: 目的 分析在日间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中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8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组间干预后各项营养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在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体质量指数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7%、6.9%,其中观察组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日间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中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